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以2013-2017年福建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发表的教科研论文为样本, 从年度发文数量、发文期刊、发文主题、作者群的分布等方面分析论文的质量。分析结果表明, 相关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相关教育部门及一线教师要加强对课程标准的进一步研究, 提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和教材的整体研修能力, 加强教科研的成果意识。
关键词:
福建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 教科研论文; 质量分析;
作者简介:何艳, 《教师发展研究》编辑部副编审,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编审 (北京100120)
教育科研是分析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提出教育理论、解决教育问题的科学研究活动。[1]中小学教师只有对日常教育教学进行持续的分析、探索和反思, 才能加深对教育理念的理解, 并提高自身在教学中的实践创新能力, 最终真正落实课程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 教育科研能力是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渠道, 其中, 中小学教师公开发表的教科研论文既是他们展现教育科研能力的重要方式, 也是促进相关教育工作者就这些教科研议题展开讨论、汲取经验并得以成长的平台和工具。[2]有研究者对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论文做过诸多分析, 但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群体的教科研论文进行定向分析的研究还明显不够。因此, 笔者选取福建省部分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教科研论文为样本, 通过文献调查和内容分析法, 对发文年度、发文作者、文章的主题等进行分析, 从侧面反映福建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教科研现状。
一、文献来源
笔者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进行检索, 检索主题分别为“思想政治课”“政治复习”“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作者单位统一为“福建”, 发表时间为“2013-01-01”到“2017-12-31”, 分批次进行检索。最后经过人工分析文献内容, 剔除重复文献、作者为非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内容为非高中思想政治的文献等, 共得到符合条件的文献662篇。
将文献的发表时间界定为“2013-01-01”到“2017-12-31”, 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福建省的新课改和高考命题的变迁。福建省于2006年开始新课改, 2009年开始高考自主命题, 2016年高考回归到使用全国卷, 这个时间段囊括了福建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对新课改、新高考的适应变化。二是这个时间段可以保证相对比较充足的文献数量和文献传播时间。
二、结果与分析
(一) 年度发文数量趋势分析
本次检索结果显示, 2013-2017年, 福建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各类杂志共发表662篇教科研论文, 其中2013年有111篇, 2014年有148篇, 2015年有151篇, 2016年有129篇, 2017年有133篇。发文数量趋势呈现一定的曲折:2013-2015年福建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科研论文发文数量持续增长, 2015年达到最高, 这说明经过近10年的新课改以及6年的高考自主命题, 一线教师已经熟练把握了新课改和新高考, 并有了相对多的积累、总结和反思;2016年的教科研论文数量较2015年下降近15%,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受2016年高考试卷回归到全国卷的影响, 教师在适应的过程中进行调整;2017年恢复增长, 但增长比较缓慢, 没有超过2015年的文章数量。
从整体上看, 相对于福建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数量以及5年的统计时间, 662篇的数量还稍显不够。福建省相关教育部门、教师培养机构以及学校还需进一步提升福建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研究能力和意愿。
(二) 主要刊发期刊分析
通过对样本的统计分析发现, 福建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选择发文刊物时相对比较集中, 主要有《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考试周刊》《新课程》《课程教育研究》《教育教学论坛》等。662篇文章中, 290篇刊发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新课程》3种期刊 (见表1)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刊文量最高, 为116篇, 占总数的17.5%;《福建基础教育研究》《新课程》分别刊发87篇, 两刊所发文章占总数的26.3%。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是中学政治教学的专业期刊, 是我国中小学政治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平台, 也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来源期刊, 因此成为各省市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刊发教科研论文的首选。《福建基础教育研究》是由福建教育学院主办、专门为福建省中小学基础教育服务的期刊, 因此成为福建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科研论文的重要刊发阵地。进一步追踪发现, 《考试周刊》在2017年的刊文量异军突起, 这可能与该刊的刊发方向变化有关。《当代教研论丛》2015年和2016年的发文量都比较可观, 但2017年没有进入前5位, 初步分析, 可能与该刊2017年最后两期还未在知网上传播, 本文未能统计全年数据有关。

表1 2013-2017年福建省高中政治教师教科研论文刊发期刊
注:选取每年度刊发文章数量前5位的期刊。截至本文统计日期,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年12月的文章还未在网络上传播, 故本统计不包括该刊第12期的文章。相同原因, 本统计不包括《当代教研论丛》2017年第11期和第12期文章。
(三) 发文作者分布分析
通过对样本中福建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统计分析发现, 福建省所属各市县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发文分布比较均衡, 这说明福建省各地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都比较关注教科研及其成果的产出。福州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没有显示出拥有相对较多教研资源的省府的突出优势, 泉州、厦门两市和闽侯、南靖、南安三个县 (市) 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科研水平相对比较突出。其中, 部分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教科研能力较高, 也比较勤奋。如闽侯县第三中学杨真老师近5年发表相关教科研论文达11篇, 论文研究的内容涉及高考政治复习、高考政治试题分析以及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等。对样本文献作者的进一步追踪结果显示, 部分发文量较多的核心作者以及其他高中思想政治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科研能力的辐射作用不够突出, 可能他们更习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直接影响、辐射和带领普通教师一起成长。
(四) 教科研论文主题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 2013-2017年间, 福建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思考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于高中政治学科教学法、备考与试题解析等方面。在学科教学法方面,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学生主体”“学生核心素养”“生活化教学”“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与政治教学的整合”等, 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 5年来, 福建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共发表“备考与试题解析”方面的教科研论文112篇, 占发文总数的17%。这说明, 福建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最为关注的依然是高考, 这与其他地区一致。同时, 经过几年的教学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对福建省高考自主命题的思考越来越集中和成熟。福建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这一类型研究数量从2013年到2015年持续增长, 2015年达到31篇, 占该年教科研论文总数的21%。其后两年持续下降, 下降的原因可能与2016年福建省高考回归全国卷有关, 教师们对教材的重难点、对全国卷的考题、对复习要求和复习习惯等有个重新适应和熟悉的过程。
第二, 新课改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性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福建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教科研论文集中反映了这一要求。5年来, 有73篇教科研论文分析和研究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占论文总数的11%。
第三, 近年来, 相关部门和教育界学者加大了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力度。与此相适应,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逐渐成为各地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科研论文的研究热点。从表2可以看出, 在福建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科研论文的样本中, 以学生或者学科核心素养为标题的论文稳定增长, 2017年达到19篇, 占该年教科研论文总数的14%。随着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基础的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出台, 相关思考和研究也会越来越多。

表2 2013-2017年福建省高中政治教师教科研论文比较集中的研究内容
第四, 政治课教学生活化也是新课改强调的一个重要理念, 它要求教师将学科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将政治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福建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践行这一理念, 并对此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探索。每年都有相关思考成果, 且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第五, 为了更好地进行政治学科的生活化教学, 教师们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 开发和利用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 进行教育教学研究。2017年, 福建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共刊发这类教科研论文12篇, 占当年总数的16%。
三、问题反思及对策建议
(一) 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学科理念的价值落实不够
结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2017年版) 》以及本次检索统计的教科研论文样本文献分析结果, 笔者发现, 福建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对新课标的课程理念已有一些前瞻的研究, 但价值落实还不够,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对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落实不够。在662篇文献中, 只有极少数论文比较明确、有意识地阐述或论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第二, 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单一。从本次检索的文献可以看出,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和评价过程都比较单一, 且相关评价的教科研论文较少。
基于此, 福建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继续保持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优势, 进一步加强构建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要多研究、多切磋, 争取改变以往基本以高考成绩为唯一评价机制、学生只是评价客体以及终结性评价为主的局面, 建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
(二) 研究内容比较浅显且重复, 缺乏从整体上统整及把控课程和教材的能力
福建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关注比较多的仍然是高考复习类以及具体的教学方式和课堂呈现方式, 并且这些教科研论文的很多内容是重复的, 只是对某些单个教学现象进行叙述并提出比较简单的解决办法, 深度反思和理论提升严重不足, 创新性也不够。针对“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的论文数量不多, 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大部分一线教师研究深度不够。另外, 从整体上统整和把控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以及教材的文章比较少, 样本论文中仅有6篇文献涉及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和教材的研究。
基于此, 福建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在日常教科研中加强对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和教材研修的针对性, 保证研修的深度和有效性, 避免泛化浅显研究的重复出现。相比一线普通教师, 教研员、特级教师和市级骨干教师的理解水平和把控能力更强一些, 更应该加大加深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和教材的研究力度。
另外, 本次检索的福建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科研论文中, 只有3篇明确涉及初高中政治课程的衔接, 没有与大学相关课程衔接的研究。这也侧面说明高中一线思想政治教师缺乏纵向把控和研究的意识。因此,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还需认真落实课标要求, 加大对初中———高中———大学思想政治课程的纵向研究意识, 提升有过去有未来、延续发展的整体研究能力, 更好地服务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
(三) 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
多数福建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科研论文是对经验的积累和简单描述, 缺少对所研究主题的背景分析和对已有文献的利用, 缺少相关教育理论的支撑。有的教师能将相关理论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中, 但缺乏对理论的深层理解, 理论与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没有进行有机融合, 出现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
鉴于此, 高中思想政治一线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对自己教学经验的简单总结和反思, 要进一步提升理论架构能力, 加强对课程与教学原理、教科研方法等条件性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提升教科研素养。同时, 学校和各级教研组以及教师培训机构要指导一线教师学习教科研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程序, 规范论文的语言和要素表述, 科学梳理出论文的逻辑结构。
(四) 教师间的教科研水平和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
5年来, 极少部分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教科研论文数量多、质量高, 大部分一线教师在5年时间里发表论文1-2篇, 部分教师没有任何论文产出。这一现象会严重影响福建省高中思想政治整体的学科教学水平。因此, 高中思想政治一线教师要强化自己的科研意识和成果意识, 勤于思考, 善于总结, 敢于发表, 通过教科研论文这一平台和工具, 真正促进教师间的讨论学习和借鉴。教科研意识较强、水平较高的核心作者要发挥自己的特长, 影响、辐射和带领周围的教师一起做科研, 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 真正起到核心和骨干的作用。学校和教科研中心、教师培训机构等也要进一步加大对一线教师教科研意识的引领, 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和有效手段, 引导和增强一线教师教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终促进教师整体研修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少榕.福建教育科研的困境、突破与前瞻[J].教育评论, 2017 (4) :121-125.
[2]何艳.高中政治教师教科研论文撰写现状分析——以北京市高中政治教师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7 (7) :78-82.
《福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科研论文撰写现状分析》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808/20180808041617615.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