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工作室环境下软件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18 17:24: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需要软件人才,如何培养适应当前岗位需求的软件人才迫在眉睫,由于软件开发需要具备较强的动手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室环境下软件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提供了更好的实践锻炼环境,并能够让学生提前以团队模式共同开发软件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符合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同时,工作室是指导老师负责制,会指导学生进行软件项目的开发,学生还可以参与到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另外,通过工作室的学风建设可以带动全学院的学风建设,发挥榜样的作用。总之,工作室环境下软件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能使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关键字:软件工程;工作室;教学模式;软件人才

Research and Practice for Training Mode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Talents based on StudioQIAN Wen-bin,DAI Shi-ming

(School of Software,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Jiangxi Nanchang,China)

Abstract:In the era of big data,software talents are of great needs in more and more application fields.How to cultivate software talents that meet the needs of current jobs is imminent.Because software development requires strong hands-on programming ability and the ability of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talents training model based onstudio model provides a better practice environment for improving students’programming ability.And it enables students to develop software projects in team mode in advance,develop students’programming ability and meet the talent tra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major.At the same time,the studio is an Instructor responsibility system,which could guide students to develop software projects.Students can also participate in the instructor’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In addition,through the studio Style of study construction,the school’s style of study can be promoted and the role model can be played.In short,the studio-based software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model can make the trained software engineering students more in line with social needs.Key words:Software engineering;Studio;Teaching model;Software talents

一 引言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时代到来,许多应用领域和行业需要软件人才。近年来,我国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一系列实施意见,激发了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1,2]。由于软件项目的开发需要软件人才具备较强的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主要还是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课堂教学模式,较少学时的实验课程和课程设计等传统实践教学手段,有时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编程能力和创新思维,即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得到较好的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偏弱,无法完全做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3,4]。特别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潜质的软件人才,更需要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并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院也需要营造出良好的创新创业的氛围[5,6]。工作室环境下软件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动手编程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提供了平台,培养模式是以工作室为载体,学生为主体,专业老师负责指导,在工作室里可以通过实际的软件项目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基于工作室模式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为软件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二工作室环境下软件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针对工作室环境下软件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可以建立以编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为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的软件项目的实践能力,并通过实际的项目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后,利用课后的时间在工作室里进行强化训练,此时工作室中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可以发挥榜样和带领团队的作用,带动刚刚加入工作室的学生适应工作室的学习环境,并通过给本单位或其他企业开发实际的软件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此,工作室环境下软件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是为了培养创新型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具有开发软件项目的实践能力,提高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工作室环境下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发挥学生的自主实践和自发管理为出发点,探索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编程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新模式,如图1所示。

\

 
(一)增强学生的编程能力

        工作室环境下软件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注重通过实际的软件项目开发让学生把平时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的问题中,通过工作室可以与帮助本单位开发或维护一些与教学相关的系统,也可以和其他公司进行项目合作开发,让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公司的项目开发需求,熟悉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和管理模式,同时,工作室环境下的软件人才培养,也可以在没有实际开发项目的情况,由工作室的负责老师自主设计项目开发需求,让工作室的学生进行分工,并按照软件工程的开发流程对项目进行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调试等一系统操作以满足项目设计的需求。通过项目开发让学生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项目开发中,当工作室的学生们完成一个项目时,将能让学生们很有成就感,将会更加积极去学习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动手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官方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印发通知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分成“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三部分,如图2所示。极大地激发了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学生可以基于工作室组建项目团队申请这三类项目,教育部要求申请的项目要有市场应用前景,要有潜在的社会效益。这就要求学生在工作室负责老师的指导下,去探索一些满足创新创业要求的项目,并利用完成的创新创业项目去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带动工作室里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工作室的负责老师应积极鼓励学生申请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

 

(三)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现在高校考研热正在兴起,越来越多学生希望能够读研。工作室的负责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科研项目引导学生参与到科学项目的研究中,特别是工作室里打算读研的学生,让他们参与到科学项目的研究和学术交流,培养他们在科学研究上能力,为未来读研打好基础,更快地适应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工作,学生通过在工作室负责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将研究成果和创新创业联动起来,使得科研成果能落地到创新创业的推广应用中。在工作室环境下软件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可以进一步扩展他们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工作室环境下软件工程人才的优势

         工作室环境下软件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一方面能有效既能增强当前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又能培养软件工程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工作室模式下软件工程人才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工作室环境下软件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的软件项目开发中,在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中能够提高动手编程能力,让工作室的学生积极与国内外相关软件设计竞赛,达到实现以赛带练的目的。并通过工作室负责老师的指导,学会掌握软件项目开发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编程能力,为毕业后找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满足社会对软件工程人才的需求。国家鼓励当前高校大学生积极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学生通过在工作室进行实际的创新项目开发,有时通过模拟整个软件项目开发的过程,对项目进行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调试等一系统操作以满足项目设计的需求。通过项目开发让学生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项目开发中,有效弥补了课题教学的不足,使得学生的创新想法有望转化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新项目。

         工作室环境下软件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工作室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中,培养软件工程学生的科研能力,参与科研活动可以进一步扩展他们的学术视野,这对于打算读研的学生将是提前熟悉科研环境,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的科学问题,并协助指导老师进行编程实验和数据分析,并可以把一些偏应用型的科研项目进行科技推广,做的学以致用。让学生学到的专业技能发挥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总之,工作室环境下的软件人才培养可提升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编程能力,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弥补当前创新创业动力不足困境,使得培养出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软件人才需求。工作室环境下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能激发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增强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工作室环境下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以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发挥工作室中指导教师实践教学的功能,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训练想结合,达到掌握专业技能的目标,将项目软件的实例开发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任务结合,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工作室环境中,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工作室环境下软件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为高校与企业连接的纽带,培养优秀软件行业的创业人才,帮助高校大学生软件项目的孵化和应用转化。

\

 
四 结束语

         工作室环境下软件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将为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发展平台,通过在工作室里团队合作开发软件项目能增强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并激发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从而可有效提升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办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得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因此,工作室环境下软件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为增强学生的编程能力、强化创新创业意识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供可借鉴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赵黎,郭丽娟.以创业为目标的“工作室”教学模式—软件工程专业数字媒体开发工具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50:111-112.
[2]陈李飞.以学生工作室为引领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10:123-125.
[3]朱娴,陈琳琳,谢玲,等.“众创空间”视域下创业教育与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融合[J].计算机教育,2018,1:67-70.
[4]祁长兴.IT工作室中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5(1):108-112.
[5]马青丽,林小军,张红岩.课外师生工作室模式培养学生“三创”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3):93-94.
[6]高文莲,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J].吕梁学院学报,2018,8(2):75-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2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