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家校之间的合作能促进学校和家长之间更全面的交流,对学生的教育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介绍信息化条件下家校 联合的几种主要形式,阐述信息时代如何实现家校联合共促 中职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信息时代;家校联合;中职生;健康成长中
据统计, 当前在校中职生的人数占高中阶段教育总人数的四成多,中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中职学生也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力量。 但是种种现象表明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自卑、失控、孤僻等心理问题也日渐增多。 究其原因,除了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学校教育的失重外,中职生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的好坏也是重要因素。
为促进中职生健康成长,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综合性技术人才,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家庭和学校要携起手来,合作探寻促进中职生的健康成长。 信息化条件下,中职学校的家校合作可以有许多种形式,利用信息手段进行家校联合,提高家校共育的效率及其效果,最终促进中职生的健康成长。
一、依托信息化媒介和平台办好家长学校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是孩子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 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品格和品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中职生能否健康成长。家长学校可以让家长们获取有效的教育方式,所以,中职学校要积极开展家长学校活动,采取集中授课、到校座谈、网络教学和远程指导等多种形式, 不仅利用传统方式让家长听国内外专家或有经验的老师做现场报告,而且依托信息化平台,如微信公众号等向家长推荐一些谈家教重要性的文章, 通过网络课程和远程指导等形式实现家校互动, 让家长掌握一些简单实用的教育方法。
二、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有效进行好家访
家访是一种与教育息息相关的活动, 它是中职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访可以为师生、家校之间的沟通桥梁架构, 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相关的性能, 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兴趣、性格、思想等。 在此基础上,教师因材施教,积极正确引导学生,做好学生工作的各个方面。 传统方式的家访主要是教师亲自到学生家中, 同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进行交流,了解情况。进入信息时代,出现一些新形式的家访, 这些新形式的家访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及时快速地实现与学生家长沟通,节省时间和金钱。 在信息时代,除了教师亲自家访外,主要有以下几种家访形式。
(一)拨打电话家访
当前社会,固定电话和手机已经非常普及,电话家访成为特别便捷的家访形式。可以让家长和教师直接沟通,及时交流和把握学生在校或在家的各种动态, 也能让家校双方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我作为新生班主任,经常同家长进行电话家访,以便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家庭教养方式和父母的教育观念等重要信息,更好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二)发送短信息家访
电话家访,移动电话的普及不仅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也提供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消息家访。 短信家访非常快捷、方便、省时,能够实现家校直接的快速互动。 由于短信家访存着信息内容的编辑篇幅有限, 有时家长不能及时查看回复等不足,常用于不是特别紧急或者要求全面的日常沟通。
(三)借助微信、Q Q 等网络通讯工具家访
这些网络通讯工具的出现虽然较之短信稍迟, 但有逐渐取代之势。 通过微信、QQ 等网络通讯工具,教师不仅能把学校的重大活动和重要通知信息发布在群里, 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学校的相关信息。 还可以把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各种情况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传给家长。 我经常在家长群里发布学校动态和班级动态, 利用家长群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反馈要比直接问学生本人更加形象客观,还能在群里与家长实时互动,共同商讨各种问题的解决之道。
三、定期召开家长会,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家庭教育经验交流
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 是为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重要的平台。会议除了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还要让家长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及学生的行为表现, 并面对面探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可以在家长会现场, 请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同学家长上台发言,交流他们的家教经验。当然可以提前让这些家长准备一些平日里教育孩子的图片和小视频等, 讲述时播放多媒体课件会更直观更有说服力。
虽然学校教育是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但因为时空限制,无法全面到位, 而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教育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对中职生身心健康的培养上,只有家校联合、形成合力, 方式互动、内容互补,教育才可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蒋晓红.家校联手加强中职生职业价值观培育探索[J].广西教育,2017(18).
[2]张小燕,王振魁.家校联合教育的意义、现状及改进措施[J].甘肃教育,2016(1).
[3]许琴芬.家校联系:关注每一位中职生[J].文教资料,2010(34).
《浅谈信息时代家校联合共促中职生健康成长的主要形式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325/20190325014533977.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