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团学干部队伍建设机制的现状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8-11 14:13:3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团学干部队伍作为高校的一个常规的组织,组织建设程度和机制建设现状至关重要,不仅会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学生的日常管理,还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息息相关。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从制度、文化、管理理念和模式方面入手,重改良,勇创新,从而使高校团学的干部队伍素质能有一个显著的提升。本文以现状为研究的起点,重点探究了解决现状的对策,从而使现状中的问题成为点燃机制建设快速发展的助燃剂。

      关键词:高校团学;干部队伍;建设机制;现状

      本文引用格式:陈楠,谢穗敏,苏哲.高校团学干部队伍建设机制的现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93):25-27.

Current Situation Research of Construction Mechanism of League Cadr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N Nan, XIE Sui-min, SU Zhe

(Chaosh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eyang, Guangdong)

        AbstrAct:As a regular organiz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level and status quo of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league cadres is important, which relates talents training and daily management of student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s. To strengthen construction of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mprovement and innovate bravely, improve quality of cadre team of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system, culture, management concept and mode. The paper explores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current problems based on study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makes problems combustion supporting agent for rapid development of ignition mechanism construction.

         Keywords:College Youth League; Cadre team; Construction mechanism; Current situation

        当前,在高校的共青团建设中是否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团支部是否能够作为学生们学习、生活等方向标,团支部的建设是否有活力、生命力和感染力,一直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心[1]。当前,在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共青团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对此,高校的相关工作者应具备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以推动团学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

一 高校学生团学组织建设的现状

(一) 组织机制尚不完善


       “三会两制一课”是为了保障高校团组织生活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一项制度,该制度也是共青团最为基础的制度。“三会两制一课”顾名思义就是三项会议,两项制度和一项课程。三项会议指的是支部大会、团小组会、支部委员会;两项制度指的是团员教育评议制度、团员年度团籍注册制度。一课则指的是团课。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具有积极意义,并可以使共青团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还能增强其政治性。与此同时,也能进一步扩大其群众基础,增强其科学性和先进性,能更好地促进团队管理,实行从严治团的目标, 同时也是其实施的重要载体,还是对团员进行道德教育、情感教育、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也能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团员意识,使其意识到团员这一身份的特殊性, 是提升团队战斗力、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等四力的重要方式。重视“三会两制一课”,可以使团员们更具政治意识、看齐意识、大局意识,从而使他们在日常的团队工作中,能够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三会两制一课”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来说,他们对于这一制度并未重视,甚至有的学校还未将其建立健全,此外,还缺乏有效的监督机构进行监督和考核,导致其大多停留在表面功夫上。在团支部中,许多新的政策颁布之后,仍然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未得到落实,这就是的团支部的工作缺乏章程,浮于表面,管理混乱,工作成效不足,影响力逐渐下降导致学生们对其失去了信任。另外,班和团并未联系到一起,导致在一些工作中,班委会往往置身事外,很少会参与其中,这就造成了班和团之间出现隔阂,使得他们在工作中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功效。应该将班和团联系到一起进行一体化构建,使二者相加, 从而发挥出1+1>2的功效。在实践中,班团一体化建设有很大的建设和发展空间,在学生权益和班级评优等工作中,让班委会等也能参与其中,并通过加强对他们的约束,来提高高校团学工作效率[2]。

\

(二) 团学干部缺乏积极性

       一部分团学干部认为过多参与到团学工作中会对自己的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工作中态度不佳,对于组织安排的工作往往被动接受,执行时效率低下,在执行的过程中,缺乏职业嗅觉,对于事物的本质认知不足。在遇到难题时,往往不能坦然处之,甚至会被困难吓倒, 导致团学工作无法有效、有序进行,再加上部分团学干部缺乏执行力、艰苦奋斗的精神,使得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一些团学干部在工作中,往往只看眼下,缺乏长远的目光,工作无规划,无论是工作模式还是工作形式都较为落后,创新意识低下,创造能力不足,这些均导致团学工作质量长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现在许多高校大学生对于新媒体较为感兴趣,但是团学干部并未关注到这一点,或者是已经关注了,但是缺乏科学的规划,导致高校学生团学组织工作未得到有效开展。

(三) 学生干部的素养不高
 
        网络就像是一柄双刃剑,既给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便利,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们的三观造成了冲击。虽然高校学生与中学生相比,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更为成熟,三观也趋于稳定。由于他们从未走出校园, 对于一些不良网络信息的抵制能力不足,使得这些信息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们的三观,如网络游戏、暴力电影等娱乐方式正在冲击着学生们的三观防线,一些学生甚至由此走上了歧路。这样的方式无疑会对传统学校教育力量造成不利影响,也会使他们对于课堂学习失去兴趣。学生干部的素质也会受此影响,导致他们的政治素养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团学组织工作的正常运行,阻碍了其职能的发挥[3]。

二 高校团学干部新时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 具备出色的组织策划能力


       高校团学干部的主要职责是在学校筹划各项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协助教师针对学生群体开展管理工作, 并明确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针对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突发状况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以确保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因此便要求高校团学干部在日常生活时间中不断总结并吸取经验,以此来掌握基本的组织策划能力。因此在对高校团学干部开展培训工作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重点强化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结合学生的专业发展趋向,引导学生灵活地将专业知识应用于校园活动策划当中,并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协作意识,使其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合理应用团队力量,共同完成校园各项活动的策划,以此来保障学生活动有序开展。同时,高校团学干部也应当重视自我能力的提升,除了在日常工作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之外,还需要积极参与校方组织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丰富自身的课余生活之余,也可以在更广阔的平台中锻炼自身的能力与素养,从而发挥出更为出色的组织策划能力。

(二)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有效的沟通可以帮助高校团学干部更好地为学生展开服务工作,并且能够有效地与不同部门之间展开沟通。高校团学干部在校期间需要负责的事物较为驳杂, 其中不仅包括需要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同时还需要向教师反应学生的一些意见,所面对的对象不同,因此对话的方式也需要调整,因此高校团学干部应当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才能够更好地展开日常工作,成为校方与学生之间有效的沟通渠道。除此之外,高校团学干部需要在学生群体之间具备一定的威信,但这份威信并不是由身份所决定的,而是建立在学生群体对其高度的信任以及亲近感基础之上,而掌握良好的沟通能力,正是拉近与其他学生之间距离的有效手段,可以保证团学干部在面对各类事务甚至矛盾时,有效地进行协调处理。

(三) 具备优秀的思想素质

       高校是培育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承担着向社会输送新生力量的重要使命。作为学生群体的形象代表,高校团学干部想要获得其他学生的认可首先需要具备优秀的道德思想素质,而不是以学生干部的身份作为自身炫耀的资本,甚至在与其他学生共处时要求特殊待遇。因此校方在选拔团学干部时不仅需要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考核,同时还学要注重学生的内在道德素质,同时加强对团学干部的政治理论培训,确保其与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的意识形态相符合,从而在得到广大师生一致认可的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学生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

\

三 建设高校团学干部队伍机制的途径

(一) 从评价考核、激励制度入手


       科学的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可以使高校团学组织管理效率更高。目前的团学组织,虽然也有自己的考评体系,但尚不全面,且指定时存在着较强的主观性,量化指标不清晰,在考核后未对学生们进行相应的奖惩, 学生们不知道谁为优秀者,为何优秀,导致团学工作停滞不前。由于缺乏相应的奖励和宣传,使得优秀者渐渐失去了奋斗的勇气。这些因素,导致团学干部缺乏团队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建立和完善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至关重要。相关工作者在建立考核机制时,应制定详细的考核指标,通过量化的方式,来对团学干部进行考核,改变以往的那种主观考核法,通过融入客观因素,来使考核和激励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外,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在对团队干部考核结束之后,可根据其具体的表现,来进行相应的奖惩,对于其中表现优异的工作者,可将其树立为典型,加强对他们的宣传,从而使优秀的人向更优秀的目标发起冲锋,不优秀的人也能向优秀的人看齐,从而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通过鼓励每个团学干部积极进取,争优秀和争先进,使他们能够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从而提高高校团学组织的管理效率[4]。

(二) 评价制度,让团学干部更有干劲

        在对团学干部进行考核之后,还要对考核的结果进行分析,并通过实施奖惩措施,来树立团学干部的典型,转变其不端正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在团学工作中能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来开展工作,为学校和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此外,如果团学干部中存在着破坏团学组织的行为,应积极教育和感化,从而使他们能够保持更为先进、积极和健康的形象,给予团员甚至学校非团员学生们潜移默化的正能量影响。除此之外, 学校还可以加强对团学干部的考核,通过对考核标准的细化来让更多的团学干部加入到争优争先的队伍中来。

(三) 将创新融入到团学干部队伍建设中来

       首先,团学干部是否具有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意识,是否能一切从团学的持续发展出发,是否能全心全意为学生们服务,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在这些能力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学校可将其作为基础工作甚至是重点工作来抓。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鼓励他们提出新观点、使用新方法,通过为他们创造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此外,团委还应开辟新渠道,充分发挥业余团校的力量,来加强对团学干部的素质培养,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团校可通过开展丰富的培训活动,让学生们获得新的理念和工作方法,从而使他们对于团学工作的工作岗位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并重视学校的制度建设,以提高团学干部的工作效率。在实际中,团委可通过举办培训和理论研修的会议,来对团学干部进行培训,这些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提高团学干部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使他们对于团学工作更加得心应手[5]。

(四) 重视干部选拔和培养

       在高校团学的组织构成中,团学组织是最为基础的组织,它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因此,高校在选拔团学干部时,不应随意而行,而是要考虑学生的综合素养,如是否具有负责的精神、服务的意识等,此外,还应秉持着公正、公平等原则,从而使选拔环节更为科学、透明。在选拔中,将具有较高思想水平和服务意识的人列为重要的培养目标,通过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呢,来提高其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管理能力。

四 结 语

       综上所述,高校团学组织建设和发展中,团学干部的素质高低与否,直接关系到组织建设的高效运行。重视对他们的培养,灵活采取多种方式,转变其思想,从而使高校的团学干部队伍能够保持先进行、科学性,且具有勤学苦干的优良作风。

参考文献

[1]赵健.基于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的高校共青团育人功能转型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1):63-66.
[2] ]   邵东蕊. 高校基层团支部特色化发展路径探析: 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一团一品”特色团支部创建为例[ 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4):57.
[3] ]   王舟. 新时代高校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对策研究[ J]. 现代交际,2018(07):139+138.
[4]王菊,徐斌,赵荣锋.“第二课堂”团学活动拓展职业核心能力实践探讨:以云南林业技术职业技术学院生态旅游与文化学院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0):117-118.
[5]汤颖,徐增鎏.高校团学干部中学阶段的培养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9,6(03):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26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