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案例式和讨论式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以《展示设计基础原理》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23 14:07:3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设计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笔者根据设计类课程应用与实践性强的特点,利用案例式和讨论式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践。文章对案例式和讨论式教学的概念、特点进行总结,并以《展示设计基础原理》课程为例,具体分析案例式和讨论式教学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利用两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课堂教学改革;展示设计基础原理

本文引用格式:王羽佳.案例式和讨论式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以《展示设计基础原理》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34):45-48.

         随着近年来各个领域“互联网+”的概念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授课形式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状态。各种“MOOC”“微课”“翻转课堂”“在线开放课程”等形式层出不穷,甚至连教材都出现“新形态”,“互联网+”教材,似乎出现了无网络不欢,无网络不改革的势头。只要有网络就能学习,看似延长了学习时间,其实学生在课堂里固定的学习时间越来越少。但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才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多重功能,是实现教书育人的核心场所。但由于一直处于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方法主体地位的是一些例如“讲授法”等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所以改革原有的课堂结构,高校课堂教学的新形式,不仅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利用《展示设计基础原理》课程,进行案例式和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能够起到构建师生和学生间的平等对话,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创新创造能力,是一种可行性比较强的推进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一 案例式和讨论式教学的概念

        所谓案例式教学,就是教师围绕案例进行教学。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教师分析讲解数个有针对性的案例,引导学生对相关案例展开讨论。选取有效、有针对性的案例,加之学生与教师的讨论或学生之间的讨论是案例式教学方法的核心,同时体现了大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宗旨,这也是案例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不同的关键所在。

        所谓讨论,就是不预设标准答案,在对话和交流中得出结论,而不是教师单方面地讲授。讨论式教学法强调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预先设计、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启发学生的思考,学生间的互相讨论和师生间的讨论,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案例式和讨论式教学由来已久。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即主张用辩论和对话的方法发现真理,将其称之为“精神助产术”。因此,案例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又称为“苏格拉底式教学法”(Socratic method)。其实我国教育先贤孔子无疑是讨论式教学法的一个鲜活例证。一部《论语》无长篇大论的理论体系,能看到的只是一位智者与弟子们就各种问题展开的讨论和举例说明。

\
 
二 案例式和讨论式课堂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讨论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关系密切,在一定语境下可以混用。案例是教学内容,讨论是学习手段,两者不可分割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其课堂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学目的

         新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需要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和授课方式转变,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以及课堂教学效果和评价体系的转变实现。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二)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必须实行多法并用的原则。不能一刀切,不能用案例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取代其它的教学方法。案例式和讨论式课堂教学强调“形散神不散”的效果,但要做到这种效果每门课都需要有整体设计,包括学生需不需要进行课前预习、每次授课的教学内容、每次讨论的目的以及需要达到的讨论结果和效果。不能陷入毫无目的,自由的讨论状态,教师对讨论进度没有适当把握。课堂讨论过程中要做到师生和学生互相平等,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个人观点,教师重点考察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以及得出结果的可行性。

(三)教学过程

         案例式教学方法和讨论式教学方法两者缺一不可,互相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从课前、课中到课后都需要进行充分的设计,从组织到实施都需要认真准备。每一次授课结束后教师必须及时总结,循环做好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准备,并且有能够随时变化方案的能力。

(四)教学效果

       案例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好坏需要通过教学效果来反映,其中主要包括课堂内讨论结果,和讨论结果之后的学生应用反馈,以及教学整体效果的反馈等,所以学生信息反馈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电子手段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找出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出进一步改进的方法。

三 案例式和讨论式教学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抛出事前准备好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之后为学生引入各种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案例,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还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到面对不同问题时该怎么思考与处理,形成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式。通过学生间的讨论和师生间的讨论,从而让学生找到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对案例的展示,首先可以让学生有关于课程的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对案例的讨论,教师有针对性地将课程的理论知识不断重复和体现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样的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学生也更能好地掌握课程的理论知识点。

(三)有效提高相关教师的教学水平

         案例和讨论式教学,需要相关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思维,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前教师需要准备大量的有针对性的不同层次目的的案例和问题,以便课堂内向学生展示。课堂内需要及时地根据学生讨论情况,不断调整增减展示案例的进度。课后同样需要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再针对讨论结果暴露的问题,设计下节课需要讨论的话题和展示的案例。这些无疑都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有效地提高了相关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 案例式和讨论式教学在《展示设计基础原理》课程中的应用

         视觉营销是国内新兴行业,展示设计基础原理作为视觉营销模块的专业基础课,它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由于服装行业对展览设计人才的需求量巨大且不断增长,高校有责任培养一批具有优秀理论知识和实践设计能力的展览设计人才。而作为飞速发展的时尚行业和视觉营销模块,显然案例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展示设计基础原理这门课的课堂教学更有效。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展示设计基础原理的课程特点,项目进行了两轮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现将课程教学环节总结如下。

        本次的课堂教学改革针对的对象是服装与服饰品专业大三上的学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是学习视觉营销模块的专业基础课,改革内容涉及到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和评价体系等一系列的变革,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实践,所追求的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结构、需要学生使用新的学习方法。其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掌握知识形成过程的规律,并能够自主发现新的知识点,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并不断完善其知识体系,使学生真正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全面素质的目的。

          第一轮授课实践中首先要求学生预习《赛尔福里奇先生》以及思考“实体店的未来在哪里”的问题。课堂上教师以案例式的教学形式展示给学生一系列相关的、经典的、优秀的案例,以达到冲击学生视觉感官的作用。通过这种感性认知方式,可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再以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在课堂上进行了“实体店的未来在哪里”的专题讨论。在之后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让学生首先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制作小橱窗模型,之后分小组讨论每位同学的橱窗陈列方案,并要求学生按讨论结果修改陈列方案,讨论结果形成文字稿。每位学生再根据讨论结果重新制作小橱窗模型,最后将前后两次的制作橱窗模型的实战训练,从中学习提升设计和制作模型的水平。教师以学生参与课内讨论的积极程度、讨论后提出方案的可行性,以及作品展示汇报的表现作为课程的重要评分标准。

        在“如何进行展示设计”的部分,教师采用了大量的案例式教学方案。对展示空间的色彩、主题、材料、结构、灯光、细节和道具等方面分别做了详细的分析阐述。并对当今世界流行的视觉营销案例进行分析。有了大量的优秀的案例感知认识,学生设计思维变得更加活跃。通过教师系统地给学生讲解展示基础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展示手段,学生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果。再通过师生互动和学生间的互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与评价,知识信息会有效地进行传达,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听讲,进行知识的消化吸收、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有效的知识和信息,并对之后的展示模块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课程最后要求学生做个人的作品展示汇报,并要求每位学生针对课堂教学改革写一份感想。第二轮授课实践增加了市场调研和最终作业两项内容。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进行橱窗模型设计方案的讨论外,还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对其他小组的市场调研作业和最终作业提出修改意见。教师进行讲评答疑,同样以学生参与课内讨论的积极程度、讨论后提出方案的可行性,以及作品展示汇报的表现打分。同样课后要求每位学生针对课堂教学改革写一份感想。因此本次轮授课中学生需要进行市场品牌调研、橱窗模型陈列设计和最终项目设计方案的实战练习,目的是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案例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而且让学生学会橱窗展示的设计手法。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独立完成橱窗模型后,对以前的案例进行重新审视和整合,以加深理解,增强实践能力,并有能力完成一套完整的设计作品。设计工作完成后,学生将进行相互评价和展示汇报,为学生展示和交流提供一个平台。它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通过不断地再认识、再实践、相互促进,不断提高学生的展示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所以通过两轮的授课实践教师形成了新的教学模式,如下图1:



\


        总结两轮授课实践,同时制定了新的课程评分标准:课堂讨论的参与度达到总分的30%,最终作业和作品的展示汇报表现占总分的50%。因此课程改革其实非常看重学生的沟通能力,动手和创新力,以及自我展示能力。总结学生感想及对课程改革的反馈:学生普遍认为,教师对大量案例进行分析提高了学生的设计眼界,尤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收集国际资讯以及分析能力。通过讨论式和案例式的教学方法,学生间相互讨论学习,课堂过程中的橱窗模型制作,以及策划最终设计方案,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最终的作品展示汇报环节中学生有充分自我展现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设计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自我展现能力。

五 结语

       案例和讨论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是有一定的阻力的。教师无疑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备课,而且如果教师简单地认为,案例教学就是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案例,组织学生围绕案例进行讨论,就没有把握案例教学的整体本质,所以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他们通常接受老师的全部内容。没有怀疑和创新的精神,不愿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而且在国内很多学生学习主要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而课堂讨论往往对最后的成绩没有帮助而缺乏激情参与。所以需要建立一整套新的教学评分标准。另一方面,学生们也担心自己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导致成绩下降,拒绝接受案例教学。

          因此本次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涉及到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和评价体系等一系列的变革,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实践,所追求的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结构、需要学生使用新的学习方法。其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掌握知识形成过程的规律,并能够自主发现新的知识点,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并不断完善其知识体系,使学生真正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全面素质的目的。教师需要整合资源,建立案例库,开展团队式的案例教学,注重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同时运用类似“雨课堂”“微课”等新的教学软件和形式手段,不断丰富案例库,创新课堂教学的手段。不仅在课堂内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及时设计问题进行讨论,而且课后学生也可以及时复习及时向教师提出问题。以便教师在下次上课之前及时调整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1]闫华飞,孙元媛.案例式教学的实施与改进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7(5):188-189.
[2]马特.讨论式教学在法学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3):145-146.
[3]张金学,张宝歌.构建探究讨论式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1(23):32-34.
[4]陈林杰,赵宁雨,陈彬科.以案例式教学提升教学质量[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1):68-69.
[5]薛川.试析倒叙式课堂案例教学以展示设计课程为例[J].艺术教育,2016(01):203-204.
[6]王意珍.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浙江树人大学艺术学院展示设计课程为例[J].艺术教育,2016(05):176-177.
[7]孙竹.基于“翻转课堂”的笔译教学效果及反思[J].教育现代化,2018,5(53):236-2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59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