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互联网+”本科毕业设计创新模式论文

发布时间:2021-08-14 21:04: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毕业设计环节在本科培养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提高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经。针对传统毕业设计线下指导,过程质量监督难、过程资料保存难等问题,本文结合自身基于某汽车零部件企业项目的毕业设计指导情况,具体分析了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互联网 +”毕业设计实施新模式,开发了线上管理系统, 并在本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部分学生中进行了试用。结果显示采用了该平台的学生,对毕业题目及导师的满意程度更高,证明了该模式在毕设选题合理化、毕设过程指导规范化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改善,同时学生毕设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关键词: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实践教学;线上管理系统

本文引用格式:惠记庄,王帅,朱斌,等 . 基于“互联网 +”本科毕业设计创新模式 [J]. 教育现代化 ,2021,8(41):19-23.

Based-Internet Innovation Mode of graduation ProjectHUI Jizhuang, Wang Shuai, ZHU Bin, LIU Qingtao, DIng Kai, ZHang Fuqiang(School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Abstract: graduation project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he undergraduate training stage,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y.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offline guidance of  graduation design,  such as  the difficulty of  process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process data preserv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graduation design guidance based on an automobile parts enterprise project. A new mode of internet +  graduation project was put forward, and an online management system was developed. it was also tested        in  some students majoring in  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ents who use    the platform are more satisfied with the graduation topic and tutor, which proves that the mode has some improvement in the rationalization of graduation topic selec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graduation process guidance, and the quality of graduation design is greatly improved.

Keywords: graduation thesis; guidance mode; practice teaching; online management system

一 引言

本科毕业设计是学生本科阶段最后一次大考, 在学生专业技术生涯中有着呈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一学期的课题设计,学生对自己本科所学知识进行全方面融会贯通;另一方面,学生做好毕业设计课题,可以提高将来步入社会或进一步深造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新工科背景下的本科人才培养,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大学本科教育的始终,毕业设计是两项能力综合培养至关重要的环节。

目前,大多数本科教学模式仍然采用课堂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模式,长期的被动学习,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被压制,而课题研究需要学生积极、主动探索 [1]。这样一对矛盾体, 导致大学四年级面对毕业设计时,许多同学无所适从,不会主动查阅资料,分析问题,使得最终论文创新性不足。此外,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控制情况,也对毕业设计成果质量至关重要。

针对这一点虽然很多学校都制定了相应制式表格,记录指导教师定期指导情况, 但具体实施过程中,大多是在学生毕设临近结束时补充记录,无法反映学生毕设过程中各个时段真实情况。同时,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无法面对面指导学生的情况下,指导老师通过微信、电话、腾讯会议等线上平台虽然能对学生进行一定指导,但效果并不理想。

针对这些问题,以基于某汽车零部件生产研究项目开展的本科毕设为例,分析学生毕设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专用于毕业设计的线上平台,探索“互联网 +”信息化本科毕设指导的线上新模式,打破传统线下指导方式,为毕设指导探索与改革提供新途径及依据。本文剩余部分内容:首先,回顾了毕设指导有关文献,分析了存在的相应问题;其次,给出毕设线上管理平台的具体框架并进行了说明;然后,给出了该管理平台部分设计界面及平台使用方法;最后, 分析了该系统对本科毕设选题多样化、质量提高的影响,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内容做了简要叙述。

\
 
二 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研究回顾

鉴于毕设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毕业设计指导模式探索一直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热门研究方向。张东旭、王少丽等将课题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 首先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展开讨论,最终老师再进行点评指导 [1]。该方式有利于毕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具体实施采用了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学习方式,因此文章中称之为“基于合作学习的毕设指导模式”。徐健、薛勇、于建民等针对军工项目为课题的本科毕业设计,从毕业设计内容的系统性、选题的先进性、实用性、可验视性的角度,重点分析了毕设方式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并给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如建立毕业设计(论文) 专题小组制度,开展试验或通过现代工具提高课题研究内容的实用性与可验视性等 [2]。王烨、李亚宁提出了过程与质量并重的毕设指导思路,并从选题、过程监督、质量把控等九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提高毕设质量 [3]。针对企业专家联合校内导师共同指导毕设情况,向祖平等研究了课题申报、开题设计与答辩、设计与研究、毕业答辩 4 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机制 [4]。李琛等将毕设指导与本科生导师制结合,提出了基于本导制的论文指导模式,并从导师条件、选择机制、指导周期、指导原则 4 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5-6]。

文献 [7] 以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为例,通过大量实验对比,验证了导师能力与重视程度对毕设质量影响显著。文献 [8-10] 分别就作者自身学校具体专业(如园艺专业毕业、环境科学专业)等毕设指导存在不足进行分析,但大多均是从制度角度给出了问题解决方案, 未有具体实施方式的创新。针对以目标为导向的毕设指导,部分文献提出了以信息素养提升、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理念 [11-12]。

作者以陕西省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合作重大专项为背景,拟定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在毕设指导过程中,由于客观原因(如:空间距离、疫情等),指导老师很难做到要求学生每日对研究进展进行汇报,遇到问题学生不愿意主动联系,导致后期毕设问题堆积现象。同时,学生的过程研究工作没有有效途径进行量化,无法作为最终考核指标之一。部分同学对项目课题初始兴趣浓厚,但由于研究项目相关知识欠缺,导致毕设具体实施难度大,毕设后期进度缓慢。如何实现毕设的过程质量监督与评估, 如何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获取适合自身的毕设课题。针对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打破传统模式,采用更加合理的具有创新性的毕设实施方式。

通过以上文献总结及作者毕设指导经验可以看出,在实践过程中,学者对本科生毕设指导模式做了大量探索, 但在具体实施中几乎均采用传统的线下方式,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存在:①不利于过程监督,如文献 [1-4];②可操作性差,如文献 [5-6] 中的企业导师制、本导制;③一些文献未给出具体实施方式, 仅就毕设指导思想、方法进行阐述,其中大部分均为不适合采用传统模式实施,如文献 [8-12]。因此,探索新实施途径是十分必要的;④应对突发状况能力差,如作者毕设指导过程遇到新冠肺炎疫情,学生无法按时返校,传统模式指导困难重重。因此,结合互联网信息化时代背景,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如图 1 所示的线上毕设指导管理系统框架。

三 毕设指导管理系统

(一) 系统框架搭建及功能说明
如图 1 所示的毕业设计指导管理系统模块构架。该构架中系统总体被分为三大模块:导师模块、学生模块、导师学生交流模块。导师模块:校内及企业或者外校导师可通过导师模块中的任务书模块发布读研类、就业类、创业类三种类型毕设任务书,指导过程中临时资料、任务可通过临时任务及资料上传模块发布。同时导师需定期查看学生的日报进度, 并对毕设质量评价。

该定期评价可作为最终考核成绩一部分,从而实现毕设过程质量量化。同时通过该评价的长期检测可以实时反映学生各个阶段毕设差异性,为进一步优化毕设指导提供数据支撑。导师需在教师指导记录模块填报每次对学生指导内容, 该模块每次填表时间为当前时间不能更改, 避免过后补充导致记录不实情况。该模块可作为学校考核导师指导学生工作量的数据支撑。

\
学生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毕设任务选择及任务书相对应的导师绑定。同时必须通过每日汇报系统,填报毕设进展情况,一旦学生三天以上未填报进展,导师会收到平台相应通知。该模块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持续进行毕设工作,另一方面保留过程资料,有利于教师分析学生毕设过程中各阶段情况, 找出指导过程中学生存在的瓶颈, 为下次毕设指导方式改进提供可靠依据。成果上传模块:可实现学生对导师要求毕业成果的提交,便于导师查阅。学生与指导教师交流区可分为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外校导师、创业导师四个模块。该模块中导师按各自的类型初始被分到相应的类中,学生可根据绑定的导师在相应的模块下找到自己的导师,并建立相应联系,导师同意后,可进行交流。交流模块有通过互动平台的定期交流,也有导师不在线时的留言区域及导师看到留言后的回复区。

(二) 毕设管理系统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中,用户分为老师、学生两大类,用户的初始信息已经提前导入至数据库。因此,在图 2 所示的登陆界面中,用户只需选择自己对应的身份类型,输入账户,密码进入用户界面。

\
图 3 所示为登陆后,教师用户界面情况。界面分为教师专用栏、交流区两个主要功能区。教师专用栏基本包含了第 3 小节中框架所涉及的模块,每一模块标签后都有相应的按钮,如毕设任务书上传, 点击进入上传按钮会进入毕设任务书上传软件界面。

\
 
该页面中主要涉及指导教师类型选择(就业类、创业类、读研类)及相应类型毕设上传功能。交流区主要实现教师与学生沟通功能,如定期交流,点击进入交流按钮,进入定期交流界面,该界面主要实现文本、语音、视频通信及资料的共享等功能。同时该模块具有提示功能,教师可以设置与学生交流的时间间隔,接近预定交流时间时,系统会向教师发出提示。学生留言区、导师回复区,作为导师与学生不定期交流模块,点击相应按钮,可进入查看。

\
如图 4 所示为学生登陆后的系统界面情况,主要分为学生专用栏、交流区。学生专用栏主要包括了 4 个功能模块,点击每项模块标签后的按钮或下拉菜单,进入下一级功能模块。其中每日定期汇报上传、成果文件上传与展示的内容,导师可在教师用户界面中的资料上传与下载模块中查看。学生交流区功能及使用与教师用户界面类似。
四 “互联网 +”毕设模式的过程管理创新
本小节将从毕设课题来源、学生选题方式,毕业设计时间的合理性,毕设质量实时监督等方面阐述线上指导方式对传统毕设指导模式实施存在的问题的改善。
(一) 毕设课题来源及选题多元化
现行学生课题分配大体流程:学校分配学生给导师 - 导师在特定范围内给出毕设任务 - 学生反馈若不满意 - 进行小范围变动。此种选题方式虽然便于大范围实施,但却无法兼顾学生的个性化。本文提出的线上系统构架可以切实保障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身特点选题。在毕设初期,导师将毕设课题输入系统,学生可以通过系统结合自身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每个导师可限学生人数,以免造成学生扎堆现象。同时基于大工科背景及交叉学科的优势,系统赋予学生的选课可不限于本专业或本学院导师,如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可以选择汽车学院、电气学院、计算机专业的课题。一方面, 有利于学生更加充分地结合自身兴趣,提高毕设积极性;另一方面,进一步将学科交叉思想具体实施于毕设课题中。更好地满足当下社会需要更多具有多专业领域知识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课题来源应综合考虑课题对于工科本科学生的适用性、系统性、实用性、前沿性、综合性,同时也应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如学校可在课题初期通过开发的毕设专用系统对学生进行统计,如本文将学生分为:毕业后参加工作、攻读研究生学历、自主创业。对于将要参加工作的学生在系统中预留学生已签约企业可参与功能模块,学生课题可以来源于企业,既有利于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更好地融入企业,

缩短企业岗前培养期,降低企业用人成本,也可做为校企合作模式探索的新途径。对于攻读研究生学历的学生,开发专用功能模块,发挥本校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实现学生直接参与硕导课题项目,放大本科毕业设计科研桥梁的作用,实现学生攻读研究生学历的无缝接轨。同时该功能模块具备一定开放性,针对本校学生攻读外校研究生学历的情况,预留外校导师共同本科毕设培养平台。此种方式既有利学生毕设质量的提高,又有利于加强高校间的紧密合作。对于计划自主创业的学生,学校可发挥校友会的优势,积极邀请具有创业经验的校友,参与此类学生的毕设过程,所开发的毕设指导系统的创业导师类可以保障学生与创业导师及时沟通。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实施不同的本科毕设形式,可以采取双导师制度。同时系统平台的实时监督制度,既能解决非在校导师与学生的沟通问题,又有利于老师、学校的线上监督。因此,作者开发的专用毕设系统平台相比于传统模式,更有利于保障毕设课题的多样化。
(二) 毕设指导时间的合理化
本科毕设不仅监督与评估难,还存在时间过短的情况。对于大多数本科毕业生而言,毕业设计是专业领域真正意义上第一次项目实践或科学研究。根据多年的学生反馈经验,往往对整个项目过程或者研究内容只是有一点了解,就得面临撰写毕业论文、毕业离校。而大多数的本科生参加工作后,很难再有平台实施项目或研究,毕设过程获得的技术能力得不到巩固,很快便荒废了,导致部分毕业生认为无法从中获得自身的提高,不愿意重视毕设。对于该问题,本文认为近年来一些高校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度,可以作为问题解决的一条有效途径。该教学方式在学生入学时配备一名专业导师,学生可以通过导师的指导,在入学初就能了解未来大学期间专业学习目标,更加合理规划大学学习时间。为了本科学生有更加充足时间进行毕业设计,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导师在入学的第三年结合学生的专业兴趣给出毕设任务书,此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学习正在进行。提前给出毕设任务,有利于实现以问题促进学习、以学习确保科研质量的目的。同时充足的时间有利于学生项目或者科研创新,获得更多成果,进一步提高毕设质量。当然,加长的毕设时间,指导过程资料的保存、对学生的实时监督难度更大,本文给出的线上毕设管控系统,使得该模式的实现事半功倍。加长时间的毕设过程中,利用线上毕设管控平台,实时监督学生,记录老师对学生指导的定期内容及学生不同时段的研究情况,从而保证学生能在漫长的毕设时
间里坚持不懈,避免由惰怠导致的问题堆积现象。
(三) 毕设质量控制的实时化
目前,各大高校对毕业设计主要采取导师对学生毕业论文与研究成果监督负责制,学校以毕业答辩方式对导师监督下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质量评估与鉴定。如果学生评估不合格,大多数高校采用二次答辩机制。但考虑到学生即将毕业以及其他困难因素,二次答辩往往全员通过,导致本科毕设考核形式化。为了避免该问题,本文给出的线上毕设系统, 有利于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评估,结合结果评价方式,经过在本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部分学生中实施,显示该创新实施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本科毕设整体质量。
本科设计采用的整体流程:导师给出毕业设计任务书 - 学生大量阅读相关资料(接触相关企业或实验经行调研)- 撰写开题报告(给出研究具体内容及拟定研究方案)- 进行相关研究(依据开题报告)- 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整理研究成果。整个进程当中, 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进行相关的研究,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师生比例、教师其他教学任务等,学生老师无法做到实时沟通,更有甚者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科研任务,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不合格。此类问题在遇突发情况(如本次新冠病毒疫情导致高校无法正常开学)更为突出。相较而言,采用了本文提出的线上毕设指导系统的学生,需要对每日毕设工作内容线上填报,形成日报制度。学校与导师对学生毕设进度及质量可以进行过程监督与评估,避免答辩成绩一票否决制,实现多元化质量评估。同时学生可以就毕业设计遇到的问题留言平台,老师线上解答, 为老师对学生毕设指导情况留下系统的过程资料,为学校考核老师指导情况留下更多依据。该线上系统既有利于学生毕设质量的提高,又有利于学校对老师毕设指导情况的考核与监督同时可以应对因特殊情况导致无法正常开学的情况。
五 毕设管理系统的使用分析
该系统开发试用环节,在本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随机选取了 50 名大学四年级毕业生, 使用本文开发的毕业生管理系统作为实施平台。毕业设计结束后,调研过程资料的完整性与可靠性, 发现使用管理系统的学生过程资料在填写的可靠性远远高于未使用的学生。未使用系统的学生,许多过程资料存在事后填补现象。同时使用管理系统的学生的过程资料普遍更细致、详细。通过统计学生

毕设结果优秀率,我们发现使用管理系统的学生优秀率能够达到 30%,远高于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毕设
管理的 20% 优秀率。
六 总结及展望
本文首先分析了已有文献中毕设指导模式的现状及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互联网 +”毕设指导管理模式。然后搭建了毕设指导管理平台的功能模块,开发了相应的在线管理系统。并对系统对毕设指导过程影响做了详细阐述。下一步将继续完善相应的在线管理系统,同时针对线上指导中,某些情况需要线下指导的情况,研究线上线下混和模式的实施方法。下一步也将尝试通过毕设平台的建立,为各类导师之间的沟通及学生与导师间的沟通探索更加有效的方式,打造高校创新新高地。
参考文献
[1]徐健, 薛勇, 于建民, 等. 基于军工科研项目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探索研究 [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04):277- 279.
[2]王明涛 , 李茜 , 韩其恒 . 指导教师是如何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 ?——以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为例 [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9,42(04):29-40.
[3]张颂 . 信息化素养提升视角的毕业论文指导 [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3(32):138-139.
[4]马靓 , 曾晓希 , 邓靖 , 等 . 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探索[J]. 山东化工,2019,48(21):147-148.
[5]潘燕芳 , 武广洋 .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模式探索——以河南大学为例[J]. 科教文汇( 上旬刊),2019(10):76-77.
[6]骆争荣 , 张燕 , 戴庆敏 . 地方高校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改革实践与探索——以丽水学院园艺专业为例 [J]. 教育现代化 ,2019,6(68):48-51.
[7]李琛 . 基于本导制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探索——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为例 [J]. 教育现代化 ,2019,6(62):197-200.
[8]韩天琪 . 郑州航院:用四年写一篇本科论文 [n]. 中国科学报 ,2019-07-24(002).
[9]向祖平 , 许红林 , 苏堪华,等 . 企业专家指导本科毕业设计 ( 论文 ) 的质量控制机制研究——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 [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9(04):100-101.
[10]张厚知 .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模式新探 [J]. 渤海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41(04):148-152.
[11]王烨 , 李亚宁 . 工科院校本科毕业设计 ( 论文 ) 指导改革与实效性分析 [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8,37(05):137-140.
张东旭 , 王少丽 . 基于合作学习的工科学生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指导探索 [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08):138-1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38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