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以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指导需求,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反映出的问题,提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指导需求
本文引用格式:郑雪柳等.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指导需求分析——以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11):132-134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Guid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Career Planning——A case study of Guangd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of Civil Affairs
ZHENG Xue-liu,ZHUANG Kai-ling
(Guangd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of Civil Affairs,Guangzhou,Guangdong)
Abstract:The study is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of the students in Guangd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of Civil Affairs in career planning.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naire,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guid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career planning is analyzed.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problems reflect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analysis.
Key word: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career planning;Present Situation;Guiding requirements
为了解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以及影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明晰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愿望,作者于2017年9月份在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认识情况开展了调查。调查通过网络进行,对象是作者所在学校15、16、17三个年级多个专业的学生,从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724份,经统计,分析如下:
一 学生及家庭基本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答题者女生居多,占69.2%,男生只有30.8%,一年级55.39%,二年级41.07%,三年级只有3.54%,表明在校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比较感兴趣,关注度较高。
受调查学生53.71%来自农村,父母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分别为:父亲71.58%,母亲78.65%;父母有固定工作的极少,占比分别为:父亲14.15%,母亲11.77%,多数学生父母在家务农或是个体户、家庭主妇;大部分家庭经济状况较差,53.31%的家庭为低收入家庭,19.03%的家庭为贫困家庭。
二 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情况
调查学生就读职业学校及现专业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因没有考上普高,只能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42.92%,因为有自己喜欢专业的占43.68%;是学生本人自己选择专业的占61.19%。
调查学生了解职业学校专业的途径,调查结果显示,55.34%的学生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的,学生本人对所选专业了解和不了解的各半,分别是51.57%和48.43%。学生对所读专业的喜欢度较高,感觉还行的68.1%,很喜欢的22.68%。调查结果显示,之所以喜欢所读专业,是因为毕业后容易找到工作的37.12%,所读专业适合自己的性格、特长、兴趣的44.49%,而且学生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特长也比较清楚,比较了解的54.76%,很了解的19.2%,不太清楚的23.38%,不知道的只有2.67%。
三 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认知情况
大多数受调查学生在就读职业学校之前对职业生涯有些许了解,72.68%的学生曾经跟父母、老师或亲戚讨论过未来职业的问题。
对于自己未来适合往哪些职业方向去发展的问题,47.39%的学生比较了解,很了解的11.19%,不太清楚的36.77%,不知道的4.64%。对自己职业选择与发展的优势了解程度相对比较乐观,占62.29%,对于劣势的了解情况也比较清楚,占比是57.2%。
学生能根据自己心中的职业发展方向制定相应学习计划并一直坚持的比较少,只有26.39%;在职业生涯成功的认识问题上还是比较正确的,只有13.11%的学生认为能挣到很多的钱才算成功,其他认为获得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获得工作上的快乐、获得持续发展的基础并有发展空间的就是成功的占比分别是24.01%、25.41%、25.23%。
调查学生希望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具备哪些条件?这个问题是多选题,调查数据表明,希望未来从事的职业比较稳定的有60.03%,适合自己性格兴趣能力的54.35%,薪酬福利好的40.08,有个人发展空间的38.81%,工作轻松又体面的23.03%,要求专业对口的只有19.95%。
有79.7%的学生愿意从事基层或艰苦的工作,68.1%的学生认为职场的成功更多的是靠个人能力与态度,64.15%的学生了解自己的目标职业相关岗位要求,并且有59.54%的学生比较了解自己各方面能力水平与目标职业的岗位要求之间存在差距。
四 学生对职业指导方面的需求情况
超过一半以上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88.98%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但有比较详细规划的学生占比不到40%。
79.58%学生愿意在校期间进行职业体验活动,他们对职业生涯教育感兴趣的活动有:体验式课堂活动52.96%,到企业参观学习52.2%,职业指导课37.82%,企业行业专家讲座24.07%,其他25.17%。76.8%的学生认为找工作经常失败的原因是没有找清楚自己的位置,定位不准确;困扰求职的因素这一问题是多选题,57.31%认为是自身能力不足,技能不符合岗位要求,56.61%认为缺乏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的了解,37.7%认为是自身求职方法好技巧欠缺;面对就业难这一问题,学生的态度分别是:准备充分、应对自如的有61.54%,顺其自然,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有39.62%,先就业再择业的有35.09%,期望国家就业形势有进一步好转的占27.49%,不知道怎么办的占7.77%,感到焦急的占比6.96%;关于解决就业难的方法(本题是多选题),统计数据显示:70.71%的学生认为必须提高自身的技能,61.31%的学生认为要提高职业素质,49.54%的学生认为要调整好心态,以健康的心态应对求职路上多变的状况,29.23%的学生认为要提高求职应聘技巧,13.98%的学生认为可通过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机会。关于就业时,当期望值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45.48%认为可以先做着,然后一边找其他工作,35.73%希望继续求学提高学历以待发展,5.97%认为工作不理想就不要委屈自己,1.74%选择暂不就业在家待业,11.08%选择其他。
希望学校在哪些方面提供就业指导及服务这个问题是多选题,58.82%的学生希望学校能提供求职技巧培训,52.55%希望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48.38%希望提供就业体验,38.05%希望提供就业信息,34.8%希望学校组织一些素质拓展好团队建设活动,26.68%希望学校能举办就业心理咨询讲座,27.9%希望提供就业政策/形势分析数据及信息。
五 结论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于专业及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的认识,但也反映了一些问题:
(一)选择职业学校的被动性
学生就读职业学校、选择就读专业虽然有相当一部分是学生本人喜欢、自己选择的,但也有四成以上学生因考不上普高出于无奈的选择,这种被动的选择很容易使学生处于情绪的消极状态。
(二)专业选择的盲目性
调查发现,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表现出很大的盲目性,对所选专业很了解的学生只有4.76%。选择专业的实质是确定学生自我的职业发展方向与领域。专业选择适合学生自身兴趣需求,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能实现专业与职业的有效对接,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快速、健康的发展;否则会制约学生职业生涯的成功,给学校招生、教学管理、校企合作、就业等方面造成恶性循环。
(三)职业选择与发展过于乐观
调查发现,学生对职业选择与发展的优势过于乐观,自我感觉良好。事实上,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很了解只有7.66%,很了解自己各方面能力水平与目标职业的相关岗位要求之间差距的也只有10.03%,学生能根据自己心中的职业发展方向制定相应学习计划并一直坚持的只有26.39%,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对于在校中职生来说仍然相当陌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足。
明确自身与从业人员要求之间的差距是制订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学生不能清楚认识这种差距,就会导致学习缺乏相应的目标与针对性,致使学生在自我感觉良好中缓慢发展,甚至是向着与自我的期望相反的方向发展。
(四)希望体验式的职业指导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愿意在校期间参与职业体验活动,特别是对体验式课堂活动、到企业参观学习等形式有较大兴趣,对职业指导课、企业行业专家讲座也有一定的兴趣。
针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1)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身职业兴趣、性格爱好、职业能力,认识职业社会,找对学习目标,进行正确定位,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愿景。
(2)加强专业认知教育。入学之初,举办专业认知讲座或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让学生对本专业有初步的认知;学习过程中,适当安排学生下企业专业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下体验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寻找自身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差距,避免盲目乐观,及时补短板,提高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
(3)进行职业潜能分析。可通过课程或第二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拓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职业潜能,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4)举办讲座分享会。可邀请企业一线专家为学生讲授行业现状、发展前景及挑战与机会,也可请本校往届的优秀毕业生现场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感悟,让学生借鉴学习,指导学生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5)进一步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办学模式,让学生在工学交替过程中,根据阶段性学习的认识变化,适时调整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汪祥.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2]朱柏霖.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7):332-334+352.
[3]朱柱.“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刍议[J].才智,2015(13):12-13.
[4]陈莉.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1):159-160+194.
[5]高玉敏.基于人本视角的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求[J].教育教学论坛,2016(35):270-271.
[6]程玲玲.浅析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24):38-39.
[7]何栩翊.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运用九型人格学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24):212-213.
[8]杨金玉.以职业生涯规划促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路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18):275-276.
[9]史吉海.中职班主任实施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7(35):25-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