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诚信作为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手段, 然而当前社会不断出现的诚信缺失直接导致了中学校园诚信缺失现象日益突出。我们要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分析外界因素对中学生诚信的影响。 中学教育在强调培养中学生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 更要下大力度培养学生诚信意识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诚信教育;必要性
诚信是立人之本,在任何时候,诚信的本分都不能丢。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需要诚信,创造美好生活都需要诚信。然而社会中不讲诚信的人和事却频频出现, 极大地挑战着人们对于诚信信念和人生准则的坚守。中学生正处于人生个性渐趋成熟的阶段,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抓好学生诚信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面对社会不良习气的熏染, 如何开展诚信教育才能真正让诚信走入学生心中,接受学生内心的认同,让诚信教育落到实处,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重视、研究并实践的重要问题。
一、 有效开展中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学校学习方面
中学生诚信的缺失普遍存在于学习生活中, 学生上课不专心,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讲假话,逃学,做错事不承认,涂改成绩单等类似事例层出不穷。 因此,学校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二)家庭生活方面
受到社会竞争气氛的影响,很多家长功利思想严重,平时只关心学生考得怎么样,能否考一个更好的分数,在道德品质方面却不够关心, 甚至有的家长自己就有很多不讲诚信的行为,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直接导致孩子在学校也出现更多的失信行为,给教师的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亲子沟通的不够充分,也让很多学生与父母渐行渐远。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很多困惑和人生的感触, 如果家长不能走入学生内心,不能及时为他们排疑解惑,他们就很容易被社会中的一些非诚信的行为所沾染, 这对他们今后的人格健全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社会方面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一直存在重学校、家庭而轻社会的误区,不少人固执地认为教育孩子是教师和父母的事。 但是, 现在困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诸多问题, 社会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 如学生在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不能在假期中得到有效延续、甚至被破坏的现象,恰恰不是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能够解决的。学校 5 个月的优质教育积累,如果在暑假两个月碰到不良社会环境,顿如春雪消融,令老师、家长痛惜不已。
在经济领域, 当前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十分猖獗。这也为中学生接触不良风气提供了契机,使其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规范。这些社会现象的存在,无情地改变着人们的社会意识, 诚信成了“ 犯傻”, 失信成了“ 能耐”。 这些不可避免地对中学生产生着不利的影响。
二、有效开展中学生诚信教育的策略建议
培养学生诚信意识教育任重而道远,学校、家庭、社会都有 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教师要坚守好学校这块阵地,为培养学生诚信积极采取措施、创造条件,让校园成为拥有“诚信”的清泉。
(一)使思想政治课堂成为诚信教育的主要平台
要紧紧抓住思想政治课堂的道德教育阵地, 使之成为向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要平台。 该学科教师也要在此方面承担重要的责任,结合教学的学科优势,将诚信教育开展得生动活泼,深入学生内心,逐渐让认识转化成实际的行动。同时,也要加强第二课堂活动。
(二)让诚信文化遍校园
学校要以灵活多样的方法、丰富多彩的形式,让诚信文化充满校园。 如可以在学校的环境布置中呈现更多相关主题色彩的材料, 让学生走到校园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相关主题的宣传。 另外,经常组织学生观看以诚信为主题的优秀影片,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利用身边的事例,开展一系列活动,围绕着这些活动让学生积极讨论, 使其充分认识到诚实守信的必要性,并深刻检讨自己身上曾经出现的不诚信行为,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三)教师要言传身教
教师为学生树立讲诚信的榜样, 以诚信的一言一行展示出一位人民教师道德品行的表率作用。
(四)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去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或组织清扫街道植树浇水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的身心在奉献中得以陶冶,诚信品质在活动中得以培养。
总之,诚信作为人们的立身之本,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谨记并且严于律己。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的安居乐业都需要诚信的存在,所以,让我们和学生一起从自身做起,做一个踏实负责任的,让别人感到安全的人,把诚信的种子撒播到我们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参考文献:
[1]中世编辑室组编.中学生诚信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江万秀.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中华诚信名言点评[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浅谈培养中学生诚信意识教育的必要性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422/20190422092239691.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