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知识吸收能力弱,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引入“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将“产教融合”和“工学交替”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切实完成高职院校的培养使命。鉴于我院民办高职院校的区域性和学生学情特点,现代学徒制以微观模块实施为主,我院在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宏观背景下,开展以“UI设计”和“网页制作与设计”两个微观模块的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改革探索。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UI设计;网页设计制作
本文引用格式:余思,熊燕琴,徐明.微观视角下现代学徒制在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应用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12):161-163.
一我院当前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教学方向落后于企业市场需求
计算机应用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更新迭代快,对岗位和技能的社会需求速度要远远快于学校输送技能人才的产出速度。这给实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①实训教学能否做好企业调研,敏锐捕捉到未来的3年的岗位需求;②实训教学能否根据企业岗位的时代需求适时调整教学方向。③实训教学能否根据地方区域性特点来设置专业方向。
(二)学生参与实训教学积极性不高
经过一线教学的实践观察,发现学生参与实训的积极性不高,实训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主要有:①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方向不清晰,上机操作漫无目的,跟不上教师实训讲解进度,有的甚至全程不上机操作;②教师对实训课讲解时间分配过多,分配给学生操作时间过少;③部分学生表现随意,教师对课堂纪律的管理时间影响教学进度。
教与学的问题导致结果是:教师脱离企业市场需求在传授技能,学生实训漫无目的,教学不能相长,产教无法深度融合,学生技能和素养没有得到很好提升,毕业时仍对自己的就业方向迷茫,高等职业教育的本位缺失。
二 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启动校企合作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联合企业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塑造“现代工匠”。我院的培养可分为6个学期:
第1-2学期,让企业的“行业明星”师傅以“讲座”形式走进校园,让学生实际感受职场企业所需的职业技能,树立技能行业标杆,帮学生清晰职业方向,提高学生的实训参与积极性;第3-4学期,以任务驱动来传授技能[1],主要采取在校内“项目实训”和在企业“轮岗实训”的形式,在“产教融合”中培养学生技能。在这个阶段,可以引入企业的团队建设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塑造“现代职业素质”;第5学期,学校的考证计划培训和企业的素质拓展同步进行,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期末,由企业导师进行综合考核,确定现代学徒制员工的准入名单;第6学期,以企业导师的岗前培训为主,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产教”无缝对接。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模型可见图1[2]:
(二)实施“3+2”教学新模式的轮岗实训
“3+2”教学新模式,可以安排在第3-4学期,学生利用一周3天时间在学校的校内实训室完成项目实训任务解剖讲解,剩余2天时间到企业跟随师傅进行轮岗实训。“3+2”教学新模式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实现“产教融合”,同时调动学生对实训技能的学习积极性。
一周安排5名/组的学徒进企业轮岗实训,主要鉴于以下四方面原因考虑:1.便于学校对学生的外出安全管理;2.让学徒接触企业团建和素质拓展活动,真实感受企业文化;3.便于企业师傅清晰掌握学徒们的技能掌握情况,为第5学期末的考核作准备;4.避免学校实训教学大班授课时部分学生“浑水摸鱼”的投机行为。
(三)组建双导师师资团队,共同研发课程
由学校的专任老师和企业的兼职老师共同组建双导师师资团队[3],形成稳定的“智库”,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共同研发课程,主要有以下3方面的教学意义:1.线上教学时间灵活,且可反复回放观看,利于学生对实训步骤操作的消化吸收,尤其对计算机专业的实训教学;2.延伸了教学课堂。传统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无法做到将每个实训任务的操作步骤展开作详细讲解。3.翻转课堂的尝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学习,利用现代网络社交媒体,比如微信群、QQ群,由组长将组内成员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收集,集中反馈给老师。老师在课堂答疑,教学效果得以显现。
三 现代学徒制的微观模块实施
我院在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宏观背景下,在“UI设计”和“网页制作与设计”两个微观模块实施现代学徒制。选取这两个模块实施,主要基于以下4个角度出发:1.我院学生的学情特点。一方面,我院学生的区域性特点明显,普遍来自农村。在上大学之前,他们没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计算机应用专业很多需要用到数学基础知识,我院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走传统的程序方向,学生很难学有所成。2.随着计算机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APP的普及,催生了互联网行业一大批关于UI(UserInterface用户界面)设计和网页设计制作的技能需求。3.技能要求可通过线上教学资源习得,再加上校内教师的实训讲解可以掌握。“UI设计”需要用到的软件工具主要有:Ps、Ai、Axure、Ae、HTML/CSS;“网页制作设计”主要需要学习:网页与网站基础、HTML、FrontPage应用Dreamweaver基础、Dreamweaver设计与开发网页技术、Dreamweaver应用技巧、Fireworks应用、Flash动画制作、ActionScript编程、脚本语言与网页特效。4.两个模块之间关联性强,教学层次深入浅出,层层递进。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模块需要先学UI设计,再学网页设计,最后是网页制作。
(一)UI设计的教学
1.确定企业师傅。选取的企业师傅是张超逸杰,是南方黑芝麻集团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的品牌设计师,担任该公司的品牌设计主管,有多年设计行业工作经验和多年UI讲师培训经验,曾是江西省赣通卡的设计者,为商业媒体地宝网做过平面及APP相关设计。精通PS、Ai、Axure,熟练掌握DW。曾输送优秀学员数百名,授课风格幽默不呆板,时尚触感敏锐。
2.项目实训课程设计。UI即User’sInterface的缩写,意为用户界面,也称为人机界面。UI设计(界面设计)是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UI设计岗位的能力素质培养目标有4个:a.培养学生创新意识;b.培养学生具有想象、审美的能力;c.培养学生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培养学生对主流的设计模式、技术路线及开源框架的学习能力[4]。UI设计的课程内容培养方向有3个。通过对UI岗位的调研,目前把UI设计划分为三大领域,即平面设计、移动设备UI设计、WebUI设计。结合企业师傅的擅长技能和我院学生学情,3个方向的课程内容均有设计。
3.教学手段的创新。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的使用已相当普及。当前大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已成一种普遍现象,既然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就应该进行探索和研究,采取适当的措施[5]。将手机引入课堂,辅助教学。利用好微信班级群,在实训课堂,教师组织手机APP界面案例讨论;分发,收集项目实训任务作业。在校内实训室的项目实训中,校内教师要善用手机,发挥好班干部或小组组长的课堂秩序的维护作用,教师将实训时间放在实训任务本身。同时量化每个项目任务的完成时间。
手机不是洪水猛兽,利用得当,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实训课堂的积极性。UI设计课程的实践性强,借助手机这种辅助工具来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网页设计制作的教学
1.确定企业。选取的企业是南昌宜智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致力于为传统企业提供互联网服务。其中网站建设和网页设计制作是主要业务核心。该企业师傅与UI设计所选取的企业师傅,在技能传授上有相通之处。比如Dreamweaver,PS等。另外,我院的教师在这两项技能上也有造诣,需要完善的是真实可以操作的项目实训任务。技能的相通之处,便于“智库”的师资团队在技能上相互交流,共同改进项目。
2.项目实训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主要分两部分:技术实训课和作品讨论课。技术实训课主要培训学生对软件工具的使用。网页设计制作需要用到的软件:Flash,专门制作flash的软件;Dreamweaver,网页制作软件;Firework,网页图片设计、动画制作以及切割图片的软件;网站程序开发需要用到:php;asp;asp.net(常用的有C#和VB.net语言);jsp(java)。作品讨论课主要针对案例作品和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通过头脑风暴,大家提出整改意见,培养学生沟通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教学培养方向的创新。运用技术,培养用户思维,创造设计理念。伴随着电子商务发展的迅速发展,商务企业对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线上对软件工具的操作学习资源已相当完善。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学习,但好的设计思维难以复制。
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只是将网页制作所需要的一些工具以及技术等专业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们,没有培养起学生们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的能力,不能够培养出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缺乏一定的向权威挑战的个性和基本的竞争态度,最终使得学生不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因此,我院的培养方向是学生的用户思维和设计理念。它是我院学生在网页设计制作学成之后的就业竞争力重要突破口,也是体现“现代工匠”职业素养的最好的表现,更是培养职业能力的核心竞争力。
四经验总结与完善方向
校企合作和现代学徒制的微观模块实施,需要多方共同施力参与,才能共同推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需要配套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学校的实训场地及设备的完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企业师傅进校的薪酬待遇;校企在对学生考核方面的综合评价机制等等。任何一个细节疏忽,都会影响教学改革的进度与质量。
五结语
在实施企业项目实训任务的过程中,由企业“技能师傅”通过企业轮岗实训的方式传授技能给“学徒”;教师负责在校内的项目实训任务发布、收集和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学徒经过一系列考核才能成为企业员工,学生在企业项目中学习了技能,提升了职业素质;企业在传授技能中完成了项目任务,培养了自己企业所需的技能人才;教师在项目中把握了企业市场需求方向,跳出了教科书式的教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以项目带动学生技能的掌握,提高了实训的教学质量,学校完善了对学生的综合考评机制。综上所述,走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培养“现代工匠”的出路,基于高职院校区域性和学生学情特点,在微观模块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职业教育才能真正“产教融合”和“工学交替”,高职院校教育的实践性、社会性、专业性才能突出。
参考文献
[1]曾珍,吴云霞,卢文超,易国华,赵小雨.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四位一体”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南方农机,2018,49(23):108+110.
[2]沈振国,黄转苦,李雯.海南高职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1):147-148.
[3]陈翠琴.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24):212-213.
[4] 徐岩.基于UI设计岗位的图像处理[J].计算机教学,2015,(08):122-122.
[5] 蒋安纳,章春芳,薛联凤.手机在《移动AppUI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现代计算机,2018,(08):46-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