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伴随着当前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高校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挑战,而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的强有力抓手。对于艺术院校而言,基于其专业的特殊性,无论是在教育实践和有效资源配置,还是在教育体系构建等方面都与其他普通专业院校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将就艺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教育实践中的难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和针对性的有效路径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艺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解决路径
本文引用格式:王振武.浅谈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路径[J].教育现代化,2019,6(13):27-29.
Discussion on the Path of Cultivating Student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Art Colleges
WANG Zhen-wu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Hubei Wuhan)
Abstract:With the adjustment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structure and the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actively meet the challenges,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current education reform,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ease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of graduates..For art colleges,based on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ir profession,there is a certain gap between them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effective resource allocation,an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systems.This paper will deeply analyze the statu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art colleges and the difficulties in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put forward constructive and targeted effective paths and solutions.
Key words:Art college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 reform;Solution path
目前各艺术院校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毕业生有就业优势和劣势,学校各部门必须意识到就业的核心症结,开创性开展创新创业就业工作,为促进艺术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实现创业和就业共赢。
一 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核心问题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驱动力缺乏
“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理念在高校影响热度远非那么社会那么强。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习惯于灌输和填鸭式传授知识,缺乏创业冒险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气神。对于创业来说,大部分学生积极性和热情不高,和大学精神背道而驰。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高校,由于拨款财政支持力度不足,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整体状况不好,校园创新创业氛围不浓。对于学生而言,由于创业资金缺乏,很多的创意的项目立项后也没有实质性推进,阻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挫伤了学生的创业的积极性,很难取得具有显示度的成果。
(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当前各艺术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度和课程设置上都存在一些误区,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创新创业教育往往被当成是一门编外公共课程,很难纳入必修课程加以重视。学校缺乏可实操的课程教学体系规划,专业优质师资配备不到位,教育效果和预期相差甚远。国家虽然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必修核心课程,但限于资源有限,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很难完善,开课数量严重不足,只有新生入学后开的几次课以及毕业前的几次就业讲座,而且课程所需的教材和指导书极度匮乏。随着教育部的评估要求越来越严,部分高校正在着手研发课程和教学体系,引进专业师资,情况正在逐步好转。
(三)高校相关配套资源整合不到位
艺术院校在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重教学轻校企合作实践环节,更多的只是将创新创业课程作为一门理论课教授,课时数十分有限,外联企业创业指导缺失。高校大学生虽然抱有有创新创业的梦想,但高校没有真正实践的平台和机遇,学校对于创业梦想大学生资金的拨款支持更是有限。
(四)高校创新创业立体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重视度不够,学校没有真正构建起立体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宣传氛围,有的仅是为挑战杯比赛而进行内部少数宣传,没有进行深度宣传,从而导致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项目参与积极性不高,缺乏有效指导和系统组织,从而导致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认识仅停留在感性认知上。
(五)优质的专业师资团队欠缺
政府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也就是近几年逐步深入人心,相对于艺术院校来说,创新创业是新鲜事物,此前并没有这类课程的开发和设置。由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专业师资团队配备不全且创新创业教师大多数是由其他专业方向教师任教,教师对于当前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和实践缺失,实践教学也没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导致教学和实践脱节,很难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师资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之一。创新创业师资要求高,既要具有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经验,还要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具备较强的创业实践能力。目前国内开设的艺术创新创业专业少,师资奇缺,教学过程中也就是照本宣科,缺乏创业典型案例。
二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
(一)完善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提升双创教育实效
艺术院校要响应时代召唤,做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顶层设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课程体制机制创新,强化教学和实践,着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动手能力,真正高效地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多部门联动。在实际教学中,艺术院校要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出发点,立足培养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努力打造集“创意培养—创新实践—创业孵化”于一体的“三创融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力争为艺术类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提供高效的指导和服务。
(二)搭建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校企合作是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构建和实践的有效途径之一,校企合作双方秉承“产学研”合作共赢理念,同时也是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学校创新教育模式探索的重要举措之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改革创新,企业也需要专业技术和人才培训,双向合作互动,这样才能共享发展机遇和突破瓶颈。艺术院校要努力构建与行内相关企业联盟的“双创模式”,这样才能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双创”模式。校企合作对于构建艺术院校的双创实践具有强大推动作用,同时也是推动艺术院校双创教育工作有效路径之一。通过整合学院学科优势资源,从而为学生、教师和优秀校友提供一个可落地优质创意转化的路径和孵化平台。通过校企孵化,加速把创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真正实现社会价值。
(三)加强双创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双创教育成效
高校教师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各种创新创业专业知识,而且还要负责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具备较高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在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力争教学和典型成功案例相结合。当前艺术院校双创教育要以课程师资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为出发点,以提高教师创业指导和高质量服务能力为突破口,以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从而使教师掌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理论、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提升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教学和实践水平,以及构建一支师德高、业务精、教学基本功硬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这样才能真正为艺术院校毕业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艺术类院校有专业优势和劣势,院校要突破瓶颈,要有“走出去”战略,广开门路网罗各路英才,着力打造一支彰显专业特色、师资结构合理、满足社会人才培养需求的富于创新意识师资队伍。通过校内师资整合,去挖掘师资潜力,招募遴选担任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特别是要发掘既懂艺术又擅长策划运作和有创业实践经历的潜在师资,通过传帮带效应来充实院校师资队伍。与此同时,通过借力,同其他院校和其他文化事业单位合作,聘请相关方向的艺术专家来指导教学。最后,每年可以选派有实力的年轻教师到企业和国外培训学习,学习他们的课程和培训模式,以期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另外,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和绩效奖励上也要充分体现教师的劳动成果。
(四)设置符合国情和专业特点的“双创”课程体系
艺术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要围绕着时代特点和专业学科特色来建设,让创新创业的理念与艺术专业的课程体有机融合,创新创业课程应该由本专业行内教育专家进行定向开发才能更好适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让大学生既能获得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又能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创建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具备当代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专业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艺术类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其它人文和经济类课程的支撑,其中包括文学素养、市场营销和经济管理等一些基础课程和经济类课程的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要以创新创业活动为抓手,既要有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课程,又要有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课程,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五)构建完善的艺术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要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艺术院校需要建设好创新创业教育的软硬件环境,把环境的建设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包括软件平台的建设和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给予具有一定创新创业成果的大学生必要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在学生培养方面,注重考核大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艺术院校还应将创新创业活动纳入素质拓展必修学分加以评价和考核,激励全体大学生都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去。
(六)加大校、企和政府资金扶持力度
高校应当设立专项创新创业奖励基金,用来奖励在创新创业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大学生,利用国家挑战杯大赛预赛来对这些优秀学生进行选拔和评估,以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与行内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并设立企业奖学金,鼓励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参与到企业的产品开发和营销,这样既能够获取实践经验也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促进企业的发展;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合作,从而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加专业和安全的融资平台,解决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资金需求问题。
三 结论
本文主要分析了艺术类院校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力求探索出适合艺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的路径,以期推动艺术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积极探索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通过不断完善相关双创教育体系,打造双创教育平台,营造有效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欲望和兴趣,通过不断完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为解决艺术类院校创新创业困境提供有效的经验参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邢雅丹.“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43):36-37.
[2]张团结,王津,蒋平江.工科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路径研究与实践——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2018,17(05):27-29.
[3]高新,庞忠海,王衍婷.地方艺术院校创新型艺术人才培育工程——推进艺术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J].艺术教育,2018(04):144-145.
[4]招晓兰,叶康荣.广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索——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17(18):108-109.
[5]恽鹏伟,刘向军,林楠.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艺术类院校“双创”人才培养体系的路径探析——以吉林艺术学院为例[J].艺术教育,2017(16):159-160.
[6]宋瑾瑜,张元宝.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36(8):114-116,120.
[7]刘金梅,付浩海.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23):135.
[8]李小玲,叶平浩,余丽君.“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的机遇及影响因素分析[J].学习与实践,2016(5):82-85.
[9]阚婧.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D].大连理工大学,2011.
[10]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