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分析了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勘查专业生产实习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系统归纳了生产实习的教学内容,形成了实习教学知识模块;基于雨课堂,以实习任务为驱动,建立了互动启发答疑式实践教学模式;强化过程考核, 改革了实践教学考核模式。切实做到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本,规范生产实习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生产实习;教学改革;资源勘查专业;考核
本文引用格式: 黄华州, 王超勇, 王爱宽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与探索 [J]. 教育现代化 ,2021,8(40):51-53,62.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n Production Internship in resource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HUANG Huazhou,WANG Chaoyong,WANG Aikuan(School of Resources and Geo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Abstra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are analyzed in Resource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in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is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The knowledge module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is built. An interactive, enlightening, question-and-answer practical teaching model is implemented based on the Rain Classroom and driven by internship tasks. The process assessment is enhanced, and practical teaching assessment mode is reformed.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is improved and it is beneficial to cultivate talents with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Keywords: production internship; teaching reform; resource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assessment
一引言
资源勘查工程涵盖矿产资源勘查、资源潜力评价与选区、资源开发等各个过程,其需要具备矿产资源地质、资源评价、开发技术等理论基础 [1]。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对地质基础理论及工作技能、勘查开发理论与技术均具有较高的要求,实践教学对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尤其重要。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实践体系是由地质认知实习、地质填图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习环节组成的一个闭环,生产实习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践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突出“矿业(煤炭)”特色,生产实习主要开展煤与非常规天然气地质勘查、煤层气与煤炭生产等实践。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掌握专业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实习实践效果,是近年实践教学关注的热点问题。明确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探究式”“启发式”等教学方式在各地质院校地质实践教学应用效果表明 [3-4] 其对教学效果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5]。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字工具是发展趋势之一 [6]。近年来, 在“ 互联网 +” 背景下发展出来的雨课堂、慕课、微课等教学模式 [7] 对《生产实习》中面临的教学问题解决具有启发性。
雨课堂 [6]、慕课、微课在我国地质类课程中的应用近年来也逐渐增多 [7],其针对地学知识体系庞杂、综合性强等特点,将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中知识点模块化、系统化,在实际教学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将“雨课堂” 智慧工具与“探究式”“启发式” 等教学方式有机结合,以实习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明确目标,有利于学生产生学习动力 [6,8-9]。本文拟针对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生产实习》教学中存在的客观问题,规范实践教学体系,开展生产实习教学模式及考核模式改革探索,保障生产实习效果,培养输出创新型人才。研究也可为地质类、资源勘查类、矿业工程类的专业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二 生产实习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生产实习》设置了五个教学内容包括:(1)实习区地质背景分析;(2)煤田地质勘查实习;(3)煤层气地质勘查实习;(4)煤矿生产实习;(5)煤层气生产实习。在“山西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教学矿井”的地质展示巷及岩心库, 开展地层岩性描述,了解实习区地层背景。在“山西煤炭地质长治 114 勘查院”开展煤田地质与煤层气勘查实习。在“山西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教学矿井” 开展煤矿生产实习。在“山西晋城晋煤集团国家能源煤与煤层气共采重点实验室”“山西晋城蓝焰煤层气公司”开展煤层气生产实习。
在“山西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教学矿井”实习过程中,基地应用了“实体平台 + 虚拟仿真平台”实习教学模式,学生的实习主动性及实习效果相对较好。但在其他几个生产基地实习过程中,发现生产实习还存在如下问题:
(1)实习点多在现场或户外,野外实习时在各个实习点教师讲解时间有限,各个实习点对应的知识点相对较为分散,学生对于实践现场又多是初次接触,这导致学生对于实习点所必需的知识架构有所欠缺,在各个实习点的学习或实践前期多显得较为茫然,学生深度介入时间过长,有必要系统归纳总结,形成系统的知识架构,并采用一定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提前预习实习所涉及的知识点。
(2)当前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带队老师集中讲授和示范,学生记录观察,而后教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强化指导;当天实习任务完成后,学生整理资料; 实习结束之后学生按照统一规范书写报告;对学生实习成绩的评定也依赖学生野外记录本和实习报告的完成情况。这种形式的优势在于可批量教学;不利的方面是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而且也束缚了学生对地质现象、实习工艺的理解,从实习报告的编写完成情况来看,学生对生产工艺或地质现象的理解停留在教师讲解的描述阶段,未能有效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总结,未能高效发挥实践教学优势。
(3)当前实习考核主要采用实习记录本 + 实习报告的形式予以考核,实习报告在成绩评定时占据的比重在 70% 以上,这种以终考为考核标准的形式, 未能很好调动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学习积极性。尤其当学生是分组作业时,往往一组同学中,组中主力同学很好地完成任务后,部分未很好实习实践的同学则采用拿来主义,稍加编辑后蒙混过关。
三 实践教学内容及知识架构
该实践课程需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及理论。在实践教学中,以学生能力成果为导向,细化实习教学内容,明确所需了解的行业规范,组成实习教学知识模块。便于学生提前学习涉及的知识点, 了解相关的行业规范,现场学习煤矿生产、煤层气生产、煤田地质勘查、煤层气地质勘查的基本流程及基本工艺,建立系统的专业知识框架(图 1)。
在煤田地质勘查实习中,主要开展煤田地质钻井工艺、测井工艺、取样测试等实习;行业规范则应了解《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 200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2020)。
在煤层气地质勘查中开展煤层气参数井、煤层气生产试验井的建井工艺实习;行业规范则应了解《煤层气资源 / 储量规范》(DZ/T 0216-2010)《煤层气田开发方案编制规范》(DZ/T 0249-2010)《煤层气钻井作业规范》(DZ/T 0250-2010)。煤矿生产实践主要实习内容包括煤矿生产系统、瓦斯地质、瓦斯抽采与治理、典型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煤及煤层气赋存的影响;行业规范则应了解《煤矿安全规程》《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
煤层气生产实践主要开展垂直压裂井钻井、压裂、排采、集输工艺的实习、采动区煤层气地面井建井及抽采工艺实习。了解的行业规范包括《煤层气钻井作业规范 》(DZ/T 0250-2010)《 煤层气井排采工程技术规范》《煤层气集输安全规程》(AQ 1082-2010)。
在实践教学中,针对实习内容及对应的模块设计专题作业,并在专题作业中增加绘图作业内容, 锻炼学生专业制图能力,促进学生熟练应用专业制图软件,如 MAPGIS、AUTOCAD 等 [10-11]。
四 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雨课堂引入到实践教学中,可将老师教授为主的教学形式转变为互动启发答疑式,即预习 - 做题 - 答疑 - 考核; 实习过程中观察 - 提问 - 互动解答 - 解疑 - 考核。
在各个实习点实习前一天,安排专门的学习时间,以雨课堂形式引导学生预习,并在雨课堂预习课程中将关键知识点设置成选择题、填空题、主观题,让学生在课堂中间完成预习,并将之作为过程考核的一部分。雨课堂预习课程,可直接让学生利用手机或电脑参与到课程中来, 不仅有利于解决野外授课的限制,也可让实习同学提前预习介入,让学生提前对于各个实习点的学习目标、应用知识点有非常清晰的了解和准备,在实习过程中详细了解, 在实习后撰写专题报告或作业有据可查,从而大幅提高实习效率。
利用雨课堂逐步细化各个实习点的教学目标、作业、现场考评等;在实习开始前即利用雨课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及课中课后作业任务;在实习过程中,将生产实习教学体系中的实习内容细化到各个实习点或教授点,模块化各个知识点,图文、动画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实现现场实习与专业知识点的融合,增强生产实习教学趣味性、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在实习点教学完成后,即以现场答题的形式发布随堂考试题, 掌握教学内容覆盖盲点与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便于优化实习教学方式、调整教学节奏,增强实践教学效果。利用雨课堂分发课后作业, 雨课堂课件便于学生在实习报告撰写及图件编制时查阅复习相关实习知识点。
五 实习考核模式改革
生产实习过程中,鉴于实习基地及场地限制,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大多实习作业是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小组工作时,部分实习态度欠佳的同学不积极参与,小组工作由部分同学主力完成。实习考核时,以实习记录本 + 实习报告的形式来作为主要考核方式,部分实习态度欠佳的同学为蒙混过关,往往采用摘抄多人实习报告通过考核,这种现象在其他地质院校教学实践中也存在 [12]。考核方式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将实习雨课堂预习考核(10%)、实习点的雨课堂课中考核(20%)、实习记录本(10%)、绘图成绩(20%)、专题作业形式实习报告(40%)进行综合评分。强化过程考核,更好的量化考核各个学生个体在实习中的表现,增强考核方式的公平与科学性, 提高学生实习主动参与积极性。
六 结语
分析了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勘查专业生产实习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归纳了生产实习的实践教学内容及对应的行业规范;将雨课堂引入到实践教学的各个过程,强化过程考核,规范生产实习教学体系, 丰富专业实践的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崔滔 , 毛凯楠 , 黎春玲 , 等 .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建设研究 [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 5(16): 194+196.
[2]周淑敏 , 胡夏嵩 , 夏楚林 , 等 . 青海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研究 [J]. 资源与产业 ,2010, 12(02): 175-178.
[3]朱伟 , 顾韶秋 , 匡文龙 , 等 .“探究式”地质实践教学——以锡矿山矿区地质实习为例 [J]. 中国地质教育 ,2010, 19(03): 61-63.[4]谢焱石 , 谭凯旋 , 冯志刚 , 等 .“以学生为中心”的野外地质填图实习教学模式研究 [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 (27): 44-46.
[5]肖正辉 , 曹运江 , 杨荣丰 . 提高野外地质填图实习质量的措施研究——以湖南科技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 [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 9(12): 70-73.
[6]郗朋 , 马瑞欣 , 唐利刚 , 等 . 雨课堂全程参与的生产实习模式初步构建与实施 [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 (23): 257-260.
[7]赵晓波 , 张文 , 李青 .“互联网 +”背景下地质学专业教师教学要求与考核 [J]. 中国地质教育 ,2018, 27(01): 14-16.
[8]何经云 . 浅谈“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数控加工教学中的运用 [J]. 科学咨询 ( 科技·管理),2019, (10): 108.
[9]乔新欢 , 王港 . 基于学习通的信息化教学研究——以 VBSE 多专业综合实训为例 [J]. 智库时代 ,2019, (39): 159-160.
[10]郑启明 , 石松林 .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煤田地质生产实习教学改革与探索 [J]. 河南教育 ( 高教 ),2016, (08): 112-114.
[11]杨兴科 , 晁会霞 , 杨高学 , 等 . 地质类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优质课程群建设 [J]. 中国地质教育 ,2020, 29(01): 67-71.
[12]范存辉 , 张哨楠 , 范翔宇 , 等 .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地质认识实习》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 (41): 137-1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