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探索和构建高校研究生专业选修课的长效型教学模式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27 09:20: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专业选修课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研究生的主观能力性不强等情况,它难以真正成为专业必修课的补充和延伸,其设置的最初目标无法得到实现。结合目前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建立长效型教学模式对于培养研究生长效的乃至一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具有促进作用。高校培养研究生的目的不仅在于在校期间能够培养出专业能力优秀的毕业生,更在于从根本上树立研究生的优秀品格及长效的主动学习能力,从而为培养创新型和主观能动性、持久学习能力强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培养终身学习型研究生人才为目标,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探索和建立新型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研究生;专业选修课;长效型;教学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王昱沣,等.探索和构建高校研究生专业选修课的长效型教学模式[J].教育现代化,2020,7(45):96-98.

Explo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Long-term Teaching Mode of the Specialized Elective Courses for Postgraduat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Yu-feng,LIU Ya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Abstract: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 elective courses,such as the weak subjective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which is difficult to really become the supplement and extension of professional compulsory courses,and the initial goal of its setting can not be achieved.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uilding a long-term teaching mod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long-effect and even life-long active learning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The purpose of training graduate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ot only to cultivate graduates with excellent professional ability in school,but also to fundamentally establish the excellent character and long-term active learning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so as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cultivating innovative,subjective and persistent talents.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and long-term significance to reform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explore and establish a new teaching mode of postgraduate professional elective courses with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lifelong learning postgraduate talents.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Graduate student;Professional elective courses;Long-effect;Teaching mode

一 引言

改革研究生教育教学传统评价标准和教学方法,探索研究生新型教学模式是研究生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任务。研究生专业选修课作为拓展研究生专业知识的一类选修课,与研究生的主专业高度吻合相关,但并非适合于该专业的所有研究生。该课程一般由学校根据研究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和兴趣确定,部分研究生有能力和兴趣去学习该专业课,但其他研究生没有能力或兴趣去完成。专业选修课制度设置的优越性日益显现,其有利于专业知识结构的进一步构建和优化,促进研究生兴趣的产生,对于研究生专业素质的发展具有拔高作用[1]。与研究生的基础课和必修课相比,研究生专业选修课的教育教学安排、内容和考核具有灵活性,其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多样化,因而常作为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的实验田[1]。专业选修课制度设置的优越性日益显现,其有利于专业知识的拓宽、培养研究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专业知识结构,促进研究生个性及综合素质的发展,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对于培养优秀研究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效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对于培养研究生长效的乃至一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具有促进作用。高校培养研究生的目的不仅在于在校期间能够培养出专业成绩优秀的毕业生,更在于从根本上树立研究生的优秀品格及长效的主动学习能力,从而为培养创新型和主观能动性、持久力强的人才奠定良好基础。这种教育教学模型的探索和实践为研究生教育的转型、促进研究生教育面向社会、创新性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新的方向。

本文以前期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为基础[2-4],在高校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教学中,探索新型评价标准和多元化教学法并付诸于实践,构建长效型教学模式以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的教学成果,为其他高校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二 首先确定了研究生专业选修课的评价标准

在众多评价标准中,发展性评价标准和多维性评价标准尤其适用于对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在农业院校中,农业和生命科学通常属于优势学科,且紧扣世界此类前沿学科的发展,这要求此类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需要掌握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科研知识和学科发展最新动向。专业选修课教学内容的安排相对比较灵活,教师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也更加自由,如可选择科学家发表的最新研究报道、文献、硕博士论文和会议论文等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使得相关专业选修课能够紧扣专业发展最前沿,这样使得研究生能够能够具备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活跃的思维。发展性评价标准更加重视研究生通过专业选修课所获得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而非专业知识的单纯捕获,它更希望研究生通过相关专业选修课的学习获得新信息后,能够对专业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为进一步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通过发展性评价标准的运用,使得师生双方重视兴趣、放眼于专业知识的拓展和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专业选修课成为研究生积极选择的课程,且为他们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升级提供导向性。

与发展性评价标准一脉相承的,多维性评价标准必不可少。在对研究生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时,教学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有相应的评价指标,且需要赋予多维的特点。在设施过程中,评价者对于众多的指标不能进行简单加减,其权重系数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形式,而应需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课内容和目标进行具体化和确定。不同的农学在不同的农业院校具有不同的专业属性,如在南京农业大学,农学属于国内外顶极优势学科,偏向于基础研究,相关研究生专业选修课以理论研究为主,对其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需更加强调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获取信息的有效性;食品工程和生物工程偏向于工程应用,相关研究生专业选修课需以应用研究为主,对其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需着眼于实践应用的获得性。而在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同称谓的学科属性与南京农业大学有所区别,因而对其研究生专业选修课的多维性评价标准和权重系数也应不一样。

三 其次筛选、考量和实施了适用于研究生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模式

在研究生专业选修课的教学实践前,我们对相关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确立。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方法,确定采用我们前期研究所获得的多元化教学法作为研究生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法,并进行了多次教学实践。多元化教学法建立在建构理念、协作理念和体验理念基础这上,并采取了研讨手段进行了教学。

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已掌握了较多的专业知识,且思维更加创新,然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研究生虽然经过了多年知识的储备,多数专业知识体系依然没有真正形成,研究生所掌握的知识点虽多,却没有对其进行整合,专业知识体系没有得到构建。我们在进行专业选修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建构”理念为重,着眼于研究生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而非零散知识点的获得,有目的的进行教学素材的选择、知识点的整合、新旧知识的过渡衔接,从而帮助和引导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提炼和归纳,并根据自身特点构建具有个性特色的专业知识体系,并始终贯彻研究生为主体的原则[5]。

“协作”理念在对研究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方面必不可少。在教学素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优化、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和实践环节中,“协作”理念需要高度重视。教师在素材的选择前,对研究生曾经的学科背景进行摸底,掌握他们不同的知识背景,并根据他们的建议和兴趣点,在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上,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和全盘考虑,这样拥有不同专业知道背景的研究生能够对专业选修课抱有兴趣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和实践环节,师生共同组织课堂教学形式、共同进行某种产品的开发和研究,能够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主动性,使得他们从被动接受教学安排转变为主动组织教学,发挥出研究生应有的的主动性和创造性[6]。

“体验”理念的重要性也是我们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论证而得。研究生由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已经普遍较高,他们已厌倦了那种被动的理论知识点输入,更加偏爱各种体验过程。“体验”强调的是感性和实践,通过多种“体验”渠道,如教学内容的自主选择、教学的自主执行、工艺视频的观看、企业的参观实践和实验流程的操作,专业选修课的知识得以形象化,使得研究生们更易于接受,并与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相互融合,专业知识得到升华[7]。

“研讨”式手段的运用,体现了研究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需要始终重视研究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前,我们把相关教学主题分成几个相关子题,然后让研究生们根据各自的兴趣点和知识背景进行选择,然而查阅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未来的课堂分组教学或讨论,从而突出研究生的主体地位,而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得以实现[8];此外,我们在对一些专业文献和学生课程论文的审阅时,让研究生们自己进行讨论和打分,进一步赋予他们评判的权力。

四最后评价和优化了相关研究生专业选修课的长效型教学模式

根据上述所建立的评价标准和教学模式,以不采取该评价标准和教学模式进行了《现代生物分离工程》等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教学的班级为空白对照组,对相关研究生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效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AS 8.0进行误差分析,差异显著性设置p<0.05、比较和评价,并辅以采取师生座谈研讨和问卷调查等形式,最终确定了评价标准和教学模式在高校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教学中的具体方法和具体模式,并进行各模块的组合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多元化教学法中相关理念的树立和具体手段的运用能够明显提高研究生对专业选修课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并能够提高研究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此外,通过相关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我们帮助研究生构建和拓展了专业知识体系,使得专业选修课发挥了提升专业必修课的作用。

由于长效型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教学模式的“长效”,这有待于对所培养的研究生进行长期的跟踪和信息的收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近年来,我们在《现代生物分离工程》等相关研究生专业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上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研究生对相关专业选修课已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他们在课堂和课外表现出的积极性已能说明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当然,教学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应当是动态变化的,其评价标准、评价指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应根据院校的专业特色属性、研究生的专业背景和时代的发展得以不断调整。在未来,我们将对已经构建好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专业、不同专业选修课、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和不同研究生的需求等进行调整,以赋予其时效性和适用性。

\

 
五结语

高校研究生专业选修课在教学评价、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影响了专业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长效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构建将有利于提升专业选修课的角色,真正实现其价值最大化,并使其定位于真正意义上的专业选修课,使其作为专业基础课及核心课的补充及拓展,加强其专业关联度,提升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教学效果。所构建的长效型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对课程的主观能动力和兴趣,甚至有利于其一生学习主观能动力的培养。这种教育教学改革和模式的研究将提高研究生自主学习专业选修课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其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教革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可丰富和提升充实现有的研究生教学理论。

参考文献

[1]王昱沣.卓越型研究生选修课教学中专业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7(36):19-21.
[2]王昱沣,叶红.高等农业院校转型中专业选修课评价机制的构建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8(5):220-222.
[3]王昱沣.高校专业选修课中的CCSE系统教学法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8(14):217-219.
[4]王昱沣,董洋,叶红.高等院校中教授开放研究课程类选修课的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79):60-63.
[5]陈永良.建构式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2019(8):1-5.
[6]刘恩栋,夏世斌.“协作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5(40):231-232.
[7]张敬伟,何一清.基于体验式学习的创业课程教学法研究[J].教学研究,2019(4):14-19.
[8]张丽,张楠萱.研讨式教学法的理论思考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9(8):51-5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70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