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音乐教育是培养孩子音乐审美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孩子音乐素养的关键。随着国家的进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其中,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学校、老师没有意识到音乐教育对加强孩子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特别在地处偏远的农村地区,很多学校只注重语言能力、计算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创造力培养;重要性
本文引用格式:左婕.浅谈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加强对孩子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J].教育现代化,2019,6(20):193-194.
音乐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音乐。在幼儿教育中加强对孩子音乐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丰富孩子的想象力,从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父母不惜代价的把孩子送到培训学校或者少年宫去学习表演或者唱歌。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父母对孩子学习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持不同的态度,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只需要学好文化科目就可以了,有的父母认为只有让孩子学习音乐、美术等,才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而有的父母认为让孩子多学习一门技能,就能使得孩子更加优秀,有利于丰富孩子的知识,陶冶的情操,促进其全面发展。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每个人在4岁以前其智力发展速度是成年人的50%,从4-8岁的阶段是成年人的30%。从这项研究调查中可以看出从出生到4岁这个阶段是孩子智力发展速度最快的阶段,也是最富有创造力的阶段,儿童成长阶段是智力发展、认知能力和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最强的阶段,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最佳阶段。所以,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加强对孩子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正因为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能力、感知能力是最强的,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音乐由一串串音符构成,每个音符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把所有的音符用音乐的语言连接起来,就成了一首美妙的曲子。然而,孩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每一个音符都会勾起孩子无限遐想,进而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学习音乐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还能进一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1]。
一 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歌唱训练是培养孩子音乐审美和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人们在早期做过一个实验,把婴儿放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中,然后人们通过对话交流和播放音乐的形式来对孩子进行“干扰”,大约过了三个月左右,孩子就会习惯这种相对嘈杂的环境,并且开始享受这种环境带来的快乐。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是现代孩子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归根到底是人才的创新。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把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以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另外,幼儿音乐教育具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进而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第一步,也是独立思考能力形成的关键。除此之外,当孩子进入到学校后,其孩子会下意识的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得到别人的认可,另外,学校老师也会给予正确的引导,并且为培养和充分发挥孩子的特长提供舞台。音乐教育需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当做学习和思考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对于基础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全班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性。在学习歌唱的教学实践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歌唱方法,同时,音乐教育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只有先传授基础的歌唱方法,使得学生拥有扎实的基本功,进而培养孩子的歌唱技巧[2]。
二 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和音乐素养
通常孩子到4岁时,开始有自我意识,简言之就是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良好的音乐教育指导下,除此之外,在改编歌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学生可以通过改编歌词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学生可以演唱自己改编的歌曲,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孩子的自我意识是自我认知的开始,也是孩子能够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基础。幼儿音乐教育的宗旨是通过音乐教育来启发孩子,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同时,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是启蒙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幼儿音乐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理念。随着国家的进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孩子进行多方面培训教育,特别是音乐、美术等艺术特长,充分说明了很多家长开始意识到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作为提高舞台表现力和创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提高孩子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
三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体,教材为主线”,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教师在讲台上讲课或者表演,学生在下面认真听讲并且做笔记。这种教学方式在今天来说是相对落后的,因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所以,幼儿音乐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并且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把学生当做学习和思考的主体,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除此之外,幼儿音乐教师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不要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还要让学生主动接受音乐知识的熏陶。同时,老师还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情境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各项教育制度不断建立健全,很多幼儿老师开始反思音乐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并且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采取在教学实践中减少甚至删除幼儿模仿的环节,让学生在各种音乐教学活动中自由发挥,但也带来一个问题,提高学生创造力的同时,学生的歌唱技巧、审美意识和音乐技能等如何得到有效提高?这是所有幼儿音乐老师都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3]。
幼儿音乐老师举办相应的教学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对音乐知识、歌唱技巧的掌握情况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特点。另外,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首先,老师要亲自示范每一个动作标准,并且要对学生进行讲解。其次,老师是和学生接触时间最久,最了解学生的群体,其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相应的影响。所以,幼儿音乐老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 结语
幼儿音乐教育的功能是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和想象力,并且通过提高想象力的方式来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创造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只有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才能适应未来激烈的市场环境。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功能是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进而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使得孩子具备最基本的音乐素养,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还能提高孩子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音乐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还能进一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除此之外,还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和音乐素养,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敏.乐趣中学习,玩乐中吸收——幼儿音乐教育课程游戏化教学探究[J].新课程·上旬,2016(11).
[2]刘家辉.初探幼儿音乐教育中节奏感训练的方法[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8):126-126.
[3]贾晓星.浅谈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加强对孩子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0(10):78-7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