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成果导向下的校企协同工科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改革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1 14:29:2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成果导向在专业认证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成果导向为基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同时在校企协同的引导下,将学习效果和实践创新能力作为本科教学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之一,坚持成果导向标准,提高工科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需求的工程型人才。通过校企协同,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成果导向;校企协同;工科教师;教学能力

本文引用格式:王子赟.成果导向下的校企协同工科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9,6(08):49-50.

Achievement-oriented Reform of Teaching Ability of School-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Engineering Teachers
WANG Zi-yun

(The Colleg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Jiangnan University,Wuxi,Jiangsu)

Abstract:As one of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concepts,the result orientation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Based on the results-oriented,the teaching model is changed.At the same time,under the effect of school-enterprise synergy,learning effects and pract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re used as a teaching standar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engineering teachers and to cultivate engineering talents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Through the coordin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s changed,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is emphasized,the individualize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s promoted,and the employability and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are improved.

Key words:Achievement-oriented;School-enterprise collaboration;Engineering teacher;Teaching ability

一 问题分析

(一)缺乏个性化发展


        目前,在各高校内提高教学质量一般都是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从整体去考虑教学质量的提升,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和职业需求,体现不出每个教师和课程的优点,传统的流水线作业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能结合每个教师的特点,一味地大众化[1,2]。而且在发挥专业教师各自特长时,执行力度不够,难以落实到位,不能长期有效保持。大量的教师都是千篇一律的按照所教课程的教学大纲,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甚至出现了照读PPT、学生不知所云的情况。从教学发展和教师个人风格养成的角度来说,缺乏个性化的教学,是制约教师发展的首要问题。

(二)轻视教师能力提升

        在大学里评职称和对教学能力的评价,往往不以教学成果的好坏为核心的评价标准,更加注重的是教师的科研成果,其中包括科研项目、经费、论文、著作、专利等。忽略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作用,学生学不到东西,导致成果导向下教育模式无法转变,形成恶性循环。如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变质,带来的结果就是教师更多的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将精力放在注重更快的晋升或申请、研究快速见利的科研项目。在当前高校的教学环境当中,能够做到全心全意沉下心做教学,尤其是本科教学的高校教师,可谓少之又少,更多的高校教师把科研和学术论文放在了教学之前,将相对难的科创项目作为个人攻关的重点,然而,教学是高校教师的最基础的工作,缺少了这一层面,将导致教师日常工作的本末倒置[3,4]。可惜的是,当前高校层面,也较少有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工作,相对来说,集中在督导随堂听课和同行听课等渠道,往往也较为片面。

\

 
(三)青年教师后备力量不足

        师资队伍的建设也避免不了新老更替的过程,注重青年教师培养,才可以给专业、学校带来可持续发展。现今青年教师一般是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虽有博士学位、专业知识丰富、科研能力较强,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教育方法、教育心理缺乏系统学习,特别是没有教学实战经验、企业锻炼机会少、教育说服力较弱。对于本领域的专业知识,青年教师往往掌握的较为深入,然而对于系统化的本科教学,尤其是本科教学技巧,青年教师更多的还是作为初学者,他们并不了解本科生所需要的知识结构,稍不留神可能会讲的深入,让台下的本科生难以理解教学内容,也可能会出现教学浅层化,在一堂课的教学中讲述的知识较少,反而是更多的知识普及,这些问题都体现出高校青年教师,尤其是适合教学的青年教师的储备不足[5,6]。因此,注重青年教师在学科、专业发展方向的引领,对加强在教学能力上的建设很有必要。

二 提升教学能力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一)成果导向


          明确学生在学习了某门课程或通过该课程设计后应达到了水平,并将这一目标灌输给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在教师的帮助下,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和开阔视野。教师应该制定一个预期学生学习成果的学习蓝图,以该蓝图作为课程、教学、评价的起点,所有的学习以此为蓝本展开。在教学中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特点,在掌握个体差异的情况下在时间和资源上合理分配,保障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学习成果。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有弹性的培养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达到预期学习成果。根据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反向设计教学方案,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出发点不是教师要教什么,而是学生达到学习成果中需要什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加难度,聚焦基础、重点、核心,有助于学生成功学习。从本科教学工程认证的角度,成果导向是提高本科教学水平的关键[7-9]。对于教师来说,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是其教学成果的直接表现形式。对于成果的评价,可以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减少课程考试所占的比重,增加课堂实践教学的比重,增加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本学科的工程问题,提出个人见解,此外,教学成果的分析也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例如分析学生平时的作业、考试成绩、实践问题,找到对应的教学知识点的疏漏,从而有的放矢的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反馈提高教学成果和教学质量。

(二)校企协同

            专业教师的特点决定了他不仅是一名学者更是某方面的专家。学者是以学无止境为宗旨,其真正使命是促进专业知识的可持续发展。做一个学者、高校专家型专业教师,也是对专业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倘若专业教师在这个专业领域失去了话语权,那就会逐渐丧失教学能力。然而,当前高校的教师普遍亲近科研,远离工程一线,对企业所需的技能并不了解甚至停留在较为久远的标准,由此,所教学生的知识也会显得滞后,导致教学成果低下。为解决这一问题,学院可以加强和企业多加沟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学习增加实践经验[10-13]。教师利用校企协同平台,可以更好的了解当前学科发展现状,融合进本科教学环节,同时利用学校和企业之间合作关系,在不涉及机密的前提下,每年轮换选派专业教师去电子公司、施工企业、开发单位等,参与工程实践,提高教师的工程素质,提高复杂工程下应变能力,增加工程知识和应用能力。这一点对企业而言,也是了解对接学校的教学能力最直观的渠道,通过校企协同,可以提升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这是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不竭之源。

\

 
参考文献

[1]罗秋兰,陈有禄,黄秉鍊.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妨碍因素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6):80-82.
[2]于荣.以成果导向教育指导工科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山西建筑,2017,43(23):217-218.
[3]祝英杰,曲成平,商怀帅,等.高等工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2):147-150.
[4]孙秋柏.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机制的构建与深化[J].现代教育管理,2014(01):34-38.
[5]彭进,刘作凌.混合式教学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师角色的变革[J].教育现代化,2018,5(27):101-103.
[6]沈剑英,李积武,朱荣华,等.基于产教融合的机械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调查和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5(27):332-334.
[7]叶亚丽,王保群,徐向锋.以工程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方法研究——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36):196-198.
[8]蒋霞.理工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差异化模式建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0(04):108-112.
[9]许淑慧.成果导向教育视域下课堂理答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18(14):69-71.
[10]杨扬.基于成果导向教育模式下建筑工程CAD课程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07):62.
[11]宋歌.成果导向教育模式下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探究[J].高教论坛,2018(01):100-101.
[12]朱秀兰.工科教师实践技能提升的探索与实践[J].才智,2017(08):82.
[13]谢琨,郭涛,郑海红,罗雪梅.论高校工程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子教育,2016(01):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53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