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对拓宽人才培养途径,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自身发展的可行途径。论文基于SWOT方法,系统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复杂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找到对应的策略,并给出了具体案例,可为地方本科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时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合作办学;SWOT分析;策略
Research on Strategies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for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Based on SWOT Paradigm
Liu Chang-ping1,Zhou Wei-yu 2,Fan Qin-man1
(1 Faculty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Jiangsu,Huaian,China;2 Faculty of Business,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Jiangsu,Huaian,China)
Abstract:The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can promote their own development benefit from overseas 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through cooperation with foreig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mplicated factors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for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 based on the SWOT analysis,and gets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As a result,the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can make decisions to follow these suggestions when Carrying out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jects.
Key words: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SWOT analysis;strategy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应运而生的中外合作办学,对于促进教育对外开放,培养具有国际化教育背景和高技能竞争性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这种形势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地方本科院校中蓬勃发展起来。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发展时间短,开放幅度大,实践经验少,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1]。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境,需要充分认识到中外合作办学的复杂性。借助SWOT分析框架,本文对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进行了研究,通过对S-O、W-O、S-T、W-T各方面因素的交叉分析,总结出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策略,有助于地方本科院校利用优势和机会,弥补劣势,不断探索和实践,选择有效的合作办学模式。
一SWOT方法简介
SWOT方法是企业组织用来确定自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
(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从而将企业战略与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因素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并与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来确定被分析对象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进而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以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如图1所示。
SWOT方法能够系统全面的分析企业战略的各种因素,利用该方法企业既可以通过粗略分析明确大致的方向,也可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得出明晰的结论。当然,SWOT方法没有考虑到企业改变现状的主动性和寻找外部资源所形成的优势,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 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SWOT分析
运用SWOT方法,可以对地方本科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分析其优势、劣势以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从而帮助研究对象寻找基本策略框架,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及对策。地方本科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SWOT分析情况如下:
(一)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
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有一定的地缘、人缘和成本优势。除教育部直属高校和省属重点高校外,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通常都是所在地市少数甚至唯一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本地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本地区社会总体格局中,深受地方政府的重视,通常会得到政府的重点扶持,而且具有广泛的地方社会关系优势[2]。在中外合作办学中所需的土地、用房、生活成本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二)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劣势
地方本科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主要的劣势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方本科院校通常办学历史短,积累不足,综合实力较弱,对地区的社会服务能力不强,区域辐射能力小。这样不易找到具备较强实力的合作方,而且中外合作办学的生源规模小,来源单一。其次,地方本科院校师资国际化程度通常比较低,国际化教学的理念和能力欠缺,影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深层次开展和办学效果。
(三)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机会
宏观方面来看,经济全球化及我国加入WTO使得各地区对具有国际化教育背景人才的大量需求是地方本科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长期机遇和动力。微观方面来看,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多个政策文件指导和保障中外合作办学,为推进中外合作办学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一次把“教育国际化”写进政府文件,将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程列为十个重大项目之一,标志着中外合作办学将逐步进入高水平示范性发展的新阶段[3]。2016年颁布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完善教育对外开放布局,支持中西部地区不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这些均为地方本科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机遇。
(四)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威胁
对具有国际化教育背景人才需求的大幅增加,使得地方本科院校竞相开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多数还未建立起自己的品牌,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截至2018年1月,我国985/211高校中有79所开办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由教育部审批和复核通过的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达到1000个,如果加上各类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和项目达到1300多个[4]。可见,竞争非常激烈。
三 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策略分析
根据上述SWOT范式进行系统分析,可以在全面把握地方本科院校面临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与内部自身优势和劣势基础上,制定地方本科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策略,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机会、规避风险,打造优秀品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SO策略
SO策略要求利用内部优势,抓住机遇。地方本科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有地缘、人缘和成本优势,同时又面临高等教育国际化扩大化的机遇。因此,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时,地方本科院校应充分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热点,顺应区域经济发展对国际化创新人才需求的呼应,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路径,尽可能争取地区政府部门的支持,扩大办学资源[5]。例如淮安地处江苏北部,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被省政府确立为建设成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未来有五条高铁呈“米”字型交汇在此。淮阴工学院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及时和芬兰于韦斯屈莱应用科技大学开展了物流工程本科专业的合作办学,不论从生源还是将来就业,前景良好。这是地方本科院校把握政府政策导向,充分利用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及时抓住机遇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一个范例。
(二)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ST策略
ST策略要求利用内部优势,规避外部威胁。地方本科院校除具有地缘优势外,也面临着外部同类、同层次院校竞争激烈,合作办学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的不利因素。因此,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时,地方本科院校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或者充分利用行业优势,找准专业特色,突出重点,塑造优势,着力打造品牌。如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在印刷业具有较高知名度,该院利用自身的行业优势,与美国罗彻斯特理工学院的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开展合作办学,由于合作办学方向明确,特色突出,通过办学项目差异化营销塑造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品牌个性,从而建立起目标群体对于品牌的知名度和忠诚度,塑造了良好的口碑。
(三)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WO策略
WO策略要求抓住外部机遇,克服内部不足。地方本科院校主要不足在于普遍自身实力不强,特色、优势学科不突出。因此,要充分利用当前政府部门积极倡导的完善教育对外开放布局的机遇,前期不以盈利为目的,优先选择发展前景好、合作方具有较强优势、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的项目进行合作。同时,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贯穿到整个合作办学过程,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学管理等一系列环节都要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为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出急需人才。例如常熟理工学院与德国米特韦达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在办学过程中,德方密切关注日常教学过程,对人才培养过程和培养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师资方面,德方派出教师来中方进行兼职授课和教学研讨,与中方教师进行教学授课方法的交流和探讨;课程方面,德方对教学计划和实施进行指导和控制,并提供专业建设的支持,严格控制考核过程和标准,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德国实习和深造,毕业学生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四)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WT策略
WT策略要求减少或规避外部威胁,克服自身劣势。地方本科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要克服内部不足,首先应该利用优势尽可能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借助外部资源弥补自身不足。其次,从课程体系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模式构建等方面不断加强自身实力,始终以品牌建设为目标,逐步建立起品牌知名度,从而规避同类、同层次高校的同质化竞争。如武汉商学院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技术大学合作的物流管理专业,采用了融合型合作办学模式[6-8],在整合武汉商学院的传统经典课程基础上,引进德方核心课程体系和优秀师资,采用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材。合作办学班级的学生强化学习外语,配备外教进行每周12学时的口语,以及每周8学时的专业外语,强化锻炼学生的外语能力,实行学分制,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实现了国际教育合作和人才培养目标。
四 结束语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对推动我国办学体制改革,丰富我国教育供给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必须要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以及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从而发挥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机会、规避风险,确保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走上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三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情况[EB/OL].http://www.crs.jsj.edu.cn/index.php/default/news/index/80
[2]王锡宏..试论地市新上本科普通高校优势、劣势与发展对策[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1):16-20.
[3]刘桂云,胡炜佳,席贻龙.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演绎及其价值取向[J].教育现代化,2017,(45):323-32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单
[EB/OL].http://www.crs.jsj.edu.cn//index.php/default/approval/orglists/2
[5]郭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区域特色建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3):3-6.
[6]许弢.应用型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探索与研究——以武汉商学院与德国FOM合作办学项目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16,(29):181,123.
[7]郑慧娟,白菊蓉,刘有耀,张新.西部地区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研究——以西安邮电大学与英国斯泰福厦大学合作办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48):154-157.
[8]邱继生,戴俊,唐丽云,尚长春,张程华.中外合作办学交流机制的构建与实践——以西安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48):77-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