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Analysis and Solution of the Focus Problems of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for Students in Application-
Oriented Colleges
TIAN Lei, QIAO Gui-fang, ZHANG Ying, WEN Xiu-lan, WAN Qi
(School of Automation of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Abstract: The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key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and briefly analyses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tentatively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reform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It is conducive to furthe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in application- oriented colleges, as well as enhancing the professional confid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Talent cultivation; Educational reform; Creative ability
一 引言
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体系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人才,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求实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各个高校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规范课程设置、合理安排学时、强化实践环节、严格毕业要求。
通常高等教育体制下的工科课程,按照其课程属性的差异性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工程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素质教育课程以及创新创业知识与能力提升课程等。其中专业教育课程的任务是使高校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专业教育课程通常又细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其中专业基础课是专业教育过程中为后期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理论基础的知识类课程,其内容、知识范畴介于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起桥梁与纽带作用。高校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应该掌握专业知识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研究方法,学会专业领域交流的基本术语,充分把握专业学科特点,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未来进一步的学术深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的第三、四学期,高校学生面对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往往会感到新奇,具有较强的学习欲望,但是要真正掌握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并且构建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却不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习动力下降等问题 [1-3]。
本文首先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高校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的焦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其次, 探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改善课程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专业自信心。
二 专业基础课程存在问题分析
(一) 学生缺乏系统的专业课程知识体系
专业基础课程是高校学生从基础课程学习向专业课程学习转换的开始。通过对不同专业毕业班的学生举行课程学习座谈会,主要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1) 高校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课程性质认知不清, 在学习过程中不了解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区别;(2)高校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课程关系模糊不清,不理解相互之间支撑关系以及对未来就业或深造的所起到的作用;(3)各专业基础课程之间的课时安排衔接不当,严重影响高校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认知规律。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前期, 高校学生对与各自专业的认知较少,并不了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更未建立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
(二) 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专业信心的影响
对自己所学专业充满信心是高校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精神基础,通过正确树立高校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自信心,能够切实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专业基础课程是高校学生进入专业教育的第一阶段, 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高校学生能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专业认知。相比于《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具有一定连续性的理论课程而言,专业基础课程所讲授的知识均是全新的知识,高校学生无法轻易地掌握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这样势必会造成部分高校学生对专业知识丧失学习兴趣,导致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变差,进而影响高校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自信心 [4]。
(三) 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及内容应与时俱进
相比于专业课程而言,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更加侧重于理论教学,其主要目的是为高校学生构建专业体系的知识基础。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材通常采用国内外经典教材,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经过多年教学研究的积淀。如若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仅限于课程教材,其知识更新速度较慢,对专业当前的前沿技术涉及较少,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导致学生丧失专业学习的动力, 进而影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新时代建设新工科, 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当前培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以及面向国际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图 1 专业基础课程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案

(四) 专业基础课程应与实际工程实践的结合
实践教学能够较好地加深学生对于专业基础课程中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对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重点往往放在理论教学上,相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常常容易被忽视。并且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都过于强调操作的理论讲解,要求学生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按部就班,使得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上的实践,无法真正锻炼高校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此同时,实践教学缺乏与企业协作、未能紧跟社会的人才需求,无法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更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悖。
三 专业基础课程问题解决方案探讨
本文针对专业基础课程存在的四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具体的逻辑关系图如图 1 所示。
主要是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科研与教学相融合以及优化专业基础课程等三个方面展开,能够有效地解决专业基础课程所存在的问题。
(一) 开设专业导论课程,为学生系统地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专业基础课程之前应开设专业导论课程 [5], 通过专业导论课程的学习,使得高校学生能够全面而系统地了解自身的专业特点、当前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样遵循了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在专业导论课程中,任课教师应详细地解读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得高校学生能够较为清楚地了解自身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作用、课程关系以及对未来就业或深造的基本要求等。通过专业导论课程的设置为高校学生系统性地构建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架构,并初步地树立高校学生的专业信心,为高校学生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开启了一个较好地开端。
(二) 科研与教学相融合,将学科前沿技术引入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信心
高校教师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学科专业的前沿技术及时地引入到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信心。同时还可以通过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引用教师完成的相关科研成果,缩短了高校学生与实际科研工作的距离感,能够激发高校学生学习本专业的自豪感,从而调动高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可以让高校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既能够培养高校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又能够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的专业自信心 [6,7]。
(三) 优化专业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构建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以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删除专业基础课程对应的实践教学中验证性教学内容,提高综合性、设计性的项目化实践教学内容的占比 [8]。具体实施可以首先将教师的科学研究课题引入到实践教学内容中,优化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进一步缩短高校学生对于科研工作的距离感,提高高校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实践创新能力。其次可以让企业参与到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制定,能够让高校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程的相关知识在工程项目中的具体运用 [9]。
四 结论
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树立较好的专业信心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目前高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高校学生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不完善、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以及与工程实践结合不足等问题。为改善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必要性,将学科前沿技术引入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以及优化专业基础课程的实践环节等相关的教学改革方案。能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构建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提升高校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孙曼,等 . 专业基础课程的“双创”教学改革探究 [J]. 教育现代化 ,2019,6(59):49-50.
[2]李娜,等 . 专业基础课纵深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尝试 [J]. 教育现代化 ,2019,6(24):212-213,252.
[3]陈国彬,等 . 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J]. 科技视界 ,2018(24):71-72+81.
[4]蔡铭 . 在专业基础课中树立大学生对专业的信心——以“交通工程导论”为例 [J]. 交通职业教育 ,2012(02):55-57.
[5]尚海龙,张静 . 高校焊接专业设置专业导论课程的意义和实践方法研究 [J]. 教育现代化,2017,4(49):225-226.
[6]张起勋,等 . 浅谈大学工科专业基础课教学与实践 [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3,26(06):189-191.
[7]王朝晖,等 . 如何提高学员学习专业基础课的兴趣 [J]. 山东化工 ,2017,46(08):151-152.
[8]汪娟 .“全实践”理念下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J]. 教育现代化 ,2018,5(13):133-134,167.
[9]范立南,等 . 新工科视域下多方协同产业学院的共建共管机制研究 [J]. 教育现代化,2018,5(01):129-131,1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