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06 10:21: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通过剖析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提出了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即从队伍建设层面和系统整合层面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以期实现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目的。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问题之提出

        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在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由于起步较晚,经验不足等原因,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这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实质性的阻碍。

        首先,从学校来看,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与全员化模式之间的冲突。这导致心理健康教师在学校往往孤掌难鸣,其专业知识难以惠及全体学生。此外,学校缺乏有效的、明确的政策制度保障与组织体系,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其次,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来看,目前多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着眼于个别学生,把关注点放在了部分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上,针对于全体学生的预防性与发展性服务较少。同时,学科教师与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缺乏科学的保障的问题。最后,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个人来看,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自身素质良莠不齐,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导致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流于形式。同时,心理教师自己与外界交流甚少,因而缺乏有效督导。此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行政决策者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致使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有效的行动力。

\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之具体构建

(一)队伍建设层面


        要想实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长足发展,必须建设好以下几支队伍。

         首先是专家层面的队伍建设。当前中国面临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缺乏的问题,为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邀请心理教育专家与学校合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与专家或者高校进行长期合作,定期到学校来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师水平,定期来学校培训,组织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培训。

         其次是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系统队伍的建设。一是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的建设,领导小组应建立有效的政策制度,组织体系,并提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保障与经费保障。同时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领导小组,成立专门的部门,分工与归属明确,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序性。二是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建设,心理教师工作专业性程度较高,同时心理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主体,必须有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与技能,  能熟练地掌握针对部分学生的个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针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最后是班级心理健康领导队伍的建设。 一是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除了对学生学习方面的教育责任外,还有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关爱学生群体的责任,主要以谈心谈话辅导的方式体现。此外,班主任还具有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二是科任教师心理健康工作建设,科任教师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素质,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学科教学渗透等途径开展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有辅助作用。三是各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小组,赋予其以下职责:(1)定期报告。每周向班主任、心理教师报送“班级学生心理状态晴雨表”。(2)危机事件及时反馈制度。对班级中可能或即将发生的危机事件,及时向班主任、心理教师反馈。(3)课后帮助其他同学的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

\

 
(二)各系统整合层面

        学校是一个微系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不应聚焦于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这一个因素,而应该努力与其他各个因素建立起联系,形成积极有效的衔接,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发挥最大的效用。这一体系的有效运转需要三个层面的合力促进。

        首先,对于心理健康领导小组,可通过直接领导心理健康教师、各班主任、科任教师从而形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主干,直接作用于全体学生,以点带面,进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当然,班主任通过与心理健康教师形成合力直接领导各班级心理委员,从而间接作用于全体学生。此外,学校领导小组与心理健康教师形成合力,作用于全校教师,提高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间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其次,对于校外专家,学校领导小组应与校外专家形成合力,从而作用于学校全体教师,通过创设心理健康氛围,从而提高老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班主任辅导学生心理的技能。除此以外,这一体系还可以作用于家长,通过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间接的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同时,校外专家也可直接作用于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定期培训与督导,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从而间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再次,对于班主任和家长,学校心理健康领导小组与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形成合力,作用于家长,通过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间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心理健康教师可以通过直接辅导班主任,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信忠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系统的建构[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69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