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以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缺乏思政教育为背景,首先阐述了大学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技能教学过程的意义;其次提出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实现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技能教学过程的实现途径,具体为:通过制定制度、构建育人体系实现专业技能课的实践创新改革,建立思政教学融入专业技能教学的协同育人模式;通过深化校企政合作,构建思政教育与专业技能教学相融合的教学体系;通过引入政府思政教育工作者及专业对口企业的优秀模范代表,组建由专业教师与思政教育者多主体参与的师资团队;通过构建多方协调的过程性量化考核教学评价体系,检验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思政教育;专业技能教学;融合;协同育人
本文引用格式:周燕,等.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技能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20,7(46):62-64.
The reform and Thinking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Professional Skill Teaching
ZHOU Yan,YU Yu-jie,SHA Yan-you
(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f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Suzhou Jiangsu)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Industry-Teaching integration”is very popular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But there is lacking of 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is mode.This article is discussed to solve this problem.Firstly,the significance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teaching process is expounded.Secondly,the cooperative mode of 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ion blends into professional skills teaching is proposed.The professional skill courses are reforme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education rul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system.Finally,the ways how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teaching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There mainly include three methods.First of all,through deepen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a teaching system integrating 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professional skills teaching should be constructed.Then,by introducing government 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ors and excellent representatives in enterprises,a multi-subject teacher team involving professional teachers and 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ors can be established.At last,in order to test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professional,the multi-party coordination of the process of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is construct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ion;Professional skills teaching;Integration;Collaborative education
一 引言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各种文化冲击着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青年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扎实的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青年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1,2],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修养、正直的人格品质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学校的思政教育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产教融合是当前高职院校中普遍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将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使企业需求与学校教学无缝衔接,有效解决了企业生产与学生实践之间不匹配的问题。当前的高职教育中产教融合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随着育人模式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其中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产教融合通过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以及生产思想的束缚,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了传统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学生的政治素养、职业素养、道德素养等思政教育的培养。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往往是和专业课分开进行的,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在育人过程中通常都是各自为营,未能形成思政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合力,而且思政课程一般集中在大一学年,而专业课程一直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现高职教育“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必须把思政教育置于人才培养的特殊高度,根据专业教学需求,设计科学而合理的思政教学活动,将德育培养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职业素养[3,4],培养真正对国家、人民和社会发展有用的高技能人才。
二 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技能教学过程的意义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一贯强调“育人”和“育才”的统一性,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在目前广泛开展的校企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需要特别注重德育教育,将“立德树人”思想引领作为引导青年学生成长的关键要素。2018年5月2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肯定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当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对思政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对思政教育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的目的意义、问题现状以及策略措施等研究还不够透彻[5-7]。针对此问题,本文坚持“以德为重,以技为长”的教学理念,主要研究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技能教学过程的有效途径,从而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本文提出的具体策略是:第一,建立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专业技能教学改革的长效发展;第二,构建思政教育与专业技能教学相融合的创新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的更新及教学模式的改革;第三,构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育者多主体参与的教师队伍,形成强大的教育教学合力。第四,建立多方协调的过程性量化考核教学评价体系,检验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教学效果。
三 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技能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思政教育与专业技能教学相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为一体,在课程、资源、实践等方面融入德育教育,进行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团队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改革,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8-10]。建立思政融入专业技能教学的协同育人模式,首先是确定思政教育与专业技能教学协同育人的制度,明确主体责任。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不仅要依靠任课教师的探索与实践,更为重要的是要有科学合理的模式设计及运行机制,因此,在明确主体责任的基础上,从培养方案整合、课程标准设定、教育纪律约束、教学督导听课等角度为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真正使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改革力度深入人心,有效提高思政教育的专业针对性。其次是构建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相统一的全方位育人体系,授课老师要在讲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融入民族情感、民族自信、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树立强烈的民族意识,展现中国风采,这不仅关系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也是提升专业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最后是建立多主体参与的协同育人“互联网+”平台,参与教育的主体由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思政课教师以及政府思政教育工作者,他们均来自不同的单位和部门,很难形成有效的沟通以及资源的共享,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运行平台,探索思政教育与专业技能教学相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
(二)构建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技能教学的课程体系
思政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都是高职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构建由思政课、专业课、实践课等形成的思政与专业教学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是促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在传统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需要根据专业技能教学特点,开展与之相匹配的思政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思辨能力。专业课与思政课相融合的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是要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为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载体,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正能量”案例,将团队意识培养、严谨工作作风培养、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德育培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其次是结合专业培养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内在需求,了解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介绍专业发展趋势、新理念和最新进展等学术前沿,有针对性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学中,建立起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有效对接关系,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工匠精神的引领等;最后是思政实践教学要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实验、实训等专业实践教学中融入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培养,在参加顶岗实习中,增加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达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建立创新文化环境,提高培育效果,为学生成功就业奠定基础。
(三)组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育者多主体参与的师资队伍
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要素,组建一支素养高超、技艺精湛、结构合理的多主体参与的教师队伍是其支撑力量,对于促进专业课程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在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思路的主动转变尤为重要,在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资源时,需将思政教育落实在每一堂课程教育中。首先是引入政府思政教育工作者及专业对口企业的优秀模范代表,指导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兼职教师、思政课教师共同制定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技能教学的课程标准,构建多主体参与的思政融入式教师团队。其次是建立多主体参与协同育人的激励制度,对于分属于不同单位和院系的教师,各自都有自己独立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需要完成相应的考核,因此,把教学改革真正纳入工作体系中去的还不够主动,因此,探索建立协同育人的激励制度,以经费激励、项目激励、物质激励、评优激励、职称晋升激励等形式,形成激发协同育人的动力,保障教学改革顺利实施。最后是建设一支“双肩挑”的教师团队,通过培养和引进一批优秀人才,让他们成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也是专业课教学的名师,成为践行思政融入专业教学改革的先行者,另外探讨校企“互聘共用师资”团队的构建,并鼓励教师参加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并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总之,多主体参与的教师队伍是支撑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技能课的教学改革的基础,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立足课程改革,培养高职院校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建立多方协调的过程性量化考核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德育成长与专业技能教学相结合的课程量化考核指标,在专业课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在考核过程中不仅需要考核专业知识点,同时也需要评价德育成长。因此,建立思政教育与专业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指标,是检验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这一教学改革实施质量和实施效果的重要环节。在思政融入专业教学的具体开展过程中,强调教学过程性量化评价,改革传统终结性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单调,采用以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思政课教师以及政府思政教育工作者联合主导的全过程评价方法,注重教学“过程控制”,在每一轮的教学过程中,及时从多维度反馈中发现问题,由学校内部调研发现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构成多主体的过程性量化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培养目标完成及质量持续改进。
四 结语
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职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强并富有爱国主义情怀的高技能人才,在产教融合的开展过程中,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不仅是一个理论教育过程,更是一个实践认知过程,必须要把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技能教学,并建立两者的融合策略。高职院校都应从教学管理层面设计相应的政策和策略,更新教学理念,明确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技能教学的重要性,尤其是要激励和调动广大专业教师树立思政教育意识,形成责任担当,提高政治站位,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有助于拓展思政视野;把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到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各个环节中,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形成与专业相适应的思政教育新途径,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学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思想政治课程的效能,不断推动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技能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杨兴林.关于高校立德树人问题的思考[J].重庆高教研究,2018,31(6):120-129.
[2]何克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体验式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44):189-191,213.
[3]周娟.关于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44):145-146.145
[4]蒋乃平.职业素养训练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1):83-88.
[5]李燕敏,李晋玲.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路径探析——以厦门市集美大学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7):65-67.
[6]毕树沙.职业素养及其融入技能教学过程的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8,924(20):70-74.
[7]陶宏.通识教育视角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变革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4):52-54.
[8]栾谨崇,于学花.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8,799(25):179-181.
[9]田鸿芬,付洪.课程思政:高校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J].教育与人才,2018(4):99-103.
[10]郭一凡,等.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中“教书”与“育人”融合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44):87-8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