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雄安新区将会成为京津冀三地轨道交通枢纽 [1],形成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将对相关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有需求。但是现阶段新区尚无相关专业职业教育培养能力,且该行业对师资力量、校企合作、实训条件、教学场地要求均较高,短期内建立健全教育体系并保障充分需求供给很困难,所以这对河北省职业院校是一次机遇,更是一次挑战,积极融入新区发展,输送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开展职业教育合作,是服务新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首先从京津冀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发展现状着手,采用 SWOT 理论,详细分析了河北省职业院校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完善专业领域格局、深化校企合作力度和强化职业教育培训四种发展对策研究。
关键词: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京津冀;雄安新区;发展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 杨维,张博 .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发展对策研究 [J]. 教育现代化 ,2021,8(39):117-121.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ebei(rail Transportation)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eijing-Tianjin-Hebei Joint developmentYANG Wei,ZHANG Bo(Hebei Rail Transport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hijiazhuang Hebei)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xiong'an new area will become the rail transit hub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and form a perfect rail transit network, which will demand relevant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talents. However, at this stage, there is no relevant profess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ining capacity in the new area, and the industry has high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actical training conditions and teaching sites. It is difficult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education system and ensure sufficient demand and supply in a short time.
Therefore, it is an opportunity and a challenge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Hebei Province to actively integrate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area,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to transport high-quality and skilled talents and carry out vocational education cooperation to serv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area.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eijing Tianjin Hebei rail transit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uses SWOT theory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 Hebei Province, and puts forward four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ptimizing the layou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pattern of professional fields, deepen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nd strengthen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Keywords: rail transit; vocational colleges; beijing tianjin hebei; xiongan new area; development strategy
一 京津冀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发展现状
(一) 基本情况
京津冀存在以轨道交通为特色或者开设了轨道交通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有二十九所,其中北京四所,天津两所,河北二十三所。既有以轨道交通专业作为主干特色专业的传统院校,如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也有为满足相关企业用人需求, 近些年才开设此专业的高职院校。
(二) 发展特征和存在的不足
通过对区域内职业院校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京津冀区域内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或者开设轨道交通专业的职业院校数量很多,可以基本满足当前形势下轨道交通发展的用人需求。二是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呈现出明显的集聚效应, 以轨道交通为主干专业的院校主要分布在石家庄等大城市。三是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用工需求量的激增, 为满足用人需求,很多院校近五年内开设了轨道交通类专业,其中以民办院校为主。其中有些院校是以开设轨道交通类二级学院(或系)的形式,在二级学院(或系)之下开设若干个轨道交通类专业; 还有一些院校是仅开设某个轨道交通类专业,归属非轨道交通类二级学院(或系)管理。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开设轨道交通类专业的院校普遍师资水平较弱,实训设备条件差。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尊重客观规律,任何一个优势专业的建设都需要师资队伍的长期培育,资金的持续投入和教育教学经验的长期积累,任何一个高职专业的高水平高质量都是历经数十年时间几代人的努力才形成的。很多院校为了蹭热度,匆忙上马轨道交通类专业,但是背后的师资和实训水平跟不上,导致培养的学生专业素质水平低下。二是除了传统的轨道交通职业院校,大量的职业院校在近五年内开设的轨道交通类专业集中在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等专业上。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学习此类专业的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
二 河北省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机遇与挑战—基于 SWOT 理论
(一) 优势分析(S)
(1)河北省对职业院校资源需求强烈
河北省人口充足,2018 年底河北省常住人口总数达到 7556 万人,为职业院校(中职和高职(大专))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生源,2016、2017 和 2018 年,河北省参加中考的考生分别为 65.2 万人、68.7 万人和66.8 万人, 参加高考的考生分别为 42.3 万人、43.6 万人和 48.6 万人。参考此数据,河北省接受职业教育总人口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为河北省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充足的生源。
(2)京津冀区域丰厚的合作沉淀
三地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相继出台各项政策积极推进区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三地联合成立了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协同发展探索和措施不断,三地校企合作,职教主管部门协商合作,共建职教集团,随着参与人数增加和规模扩大;协同发展形式和内容也多种多样,如交流培训、搭建共享平台、开展政策理论研究等,相关措施为河北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打好了基础。
(二) 劣势分析(W)
京津冀是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高度集中的地区,由表 1 可知,京津冀普通高校及中等职业学校共有 1041 所,其中北京 181 所,天津 130 所,河北730 所。河北省虽然在整体规模上具有优势,但不难发现,河北省各级在校生人数(每 10 万人口)不到京津一半,且河北地区聚集了大批高职(大专)和中专人才。河北省高职(专科)教育经费投入见表 2,较全国平均水平低,京津所列指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京津冀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分布非常不均衡,优质高职院校集中在京津,河北省虽然生源众多,但缺乏优质教育资源;河北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处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前沿的北京、天津相差甚远, 仅处于我国中下游地区。
(1)优质教师资源短缺
就专任教师数量而言,高等教育专任教师数京冀总数相当并高于津,就高等教育师生比而言,河北省高等教育师生比明显低于京津,正高职称专任教师数占比为 17.11%, 低于北京 17.13% 和天津18.24%,可看出优秀教师资源短缺。
(2)科研发展水平较低
京津职业院校研发人员总数和研发经费支出均远高于河北,在京津冀职业院校科研情况指标中, 北京位居第一,其次是天津,河北与京津的职业院校科研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3)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不足
京津各级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及公用经费数目远远高于河北,河北省在数目和增长率上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以看出, 教育部门对河北省缺乏政策倾斜,河北省职业教育资源不足,京津存在浪费现象,区域资源处于不平衡状态。
(三) 机遇分析(O)
(1)协同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在交通一体化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2],研究轨道交通类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有必要对规划纲要进行解读,因其作为顶层设计从制度保障层面奠定了强有力后盾,为河北省职业院校(轨道交通类)融入新区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职业教育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撑与人才保障,提供了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首都高校部分或整体搬迁至河北,可缓解首都城市发展压力,加速河北教育发展,弱化京津对河北优质人力资本虹吸影响。
交通一体化。协同发展在于调整经济和空间结构布局来促进发展,交通一体化提供了便捷的路径, 这使得联系交流越来越紧密便捷。产业升级转移。产业升级转移意味着节能环保产业将是经济发展重点,但是这需要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支撑,而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科技成果转化成功实现的前提,这势必会带动职业教育发展。
(2)雄安新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交通一体化是三地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按照相关要求,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交通运输网络;建设高效密集轨道交通网络,强化干线铁路建设,提升运输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城际、市域铁路,强化干线铁路与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高效街接,调整铁路枢纽功能与分工,加强运营组织和管理调度的协同,集约规划轨道交通综合维修设施。
《河北省轨道交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加快轨道交通项目建设, 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构建河北铁路运输网络和省会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主骨架,发挥轨道交通骨干优势作用。《河北省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指出优化高铁路网,构建“四纵两横”高铁交通网络,加强新区和周边城市特别是京津石的联系,实现新区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合理布局交通枢纽,强化多种交通方式衔接,形成“两主两辅”枢纽格局;依托既有线路,服务外围组团,兼顾货运。新区从其建设起点就奠定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参与建设的根本定位,为河北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了基础,新区设立为京津优质人力资源辐射带动河北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四) 挑战分析(T)
(1)河北省职业教育发展基础薄弱
截止 2017 年底,河北省共有普通高校及中等职业学校 730 所,其中高职(专科)60 所、中等职业学校 609 所;北京市共有普通高校及中等职业学校181 所,其中高职(专科)27 所、中等职业学校 89 所; 天津市共有普通高校及中等职业学校 130 所,其中高职(专科)27 所、中等职业学校 73 所。就普通高校及中等职业学校数量而言,河北省属于教育大省, 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较少,且在各地区间的分布极其不均衡;河北省高职(专科)院校比京津高职(专科)总数之和还多;薄弱的教育基础、不均衡的院校分布是河北省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
(2)京津对河北省优质人力资本虹吸影响
京津地区对河北省发展的虹吸影响存在已久, 长此以往导致三地之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协同创新过程中协同效应弱化,高校毕业生就择业时首选京津,京津优质人力过剩,河北省优质生源充足,但人力资本不足;想要破除京津对于河北省的虹吸影响难度很大。
(3)京津冀区域行政壁垒严重 [3]
由于分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这导致了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封闭,京津通过优质教育资本聚集,形成了教育发展极,为京津成为教育优质资源高度集中、数量众多、门类丰富教学资源地区,但区域内严重的行政壁垒,导致三地缺乏资源共享和合作交流平台,共享共建难度大,已经实现的资源整合集中于开放课程资源和图书文献资料方面,在教学特色、办学理念等方面未能有实质性突破,已签订措施也未得到实质性落实,加大了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难度。
三 河北省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发展对策研究
(一) 优化职业教育布局
统一引导新区资源共享,规划建设行业特色职教园区和社区学校。河北省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可通过在新区范围内、新区周边、职业院校所在地设立分校、举办混合所有制高职学院、合作办学(雄安大学二级院校)、雄安班等方式服务雄安新区职业教育规划建设 [4],或者与知名院校共建工程师学院及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合作育人平台。譬如 2020 年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与安新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安新县设立轨道学院雄安校区,共同服务新区建设发展。学院三年制中专学生,毕业后可以通过单招考试直升学院的高职学习深造,或者考取学院的高级技工班和技师班继续学习。学院倾力打造中高职教育直通车,为新区建设发展培养、储备轨道交通类高技能人才,分段培养,不断提升。
(二) 完善专业领域格局
在现有专业布局的基础上,着力提升交通其他相关领域专业配置,根据新区发展定位,开设符合新区经济发展理念的相关学科专业。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的优势,从战略需求出发,以实际行动全力对接服务新区建设。《河北省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指出构建“四纵两横”高铁交通网络,加强新区和周边城市特别是北京、天津、石家庄的联系, 实现新区高效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重点发展轨道交通相关专业,譬如铁道机车、高速铁路客运乘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车辆、动车组检修技术、铁道信号自动控制等专业。
(三) 深化校企合作力度
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应主动对接雄安新区管委会,服务新区经济发展建设,譬如与雄安集团及其下属公司、雄安基础设施投资公司、公共服务局、职教中心等单位开展合作,建立培训基地,举办职业技能和素质提升公益培训,组织各专业学生为市民服务中心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为职教中心进行师资队伍提升培训等 [5]。探索创新育人新机制,支持新区轨道交通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订单班,探索合作长效机制。
职业院校主动适应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岗位引导, 能力多元”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聘请北京铁路局、石家庄地铁等单位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专业教师团队。加强实践教学,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建成特色明显的实践教学基地,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对接。
(四) 强化职业教育培训
开展轨道交通企业职工技能培训。推动职业院校联合轨道交通企业开展技术技能培训,通过开展技能竞赛,促进技术技能提升,鼓励联合组建职工培训集团,发挥资源优势,支持合作共建职工培训中心、企业大学、继续教育基地。建立轨道交通实训基地。支持合作建设一批集真实生产、社会培训、实践教学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基地。
职业院校可依托已有实训中心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可采取与新区企业密切合作的方式,实现教育模式改革,为学生参与就业奠定基础,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动与新区企事业单位开展实质性联合办学的探索,签订人才培养备忘录。可专门选配专兼职教师,选择机电、数控等专业,对雄安新区农民工进行培训。
四 结束语
京津冀地区的轨道交通事业有着明朗的发展预期,给予了河北省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重大的机遇与挑战。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河北省轨道类职业院校需要以超前的发展眼光、科学的教育理论、实效的改革措施紧盯区域特点、行业变革,主动改革、适应需求,才能够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中为新区的发展不断发挥自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野 . 天津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策略研究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 中旬刊 ),2018(08):73-74.
[2]周琳 .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培养对策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28):253-254.
[3]王福建 , 孙继红 .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研究 [J]. 当代教育科学 ,2017(08):92-96.
[4]何海玲 .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D]. 江西财经大学 ,2017.
[5]贾湘琳 .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株洲市高职教育发展为例 [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9(03):87-9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