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针对当前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以OBE理念为指导,以强化学生的能力目标达成为目的,加强各个过程的任务完成质量监控和目标达成评估,设计了包括开题、实习、实质设计和论文答辩四个环节,各个环节结束分别设置开题答辩、中期考核、设计成果验收和论文评阅、答辩五个主要考核形式,形成了“四阶段、五考核”的阶段化考核的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经过实施验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OBE理念;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目标考核
本文引用格式:郝建军,等.基于OBE理念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7(35):88-90,123.
一引言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注重学生的能力达成,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OBE理念,持续改进教学各环节。OBE理念就是在人才培养中首先确定学生最终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再根据此开展教学设计与实施。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评价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毕业设计主要为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方法,解决实际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在解决设计中的遇到问题时的创新能力。
OBE理念看重的是学习产出目标的达成,即能力的达成,这就要求考核方式和内容要能支撑对学生获得能力的评价[1-4],即需要对考核内容和标准进行细化,使之能很好地匹配能力的评价[5.6]。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与实践能力密切关联,所以毕业设计是最重要的实践课程,近年来,学院积极开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改革和培养模式实践,构建“四阶段-五考核”模式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体系,为培养和提升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复杂系统工程的能力做了一些探索。
二 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通过参与毕业论文评阅以及本课程毕业答辩,发现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参差不齐,问题比较多,通信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出现逐渐的下滑趋势。
1.论文抄袭问题。当前社会风气和高等教育现状影响下,学生对自身要求松懈,对待毕业设计态度敷衍,能混则混;另外有些指导教师态度也不认真,毕业设计题目数年不变,学生可找到前几届学生的设计照抄,或直接抄袭网上硕/博士论文中的部分章节,简单复制粘贴和拼凑后就交给指导教师;更有甚者,到淘宝网上花钱找枪手代写论文或买设计、论文成品,稍事加工后直接交差。
2.毕业设计时间被缩水问题。本专业大部分学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毕业设计时间被考研复试、调剂、找工作等事情严重占用。16周时间,学生实际用来做毕业设计的时间一般只有6、7周,可以预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远远达不到预期的专业培养目标。
3.学生学习自主性比较差。要想做出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这需要学生收集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本专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充分了解后,通过资料整理、系统设计(实现)和性能分析(测试),要完成质量高的毕业设计需要至少14周的时间全心投入,而学生再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上也不够重视,认为根据惯例,老师不会“难为”自己,学校和专院也没有明确的淘汰机制,因此缺乏上进的动力,缺乏主观能动性。
4.整个毕业设计的评价严重依赖于论文答辩环节。本科生的答辩基本上在10~15分钟左右,口头表达能力好的学生往往获得评委的高分,口才表达稍差的学生通常得分偏低,毕业设计成绩与平时付出的努力关联度不大,这使答辩成绩偏离了课程评价的初衷,这种重视结果、忽略过程的考核方式,不能反映真实的教与学水平。
三 毕业设计课程改革措施
此阶段的目标达成评价包括题目审核和开题答辩:
1.题目审核
为保证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提升毕业生的能力,先以通信工程专业为试点,对当前毕业设计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主要思想:制定目标、过程监督、阶段考核、末位淘汰。
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1.加长毕业设计时间。将毕业设计开始时间提前,从大四寒假前开始,毕业设计时间涵盖整个寒假,从四个月延长至五个半个月(包含五周的假期);2.毕业设计分阶段考核。毕业设计时间分成四个阶段,选题/开题阶段、毕业实习阶段、实质设计阶段和论文答辩阶段。对每个阶段的工作设定目标,实施分阶段考核制度;3.加强过程监控。要求学生每周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并做记录,将汇报内容和指导教师的建议整理成册;对校内做毕业设计的学生,用考勤机进行工作日考勤,对校外做毕业设计的学生,采用微信报告所在位置,并用拍摄小视频方式不定时汇报在实习单位工作情况;4.实施末位淘汰。对答辩不合格学生数量进行控制,第一次答辩不及格率为8%,最终答辩不及格的为参加答辩学生总数的3%。
措施分别从创造条件、过程监督、激励和淘汰几个方面入手,奖励+惩罚的策略,激励学生做好毕业设计工作。
为贯彻目标导向和过程监控理念,将整个毕业设计分成选题/开题、实习、实质设计和论文答辩四个环节,以及针对学生能力达成的五个考核,如图1所示。
四 分段式任务设计及阶段目标
整个毕业设计的任务也按这4个阶段分解。
(一)选题/开题阶段
此阶段开始于在学生四年级的第一学期期末,选题结束后,指导教师根据双选结果,给所指导学生布置近期学习、查阅书籍等任务,做好毕业设(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这一阶段的阶段目标是根据设计目标,进行需求分析、目标分解,提出解决方案,并设计具体实现方法和细化的步骤。
本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和强化学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功能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的能力,以及在设计环节中体现的创新意识和安全、环境意识。
题目审核是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是否恰当,是是否可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体现通信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题目要切实做到与培养目标、工程实际、经济建设紧密结合。保证一人一题,针对指导教师提供的毕业设计题目,审核题目与本专业的符合度,题目简介所表达的工作量,题目的难易程度以及与往年题目的重复度,由专业教学指导小组负责审核,审核不合格的题目不列入毕业设计题目选择的列表。
2.学生开题答辩
开题答辩是对学生工作的评价。学生选好题目之后,经过查文献、制定设计方案之后,撰写开题报告,在毕业设计学期第四周,进行开题答辩。答辩小组教师针对学生对相关领域技术的了解情况、方案的可实施度、经济性和设计任务分解等方面打分,低于60分者,修改一周后再申请毕业设计开题答辩。
(二)实习阶段
毕业实习阶段在开题阶段之后,共两周时间。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现场了行业、企业的相关技术现状,加深对毕业设计课题的理解,为以后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增加感性认识,打下扎实基础。
本阶段的教学目标: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际情况、新技术以及现代工业生产的组织、管理方式以及工艺过程。
(三)课题实质设计阶段
实质设计阶段就是确定系统(或单元)设计方案之后,根据设计目标进行的具体细节设计,对于电子信息类毕业设计,所有细节(单元)设计结束后,再整合成一个整体,进行测试或性能分析。由毕业设计验收小组根据设计目标进行验收。
阶段目标:①针对所设计课题,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经济和管理决策方法,按照开题阶段设计方案开展具体设计工作,并在满足产品和设计基本指标前提下,优化设计。②在满足产品和设计基本指标前提下,优化设计,掌握复杂工程管理的方法,能针对设计课题,进行需求分析、目标分解、课题团队合作管理、进度控制和评估、质量管理等。
(四)论文/答辩阶段
此阶段包括论文撰写和毕业答辩两个环节。学生将所做设计内容、结果,依照科技文献撰写规范和学校学士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整理成学位论文。在讲论文内容精炼,准备15分钟的答辩。
此阶段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就通信专业工程实践中的专业问题及解决方案整理成科技文献,并能做出口头清晰表达的能力,还应能就具体专业问题与业界同行进行有效的沟通。
五 考核评价体系
(一)选题/开题阶段考核
考核方式为开题答辩。本阶段包括论文题目拟定、预备知识准备、开题报告三部分考核内容,占毕业设计(论文)总成绩的10%。该阶段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所选题目难易程度、资料准备完善程度及态度表现定量和开题报告答辩情况评价。
(二)实习阶段考核
考核形式为考查实习表现和实习报告撰写情况。实习带队教师根据实习期间学生表现和实习报告撰写情况分别给出实习表现成绩和实习报告成绩,各占50%。此阶段的考核结果不列在毕业设计总成绩之内,单列为毕业实习成绩。
(三)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为在总的毕业设计阶段进行到一半时对学生的设计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考核的主要依据是课题进展报告、考勤记录以及每周向指导教师汇报的记录。占总成绩的10%。
(四)实质设计阶段考核
考核方式对设计成果的验收。各专业组织教师组成验收小组,对照开题报告所提的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设计目标,检查学生所设计系统(单元)是否能正常工作,以及其性能是否达到设计目标,所选择设计工具的合理性,对设计内容的熟悉程度,验收成绩占毕业设计总成绩的20%。
(五)毕业论文答辩
该阶段是“四阶段-五考核”体系的核心,包括论文审阅和答辩两种考核形式。指导教师及特邀评阅教师对学生论文(设计)的内容、格式(包括图表是否清晰、论文结构是否合理、结论是否可靠、参考文献是否规范)进行评价,凡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量或格式不规范的学生不能参加毕业答辩。此外在答辩前执行重复率检查,论文重复率超过40%则不能参加答辩。
答辩成绩实行末位淘汰制,第一次答辩成绩排在后8%的学生评定为不及格,不及格有第二次答辩机会。二次答辩成绩合格则计入总成绩,若二次答辩成绩不及格(成绩位列毕业生总数的后3%),则该学生本次答辩成绩为0,推迟毕业时间,需第二年跟下一届重新答辩。
毕业设计各阶段考核标准以及成绩占比如表1所示。
六 改革实施效果
以OBE理念为指导,自2018年以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课程为教学改革试点,“四阶段-五考核”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边实施边完善,成功运用于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控制管理。为发挥优秀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学院配套出台了相应的激励措施,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逐步提高,论文优良率由2017届46%提高至62%(2018届毕业生,2019届为69%),一批高质量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脱颖而出,对全学院其他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控制起到引领和借鉴作用。
“四阶段-五考核”考核评价体系是基于目标导向和过程控制的理念,将考核指标分解到毕业设计的四个阶段,实施阶段化质量监控。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特点,在不同的毕业设计阶段,尽量把定性考核转化为定量考核,每项考核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权重。从通信工程2018、2019两届毕业生的实施效果来看,确实达到了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薛彩霞.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J].高教论坛,2011(11):56-58.
[2]赵宏伟,秦昌明.本科毕业论文形式多样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04):171-172+207.
[3]袁华,陈伟,郁先哲,等.基于OBE原则的实践教学体系再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07):206-209.
[4]吕闰生.“三段式”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体系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0):158-160+173.
[5]边莉,赵金宪,李海军,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与改革[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S2):17-20.
[6]赵永强,李晋生.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290-292.
[7]杨洪涛,王小兵.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的测控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06):183-186.
[8]李花,刘晓东,王枫,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专业应用能力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01):174-1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