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主体参与是课堂教学中发展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主体能动性力的一种教学策略。主要培养学生国内外著名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及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为探索与研究实施主体参与教学实践,对海南热带海洋学院17 级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这门课教学过程中实施主体参与教学。教学成果总结如下:(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选题、搜集数据、整理数据、绘图分析并完成论文写作,对于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团结合作具有积极的影响;(2)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与“数据处理与分析”两门课程互为指导与应用,建议两门课可以同时开设,便于学生在应用中学习,加强学习吸收效果;(3)主体参与的教学实践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通过学生主体参与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主体参与;文献检索;数据分析;科技论文写作
本文引用格式:王子玉,等 . 主体实践在“科技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J]. 教育现代化 ,2020,7(47):98-100.
The Application of Subject Practice in the Teaching of Writing Scientific Papers
WANG Zi-yu, QI Chao-nan
(School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 , Sanya Hainan)
Abstract: Subject participation is a teaching strategy to develop and cultivate students’ subject consciousness and initiative in classroom teaching.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using famous retrieval tools and writing scientific papers. In order to explore and research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subject participation, the subject participation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aper Writing is implemented for the students of grade 2017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of 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 The teaching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students discuss topics, collect data, organize data, analyze drawings and complete thesis writing in groups, which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enhanc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analysis ability, and improving students’ unity and cooperation; (2) in practical teaching,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esis writing” and “data processing and scor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utual guidanc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wo courses, and suggests that the two courses can be set up at the same time, so as to facilitate students to learn in the appli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learning absorption effect; (3)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subject participation inspires students to think actively and solve problems. Through the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of students can be really realized.
Key words: Subject participation; Document retrieval; Data analysi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aper writing
一 引言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是目前各高校普遍开设的必修或选修课程 [1,2]。它是在传统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科技论文写作部分, 其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文献检索、引用、管理等操作以及科技论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3-5]。传统的“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方法主要依照“讲授 - 考核”的方式进行,其弊端在于: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不够、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对应度不够、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不合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 [6]。
英国的词典之父塞缪尔·约翰逊说过:“知识分两类,一类是我们所知道的科学知识;另一类是关于哪儿可以获得这些知识的知识”[7]。“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是属于讲授第二类知识的一门重要课程。由于学生们很少有机会系统地接触到第二类知识,该课程对于他们来说尤为重要 [8]。数据显示 95%~99% 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是通过文献检索得到启发,仅有 1%~5% 完全依靠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解决问题,科研人员花费在查找和消化科技资料上的时间占全部科研时间的50% 以上 [9]。此外,还从文献数量庞大的角度说明化学化工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越来越依赖于文献检索。最常采用的例子是《美国化学文摘》,其被称为到达世界化学文献的钥匙,是世界上功能最强大的化学检索工具,年收录近百万篇文献 [10-11]。因而一个未来企业和高校的科研工作者都必须是一个文献检索和数据处理的高手。即掌握文献检索能力,为学生的科研实践, 即毕业论文打好基础,甚至为未来在多种岗位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改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17 级环境工程学生在“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这门课教学过程中实施主体参与教学。针对“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这门课在教学中实施主体参与,旨在使学生扎实掌握国内外著名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及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真正落到实处。
二 主体参与课程教学实施方法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是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必修课,在大二上学期开设,理论 18 学时,每周 2 课时,上课地点一般选在机房。17 环境工程共 99 人分 2 个班,同时开设“数据处理与分析”,理论34学时。为促进同学交流协作发展各自擅长,论文写作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具体步骤如下。
(一) 调研选题
学生依照自愿的原则,自行分组,平均为 4-5 人一个小组,同时各组选一名组长,负责分工与协调大家工作。2 个班共分为 21 个小组,个别希望自己独立完成论文的同学也可以自成一组。每组通过讨论自主选择想要研究的论文题目,并通过采用自编的研究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得论文研究所需数据。
(二) 处理并绘图分析
由于本门课与“数据处理与分析”同时开设,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理论的时同时进行实际应用,亦为熟练掌握“数据处理与分析”这门课提供条件。每组同学对自己的研究调查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应用所学的EXCEL 或 ORIGIN 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绘图, 进而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
(三) 撰写论文
由组长负责,与组员协商并结合大家各自擅长进行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的分工,包括:数据收集、整理绘图分析,文章中英文摘要、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由组员共同分共完成,并按贡献大小顺序作为文章作者排序。
(四) 文章排版
根据期刊模版进行论文排版,对于字号、字体、行间距、图表、参考文献等严格按照模版格式。
(五) 成果展示
各小组在课堂教学最后一节课,将论文成果进行展示,展示时间 5 ~ 10 分钟,主要介绍数据获取方式, 研究成果与论文写作心得。最后按论文内容占 60%,数据处理情况占 30%,文章排版占 10% 的比重进行打分。
三 学生选题与完成情况
(一) 关于学生选题
学生依照自愿的原则进行分组,2 个班共分为 21 个小组。学生主要根据兴趣爱好、专业特点、生活相关因素进行选题,各组学生论文选题见表 1。由表 1 可以反映出选题相关因素所占比重,除根据专业特点进行选题外,其他两种选题均占 35% 以上;在 21 个选题中,大学生消费支出的研究就有 4 个,占兴趣爱好因素选题的 40%,占总选题的 19.05%,超过了对专业特点因素选题的比例。通过对学生选题进行分类可以发现,根据兴趣爱好和生活相关选题的较高,分别为 47.62% 和38.10%,相比而下,根据专业特点进行选题的还不足15%,见图 1。学生选题与专业课的联系不紧密,其主要原因为至大二上学期学生所开设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较少,导致大多数学生对专业并不了解,专业知识缺乏, 因此与专业相关进行选题人数相对较少。
(二) 论文写作与完成情况
由最后一节课学生展示和上交的纸版论文可以看出,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不断学习并不断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大部分同学对于所选论文题目有了更深的理解。能够熟练应用检索文献工具,且学会快速阅读与精读文献,从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同时,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应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存在问题是论文排版普遍较差,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学生对于论文排版并没有足够重视,认为格式并不重要;二是由于课堂课时有限,学生的主要精力用在论文的写作上,未来得及花充足时间进行排版。
整体而言,本次环境工程专业的“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和“数据处理与分析”两门课课堂教学效果乐观,学生学习后对课程的满意度较高,学生们一致认为相比传统的课堂被动听课模式,主体参与的教学实践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对将来工作和学习上积极思考,寻求办法解决问题颇有益处,同时亦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部分学生表示此次论文写作给了自己极大的信心,在未来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和毕业论文的环节,还将进一步加强实践。
四 结 论
本文对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17 级环境工程学生在“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这门课教学过程中实施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与效果进行详细阐述,具体结论如下。
(1)与传统教学学生被动听课相比,实施主体参与实践不仅大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同时,在学生亲自参与选题、搜集数据并动手撰写论文的同时, 提高科技论文写作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自主选题让学生对论文写作有一定自主权,更好的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选题、搜集数据、整理数据、绘图分析并完成论文写作,对于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团结合作,增强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了解亦有一定帮助。
(3)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与“数据处理与分析”两门课程互为指导与应用,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离不开“数据处理与分析” 的基础,“数据处理与分析”亦应该在“科技论文写作”实践应用中提高。因此,建议两门课可以同时开设,便 于学生在应用中学习,加强学习吸收效果。
(4)主体参与的教学实践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对将来工作和学业上积极思考,寻求办法解决问题颇有益处,同时亦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春芳 . 试论高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的意义 [J]. 邢台学院学报 ,2006,21(3):127-127.
[2]杨毅 .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多元化途径探讨 [J]. 教育现代化 ,2018,5(48):228-229.
[3]刘欢 . 我国数学问题提出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J]. 教育现代化 ,2018,5(48):395-396.
[4]邱露 . 关于“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J]. 教育现代化 ,2019,6(34):198-199.
[5]秦勇 , 纪俊玲 , 黎珊 《化学化工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探索 [J],广州化工 ,2009,37(7):215-217.
[6]何守才 . 数据库百科全书 [M]. 上海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11(24):58-59.
[7]于剑 . 以提高有效度为目标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J]. 中国高等教育,2016,50(23):50-51.
[8]王荣民 , 何玉凤 , 冯华 , 等 . 化学化工信息及网络资源的检索与利用 [M].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40(7):1-10.
[9]付正立 .“任务驱动法”在《化学化工文献检索》教学中的应用 [J]. 海峡科学 ,2010,30(3):68-69.
[10]钱广荣 . 实践教学需要解决的几个认识问题 [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7):72-73.
[11]李俊 , 等 . 本科生选题能力培养实践的探索 -- 基于文献计量的热点追踪 [J]. 教育现代化 ,2018,5(53):206-208.
[12]章蓓春. 如何评价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J]. 高等教育研究, 1983(4):43-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