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时代任务和时代要求 -- 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注重建设高水平、有情怀、敢创新、强引领的专业的思政教育团队,以培育时代新人为出发点,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立足点,以释疑时代大问题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理论结合实践、构建系统化的专题教学模式, 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的有机统一中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实现立德树人。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辛欣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践路径探索 [J]. 教育现代化 ,2020,7(91):85-88.
Exploration of the Practical Path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XIN Xi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enzhen), Shenzhen Guangdong)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a key course for fulfill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Education. The ent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to the new era has giv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new task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cultivating newcomers of the era who are responsible for national reJuvenation. Therefo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focus on building a 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m with high-level, sensitivity, innovative and strong leadership, starting from cultivating newcomers of the times, basing on implementing Xi Jinping's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aking the major issues of the era of doubts a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teaching, and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constructing a systematic special teaching model. So t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can advance with the times
in the organic unity of teaching concept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assessment and through reforms and innovations, establishing Morality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education
一 引言
习近平指出:“人民要富裕,国家要富强,中华要振兴就必然要求涌现出一大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各种有作为的人才。可以说,没有人才,我们的经济就不会振兴;没有人才,我们的现代化目标就会化为泡影 [1]。”这一理论凸显了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发展的专业性人才的重要性,时代赋予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的人才的使命感和紧迫感。高校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发源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担负着教育人、培养人以及帮助青年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不但是在教育环节要完成的主责主业,也是与国家需求相结合的重要政治任务 [2]。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既要充分关注课程教学的内容、思政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等客观的内容,也要重点关注思政课堂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政治性、思政教师的人格修养和政治信仰、学生对思政课程的主观态度和理想价值观,以塑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为教育工作的抓手,保障学生在学习时能学有所期,在学习中能学有所思, 在学习后能学有所获,在学成后能学有所为。
二 建设高水平、有情怀、敢创新、强引领的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
思政教育和教学工作是高等院校铸魂育人的巨大工程。思政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施教主体,建设一支高水平、有情怀、敢创新、能引领的专业的思政教育团队是新时代立德树人奠基石。
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由教师、学生、课程内容和实际教学情景共同构成的教育学领域的生态系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取决于学生授课群体的实际情况和特质。只有从不同群体的实际特点出发,了解学生群体的兴趣以及需求,尊重课堂上学生的感受和看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在实施过程中,实现其教学的有效性,达成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授课教师在进行思政课堂的课程内容建设和教学方案设计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根据不同的群体因材施教的原则,摒弃传统教学灌输性、枯燥乏味的缺点,探寻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的规律,结合实际学情实时更新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引导作用,共同打造一个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课堂学习环境。
第一,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群体,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兴趣需求和个人的发展需求相结合。研究学生的兴趣需求是教学策略,而研究学生的个人规划和发展需求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战略。对于教师来讲,一堂好课不仅要有深度,还需有温度。只有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个人的成才发展和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才能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深入思考,才能做到学有所获,也才能在收获之后有所作为,将个人理想信念和人生规划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
一般来说,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点和需求都有稳定不变和动态变化两种情况。基于学生的内在价值观取向或生活、学习习惯而形成的兴趣点和需求, 相对较为稳定;而基于外部世界的信息冲击或偶然事件突发而形成的兴趣点和需求,具有较高的变动性。确定学生的兴趣点和需求,就可以准确的定位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把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领域方向,从而能够进行针对性的课堂教学工作。例如,在一些诸如《马原》等理论性较高的课堂, 学生对于理论学习是积极渴求还是被动接受;当社会热点出现时,授课群体的学生关注较多的热点是哪些以及因何种原因才关注此种热点。
只有深入学生、了解细节问题,才能找到教学的重点和突破点,才能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面对学习兴趣较低、理论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的授课群体,课堂教学的重点和突破点应集中在如何有效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上,例如可以使用远引曲喻、趣味性的教学手法等,在课堂教学中把课程内容讲述得深入浅出、让实际情景与理论知识相交融。而在面对课堂表现较为活跃、积累丰富、视野宽广、学习能力较强的授课群体时,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则要放在教学内容科学而又有条理的探究性上,通过发人深省的教学手法等,开展进一步的理论和知识的探讨,最好能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恰如好处的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和进一步求知探索。在思政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上,不管面临何种情况的授课群体,都要以“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来进行有秩序的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推进。
从教学战略层面来说,大部分学生都有发展自己、寻求个人进步的发展规划和渴求。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应引导学生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且要注重引导学生追求社会价值的实现,建功立业、奉献社会。在思政课堂的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兴趣需求,不能形式化的追求课堂上的学生抬头率,要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需求的角度出发, 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先进性,发挥价值引领。要把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上一堂有趣、有深度的课。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握课程大纲的本质性特点,深刻领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按照思想政治课程的学科相关历史和知识的逻辑和程序来进行编排和内容组织的,文字表述高度精炼、准确,具有严谨性、科学性、理论性强等特点。教材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的系统性教育时,必须基本遵循的教学规律和授课章程。只有思政教育航线正确, 高校的育人之船才能行驶到航程既定的终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运送大批时代性需求人才。
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随机应变,学会应对课前准备与课中教学的不完全重合时产生的课堂情况。任何一门课程,在前期准备和中期授课中,都可能会出现课前教学的预备成效与实际实施过程中的教学效果存在不同的情况。教师在进行课堂讲授时,通常是按照教学前备课所形成的教学方案来开展实际教学工作的,但是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不同学生群体反应存在差异性,则可能产生与教学方案不同的课堂教学情况。在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教育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与使命,教师在授课前应充分认识到此种情况,并灵活应变,及时有效地回应学生在课堂讲述中出现的思想困惑,根据课堂授课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杜绝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自导自演。在授课中应做到“眼中有学生”,重视学生的课堂表现状态,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想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回应学生提问,努力推进思政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结,形成课堂学习共同体。
第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作为教学设计的根本目标。不同于专业理论课和文理通识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在学生都感兴趣的趣味性和人文性内容上较为欠缺。很多教师在授课中迎合学生状态、过于关注抬头率,反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授课时,要牢牢地把握教学的核心目标,处理好知识理论观和授课内容、形式之间的关系,占领思想引领的主阵地,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出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此外,在专业师资团队的培养上,要着力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既要有丰厚的学术积淀和宽广的学术视野,又要兼顾学科和教学的创新意识;要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群体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专题设计 [5];要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上,具有绝对的主导意识和引导能力,能对课堂教学中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和现实问题有深刻的理论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对于学生在实时讨论和课堂发言能够进行精准点评和启发性引导。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释疑时代大问题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并且有漫长的周期性。每一个时代都面临多种多样的问题。有别于重大时代课题的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时代问题是人们更能直接感受到的社会矛盾,是与个体利益关联紧密的社会问题。对时代问题的探索、思考及其正确回应能够帮助青年学生理性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正如习近平强调的:“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6]”因此,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应注重革新方向,以问题来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和切入点,引导青年大学生提出问题和困惑, 通过课堂教育教学让青年大学生在释疑时代大问题中收获知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熏陶,提升思政理论境界,从而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载体,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积极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高扬“四个自信”,但这并不意味着只唱赞歌,而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避而不谈,甚至否定问题的存在。问题是时代的心声,改革的步伐就是由问题倒逼而推进的,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成就。可见只有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进而努力解决问题,社会才能不断发展进步。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要引导学生正视时代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和理性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发展,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但因为历史原因,我国现代化建设基础差底子薄起步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目前没有现成的他国模式可借鉴,只有从国情出发,摸着石头过河,改革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出现一些问题也是无法避免的,只能在发展中不断解决。
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正视问题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引导学生理性思考问题,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深入社会生活,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社会真实状况,客观审视问题产生的历史、现实根源及其主客观制约因素,理性理智地分析问题,辩证地看待问题,使学生不因出现的问题而否定党的方针政策和发展方向,否定我们党和国家所取得的成就,不因出现的问题而动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鼓励青年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历练责任意识和担当品格。仅仅能够正确看待问题,理解问题产生的社会历史和现实原因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使其明确自身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7]”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从时代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既要重点培育和引领大学生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目标,也要不断教导青年学生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和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推动青年学子增强政治参与和社会治理的意识,在实践中练就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为解决我国现阶段和未来发展中的问题出谋划策,敢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四 理论结合实践,构建系统化的专题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是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价值引领,这也是开展课程专题教学的基本要求。系统性的构建专题教学要求把握好课程内容的教学 重点和难点,立足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设计逻辑严密的系统性教学模式;通过知识层面、能力层面上的教学设计,突出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润物细无声”地实现大学生思想价值引领教育。
授课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站上讲台前要对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学习,深刻理解领会教材内容、掌握教学大纲,在大纲要求的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思考、在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指导文本的撰写上进行反复斟酌、慎重决策,形成一套既有上层设计、又符合下层规律的精准化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上,坚持以“以学生为本”和“思想价值引领”为主要中心和思想前提,破除因遵循教材内容、面面俱到的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引导和主导作用, 实现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育人任务。同时,在教学内容上,要形成融入教材体系的理论知识、富有社会价值性、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题,重点关注建立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合理性和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逻辑性、创新性,形成基于专题内容的系统的授课模式体系。
在教学环节上,突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意识和教师引导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设计。创新性地创设具有问题导向功能和培养解决问题意识、能力的教学环境,在授课时,教师通过及时回应学生的理论问题和现实困惑,形成“以问题探索作为授课导向、以学生探究作为授课主体”的专题教学培养模式。学生在课堂探索和解决问题中,提升了知识水平; 教师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手段,实现了课程设计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才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在教学方法上,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进行课程教学。立足于创新型思维系统,把现代教育中的互联网信息手段和课程中的教学过程、课后的教学评价、教学效果跟踪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增强及时反馈性,强化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针对性。
在学习体系和考核系统上, 设立多项学习任务,建立过程性考核、实践环节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如设置课前演讲、课堂活动总结、社会实践、知识竞赛、读书心得等多元化、丰富性的学习任务;通过任务开展,调动学习积极性, 串联起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积极学习、课后实践学习的知行统一学习模式;通过综合考核学习参与度、任务完成率和学习成效,客观全面地进行综合考评。
五 结语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8]。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与希望,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青年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明确时代使命,明确何为担当、如何担当,勇挑时代重任,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紧密联系, 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支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建设中要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立足点,着力培养高水平、有情怀、敢创新、强引领的专业的思政教师团队,以培育时代新人为出发点,以释疑时代大问题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理论结合实践、构建系统化的专题教学模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考核的有机统一中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实现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 知之深爱之切 [M]. 石家庄 :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15.
[2]李红星 , 王勇智 . 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J]. 教育现代化 ,2019,6(77):111-113.
[3]李东才 .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属性及教师的政治责任 [J]. 教育现代化 ,2016,3(40):268-270.
[4]李国良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保障实践教学时效性研究 [J]. 文教资料 ,2020(26):76-78.
[5]张炜琪 . 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J]. 新课程教学 ( 电子版 ),2020(17):113-114.
[6]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N]. 人民日报 ,2019-03-19(1).
[7]习近平 . 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 ,2019-04-30(2).
[8]习近平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20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