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在专业课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是提升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基于课程特点,初步探索了思政教育融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的实施方法及过程。通过课程目标设置、课堂教学融入,课程目标考核等达成课程德育目标。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充实到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同时,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教师一定要转变角色,树立新的教师观和学生观。熟练地运用超星、QQ、钉钉、微信等平台,不断地思考和挖掘专业课堂中的思政元素,主动化身“思政教师”为学生传递疫情防控正能量,完成新形势下网络课堂思政教育。
关键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思政;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徐姝颖等.思政教育融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0,7(42):122-125.
Exploration on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Courses Teaching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XU Shu-ying,LIU Jia-nan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Bohai University,Jinzhou,Longjiao)
Abstract:Because the university student is being at the stage which the outlook on life,the values forms,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students'moral quality i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s teaching and education process of professional.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course characteristic,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process are preliminarily explored about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courses teaching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The curriculum goals of moral education are achieved through course target setting,classroom teaching integration and curriculum goals examination and so on.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it is requires to optimize and update teaching contents,bring new knowledge,new theories and new techniques into teaching,and provide students with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The Times.At the same time,it is imperative to change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The educators are sure to change our roles and establish a new concep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comple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online classroom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rough skilled use of some platforms,such as Super Star,QQ,Nail,We Chat and so on.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The specialized course teachers,like education teachers,need to constantly think and excav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the professional classroom in order to deliver positive energy to students on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ey words: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teaching reform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强调立德树人,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贯穿到专业课程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充分开发不同专业课的思政理论内涵,从而构建思政理论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使学校各方力量、各种资源、各类课程都能发挥育人功能,实现“协同效应”。本文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为例,从课程内容体系安排和教学方式等方面,通过教学改革对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1-2]。对于新形势下的课程思政教育也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一 课程简介及教改沿革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是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大气污染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工作原理、典型的处理工艺及设计计算以及机动车污染控制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也不断推进。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环节,紧紧跟随国家教学改革的步伐,教学方法实现多样化。
(一)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多为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高校课堂已经基本普及了多媒体教学,使得传统的黑板板书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从2000年起,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悄然兴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翻转课堂的方法逐渐被一线教师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翻转课堂包括师生课前在线指导学习和课堂上师生面对面教学两部分。通过课前的在线指导学习,师生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掌握,课堂教学过程有的放矢,查缺补漏,体现教学成效。课堂教学模式也对由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模式进行了改革和补充。例如讲解电除尘器时,课前学生可以通过慕课或微视频等形式学习粉尘的荷电、捕集、清灰的原理及除尘过程;课堂上再通过微视频辅助教师讲解,更好的理解电除尘过程和机理。在讲解荷电粒子的运动和捕集时,关于驱进速度和德意希分级效率方程的推导部分,需要放缓,要给学生思考和理解的时间,在这里辅以板书更能带动学生的听课节奏,更有效的完成“互动式”教学过程。
(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
针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本科教学的教材内容相对滞后于学科发展这一问题,结合课程教学,不断将前沿研究加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本科教学过程。2018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文件中指出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充实到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王金龙等从研究的主题、难度和影响力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和实践。适当选取当前大气环境问题的相关研究热点为研究的主题;研究内容的难易程度因该适中。新工艺、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是基于原有的知识内容进行拓展,因此,在课堂讲述的过程中对于创新部分应重点讲解和介绍;选取的科技论文在国际公认的相关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譬如,目前大气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为PM2.5和O3问题。以PM2.5为例,在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雾霾天气频发,其主要的污染物为PM2.5,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雾霾的治理是当前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研究方向。雾霾的形成与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机动车污染物以及氨等的排放有关。但是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教材中仅对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机动车污染物的去除工艺做了详细介绍,并没有对氨的去除工艺进行讲解。因此,作者选取了张长斌等发表在ACSCatalysis上的学术论文“H2预处理对Ag/Al2O3氨选择氧化催化剂活化作用的探讨”作为典型案例介绍选择性氧化技术处理氨。作者通过讲解相关领域的国际高水平论文,选取的热点主题研究内容难度适中,又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不仅仅是对教材的补充,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笔者认为,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引领部分热衷于学术研究的学生利用SCI等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实时关注国际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为学生本科毕业后攻读硕士学位奠定基础。
(三)课后教育模式探索
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探索式学习,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制作学习小课件、小视频等,在学习群里分享给大家。现在互联网非常便利,电脑利用率和普及率高,大学生一般都具备一定的电脑应用技术及技巧,自学能力也很强。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搜索查阅学习大气污染控制相关的小视频、动画、动态流程图等,结合课堂所学内容,一个人或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制作出相应的学习资料。这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入理解,爱上这门课程、爱上这个专业,坚定从事环保行业的信心,都具有积极意义。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在平时考核时予以肯定、加分。
(四)考核方式多样化教学模式
本课程考核都是以期末笔试为主,平时测试为辅。部分学生忽视日常学习过程,考试前突击学习,强闻博记,对所学内容一知半解,不求甚解。前几年,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背景下考核过程更多地向课堂倾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够更为深入地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但是考核工作量加大,对于大班授课很难全面考核到每一位学生。另外,本门课程中大气污染物稀释扩散模式、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和除尘技术等章节中涉及大量较复杂的公式,期末统一闭卷考试成绩难以全面体现师生教学成果。针对这一问题,在期中偏后阶段进行开卷阶段测试,将成绩计入期末总成绩中。因此,课程考核仍以期末笔试为主,平时测试为辅,对考核模式及考核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加入开卷阶段测试,较好的解决原考核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二 思政融入培养目标及教学过程
(一)完善课程目标,融入思政元素
课程目标体现教育育人功能,明确本课程承担的思政教育和价值观引领内容。在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中,体现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三个层次,如下:
课程目标1:掌握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和典型工艺等。能够应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和分析环境工程问题,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艺的设计能力。
课程目标2:能够利用工程知识开展初步的工程设计,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模型、计算机软件等现代工具预测和模拟复杂的环境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3:了解环境工程专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国际状况,能就大气污染防治问题提出合理的意见或建议。
课程目标4: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控制大气污染的必要性,通过学习形成对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工程师职业价值的认同感,明确加强政府监管,推动各行各业加强环保意识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必要保障。
(二)整合课堂教学内容,落实思政教育
在授课中突出重点,理论与实践并重,在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进行一定的整合。在原有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开拓“与时俱进式”教学模式,实时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官方网站信息,及时了解、补充新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法规政策,对国内外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热点话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及时了解,做到课堂理论教学和当前大气污染现状、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法规政策相结合,与时俱进。例如,近几年来中国以京津冀地区为首的大气雾霾事件频发,因与大众健康休戚相关,备受关注。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分析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①环保意识不强,工业废气未达标排放;②汽车越来越多,汽车尾气排放量污染物量增加;③土地荒漠化、建筑工地、道路交通带来的扬尘等等。后果:环境污染会危害身体健康,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公民个人,我们要增强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保护环境;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做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职业人,我们更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从技术上为环境保护提供支持。
(三)结合考核知识点,达成课程思政教育
在课程考核上,将课程知识点与实际应用密切结合,强化课程思政教育。例如对课程目标3的考核,可以采取综合性案例试题模式,分析大气污染现状,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给出治理方案或措施。
例如:分析雾霾天气成因并给出改善方案。这就涉及到雾霾的组成成分,燃烧过程及污染物的排放及稀释扩散,大气污染气象学,颗粒污染物的控制,气态污染物的控制及机动车污染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从各个方面加以分析阐述,同时融入思政教育理念。
1.雾霾及影响。当空气中大量细颗粒物(PM2.5)的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持续积聚,加上静稳天气等影响就会形成雾霾。具体而言,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又称为细微颗粒物,虽然其在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但却能影响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细颗粒物中包含硝酸盐、硫酸盐、汽车尾气、生物质燃烧、土壤、冶金尘等。这里可以分析提出从污染物来源方面如何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与环保意识的相关性如何?
2.燃烧过程及污染物的排放及稀释扩散。燃烧过程如何控制?燃烧尾气治理问题,除尘,脱硫,脱氮等处理设施正常运转。坚持执行环保法,达标排放,人人有责。
3.气象条件的影响。城市雾霾较乡村严重。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能源消耗、建筑物和道路等热储备大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市区的气温明显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雾霾与城市热岛效应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雾霾时,城市上空的各种雾霾微粒和烟尘会吸收大量的长波热辐射,产生温室效应;城市中建筑物密集,使得风速减小,影响了热量的扩散,加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同时,城市热岛效应加大了以后,近地面温度升高,空气做上升运动,形成了低压涡旋,会导致大气污染物在城市中心区域聚集,增加了发生雾霾的可能性。城市热岛效应对雾霾的影响?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应该做些什么?
可提出合理建议,如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等[5]。通过综合案例分析部分达到对课程目标4的考核目的。
三 新形势下的课程思政教育
(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手段也是为此服务的。这种教学手段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缺少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在科学技术及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学理念应是以知识的价值为本位的,情感、态度、智力、能力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教育者角色意识需随之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
网络课堂名师云集,对于知识的学习方式,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教师作为一个“学习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促进,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随时更新教学手段和理念,弥补网络教学的不足之处。教师一定要转变角色,树立新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尊严,热爱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能用统一的模式规范每一个学生。学生在学习上、思想上的困惑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学生思想、行为中的闪光点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从学生的学出发,形成一个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完成知识传输、思想、情感、能力的交流。
(二)突发的新形势下网络课堂思政教育
2020年初的新冠病毒疫情将网络课堂推向高潮。在突发的新形势下,“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育”,我们高校教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按照上级要求,开展了精彩纷呈的网络专业教学。同时也在不断地思考和挖掘专业课堂中的思政元素,主动化身“思政教师”为学生传递疫情防控正能量,力图做到润物无声,如盐入味,让学生们既能体味新知识中的奥妙,亦能感受到在灾难面前令人震撼的中国力量。
通过一系列的精心准备、反复测试和实战演练,老师们渐渐都坐稳了这张“主播椅”,能够较熟练地运用超星平台、QQ平台、钉钉平台、微信平台,主讲专业课程的同时,积极探索有关疫情的思政素材。
众所周知,本次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新建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同时作为这个时期最瞩目医院项目,对项目的专业要求十分苛刻。而这其中的医用空调又是其中关键的部分之一,对空气的温湿度控制、净化等级控制、换气次数控制、颗粒物浓度控制、压力梯度控制、室内气流组织分布控制等维度均有严格要求,其工艺难度远远高于普通人居场所空调。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向雷神山提供最新可调用医用空调库存全清单,以方便火神山项目总设计方中南设计院,与医用净化设计方江苏环亚医用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紧急方案设计工作。疫情防控期间,社会各界众志成城,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得以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李凤.给课程树魂: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8(11):43-46.
[2]安瑞平.高校思政教育在互联网视域下的改进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6,3(29):259-260.
[3]张晓东,黄远东,王冠.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为例[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04):380-385.
[4]丁建东,邵旷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绿色科技,2019(19):294-295.
[5]王琼,廖剑宇,谭晓波,胡光伟,李晓勇.“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08):102-103.
[6]耿春香,安慧.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及OBE理念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设计解析[J].才智,2019(22):92.
[7]姜学霞,吴贤格,彭昌盛.应用型高校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25):170-171.
[8]王国英,陈学福,贾晓宁,于银水,李澜,史高峰.环境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实践与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9(24):121-1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