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各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使用基于工作室制的实践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最先从高校开始实行,已经推广应用到许多的中职学校,它不仅可以整合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增加中职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学生工作室;工艺品制作;实践;教学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覃海莹.基于工作室制的工艺品制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06):65-67.
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等相关工艺美术类的专业的特点是要求学生具备把专业知识理论应用于实际,把理论演变为具体的实施方案或作品的实践能力,因此,研究出一种能有效地达到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基于工作室制的项目化实践教学方法能够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将课堂教学,项目课题,实训实践等内容有机结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课如上班,上学如上岗”,以完成项目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 工艺品制作专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招生难,就业针对性不强
我校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主要是以服务梧州当地人工宝石首饰行业为目标,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技术型人才。近几年来由于产业环境的变化和技术设备升级,梧州人工宝石产业链条相对单一,产品结构低端,行业无序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该产业发展一直处于衰落的状态,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普遍认为就读民族工艺品专业之后很难就业,或者就业针对性不强,导致本专业招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如何改变家长的认知理念,从根本上,我校必须要改变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的教学模式,通过实施工作室制的项目化教学,校企合作订单班培养等方式培养学生成为企业最需要的人才[1]。
(二)学校的办学经费有限
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是以技能培养为主,学生需要掌握一技之长,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长时间进行训练,因此实训设备以及训练的耗材显得尤为重要,人工宝石首饰制作的常用耗材是金,银,铜和人工宝石等,这些耗材价格都不便宜,由于学校经费有限,实训设备不齐全,工位数量不足,无法购置足够的耗材,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在校期间训练的时间不足,毕业后无法直接上岗工作,直接影响了就业质量。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本专业的发展,加大了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引企入校,设备资源共享,企业师傅到工作室中参与学生实践指导工作,让学生轮流到企业中进行为期4个月的课程学习,第三年到企业进行定岗实习等举措,缓解了我校实训经费有限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正常的实训需求[2]。
(三)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专业发展的需求
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大纲,课程体系不合理,课程标准陈旧,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等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缺乏兴趣,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理解不到位,无法应用于实际操作当中,缺乏对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认知,直接影响到他们就业,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专业发展的需求,我校通过校企合作,创建学生工作室等举措,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他们团队协作精神,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贴近专业岗位的需求,大大缩短了与就业的差距[3]。
二 品制作专业基于工作室制的实践教学方法具体实施
(一)创建学生工作室
学生工作室是由学生组建、教师参与指导的进行科研和项目实践的团体,一般由学生自发组织或者由学校教师牵头组建。以本专业每个班级为单位,建立工作室,引导学生在工作室中模拟小型公司的形式进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贴近专业岗位的需求,更好地完成创新创业实训项目,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4]。
(二)合理分配工作室的组织机构
以专业班级为单位的建立工作室,通过考核的方式选出一名综合素质较高的同学担当项目负责人,负责管理“策划部”、“技术部”、“客服部”、“营销部”、“仓管部”,“财务部”等6个部门,班级其他同学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兴趣爱好通过自荐或者他荐的方式进入相应的部门,再通过考核的方式选出各职能机构的部长和副部长,协助项目负责人一起管理各职能部门,保障整个工作室正常运转。
合理设置工作室各个职能机构,教学活动在学生工作室内下属机构各个分“部”进行,教师在工作室中直接指导学生完成各个项目,提前做好计划安排,课程的安排需要相对的连续性,集中模块授课,讲解与操作相结合。工作室的基本框架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
专业教师需要定期对工作室进行活动检查和财务监督,形成一整套科学工作流程,以此规范各方面的工作,有效做到工作室宏观指导,监督,管理,服务工作。
(三)强化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学生工作室制度包括行政部工作职责,财务管理制度,设备和耗材管理制度,日常考勤管理制度,各项评比规定等,它是工作室内部管理和开展活动的总体框架和依据。根据工艺品制作专业的特色,实施企业化管理机制,其教学任务和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由项目负责人参考企业实际工作环境而定,并以企业的标准进行考核,每个学期末,对工作室成员进行业务考核,分为自评,互评和师评等三方面,根据评价的结果选出优秀学生,指导老师同时为每个学生建立业务档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工作表现,帮助同学们更快地成长[5]。
工作室成员要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定期举行会议,共同讨论活动安排,分析和总结工作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营造健康有效的竞争合作环境,通过一次次项目的参与时的磨合来调整各部门人员配备和合作方式,此外还要加大对工作室负责人的培养力度,定期对其进行综合能力的考察,保证学生工作室的正常有序地进行。
(四)构建工作室制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在工艺品制作专业课程开发和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学校引入的校企合作企业—梧州市卓精宝石有限公司和梧州市力士达珠宝首饰有限公司,经过了前期的市场调研,分析不同岗位的需求,重新修订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不同岗位的人才培养需求,共同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授课学时以及教学内容,形成一套完整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并要求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开发校本教材,模拟真实的教学环境,按照企业的生产标准要求,在工作室中有计划有安排的制定教学内容,将教学中的实践项目放到工作室中实施,将学生的技能提升与课程高度融合,以工艺品制作的实践课为贯穿课程,同时还要学习《商品经济学》,《会计学》,《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photoshop图片处理与运用》,《网络营销》等课程,引领同学们创新创业,使学生在校期间能融会贯通各相关课程的学习,培养成为社会急需的综合性人才。
(五)鼓励学生努力开拓市场,寻求与企业合作,引入真实项目
根据工艺品制作专业的办学特色和学生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寻求那些需要外部合作的企业,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接触市场创造机遇,在学生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考察思考企业需求,不断完善团队的知识结构,调整策略,在真实的项目中,学生的能力得到飞速地提升。
(六)引导学生参加相关的比赛,以赛促学
学生在工作室中能够充分运用理论知识,发挥创意思维,创作出更多新颖别致的工艺品,因此我校不仅鼓励学生将工作室中的项目与专业比赛,学校文体技能周展演,市技能比赛(展演),区技能比赛(展演)乃至全国中职学生技能比赛(作品展)等相结合,在参赛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还对参加各种比赛的学生给予公开表扬和奖励,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七)努力打造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
中职学校学生往往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缺乏自学的能力,加上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因此学生工作室必须在老师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可见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工艺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时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对工艺品制作行业的认知水平、企业管理理念,实操技能水平的熟练程度决定了学生工作室能够顺利地开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学校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参与学生工作室的实践指导工作,一方面要从机制上,条件上激励更多的专业老师主动参与学生工作室的教学实践指导,对于有热情的年轻老师要加大培养力度;另一方面需要找到与高水平专业老师切身利益的结合点,充分调动高水平专业老师的积极性,可以鼓励专业教师通过课题立项,项目训练等方式开展学生工作室实践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技能比赛中获奖,同时对于他本人在竞聘竞岗,职称评定方面更有利,让老师和学生在工作室实践中均获得双赢。
三 工作室制的项目化实践教学的创新之处
(一)在工艺品制作专业中创建学生工作室,以就业带动本专业
招生和教学实践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贴近岗位人才需求,引导学生以工作室模拟小型公司来完成创业实训项目,工作室中的成员各尽其职,“上课如上岗”,培养她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加强教学互动性,使专业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二)引导学生在工作室中勇于挑战自我,不断创新,制作出更
多优秀作品,可供参加各种技能比赛或者技能作品展,实现工作室多元化的功能,同时学校通过表彰和奖励获奖的同学,以点带面,使得更多同学积极投入到工作室的实践教学中,此外学校还可以评选出精品工作室,加以宣传和推广,使得其他工作室的成员可以通过经验交流,得到快速地发展,学校的凝聚力和综合实力都得到提高。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工作室制的项目化实践教学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能够在工艺品制作专业等工艺美术类专业教学过程中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把专业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相结合,使学生在工作室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把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更好地掌握相关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更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改革模式。
参考文献
[1]赵丽霞.基于工作室制的项目化实践教学方法研究[J].人才培养.2016(04):82-83.
[2]刘晓红.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室建设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科学教育.2010(06):151-152.
[3]陈李飞.以学生工作室为引领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10):123-125.
[4]苏韬.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讨和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09(1):54-56.
[5]黄江鸣,徐晓丽.工作室制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探讨[J].艺术百家,2012(a01):414-4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