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依据中国大学慕课线上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分别对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讲授和课后练习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和反馈,实现在学习过程为学生给出及时评价和针对性授课,探索借助线上教学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合理模式。
关键词:中国大学慕课;混合式教学;生物化学
本文引用格式:安娜等.基于中国大学慕课线上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索——以《生物化学》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22):72-73.
高等教育教学方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经历高考残酷的洗礼,同学们进入大学发现,没有了固定的上课地点,班级的概念也慢慢冲淡,大学学习环境相较于高中学习氛围明显松散了下来。因此,如何提高大学学习效率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高等教育的焦点。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线上教学和网上教学视频网络平台越来越完善,学生学习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比如蓝墨云班课、课堂派、爱课程以及衍生出来的中国大学慕课网等。本文就以中国大学慕课线上视频为依托,进行《生物化学》课程相关的教学改革。
一 中国大学慕课
中国大学慕课是一个在电脑端和手机端都能够使用的线上学习平台。“慕课”一词最早出现于2008年,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普及。在慕课网站可以搜索到多种多样的免费学习的网络课程。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逐渐接受了慕课的学习方式:首先,时间更灵活,学习的形式更加自由,学生可以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来观看教学视频;其次,空间更自由,在慕课网站上可以搜索任意感兴趣的课程,不用在意开课院校的距离远近;最后,慕课视频一般会配有字幕,即使有一些听不懂的方言也能“看懂”老师要表述的内容。
二《生物化学》课程特点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领域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医类专业和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高校专业培养方案中,《生物化学》一般是专业必修课。而对于学生而言,《生物化学》是一门相当晦涩难懂的课程,先简单介绍一下该课程的课程特点:
首先,生物化学的内容比较抽象,知识点繁杂。虽然在中医类院校使用的生物化学教材已经删减部分知识点,但是还是相对晦涩难懂的。在医药类专业的生物化学中主要讲解1)糖、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的物质结构、元素组成以及理化性质等内容;2)以三大营养物质(糖、脂类和蛋白质)代谢路径为主线讲解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比如葡萄糖代谢中包含无氧氧化、有氧氧化和磷酸戊糖途径,其中催化每步反应的酶、反应物、反应产物以及伴随的能量变化等都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其次,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条理性强并且逻辑严密。物质代谢的相关内容尤其显著,每种物质代谢分为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方面。一般来说,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之间不是简单的逆反应,两者的路径以及催化各步反应的酶都是不同的。而且糖代谢、脂代谢和蛋白质代谢之间又是相互交错,最后组成一个庞大复杂的网络,糖、脂类和蛋白质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物质转化的趋势与关键酶的调节趋势相同。
再者,生物化学体系在日渐成熟的同时,一些新的实验技术和研究手段层出不穷。新的研究领域不断被更新,生物化学的发展先后经历叙述生物化学时期、动态生物化学时期和分子生物学时期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生物制药作为制药工业的一个新门类,其实就是生物化学与药学的融合,通过重组DNA技术研究重组类的药物如人源胰岛素、人源干扰素以及各类疫苗和抗体等。而且生物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带给我们的不只是造福人类,还有争议:最近受到各方热议的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教授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的修改了CCR5基因的双胞胎人类,尽管该技术属于比较成熟的技术,并不代表该实验可以万无一失,尤其是实验对象是人类,突破道德和伦理底线,因此该项研究一经面世,引发了人们对生物科学研究的担忧。
三 基于中国大学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通过中国大学慕课可以将线上教学视频的学习和线下教师教学有机结合,实现过程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统一。《生物化学》课程利用中国大学慕课网络平台,实行混合式教学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课前线上学习
在《生物化学》课程讲授过程中,老师会提前一周将录制好的教学视频上传到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供同学们观看学习,同时老师会发布与该章节相关的主题帖:比如在“脂类代谢”章节的主题帖是:有人说,多喝含肉碱的饮品,有助于减肥,你对这类广告有什么看法?;在“蛋白质的分解代谢”章节的主题帖是:在生活中,腊八粥以大米、小米、红豆、绿豆、栗子、花生、枣等一起煮食,请你应用所学的生活知识解释这样做的好处。同时要求同学们积极回帖,激发同学们学习该章节的兴趣。在每章节的学习视频中都会细分到每个知识点,而且都配有相应的测试题,用于检验同学们对该知识点掌握的程度。
(二)课堂上教学安排
与传统教授模式相比,线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详细讲解所有的知识点,首先在课堂开始之前,通过简单的提问来了解同学们线上学习的进度,或者是让同学们自由提问,引出本章节不太理解的难点问题;其次,针对这些难点问题教师将做详细讲解,难点问题讲解结束,任课教师就本章的重点开始一一梳理;最后,课堂临近结束的时候,给同学们出15-20道单选或是多选题,让同学们找出正确答案,如果有疑问可以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提问区进行提问,或者下次线下教学的时候再提。
(三)课下知识的复习
课后同学们可以将仍有疑问的问题通过中国大学慕课教学平台提出来,同学们之间和同学和老师之间都可以自由讨论,最终达到同学们完全掌握本章节的知识点的目的。
四 基于中国大学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效果
首先,混合式教学避免了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现象:传统教学中,老师往往会在整节课中详细的讲授重点和难点,很难判断所有学生的状态,整堂课下来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混混沌沌,俨然是“孤独的舞台表演”;混合式教学改革之后,学生可以通过中国大学慕课网络平台学习视频,节省任课教师在课堂上一一讲解的时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就会有更多时间和机会互动,使教师时刻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极大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教学目标更具有针对性。课堂讲授之前,同学们已经学习完相关教学视频,对学习内容应该有基本的掌握,因此在课堂上就会针对同学们难懂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对那些一看就懂的知识点则会忽略带过。一方面,如果反复讲解同学们已经理解的知识点,会导致同学们觉得这个点自己懂了,从而转移学习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目的性更强的解决同学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紧紧抓住同学们的关注点,提高课堂讲授的效果。
最后,紧密了师生之间的联系。混合式教改之后,同学们再也不怕出了教室就找不到老师了,任何生物化学相关问题都可以通过中国大学慕课网络平台进行提问交流,都会得到生物化学专业教师详细回答与耐心讲解。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老师再也不是古板,迂腐,苛刻的代表,师生之间可以像朋友一样交流,互相学习,一起进步,让同学们更容易接受老师,接受生物化学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斯蒂芬·哈格德,王保华,何欣蕾.慕课正在成熟[J].教育研究,2014,35(5):92-99+112.
[2]黄卓烈,黎春怡.生物化学的课程特点及双语教学方法的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2010(5):176+178.
[3]王伶.基于慕课的《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才智,2018(26):60+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