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解析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21 13:51: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社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下,“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思想再次闯入人们的视线中,而作为孩子教育起点的学前教育,也因此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队伍得到了重建,以便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学前儿童的重视度,作为培养学前教育人才主要阵地的高职院校,其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受到了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学前专业教师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的任职教师在教学实践经验上存在不足,同时还存在科研水平较低、“双师型”教师紧缺、教师队伍聘任不规范、以及师资力量和质量得不到满足等问题,而这均是本文需要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本文引用格式:刘玉芝.解析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J].教育现代化,2020,7(39):174-177.

How to Construct the Teaching Staff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U Yu-zhi

(Panj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Panjin,Liaoning)

Abstract:In the increasingly white-hot social competition at the moment,the idea of“let children win at the starting line”has once again entered people's attention,and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children's education,preschool education has also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the society.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China,the teaching staff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been rebuilt so as to better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current society.In recent years,increased the degree of attention to the preschool children in our country,as the main posi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work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by the local governments at various levels shall,through the analysis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e-school professional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ur country,found that preschoo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ur country the qualifications of teachers in teaching practice experience existence insufficiency,at the same time also has the low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the shortage of“double type”teachers,teachers'appointment is not standard,and the quality of the teachers and not satisfied,and this is the need content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reschool education;Teaching staff;construction

一 学前教育专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指的是家长、教师在孩子的幼儿阶段,对孩子的某些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目的性的、计划性的引导教育,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与独立人格,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好的学前教育能让孩子受益终身。同时,幼儿阶段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是孩子智力、心智、身体成长的黄金时期,可以说学前教育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影响着孩子未来的成长,因此要加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建立优秀的师资团队,提高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帮助孩子更好的健康成长。

二 高职院校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一)数量上存在结构性短缺


我国的学前教育行业在数量上存在结构性短缺,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不同区域间的财务状况与经济发展情况各不相同,而当前的学前教育教师编制却并没有因地制宜的进行核定,进而导致贫困成为学前教育教师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尤其某些较为贫困的乡镇和农村地区,根本就没有学前教育的概念,而是由中小学教师兼职。在较为贫困的区域,任聘的学前教育教师编制的核定数量由当地的县级政府买单,面对需要新增的教师编制,就会使本就捉襟见肘的财政变得更加力不从心,大大增加了县级政府的财政负担,如此就出现了学前教育编制紧缺问题,并导致乡县所需学前教育教师数量不足。

与人口较多的城镇相比,乡村幼儿园虽然规模比城市小,但由于数量相对较多,并不像城市那样集中划片便于管理,因此需要的学前教育教师编制较多,不能与城市的学前教育编制核定标准一样,其需要根据乡村幼儿园的实际分布情况来解决,以此核定乡村教师的编制数量,缓解乡村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师短缺的情况。

此外,近些年农村来城市务工的人数增多,留守儿童的问题严峻,为给予子女更好的教育,当前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都会将其子女带入城市上学,如此就导致当地幼儿园大额班频出,一些幼儿园的班均幼儿数往往在40人以上,甚至还会出现近百人的超级大额班,这不仅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也使本就师资力量不足的幼儿园增大了压力,致使幼儿园无法安排更多的老师对幼儿的安全进行监督,幼儿园只能将学生拘在教室中,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

\

 
(二)供给上存在专业性不足

学前教育行业自2011年,终于引来发展的春天,幼儿园无论在规模还是数量上都有了大幅度增长,相应的学前教育需求也随之增长。但与增长的学前教育市场相违背的是,许多高职高专学前教育毕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没有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反而有许多非师范、非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人员,通过招聘和转岗进入到学前教育的教师队伍中。有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在入职前,并未接触过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内容,且部分幼儿园缺少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甚至部分幼儿园根本就没有学前教育专业出身的幼师。同时,许多幼儿园园长也不是学前教育专业,而是由转岗教师担任,或由该幼儿园附属的小学校长兼职,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行业在供给上存在专业性的不足,学前教育专业出身的教师缺乏,并最终导致现有的学平前教育行业整体水较低。

另外,转岗的幼师多为中小学教师,这使得幼儿园教育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小学化”。同时,转岗教师存在专业技能上的缺失,幼教专业性知识可以通过培训快速获得,但跳舞、唱歌等与学前教育相关的专业技能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幼儿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期,活泼好动,基本没有自制力,生搬硬套中小学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幼儿教学是错误的。学前教育需要用多样化的课堂教育,如唱歌、课堂小节目表演等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玩乐中获得知识,这就要求幼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细胞和亲和力。

同时,学前教育行业还存在职业吸引力不足的问题。合理的教师流动应该是上向流动与下向流动并行,且质的合理性流动结合与量的合理性流动是结合的。然而在当前的学前教育师资自主流动中,由于幼师行业前提投入高,见效慢,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为获得更好的职业回报,多会选择其他回报较快的行业,而留下的学生则会选择薪资待遇较好、环境较好的大城市,并不愿意选择较为偏远且待遇较差的贫困乡镇。

此外,社会上多数人对学前教育的印象仍旧停留在“看孩子的人”、“保姆”等印象,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知度和社会重视度不足,这致使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对自身的身份认同较为消极,进而转投其他行业,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性。

(三)发展上存在环境性受限

教师行业的发展组织环境主要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二者都会影响教师专业的未来发展。从内部环境来说,教师在数量上的不足与人员结构的不均衡,严重阻碍了教师相互间交流活动与科研活动的开展。在当前的学前教育行业中,教师数量的严重不足,导致许多幼儿园在教师的配置上,只能实行“一师多职”或“一师一班”的教师配置。面对乡镇幼儿园中存在的超大额班,幼师的精力会被严重压榨,职业时间和空间也会被超负荷的工作量所挤压耗尽,如此就难以谈论职业发展规划,抽不出时间与其他幼师就教学上的困难进行交流探究,甚至还会致使部分幼师因为过重的工作压力而纷纷转行。该情况不仅阻碍了教师知识的积累与传播,还使学前教育行业的专业发展受阻碍,教师专业发展出现专业感情上的孤独,最终学前教育人才的流失。

此外,如前文所述,大部分幼儿园园长是由转岗老师或附属小学校长兼职,专业系统培养的缺失,使这些园长普遍对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缺乏科学的办园理念。同时缺乏幼儿园管理经验与幼儿保育经验。在这种环境下,园长不能对本园老师提供专业性的成长助力,也不能很好的为学前教育老师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难以保障幼儿的身心安全。

在外部组织环境上,虽然我国学前教育教师缺失,但整体的教师数量较多,如此就会导致学前教育教师得到的培训机会较少。且因城镇差距,还会出现培训机会分配不均、培训内容不适合、培训方式不合理、培训内容无法落实等问题,制约了学前教育行业的外部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培训机会分配不均匀。

由于学前教育教师在结构供给和数量上存在问题,部分园区只有优秀教师才能获得培训机会,竞争激烈,而部分园区由于缺乏教师,不得已让工勤人员代替,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培训名额,资源的极度分配不均,对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恶劣的影响。而且现有的集中培训模式单一,而网络培训又存在形式化严重的问题,学习效果无法得到保障。最后,一些教师在外出培训后,会因为园区间内外环境的差异,产生巨大的心里落差,萌生出转行或换园的工作念头,这也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

三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

(一)重视培养“双师型”教师


由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教育基础,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心理素质,这对注重培养应用技术的高职院校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此,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要重视培养“双师型”教师,不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即“双素质型”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在学前教育的教学中,将专业知识、技能、思想道德以及良好的心里素质等进行完美融合,推动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双师型”教师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能够更好的应对当前的学前教育需求,进而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

(二)构建合理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

在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组建过程中,必须高要求、严把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才能进一步够构建合理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而其中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质量是推动学前教育行业发展的核心。因此,若要提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首先应组建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基于此,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聘请上,应充分面向全社会进行社会招聘,不但要在学历上设置要求,还应在教师的专业素养、年龄结构、过往教育经验等多方面对聘任老师进行综合性的考核,对特别优秀的人才,应不拘一格,为其开辟绿色通道,从而扩充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做到吸引人才的同时留住人才,进而提升整个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为高职院校落实培养“双师型”教师政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为确保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专业化的迈进,高职院校相关的教育部门应依据“双师型”教师的特点,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将其分为理论和技能两种教师,理论教师包括:幼儿园活动设计、中外幼教史、学前心理学、幼儿园班级管理教师、幼儿园游戏教师等,技能教师包括:舞蹈、口语、弹唱、手工等课程,以此丰富学前教育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经验,进而不断的调高学前教育老师的专业素养,为学前教育行业输送能够更好满足社会需求的“双师型”学前教育教师。

\

 
(三)构建合理的阶梯式薪酬制度

由于公办幼儿园内部有无编制的教师在薪酬待遇上存在较大差距,进而导致学前教育教师流动性较大,为留住人才,确保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当地的教育财政部门应根据当地园区的实际情况,合理构建阶梯式薪酬制度。

首先,对教师补助的经费统筹级别进行上移。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仍有大量发展较为落后的偏远地区存在学前教育教师严重不足的情况。为此,我国在2015年颁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政策,支援偏远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虽然在政策颁布后,偏远地区的幼教工资有了较大提升,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其职位的吸引力仍旧不够,大量的优秀学前教育教师依旧向城市倾斜,相当一部分的幼师宁可选择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私立园区,也不选择贫困地区公立幼儿园的编制岗位。而且贫困区域的地方政府财政收支能力较弱,无法及时的对贫困地区的幼师进行各种奖补的拨付,这也是导致学前教育教师流失的原因,因此必须建立补助经费统筹级别的上移,由上一级或中央合理分担的机制来解决教师薪酬的问题。

此外,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艰苦和边远程度,对幼师的综合待遇标准进行细化。虽然都处于一个管辖区,但由于交通出行状况、园区基础设施等环境因素造成的差异,还是会导致不同园区间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压力及生活压力存在较大差异。如果选择统一的薪酬制度,而忽视实际的教学情况和教师生活情况,则长此以往就会使综合待遇较差的教师产生思想波动。因此,要设置阶梯式薪酬制度,对所处位置较偏、环境较差的园区给予较好的薪酬待遇,以此来弥补教师间因教学外部环境而造成的各种不均衡,消除因薪酬待遇不公而导致的消极情绪,改善学前教育教师的外部环境,增加偏远地区公立幼儿园的职位吸引力。

(四)确立“专业提升+心理建设”的综合发展策略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队伍组建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且综合素质较高的学前教育教师,以此解决当前学前教师数量缺失和结构不均衡的问题。确立“专业提升+心理建设”的综合发展策略,能够从根源上确保学前教育行业的稳定发展。因此,首先要为学前教育教师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构建可以满足其成长和发展的职业平台,帮助教师树立爱岗敬业的健康心理,使教师以身作则,爱护幼儿,提升师风师德。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园区所在的社区文化的建设中,拉近社区与幼儿园间的距离,提高学前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进而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树立职业自信心。

(五)加大教学设备的投入力度

随着计算机设备的普及,越来多的高校开始引进多媒体教学软件,这在丰富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授课中,也应积极引进各种先进的计算机硬件教学设备,促使信息化、科学化、数字化教学的落实。而且当下的学前教育也在逐步迈进数字化与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这样做可以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员提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发展变化,利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员,提前掌握、熟练使用互联网教学的技巧。幼师利用互联网可以快速找到适合幼儿教育所使用的图片、音频文件、视频文件以及文字文件,利于缩短幼师的备课和课前准备时间,从而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关注幼儿的安全和心理发展,辅助开展区角活动,留给幼儿充足的自由活动空间,确保幼儿在学前教育中变得更为活泼开朗,促进幼儿的身心健身发展。

四 结语

如今,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重视,随之而来的是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急需,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的阵地,必须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软硬件投入,注重培养“双师型”教师,重点加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陆菊,罗将道.试论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及其队伍建设问题[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07):119-120.
[2]张宁.建筑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16,18(11):65-67+70.
[3]杨涛,郑芳.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2009(06):122-123.
[4]李景霞.新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2008(03):52.
[5]王涵平.浅析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6,3(20):42-43.
[6]王瑶,周念丽.我国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建设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J].教育观察,2020,9(08):5-9.
[7]孟丽萍.新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的发展[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1):15+20.
[8]刘小青.浅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师资培养[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19,34(06):91-9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43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