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将传统学徒制与现代职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已在不少高职专业教学中进行过成功尝试。为此,本文以“林业信息技术”课程为例,研究探索现代学徒制下课程的教学改革,论述了改革的必要性、改革实践及改革成效;重点阐述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程项目和考核方案的实践;最后简要介绍了本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林业信息技术;课程;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柴红玲,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林业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初探[J].教育现代化,2020,7(35):66-69.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ourse Reform of"Forest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Based on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CHAI Hong-ling,YING Jun-hui
(Lishui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Lishui Zhejiang)
Abstract:With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modern apprenticeship is a new talent training mode that integrates traditional apprenticeship with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and it has been successfully tried in many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Taking the course of“forest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as an example,this paper studies and explores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under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and discusses the necessity,practice and effect of the reform.It mainly expounds the practice of course objective,teaching content,course project and assessment scheme.Finally,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efforts.
Key words:Modern apprenticeship;Forest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Course;Reform
一 引言
自2014年8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发文之后,全国高校结合学校专业的发展情况,与企业共同探索学徒制课程、协同培育学生,已成为校企共同关注和研究的课题[1]。现代学徒制是学校教师,企业技术人员,校企双方通过专业技能交流、专业人才培训、就业机会提供三方面的通力合作,开设专业课程,提供专业指导,安排就业机会的人才培养模式[2]。2015年,我校林业技术专业作为“现代学徒制”的试点专业,积极寻找与专业对口的企事业单位,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专业核心课程融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之路。
当前,为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各林业基层和企事业单位非常重视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林业企事业迫切需要一批掌握信息技术的林业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这对林业信息技术教学教改无疑提出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命题——如何培养林业信息技术高素质专业技能应用型人才?[3]“林业信息技术”作为我校林业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已形成兼具理论知识系统性和实训项目完整性的课程教学体系。但从实际教学过程和效果看,仍然还存在一些诸如教学内容较陈旧、教学模式较传统、联系实际不够紧密、实战性差等亟需突破的瓶颈问题。本文以我校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林业技术的《林业信息技术》课程为例,探索现代学徒制下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以期能够为林业技术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也为助推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林业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有益于教学内容的专业化
现代学徒制下,专业化的教学内容更加有针对性和适用性,企业和学校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开发出基于项目教程具有专业技能和专业职业素养教育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现代学徒制的课程教学内容专业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学校教学更加突出基础知识的专业性,在专项技能训练中深刻理解专业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企业教学更加突出技术专业性,在专业岗位实习中重点掌握专业技能,专业化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有利于教学组织形式的多元化
由于教师资源、实训室资源的限制,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多为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而现代学徒制由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施教,其教学的组织形式多样,不仅可以利用双方的职业专长协同教学(教师负责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岗位涉及的专业基础技能传授,师傅负责岗位技能传授,协作学生培养);还可以利用真实案例操作由教师或师傅进行现场教学。现代学徒制下课程的多元化教学组织形式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助于其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三)有利于育人机制的有效化
人才的培养需要多方位、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均是学生的导师,通过校企双方共同育人,双导师联合传授,培养真正符合企业所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专业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能否掌握专业技能,为从事相关岗位做好准备是课程的核心目标,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课程改革,使林业技术专业的育人机制更加合理有效,能发挥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的能力专长,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以后从事相关岗位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操作经验。
三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林业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实践
伴随着在线课程平台、虚拟仿真技术和微课等信息化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传统课堂教学和现代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成为高校变革的方向[4]。林业信息技术课程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教学做考”一体的立体化、信息化教学模式,以改革实践促进现代学徒制在林业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应用。
(一)课程目标的定位
校企双方共同建设课程是实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和关键,是实现学生到学徒身份转变,实现教学与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的重要保障[5]。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建设最为关键的准则,根据本课程对接的岗位需求,校企共同确定工作过程导向的典型工作任务,然后确立课程目标。“林业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主要是探索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课程主要目标是以构建“森林资源一张图”为主线的教学内容体系,掌握森林资源信息采集、输入、处理、分析和显示等,具备从事林业调查与规划设计岗位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毕业后可以从事森林资源调查和规划设计等相关的工作。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
现代学徒制下的教学活动,必须考虑到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与林业行业企业接轨,将林业信息技术的实时现状和实时技能动态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掌握最新的职业动态发展情况。结合教学项目开展教学,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融入教学过程中。
以林业调查与规划设计岗位工作任务为核心,以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为基础,在综合分析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由企业师傅提供典型工作案例,围绕5个项目开展教学,每个项目分成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具体的安排如表1所示。
(三)教学项目的实施
课程教学项目的实施,以班级为单位展开,以校内老师为主进行授课,企业师傅主要负责课程教学案例的提供、教学中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的解决、当前需要完成的项目实战指导。为提高林业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将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与开发,以学生为主体,以中国大学MOOC和智慧职教为共享平台,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和超星泛雅教学平台,建设课程资源库,开发线上教学资源库及各项活动。
本课程构建“线上”(网络教学)+“线下”(课堂教学)、“教学做考”一体的立体化、信息化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既可以通过网络教学资源提供的示范性操作,引导学生模仿操作完成任务;还可以通过线下双导师的针对性指导和演示操作,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实践;让学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边做边学边考”,使学生在递进式的教学案例中不断获取相关知识和职业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意识,为成为一名能胜任工作岗位的技术型人才做准备。
建设的网络教学资源包括:微课、操作视频、试题库、历年试卷集、项目任务单、典型工作案例解析等。学生可以在“线上”观看视频、线上作业、线上互动等,在学习过程中,双导师能“全天候”指导学生工作技能,“点对点”解决学生学习问题,实现全天候、动态化地反复学习技能,实现“自主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率。
以“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输入”任务为例,线上教学首先发布操作、测试、试题、学习等各项任务,然后学生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微课等教学资源自主完成任务,还可以在网络课程学习中在线提问、作业提交、在线讨论等;教师和企业师傅可以在线答疑、作业评价、学习监控等。“线下”的教学活动包括:讲解重点和难点、演示关键技术、评价“线上”任务完成情况、布置新任务等,“线下”教学是“线上”任务的巩固和提升,线下学习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教学做考、信息化、立体化教学。
(四)考核方案的制定
现代学徒制体系下,学生的职业技能需要在学习实践中反复训练,因此课程考核以学生所形成的职业技能为核心,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6],“林业信息技术”课程采用多种考核形式,包括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线上”考核和“线下”考核、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具体见图1所示。过程考核占40%,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线上学习情况等;结果考核占20%,包括“线上”和“线下”的任务完成情况;期末考核占40%,通过“线上”的试题库随机生成试卷进行考核。
四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林业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成效
“林业信息技术”课程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ArcGIS软件的应用能力大幅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得到激发。
(一)合作企业和课程教学案例的数量均有所突破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与本课程相关的合作企业实现了零的突破,截止目前,有3家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课程的改革;教学案例实现了从教材案例到典型工作案例的突破,课程的教学案例均为合作企业提供,目前共搜集到4个典型教学案例,为课程“教学做考”一体化立体化教学模式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材料。
(二)线上学习情况和任务完成率均有所提高
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情况,本课程每周安排4课时、教学周数为15周,总计60学时。通过“线上”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课程改革前后的网络课程学习情况均有所提高(如表2和图2所示):线上学习时长提高了23.1%;阅读资源库中的材料次数提高了27.8%;任务完成率提高了8.9%;进入课程的次数提高了59.4%;向老师提问的次数提高了50%。通过分析,表明学生在“线上”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并能与企业师傅和老师互动讨论,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及课程的教学效果。
五 结语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林业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企业必须为教学提供合适的项目资源和指导师傅;教师必须将学生的德育教育、职业素养培育与专业技能学习融会贯通,教师自己必须加强行业企业先进技术和理念的学习,从而达到共同育人的目标。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林业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企业和学校双方深度合作,准确定位岗位技能的内容共性和育人衔接切入点[7],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根据专业岗位技能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在下一阶段课程改革中,继续完善“线上”的教学资源库和每个任务的教学设计,深入推进本课程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周爱美.高职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9(12):150-152.
[2]袁鹏.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旅游管理专业茶艺实践教学创新与实践[J].福建茶业,2018(10):136.
[3]方陆明,吴达胜,徐爱俊,等.林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9,37(1):11-15.
[4]陈然,杨成.SPOC混合学习模式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5):42-47.
[5]贾娟,王婷婷.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食品添加剂应用技术”课程实训项目设计与实施[J].农产品加工,2019(12):100-103.
[6]邹丽珊,李泽文.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8(6):89-91.
[7]胡慧之,张玉娟.现代学徒制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PLC与触摸屏应用》课程为例[J].智库时代,2019(23):162-1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