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专业以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建设了卓越计划人才培养平台即多用途教学实习船“育鹏”轮、构建了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了高素质专业化教学团队、完善了校企协同育人保障体系、制定了三明治式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了职能化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创新之路。在校内课程考试以及国家主管机关组织的轮机适任证书考试中 , 通过本专业 2016 级卓越 C 班学生成绩与同年级普通班学生的成绩对比,表明轮机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实践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方法,对兄弟院校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期许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校企协同;轮机工程专业
本文引用格式:任洪莹 等 .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以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专业为例 [J]. 教育现代化,2020,7(48):21-25.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in Personnel Training of Initiative
——A Case Study of Marine Engineering in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REN Hong-ying, WANG Bao-jun, LIANG Bing-nan, LIN Ye-jin
(Marine Engineering College of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Abstract: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takes the opportunity of implementing the excellence initiative of Marine Engineering. It has built a platform for the personnel training of excellence initiative, that is multi-purpose teaching
practice ship “Yu Peng”, constructed the mechanism for personnel training with school-enterprise deep cooperation, created a high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teaching team, consummated the guaranteeing system of personnel training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formulated a sandwich-style plan for the personnel training of excellence initiative, implemented teaching reform of professionalism and modularization, explored an innovation road of personnel training with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By comparing the scores of excellent class C with those of ordinary class, in the internal course examination and the marine engineering certificate examination organized by the competent state authorities, it shows that the practice of the personnel training of excellence initiative of marine engineering has achieved stage effect. The method of marine engineering in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training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the training period of excellence program in brother colleges.
Key words: excellence initi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arine engineering.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指出“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还专门针对高等教育指出:“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自 2010 年启动卓越计划, 其总体思路是:在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历史成就和借鉴先进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契机,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 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密切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 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1-2]。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2018 年我国提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以实现“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工程教育体系,进入高等工程教育的世界第一方阵前列”的目标。
一 人才培养
(一)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
教学(资源)平台是开展卓越计划实践的首要条件。经大连海事大学主管机关——交通运输部批准,学校总投资 3.4 亿元建造了远洋教学实习船“育鹏”轮,并专门将其作为航海类专业卓越计划教学(资源)平台。该平台承载着海大对航海类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使命,更肩负着对中国航运航海事业的坚守与传承的使命。
“育鹏”轮是一艘多用途载货教学实习船,载重吨 2.67 万吨,适用装运散杂货、重大成套工程设备及集装箱。船上拥有教室、图书馆、多功能室、网络中心、学生餐厅、诊疗室和健身房等公共设施; 其机舱是集轮机工程先进设备为一体的相对封闭实验空间,其设备是实船运行设备而非演示性设备。该船为无限航区,其主要航线为往返中国至南美洲洲际运营。本船定员 136 人,其中航海类卓越计划人才 90 人。“育鹏”轮完全满足轮机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 45 人的教学和实践条件。
(二)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中波轮船股份公司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和国际声誉的船舶管理公司,是中国与波兰以平权合股原则合资创办的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也是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和第一家远洋运输企业,是新中国远洋事业的开拓者。
大连海事大学以“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卓越计划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深入多家航运企业调研,最终选定与中波轮船股份公司签订光船租赁合同。校企双方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和服务交通运输等方面, 进一步整合资源,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实现新的突破。
“育鹏”轮实习船合作运营项目启动以来,校企双方对“育鹏”轮卓越计划人才培养高度重视, 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的指示精神,坚持“效益服从安全,经营服务教学” 的理念,确保实习船安全时刻处于可控状态。
校企双方一致认为,只有高标准的管理和充分的应急准备才能为在船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船舶货物提供保障。校企双方建立了“育鹏”轮季度工作例会制度。此外,校企双方还会不定期联合开展“育鹏”轮远程船岸应急演习。良好的演习充分检验了学校、公司和船舶共同应对紧急情况的良好合作处置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演习效果, 为船舶的教学实习和生产运营打下了良好的安全基础。
校企双方精诚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育鹏” 轮的管理和使用效果超出了预期,运行良好,安全可控,充分发挥了实践教学作用。
(三) 三明治式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
明确培养目标后,借鉴国际上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 te, 简称 CDIO)人才培养模式 [3],结合行业主管机关——海事局有关船上培训、任职和适任能力的要求,大连海事大学专门制定了“2+1+1”校企协同卓越教育人才培养计划。所谓的“2+1+1” 是指前二年在校学习、第三年到“育鹏”轮实习、第四年返回学校学习。
培养计划中最具有特色的是第三学年到“育鹏”轮实习 12 个月,在实习期间要完成专业知识教学、船上培训和机舱值班等三项教学计划。
在制定培养计划过程中, 需要体现厚基础、重能力、重实践的特点,除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梳理还需要进行甄别,打造“金课”剔除“水课”。此外,敲定在船教学的课程尤为重要,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一要遵循教学规律、二要贯彻各主管部门要求、三要彰显实船教学特色、四要兼顾船舶教学资源的有限性。最终确定 15 门专业性、实践性和情景性较强的课程在船教学,详见表 1。
“三明治”式卓越教育人才培养计划既能贯彻落实教育部卓越计划总体要求,又能满足主管机关对轮机工程专业人才适任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还能推进人才培养工程教育改革。
二 教育教学
(一) 高素质专业化教学团队的打造
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大连海事大学努力打造了一支政治坚定、爱国守法、德才兼备、经验丰富、敢于创新、沟通协调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化卓越计划教学团队 [4]。
学院层面遴选教学能力强、具有丰富的轮机长轮机员任职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组建轮机工程专业卓越计划教学团队。学院一方面根据实际教学需求每一航次选派 1~2 名教师随船指导;另一方面会有计划地选派卓越计划教学团队教师到“育鹏”轮担任轮机长、轮机员等职务,以积累更加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为提升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学校层面也积极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学校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协议规定船长、轮机长要对卓越计划人才授课,规定其他具有生产任务的船员在值班期间也要对卓越计划人才进行实船教学、职业培训、实践指导;另一方面聘请企业实船工作经验丰富的企业高管为客座教授,为卓越计划人才作报告。
这既符合教育部提出的“卓越计划高校要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这一要求,又有利于提高卓越计划人才实践能力,开拓卓越计划人才视野,促进卓越计划人才培养。
(二) 校企协同育人保障体系的完善
校企双方领导对“育鹏”轮卓越计划人才培养高度重视,专门将校企季度例会安排船舶回国之际进行现场办公,每次例会均针对船舶安全运行、人才培养、教学实习计划、船员选派、船员评估、船舶管理、合作办学等具体相关事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并听取上一航次工作汇报、落实下一航次工作计划,解决船舶及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实际困难。
依据国际公约、我国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相关规定,大连海事大学制定了实习船教学部(包括指导教师和指导员)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指导教师应结合船舶航行动态、营运模式、实习时长、师资配备和实习生数目,制订出合理、科学的航行实习教学计划。指导教师和指导员做好与船员(特别是船舶领导和部门长)沟通和协调工作,以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培育卓越计划人才;引导学生与船员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做好诸如帮厨、船舶卫生、船舶设备维护保养等工作等。
(三) 职能化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实施
指导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航线航次周期、天气海况、船舶动态、船舶设备运行状况及影响因素等情况具体实施教学、值班安排、船舶演习和考核评估等工作。
其中教学是培养人才的载体,因材施教是实现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轮机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中的教学改革重点在于实施职能化与模块化教学:1. 将其授课科目全部知识进行重构 [5];2. 将重构的知识按职能划分成轮机工程、电子电气和控制工程、维护和修理、船舶作业管理和人员管理四个模块;3. 将四个模块化的理论知识与船舶实践相结合,形成若干个综合性训练模块;4. 将综合性训练模块穿插到船舶认识、熟悉、实操和值班等四个阶段,供学生进行分组训练学习。教学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利用班前会或就餐时间与职务船员商定好各组学生当日实践内容。待指导教师在教室理论授课结束后,安排学生进入机舱分组实训 [6]。
指导教师与职务船员分工明确、取长补短, 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素质多层面综合评估自身的学习效果,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进行楼上理论楼下实践(TheoryUpstairsandPractice Downstairs,简称 TUPD)的模块化学习,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相贯通、相统一的创新形态学习过程。上述教学过程不但能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牢固掌握理论联系实践的模块化知识,而且符合由知识传授变成能力传授的教学改革要求,符合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卓越人才的战略要求。
三 效果分析
(一) 卓越计划人才的学习效果分析
为了追踪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效果,现以轮机工程专业 2016 级卓越 C 班学生成绩为例进行分析。本班自第 5 学期由 13 个班级同学自愿报名单独组班,共有 39 名同学,由于每位同学的限选课有所不同,本文提取了前七个学期的必修课平均成绩,详见图 1。
图 1 轮机工程专业卓越 C 班学生必修课平均成绩
从图 1 中成绩的走势可以分析得出:第 1 学期学生平均成绩尚可,但在第 2 ~ 4 学期学生平均成绩呈下降,第 5 ~ 6 学期学生平均成绩明显提高,已超过第 1 学期的平均成绩。第 7 学期成绩有所下滑,但仍高于第 1 学期平均成绩。
分析成绩变化趋势主要原因如下:第 1 学期学生高考期学习状态持续、基础课程相对简单, 学习成绩尚可,第 2 ~ 4 学期由于学生学习动力有所下降、专业基础课程较难,导致学习成绩出现下滑,第 5 ~ 6 学期,由于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均有提升, 学习成绩大幅提升。
为了比较轮机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与普通班学生学习效果,笔者首先选择了该年级第 5 ~ 7 学期同样按自然班单独授课的普通班 16 班(该班共有 25 名同学)的学生成绩与卓越 C 班进行对比, 详见图 2。
从图 2 可以看出,16 班学生平均成绩的变化趋势与卓越 C 班的相似。16 班学生前 5 学期的成绩均高于卓越 C 班,而且第 5 ~ 6 学期的成绩也呈上升趋势,但上升的速率与幅值明显不如卓越C 班,以至于第 6 ~ 7 学期的成绩均被卓越 C 班超越。
表 2 是 2016 级卓越 C 班与普通班参加中华人共和国海事局 2020 年 1 月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的三门理论课平均成绩及通过率的对比。
图 2 卓越 C 班与普通 16 班学生成绩对比
表 2 卓越 C 班与普通班学生海船船员适任考试理论课平均成绩及通过率对比
从表 2 可以看出,卓越 C 班学生的轮机综合知识三门理论课的成绩和通过率均高于普通班学生。从上述两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无论是任课教师组织的考核,还是国家主管机关组织的适任考试,卓越计划培养人才的学习成绩均较传统教育培养人才的成绩有所提高。
(二)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阶段性成果
“育鹏”轮这一优越实践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了实践育人功能,已成为航海类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改革区、校企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的示范区, 为建设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奠定了基础。
三明治式培养计划、CDIO 培养模式、职能化与模块化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引领海事教育发展。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符合培养新航海时代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的“航海工匠” 的国家发展战略要求;能服务海运强国、海洋强国建设,能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转变 [7-8];有利于学校将进一步提升办学实力,助推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加快世界一流海事大学建设。
参考文献
[1]林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质量要求与工程教育认证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6):49-61.
[2]张大良 . 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快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 [J]. 中国高教研究 .2011(1):16-19.
[3]金欢 . 基于 OBE 视角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满意度研究 [D].
长沙 : 湖南师范大学 ,2019.
[4]潘鲁生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J]. 设计艺术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0(1):4-7.
[5]薛小强 , 贾丙辉 .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路径研究 [J]. 教育现代化 .2019,6(101):82-83.
[6]李国定 . 提高航海类学生教学认识实习质量的探析 [J]. 集美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2011,12(1):122-124
[7]谭之磊 , 贾士儒 , 乔长晟 . 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J]. 广州化工 .2012,40(11):199-200
[8]曲明哲 , 解海 .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适应性的研究 [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8):135-1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