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笔者从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入手,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原则。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本文引用格式:李白.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推进发展[J].教育现代化,2019,6(25):31-32,54.
一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越来越重要。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密不可分,所以,如果想让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升,首先应该要求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优化教育结构,提高相关教师的教育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保证。虽然很多高校为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乐园”、定期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竞赛”等活动,都表现出了高校对这方面工作的关注和能够做好此工作的决心、信心。然而,实际上,很多应用型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却未能取得理想成绩,很多工作基本上都是原地踏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未能明显提高,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未能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坦白来讲,对于很多应用型本科大学生而言,在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掌握专业知识,至于其他的知识或者能力根本就不需要自己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强求”,而所谓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只是给自己“镀金”的一种手段,可有可无、无关紧要。而之所以他们会产生这种思想,主要是因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未能有机融合,学生体会不到创新创业能力对他们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重要性,所以导致他们不愿意为提高自己创新创业能力而做出努力。当前社会各个领域,最具有生存竞争力的并不是那些只懂得自己研究领域的人,而是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综合型人才,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和社会人才市场需求,高校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把自己目光放的长远些,不要忽视创新创业能力对自己今后的发展影响。
(二)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
对于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虽然他们为学生创建了专门的创新创业基地,并且也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这些帮助是远远不够的,及时称之为“杯水车薪”也不为过。而且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是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时候都要靠学生自己在创新创业之路上摸索。而如果没有专业的教师给他们提供指导,他们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多走很多的弯路,而且也会浪费很多的教育资源,当长时间没有取得成绩以后,他们的创新创业积极性、自信心也会受到很大的打击,不利于他们的发展。所以,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是制约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取得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时候,学生并不需要教师提供手把手的指导,只需要教师“点”一下,学生就可能迸发出创新创业的火花,从而做出成绩。但是,仅仅依靠几个学生或者非专业的教师进行交流、讨论,那么他们的创新创业工作就进行的非常缓慢,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取得成绩。
(三)学生缺乏创新创业实践机会
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往往与实践操作练习息息相关,对于学生而言,只有多动手、勤动脑,并且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他们才能在创新创业工作中有所建树。但是,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只是起到对高校教育“点缀”的作用,并不是高校教育的重点,所以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并没有在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方面给予帮助,很多时候都是依靠学生自己创造机会,比如以学校的名义去企业拉赞助、与企业合作争取实践的机会等。但是,学生的能力毕竟有限,而且一些企业对学生的请求置之不理,所以学生实际获得的实践练习的机会少的可怜,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而高校在企业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同,如果高校领导能够给学生提供帮助,帮助他们获得实践练习的机会,那么对于提高他们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二 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专业教育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的核心,也是培养学生的主要内容,而创新创业教育则不同,它影响的是学生未来的发展,与专业教育这种“立竿见影”的教育内容相比,创新创业教育略显不足。但是,如果应用型高校能够把目光放的足够长远,并且充分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未来能够带来的积极影响,那么就必须使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让创新创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得到体现,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可以逐渐提高自身创新创业能力,提高自身竞争力。而且,在当前的人才市场需求下,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势所趋,是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因为只有当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后,他们才能应用这些知识进行创新创业,否则一切都只是空谈。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一种形式教育,而是一种实用教育,因为它能够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实质性的帮助,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出奇制胜的法宝,是实现他们人生价值的重要筹码。我们可以把创新创业教育当成是专业教育的补充,因为专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对他们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得不到提高,后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这同样也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教育中的一个弊端。而为了能够降低影响,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就必须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把创新创业教育当成是对专业教育的一个补充。当然,如果想让两个教育过程进行融合,首先应该保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存在矛盾、冲突。而事实上,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创新创业教育则是专业教育的补充,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所以不会产生矛盾、冲突,这为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奠定了基础,使两者的融合成为可能。
三 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原则
开展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工作也要遵循一些原则,这样才能让整个工作进行地更井然有序,才能减少融合过程出现错误的概率。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是缺一不可的,实现两者的融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结合专业特点
针对不同的专业应该采用不同的融合方式,这样才能保证融合过程具有针对性、实用性、适用性。随着我国人才需求市场的不断变化,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对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融合时,首先应该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有计划、有选择地进行融合,在满足专业教育需求的基础上,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同样要结合专业的特点,尤其是对应用型类专业而言更是如此。
(二)重视对学生技术创新与思维创新的培养
开展专业教育对于提高学生技术创新有很大的帮助,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学生思维创新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要实现两种能力的同步发展,就必须首先做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同时保证两个过程要同步进行,秉承技术创新与思维创新兼顾的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能力的价值体现在方方面面,但是很多时候它的价值被忽略,而专业技能或者专业知识能够被量化,所以给人的感觉更真实一些。
(三)校园实践与岗位实践并举
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而言,他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校园实践,无论是专业实践还是创新创业实践,这对于今后在岗位上的实践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单纯地依靠校园实践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也就不能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所以必须给学生提供岗位实践的机会,实现校园实践与岗位实践并举。
四 结束语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他们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要想在就业竞争压力如此激烈地环境下博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这也就决定了大学生在校期间需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由此可知,《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推进发展》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巧霞.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04):61-62.
[2]孙华,谢秀萍.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6,18(05):100-103.
[3]农素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路径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12):25-26.
[4]王娜.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和政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13):26-27
[5]王梦珂.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20):272-27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