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在线开放课程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探索,是全国各高校课程建设的热点。因此,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手段,通过掌握多途径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工业催化》在线课程,不仅可以提高课程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于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扩大课程受众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工业催化;线上教学;教学设计
本文引用格式:徐晓阳,刘冉,朱良 .《工业催化》线上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与探索 [J]. 教育现代化 ,2021,8(41):5-8.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Design of “Industrial Catalysis” Online CourseXU Xiaoyang, LIU Ran, ZHU Liang(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Hebei)
Abstract: Online open courses are a new exploration of the in-depth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are a hot spot in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Therefore, updating teaching concepts, optimizing teaching design, enriching teaching methods, perfecting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s, and constructing “industrial Catalysis” online course by mastering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multiple ways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ourses,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but also contribute to the realization of high-quality resources. Sharing and expanding the audience of cours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words: industrial catalysis; online teaching; teaching design
一 引言
网络改变教育,慕课作为互联网与高等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出现之后,利用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教育模式在世界范围大规模兴起 [1-3]。我国紧跟时代、狠抓机遇,以在线教育新模式为契机,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制定在线课程立项文件,推动在线课程建设,力争实现高等教育的“变轨超车”[4]。
以2017 年我国首批 490 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立项为标志,全国范围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正式拉开序幕。2020 年春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下课程开展受限,又加速推动了全国在线课程建设 [5]。在此背景下,我们《工业催化》教学团队成员结合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建设信息化教学模式 [6-7],提出相关措施: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等,通过多途径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积极建立了《工业催化》在线课程,实现线上“教与学”“讲与听”“授与收”的良性互动。
二 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
《工业催化》课程是化工类方向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学生掌握催化作用的基本规律、学习催化技术的基本特征、将来从事化工方向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学习意义,同时该课程也为各类化工企业员工在实际生产中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通过信息时代下的教学理念与在线课程建设相结合,建立了“课前视频预习,课中直播、录播相结合,以学生“学”为主,教师“教”为辅, 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疑问环节,通过课中、课后学生表现进行教学评价,推动课程持续改进的在线课程教学新理念 [8]。
因此首先根据课程的受众对象确定知识点,并确定授课计划。授课前,通过对中国大学 MOOC、超星学习通等国内使用较为广泛的几种教学平台进行对比了解,并结合课程实际需求,最终选择了校园网课程中心与超星学习通合作建设的“河北科技大学网络教学平台课程中心”平台,本门课程的线上教学共安排 8 个教学周,32 学时,线上教学计划如表 1 所示。
三 设计教学元素、丰富教学方法,构建可操作的在线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根据课前、课中、课后的三梯度,构建了“阶梯教学、持续改进”的在线教学模式,即:提前发布课程资源、学生提前预习,教师录播相直播结合授课、结合其它在线平台答疑,发布课上习题、课堂进行解答课,布置课后作业、开展课后辅导,综合课后成绩与学生反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最后进行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并改进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如图 1 所示。“河北科技大学网络教学平台课程中心”现已存储《工业催化》20 个课程教学视频,所有教学视频资源可以根据学生需求随时开放。
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进度,按照个人意愿进行课程预习。正式上课采用录播和直播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微信群”“QQ 群”“腾讯会议”等平台进行直播授课。建立学生微信群和 QQ 群,打通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线上沟通渠道。根据在线教学特点,设计线上教学过程如下:
(1)为保证上课时间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学习活动,课程中心提前 3 天将相关学习资源发布出来, 让学生们能够提前在网上预习。课程中心提前 3 天将相关学习资源发布出来, 让学生们能够提前在网上预习。
(2)上课前 10 分钟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平台签到,然后学生打开指定课程教学视频进行学习, 同时任课教师将当天的习题录到系统中。
(3)学生学习视频后,要求学生马上完成作业, 通过系统可以随时看到作业完成情况, 并进一步通过批阅学生作业薄弱知识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答疑。亦可以课上随机提问,学生现场回答。
(4)设置线上提交作业要求,教师在线对学生作业进行评判,并给出分数、答案和批阅意见,针对个别学生进行线下辅导。
四 完善教学效果及评价方法
线上教学更加突出和强调学生自觉、自主学习, 通过激发学生内动力来提升学习效果,更加重视和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质量效果的跟踪考评”[9]。通过对课堂笔记、听课状态、课后练习、答疑解惑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从学生的在线学习互动行为、在线学习态度以及课程作业和考试成绩四个方面可以考察学生在线学习成效,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程跟踪和考核评价 [10]。学生获得的最终成绩为百分制,包括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项,分别占比为20% 和 80%。其中平时成绩统计了签到、课堂互动、课程音视频完成情况及所有作业平均得分,分别占比为 2%、4%、6% 和 8%;考试成绩通过线上考试试卷获得, 试题内容涵盖了各章节内容的重要知识点、知识点的交叉以及知识点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等。这样一套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基本能够对学生课程内容掌握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图 2 为该课程线上作业统计情况。
经过与之前线下授课情况的对比发现,使用引导式在线学习方法, 学生的到课率基本达到 100%, 可以避免线下授课对于地域的限制;同时课堂互动方面学生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免除个别学生线下授课时因害羞等因素导致的课堂胆怯问题, 互动情况基本能够全面覆盖所有学生; 课程音视频可跨越时间和空间限制, 并采用不允许快进等设置手段督促学生,学生能 100% 完成;作业方面,设置目的是检测和巩固学生对当次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所有学生均能够按时完成课后作业,且取得好的成绩。总体看来,在线教学学生学习态度更为积极,对学习过程中的提问、讨论环节,参与积极性更高,与任课教师进行互动响应,按时认真完成课堂作业和课后练习,线上教学内容得到充分消化吸收和理解掌握, 显著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最终的考试试卷成绩,线上教学学生的试卷成绩相对较高,说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较好。另外,通过线上教学的满意度调查发现,学生对授课形式和效果予以肯定。
五 结论
经过几年的发展,融合了现代先进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其教学模式不断出现新范式、教学内容进一步更新优化、教学评价方法和结果更加务实和有效。借助信息化技术,《工业催化》在线课程的建设必须要坚持“四性”和“五度”的标准,不断催生教学新形态,从而提供更为优质的在线资源,弥补此类课程在线资源匮乏、落后的现状,具有广泛的受众性,帮助学生和企业人员自学和进修,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工业催化》线上课程的教学设计新范式,能够为同类课程的在线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孟亚玲 . 从“MOOC 中文用户大摸底”看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 电化教育研究 , 2014,(8):38-43.
[2]王友富 . 从“3 号文件”看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趋势 [J]. 中国大学教学 ,2015,(7):56-59.
[3]朱路红 . 综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中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及应用[J]. 信息化建设,2020,(6):201-202.
[4]吴岩 . 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变轨超车”[J]. 中国教育网络 ,2020(5):12-13.
[5]吴岩 . 应对危机 化危为机 主动求变,做好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及课程资源建设 [J]. 中国大学教学,2020,(4):4-16 ,60.
[6]查志华,邓红涛,张锐敏 . 基于多媒体教育资源融合的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J] . 教育现代化,2020,7(54):1-4.
[7]贺新福,吴红菊,张亚婷,等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化工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J]. 教育现代化,2020,7(55):83-85.
[8]吴岩 . 建好用好学好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努力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J]. 中国大学教学,2018,(1):7-9.
[9]张菊芳 . 无机化学在线课程建设和教学的探索实践 [J]. 云南化工,2020,47(9): 189-190.
[10]王允,傅柯荃,赵璐,等 . 一流本科专业背景下药理学在线课程建设探索 [J]. 基础医学教育 , 2020, 22 (9): 667-6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