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中职外科教学的有效性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7 14:30: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在中职外科教学过程中采用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从2017级中职护理班级中随机选择一个班级(护理12班,共60人),再从2016级农村医学班级中随机选择一个班级(农村医学1班,共60人)进行研究,这两个班级正在学习外科内容;从这两个班级中个各选出30名同学(共60名同学)作为观察组,来组建医护一体化小组,进行医护一体化教学,选取5个重要的外科知识点(心肺复苏、外科洗手、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急性阑尾炎、静脉曲张、泌尿系统结石),对原有的教学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整合,用于医护一体化情景模拟教学。每周进行1次跨专业教学活动,总时间为5周。收集学生理论、操作考核的成绩。组织接受了医护一体化教学的学生参加我校职业化技能竞赛(心肺复苏和外科洗手两个项目),收集学生的获奖情况。中职护理班级和农村医学班级的另外30名学生(共60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教学。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88.73±1.44)和操作成绩(95.72±1.57)均高于对照组的理论成绩(77.68±1.57)和操作成绩(88.37±1.11),观察组学生参赛的获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外科教学过程中能显著提高同学们理论成绩和动手操作能力,值得在中职外科教学过程中推广。中职外科教学过程中采用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中职;外科

本文引用格式:叶峰等.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中职外科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22):40-4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此大环境下,护理学科也随之发生转变。早在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第二十六次会议决议中,一致讨论并通过了将护理学科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存在,从此之后,护理不再从属于医学,而是一个独立的学科〔1〕。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从来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新的医学模式及大环境下,护理学科的发展也迎来历史性的机遇,同时也得接受历史性的挑战。在医院临床实际工作中,医疗和护理是两个密不可分而又相对独立的两个系统,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健康。为适应新时代临床医护工作的发展,传统的医护关系(主导-从属)已经不能相互适应,新的医护关系已经向并列-互补的关系转变。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变得不再单一,而是更加整体化和具体化,此时护士担当病人的照顾者、教育者、管理者、研究者等多重角色〔2〕。在此大背景下,医护工作者也应紧密合作,故一种新型的医护工作模式也应运而生,即医护一体化,并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广泛开展,并且取得了较好成绩。

\

 
      随着临床护理实践的成功,医护一体化已经作为一个整体概念而出现。在1992年,甘如秀将“医护一体化”这一概念应用于护理教学中〔1〕。他提出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将治疗与护理有机结合,这样既突出重点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并且在教学过程当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目前在指导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等工作中,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应用也纷纷取得了显著成效。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都走向基层,更加需要这种新型医护关系的帮助。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并且为日后临床工作的需要提供帮助,故在中职外科教学活动中,如何应用医护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也显得格外迫切,并急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将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外科的教学过程中,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由于医护一体化模式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要求均较高,因此选择我校2017级护理专业的学生和16级农村医学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目前正在学习外科相关内容,他们已完成人体解剖学、病理学、诊断学、疾病概要、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等课程,能够基于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很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17级中职护理班级中随机选择一个班级(护理12班)和从16级农村医学班级中随机选择一个班级(农村医学1班)进行研究;从这两个班级中个各选出30名同学(共60名同学)作为观察组,来组建医护一体化小组;中职护理班级和农村医学班级的另外30名学生(共60名同学)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教学。所选的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学习成绩等方面比较,具有可比性,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

1.观察组


        病房参照临床病房设置,包括护士站、模拟病房、复苏项目、外科洗手等项目的获奖人数,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获奖情况。(3)自行设计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评价调查表(共5个项目,以同意、基本同意、不同意作答),调查观察组学生对医护一体化模式的评价。医护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结束后,老师应将问卷调查表及时发给学生,即时调查,如实填写,并当场收回。共发问卷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100%;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而计量资料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首先,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的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选取5个重要的外科知识点(心肺复苏、外科洗手穿衣戴手套、急性阑尾炎、静脉曲张、泌尿系结石),在原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进行有机的融合,并在医护一体化的情景模拟教学当中进行开展及实施。并且每周进行1次跨专业的合作教学活动,共进行5次,总时间为5周。医护一体化的教学活动结束后,对参加的学生发放调查表,及时对医护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评价,并组织接受了医护一体化教学的学生参加我校职业化技能竞赛(心肺复苏和外科洗手两个项目)。

2.对照组

        进行常规教学,对照组的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课堂上听老师讲解外科相关内容,并组织接受了医护一体化教学的学生参加我校职业化技能竞赛(心肺复苏和外科洗手两个项目)。

(三)效果评价

         其次,两组学生操作考核成绩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的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再次,两组学生技能竞赛双人心肺复苏项目、外科洗手项目的获奖情况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的获奖情况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


        (1)医护一体化的内容结束后,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从学校建立的外科考试题库中抽取题目,整理成考核试卷,满分为100分;制定操作考核标准,对学生的心肺复苏和外科洗手穿衣戴手套操作能力进行考核。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进行整理及分析,并进行对比;(2)收集观察组和对照组我校职业化技能竞赛双人心肺最后,观察组学生医护一体化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显示,同意或基本同意在5个条目中的比例均高于90%,见表4。

\


         一些操作,即教学与实践脱节[3]。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在教学和临床过程中贯彻实施医护一体化的 工作模式。将医护一体化模式应用于教学是指让护理和农村医学两个专业的学生在一起相互学习,以达到改善合作、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一种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也可称之为跨专业教育。跨专业教育主张让2个(及以上)不同专业的人在一起相互学习[4],而目前医学教育仅局限于每个独立的专业,独立教学。较少考虑到在真正的医疗工作中,所需要的专业协作的能力,比如说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仅仅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而从未与医生或医学生有过任何接触或合作,故在实习中有时就会有点陌生而不知所措。情境模拟教学是指通过场景的设计,以学习者担当并完成角色任务的

三 讨论

        中职外科教学应以临床需求和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随着临床工作模式的改变而改变,学习过程中更要结合实际,并且需要向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实践靠拢,为临床需要而培养高技能型的护理专门人才和临床专业人才。近些年来,随着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快速发展,对临床教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临床医护的职业能力有着更加严苛的挑战。培养适应岗位能力的学生是中职卫生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中职外科教学应该随着临床岗位的需求而调整培养方式和目标,以求能够向社会提供更多的能力全面的,并且能够快速适应对应岗位的医护人员。通过医护一体化情景模拟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锻炼医护人员之间协作意识,并且能增加医护间默契度,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且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熟悉而又陌生的工作环境,亦能全面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也能提高新单位的形象。

        外科作为农村医学专业和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内容多,专科性质强,但课时数有限。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课堂教学脱离临床实际,且多有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因此当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护理专业和农村医学专业的学生反映中职教育与实际的临床工作存在诸多差异,因为医学不是单一的存在,而是快速发展的。学生普遍认为如果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临床实际工作场景,且对临床新知识、新技术进行相应介绍,学生在实习期间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也会更加娴熟地配合医生的一种教学形式,目前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5]。为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为日后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需要提供帮助,故需将“医护一体化”情境模拟教学应用到中职外科的教学过程中来。

        本项研究中,由护理和农村医学两个专业的学生组建医护一体化小组,针对5个重要的外科知识点,进行医护一体化情景模拟教学。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参赛的获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对医护一体化教学效果的评价均高于90%。研究表明医护一体化情景模拟教学不仅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和效果,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医护协作意识。因此“医护一体化”情境模拟教学值得在中职外科教学过程中推广。但其在开展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还需进一步实践和探索来完善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吴佼佼.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4)38-42.
[2]游细玉.中职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0,8(8)2053-2054.
[3]王敏.临床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对高职内科护理教学实践的启示[J].现代职业教育,2017(30)94-95.
[4]李雯颖.跨专业教育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学报,2018,25(4)27-31.
[5]王荣梅.医护合作情境模拟教学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3)336-3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18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