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企业办学院校的对外培训模式探索 ——以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泰国电力专业教师培训班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26 12:54:1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出台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一所电力类企业办学的高职院校,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两所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备忘录,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借助其企业办学的优势,总结出一套培训组织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培训内容紧贴行业发展的培训经验,可供其他兄弟院校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企业办学;一带一路;职业教育;涉外培训

本文引用格式:陈婧,杨岚.企业办学院校的对外培训模式探索——以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泰国电力专业教师培训班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29):63-64.

         2016年7月15日,教育部出台《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明确了教育领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使命,力争做到经贸走到哪里,教育的民心工程就延伸到哪里,教育的人才培养就覆盖到哪里。2017年1月,学院与泰国甘加纳披色职业技术学院和北标理工两所职业院校签订合作备忘录。2018年4月,由学院主办的“泰国电力专业教师培训班”在学院举行[1]。

一 项目合作背景

         2016年6月,湖北省教育厅和泰王国职业教育委员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拉开了区域间合作的序幕。2017年1月4日,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应邀参加了由湖北省教育厅主办的中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洽谈会,与泰国两所院校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开启了学院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二 培训内容与实施

          培训项目由学院与电力企业合作实施。为了给学员打造一个全实景、讲练一体的学习环境,学院将课堂搬进了实训室。课堂外,中南电力设计院、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汉供电公司等企业为培训项目提供了宝贵的企业现场交流机会[2]。

(一)专业理论课程

         泰国政府鼓励发展新能源,本次培训以新能源技术和电力系统相关知识为主,采取讲授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在展示中国职教特色的同时,也生动呈现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技术前沿。

\

 
(二)专业实训课程

         作为“湖北电力有限公司技术培训中心”,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营模式,拥有多个国家电网级别实训基地。利用独有的硬件优势,学院选取智能变电站、无人机实验室等特色实训室作为授课场所,供学员进行设备实操、仿真模拟等演练[3]。

(三)中国传统文化体验

        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传播中国文化、展示中国形象也是对外合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在培训之余安排泰方学员体验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参观湖北省博物馆,通过这些文化传播的载体,让泰国学员们领略到中华传统艺术独特的魅力和浓郁的地方风情。

三 培训经验与特色

(一)协同创新,精准定制


          涉外培训的难点之一在于合作双方需要克服时间与空间的障碍,进行持续的密切沟通与协调。本次培训之所以能够根据泰方院校要求精准定制培训内容并成功实施,一方面得益于学院与泰国学院联络员之间专业高效的合作,获取泰方的培训需求;另一方面得益于学院内部部门以及与电力系统内兄弟单位的密切合作。不同于湖北省内其它高职院校开展的国际交换生培养或者留学生中文培训,此次培训创新地结合泰国电力专业教师的需求,将理论学习、仿真实操与企业现场参观进行了高度融合[4]。

(二)打破行业壁垒,发挥企业办学优质

       近几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实施全方面“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加强了中国电力行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但是由于行业的特殊性,电力行业具有不少“神秘”色彩,对于涉外业务有一套严格的审批流程。作为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技术培训中心,学院严格遵守企业内部的保密制度的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办学的优势,积极承接国际培训任务,帮助其它国家打破壁垒“走进来”,助力电力培训业务“走出去”。

(三)分工明确,组织工作高效有序

         在项目前期筹备阶段,学院外事专责负责与泰方联络员沟通,了解泰方培训需求,准备签证文件、培训证明文件等,高质量地一次性通过了外交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审核。项目实施阶段,培训组织团队按照培训方案的统一部署高效有序地推进每日培训任务的落实,为培训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四)细致服务保障安全

       除了保证培训的教学质量,如何保障外籍学员在培训期间的人身安全与健康状况也是涉外培训工作的重点。学院建立了完善的责任机制,坚决做到“三保证”,即:保证人身安全,保证教学质量,保证后勤服务。学院为培训班选派了2名生活班主任,安排了校园医护人员,24小时专人值守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学院有一套严格的培训班管理制度,课上记考勤,夜间查就寝。在培训之初,每位泰国学员还签署了《培训安全承诺书》。泰国学员外出自由活动时,有专人陪同、学生志愿者带队跟班,确保人员外出安全。

四 涉外培训工作思考与展望

        泰国电力专业教师培训班开启了中泰两国在电力职业技术方面交流合作的新篇章,为学院与泰国院校的进一步合作打下基础,也为学院的国际交流搭建了新的发展平台。在培训班后,几乎每位学员都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泰国教师和学生来我院交流学习。如何在此次培训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学院对外合作工作,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总结与思考。

(一)如何在企业办学模式下更加独立自主地开展对外合作

        企业办学的身份为学院的特色化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企业办学的身份也给学院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限制。企业办学院校的办学理念是“紧紧围绕行业发展,为企业生产业务服务,为行业发展服务”,因此无论是学院的培训业务、师资引进、招生规模、专业设置等都是按照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的部署进行计划与安排,紧密围绕主营业务为上级单位提供支撑服务[5]。作为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的直属二级单位,学院的对外合作工作需要向上级单位报备并得到批准,学院领导干部以及教师的出国访问和交流也有极其严格的审批制度。近几年学院的国际交流活动以及教师出国交流互访的数量和比例远远低于湖北省高校的平均水平。这些先天的限制条件导致学院在继续深入对外合作工作上存在着制度上的障碍,需要创新工作思路来寻求一条拥有更独立话语权的发展之路。

\

 
(二)如何打造一支学院的外事管理队伍

        由于学院的岗位和人员配置受上级单位的严格控制,学院仅有一位专职的外事工作人员。在学院外事岗位人数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学院应重新划分外事岗位所在部门的人员职责分配,建立一支以部门负责人为首,外事专责主导,部门其他工作人员机动配合的外事队伍。保证重大外事活动期间,部门人员职责清晰,梯队完整,组织工作高效有序。

(三)如何系统性地提升学院培训师的国际化业务能力

         学院通过此次培训班锻炼了国际化培训的师资队伍。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涉外培训业务才刚刚起步,学院内具备国际培训能力的师资数量不多。以本次泰国电力专业教师培训班为例,虽然学院精心设备师资,但仍有60%的培训师无法独立完成全英文授课,需要由现场助教将授课内容口译成英文转达给学员。这种中英双语交替授课的形式,虽能解决语言障碍,但无疑给培训的质量与效率打了折扣。不少学员在培训评估中反映,希望在未来的培训工作中见到更多独立使用英语进行授课的教师身影。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直属培训教育机构,国网技术学院从2016年至今,先后有204人次接受了超过10000人天的英语和葡萄牙语培训,举办了多期国际化培训管理培训班、两届国际化培训技能竞赛。学院也要高度重视国际化培训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相关培训和竞赛机会帮助学院国际化人才队伍快速成长。

(四)如何提升学院教育品牌输出有的广度与深度

         利用这次泰国电力教师培训的契机,学院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突出重点特色,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在本次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与泰国院校的合作,拓展新的合作项目,增加学校领导互访、教师培训、学生联合培养、教学研讨及学术交流、合作办学和合作科研等形式的交流活动。学院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继续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各类教育服务平台,依托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牵线搭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部门及相关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发挥省级示范高职院校的领头羊作用,提升学院职业教育品牌优势,争取将培训的橄榄枝伸向更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参考文献

[1]时美英.高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3):76-78.
[2]高洋.新疆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现状分析——以新疆职业大学为例[J].学周刊,2017(16):19-20.
[3]苟兴功,余洪英.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6(06):41-44.
[4]向成军,李戈.广州市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模式选择与实践途径[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1,1(02):81-85.
[5]徐锋,张福瑞,李民.浅析行业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10(06):28-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87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