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学生生物技术创新创业调查及分析 ——以保定学院生物化工与环境工程本科生为样本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03 11:12:1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我国创新和创业高速发展的时期,重点是科学技术创新。而生物产业是21世纪创新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对于我国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制高点,加快壮大新产业、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作为孕育人才的摇篮,担当着培养生物技术人才的重担。本文通过对保定学院生物相关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创业交流等形式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当前普通高校生物相关专业本科生在生物技术方面的创新创业意向、现状及对生物行业的认知、理解情况,提出只有在学生、高校和政府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使大学生创业更具备可操作性,才能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为推动创新创业的形成促进就业形势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生物专业;创新创业

本文引用格式:吴艳清,等.大学生生物技术创新创业调查及分析——以保定学院生物化工与环境工程本科生为样本[J].教育现代化,2019,6(17):19-21.

一 引言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上发表了关于创业的谈话,“坚持施行就业优先策略和加倍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即激励人们创业[1]。从1999年起,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加之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就业局势不容乐观[2],而创业能够促进就业,创业不但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可以为整个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这也会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促进社会的稳定、持续性发展。在此基础上,高校不断的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举行创业设计大赛,成立了创业基地以及政府对大学生实行了各种优惠政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创业激情被点燃,很多的大学生或将要结业的大学生早已开始了创业[3]。

        生物产业作为一个高技术、高成长型的新兴产业,其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医药、农业、环保等领域的发展[4]。21世纪生物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对于我国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制高点,加快壮大新产业、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生物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强调了生物行业的发展重心,具体包含构建生物医药新体系、提升生物医学工程发展水平、加快生物农业产业化、推动生物制造规模化应用、创新生物能源发展模式、促进生物环保技术应用、培育生物服务新业态[5]。可见大学生在生物技术领域创新创业有着非常好的前景。

\

 
二 调查对象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生物相关专业四个年级共计400人次在校本科生进行了生物创新创业调查研究,包括调查问卷、访问、座谈、创业实战指导等形式。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创业意愿、创业原因及应具备的条件、创业的障碍、创业经历、创业优惠政策了解程度及大学生对生物行业的认知情况等。数据分析方法主要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三 调查结果与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对生物技术创新创业的意愿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有42.9%的大学生有创业意愿,25.8%的大学生没有,31.3%的大学生选择犹豫,不确定。性别和年级的不同影响大学生对创业意愿,男生有创业意愿的比例为52.8%,女生的比例40.6%。不同年级方面,一年级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52.6%,无创业意愿的仅占17.9%;二、三、四年级大学生创业意愿所占比例略有下降,整体比例在40%以上。这说明大部分学生的创业意愿比较强,尤其是大一新生的创业意愿最浓厚。因此,高校更应该因势利导,加强创业课程并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坚持创业实践,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业的大潮中来,从而培养出更优良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拓展就业之路。

(二)大学生对生物创业的兴趣

        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中,对生物技术创新创业感兴趣的占40.1%,选择一般感兴趣的占33.6%,仅有16.6%的学生不感兴趣,当被问到“您有没有想过生物技术方面可以创业的项目”时,只有8.3%的学生回答“想过并有自己的想法”,52.3%的学生选择“想过但目前没有想法”,而39.4%的学生完全没有想过在生物方面创业,这一结果表明,许多学生虽然对生物创业很感兴趣,但是只有极少数学生考虑生物技术方面可以创业的项目,说明多数学生并不了解生物技术创业所涉及的领域和产品。因此,学校应该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展一些创业实践活动例如开设生物技术工艺与市场选修课程,建立教学实践基地等,从而走产-学-研相联合的道路,促进大学生有能力有目的地进行创业。

(三)大学生创业的原因及应具备的条件

        对大学生创业的原因调查显示,有44.4%的学生创业的原因是挑战自我,积累经验;有20.6%的学生创业是为了自己当老板,有更多自主的权利;有14.1%的人是为了赚钱;有10.5%的人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有9.4%的人是由于兴趣爱好;有1%的人是由于其他目的。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原因集中在“挑战自我,积累经验”和“自己当老板、有更多自主的权利”等方面。

         大部分学生认为“个人魄力和创业头脑”是最重要的,所占比例为61.4%。而“适合的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和“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各类营业培训和服务”分别占27.1%、9.7%。因此,加强创业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个人能力显得尤为关键,当然大学生创业成功也离不开学校、社会、政策这些外界条件的支持。

(四)大学生创业存在的主要障碍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缺乏经验,缺乏社会关系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障碍(所占比例为61.7%),另外资金不足成为了大学生创业的第二大障碍(27.1%),说明通过政府出台一些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可以克服资金不足这个障碍。只有这些障碍都清除掉,大学生创业的热情才会被激发出来,从而促使更多的大学生通过创业这一途径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创业经历调查结果表明:有过创业经历的人数,占有创业想法大学生总人数的15.2%;没有创业经历的人数占84.8%。说明大学生在创业方面有激情但又缺乏实践,最终导致无法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此外,对于那些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在问到“创业之前,您是否做过相关的准备”这个题目时,大约有一半的人选择“看创业方面的书籍及听讲座”,而选择“到企业实习”,“求助创业型企业家”,“参加创业计划大赛”这些活动都比较少。这项调查表明,大学生很少参加创业实践,而创业实践,可以让学生获得很多创业经验和创业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鼓励大学生在创业之前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五)大学生对生物技术行业认知和理解

          以生命科学基本理论为基础的生物产业,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措施,根据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10],为人们生产出所需产品,主要包括医药、农业、制造、工业、环保、食品、能源等诸多行业领域。而现代的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等,当前随着生命科学的新突破,现代的生物技术已经普遍地应用于工业、制造业、医药、农业、环保等繁多领域,有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了解生物相关专业学生对生物技术的认知情况,做了调查,结果显示90%的人对生物技术的概念,领域等知识比较了解,说明他们在校时都积极学习了生物知识,另外他们也关注着生物技术应用领域的资讯,这对于他们不管是就业还是创业,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另外,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医药生物技术创新和食品与生物技术创新这两个行业有较高的兴趣,而对新材料和新能源,农业,环境等的兴趣相对较低,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这两个行业本身发展比较成熟,大众了解程度较高。

\

 
          “21世纪是创新为特征的素质教育时代”,而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可以说创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为关键。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它的首要任务便是培养一批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创新精神,能顺应二十一世纪严峻就业形势创新创业人才。对于创新创业实例的调查表明,一半以上的学生都了解“微藻生物能源”、“免疫检测试剂盒”等,另外20.4%的人了解“金滤嘴”,还有许多人对这些实例完全没听说过,这说明现在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进一步改善,在课堂上应该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创业兴趣才会被激发出来,此外,学生在平时也应多关注生物创业成功的实例,吸取经验,获得创新创业灵感。

        生物技术公司是集研发、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要开一家技术公司,不是一个简单的资本,有一个技术就行,它涉及到很多方面。而关于生物技术公司了解程度的调查发现,仅有4.7%的大学生关注生物技术公司,41.5%的大学生没关注过,53.8%的大学生则表示不了解生物技术公司。结果表明许多人还是不了解生物技术公司的,这也将会制约他们进行创业。

四 对策与建议

        针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促进大学生进行生物技术创新创业的对策和建议[6-11]。

(一)政府层面

        近些年来,国家和政府不断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和制度,涉及融资、开业、税收、相关培训、指导服务等方面。但是大多数学生对政府的创业政策懂得不全面,从而阻碍了大学生去进行创新创业。因此,各级政府和高校应利用各种途径,如网络、社会媒体等,扩大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并监控督促执行与落实,为大学生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不至于使优惠政策形同虚设。这样大学生才能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增强其创业的信心,提高大学生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

(二)学校层面

         学校作为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对于知识的传授,文化的传播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要想让更多的大学生进行创业,学校必须在行动上给予支持,所以高校必须认可并鼓励学生进行创业,为大学生的创业创设合理的课程体系,例如可以把创业教育引入大学生的课程计划中,并与专业知识教育、社会实践、科研实习等课程相结合,当然此计划的实施离不开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除了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各种实践活动对于他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创业技能大赛、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大学生创业团队等几种方式来快速地激起大学生创业兴趣和创业动机,以营建良好的创业氛围,为大学生树立创业环境。

(三)学生层面

         生物专业人才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验能力,所以大学生在学校期间不仅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应重视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校时期的学生可以遵循老师的学习,更多的进入实验室,将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也可以多参加实验技能大赛,敢于思考、创新,为成为生物技术研发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了解些创业知识、技能和创业政策,多关注大学生生物创新创业成功的实例,积极思考,重视创新,多参加实践活动,学习管理知识和经验,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毕业后自己的创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红梅.基于对河北大学生创业意向调查的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37(s2):102-103.
[2]李丽,周仁丹,张力佳等.化学专业大学生创业意向与动机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16(3):89-93.
[3]吴航.遵义高校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调查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12(3):64-67.
[4]谢旭辉,胡忠.21世纪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6,2(1):46-49.
[5]董青春,孙亚卿.大学生创业基础[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28-38.
[6]林叶.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调查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4.
[7]叶榆枫,程梅,于岚.大学生自主创业意愿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06,11:244.
[8]金卫根.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4,23(3):75-78.
[9]江力,曹树青,等.工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4,28(1).
[10]林军马,乐平,乔伟.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50):93-94.
[11]万琳.新常态下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优化[J].教育现代化,2018,5(21):39-4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23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