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优化论文

发布时间:2019-06-15 14:52:5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职院校每年都会向社会输送大量的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于高技术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积极创新,通过改革课程模式,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而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改革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对我国的高职院校创新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单纯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在高职院校中应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为教学改革提供更大的助力。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意义

现代学徒制指的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教师与企业专业人才联合培养学生,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更快地掌握实践知识,方便学生更快地完成理论课程与实习工作的对接。

在这种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单单是高校的责任。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企业与学校的合作,这就要求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重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学前教育专业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实现专业建设和幼教产业的对接,教学过程中通过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幼儿教师一线工作实际情况进行对接,打破了理论与幼儿园之间工作的界限,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能够对幼儿园的工作有更加真实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尽早掌握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

(一)课程设置上的优化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文化课程、专业课程、企业生产课程等方面的内容。在互联网时代,现代学徒制度应该严格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建设试点课程,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智能终端设备进行网络教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应该由学院的专业教师负责,在手工、简笔画等操作性非常强的方面重视对模块化教学方式的应用。

企业的生产课程需要结合幼儿园的课程以及国家的相关要求,对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教师岗位的典型工作内容与人物进行分析,并提炼出相应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从而更好地优化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

在课程的设计上,应该重视特色课程、专题活动教学方式以及日常管理制度等方面,从而充分发挥课程优化的优势。在整个高职院校的学习过程中,应该以职业认知和幼儿行为观察为基础,之后进行助班教师的实训工作,提高学生的保教综合能力。

在实践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做到明确工作任务,通过师傅的带领和指导,将理论知识及时转化成专业知识,做到知行合一,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二)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院教师和企业专业人才共同组建学前教育专业学徒制工作小组,形成双导师制度。学院教师应该包括负责学徒制的院领导、系主任以及专业教师等,企业的专业性人才应该包括幼儿园的园长、教研主任以及一线骨干教师。这种工作小组可以优势互补。

首先,学院的专业老师对于幼儿专业的理论知识非常精通,但没有实践工作经验,这种情况容易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脱节。通过现代学徒制模式,可以更好地筛选出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并由学院正式聘请为高职院校的专业实践老师。通过这种方式,骨干老师不仅可以将技能更好地传授给学生,还能为教学课程的改革提供重要建议。

其次,学院的专业老师也可以为幼儿园研究课题的开展以及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支持,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
 
(三)优化教学组织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优势体现在人工交替的模式方面。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幼儿园实践学习应该各占总学习课时的一半。

学生在第一学年,完成核心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分组,并在幼儿园一线骨干教师的带领下完成实践学习,由专业老师对实习情况进行评价。在实践课程开始之前,学生应该在幼儿园老师的指导下提前布置学习内容以及需要的教具,并由专业课理论老师和实践老师共同指导,给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四)优化考核方式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因此在评价模式上也应该进行创新。具体来说,应该改变传统的单一理论考核方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进行综合,再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考勤、课堂表现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需要注意的是,学前教育专业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考核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学生的职业素养、道德素质以及职业能力的综合考查。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实行现代学徒制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学生课程设计的创新,通过合理控制理论学习学时与实践课程学习学时的比例,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洪芹,邓广峰.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9).
[2]徐军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和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28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