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提高教学质量,各大高校兴起了各种混合式教学改革活动,引发了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通过对多个高校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活动的分析及本校教改实践活动的总结,结合相关混合式教学的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给出了一个混合式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三个步骤出发,列出了17个详细的评价指标,并讨论了进行这种混合式教学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混合式教学;MOOC/SPOC;翻转课堂
本文引用格式:杨春霞,等.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质量评价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41):10-13.
Study on Quality Evaluation of MOOC/SPOC Based Blended Teaching
YAng Chun-xia1,WAng Hong-tao2,HuAng Ying-wei2
(1.The Hi-tech College of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n Shaanxi;2.Faculty of Printing Packaging Engineering and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of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n Shaanxi)
Abstract:Nowadays various blended teaching is prevalent in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gain better teaching results,which give rise to the study on the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In this paper,firstly living examples related MOOC/SPOC+flipped class published publicly are studied and our experiment is discussed,and related theory results is analyzed,then a evaluation system on teaching quality is proposed.It consists three parts from the view of teaching process:teaching preparation,teaching implementation and teaching evaluation,and further seventeen detailed indicators are outlined.Finally,a suggestion to develop the blended teaching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is discussed.
Key words: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blended teaching;MOOC/SPOC;Flipped class
一 引言
目前,MOOC/SPOC在教学理念方面对全世界的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适应小班教学,被称为“后MOOC时代”的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教学方式被提出。相比MOOC,它的特点是:人数少、在线注册、辅助的线上或线下课堂、答疑[1]。SPOC是MOOC未来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教育部大力提倡高等教育利用MOOC/SPOC资源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于是,将MOOC/SPOC教学与已研究多年的翻转课堂教学结合就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发展趋势。本文基于各高校成功实践的案例研究和相关理论研究,讨论了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质量评价问题。
二 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一)案例研究现状
罗丽苹等在《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针对学生基础差异大、学生多及教学方法传统导致的学生参与度低的情况,采用了SPOC+微课+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的方法进行教学[2]。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学生自学训练——依托SPOC平台和BYOD完成知识的传播,课中师生活动建构——依托实体课堂教学环境和BYOD通过多样化教学活动完成知识的内化,课后师生评价拓展——依托SPOC平台和BYOD进行教学效果检测。在与超星泛雅平台的合作教学活动中,总结出了该案例中成功实施翻转课堂的几个重要因素:模块化教学内容组织——把教学内容分为几个独立性较高的模块和子模块,子模块分为基础模块和进阶模块,以此来解决学生基础差异大,学生接受能力差异大的问题,不同模块考核评价设计也不同;立体化教学资源制作——通过微课视频讲解、计算机屏幕操作、实物操作演示和现有视频加工再利用等激发学习兴趣;多样化教学活动案排——根据课程、内容特点,把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型、操作型和理论操作结合型,采用了问题探究、讨论辩论、知识竞赛、任务驱动、项目式训练、案例学习、游戏式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等多种方式组织教学;多元化教学评价实施,重点强调学生作品成果评价,也包括对学生参与的视频观看、问题提出、参与交流情况、分享学习经验等情况的跟踪,最后形成综合评价。
赵莉对辽宁工业大学VB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感觉授课课时不够而学生抱怨教师给的操作时间不多的矛盾,进行了MOOC/SPOC基础上的翻转课堂教学[3]。通过构建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包来解决——通过自主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基础教学平台,向学生公开教学日历、教学计划、电子教案、微课、电子题库、MOOC网站学习计划等,以便向学生提供学习的多种渠道,其题库分为练习板块、测试板块和作业板块、作业批阅板块和小组讨论板块,加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和讨论空间。评价中强调过程性评价,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评价项目包括:学习态度(包括态度、讨论、问题提出)(10%)、平时作业(创新、雷同)(10%)、平时测试(完成时间、质量)(20%)、学生互评(团队协作、投入)(10%)、大作业(创新、质量)(20%)、期末考试(无纸化考试平台)(30%)。通过该课程,有效改善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使师生角色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发生有效改变。
伯克利大学的Armando Fox教授在分析和解答了广大教师对MOOC教学方法产生的四个疑惑,指出MOOC的本质特征在于高质量的资料及对学生的快速反馈,把教师从重复的内容变化不大的PPT讲授这种低价值活动转换为与学生一起探究知识和问题的高价值活动,使得教师的时间这一紧缺资源最大化利用[4]。在阐明MOOC使用前提和使用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课程“软件工程”的教学实践证明了其效果——学生成绩(C级及以上)从59%提高到91%。
西班牙的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根据2012和2013年的教学实践给出了SPOC教学的指导建议[5]。该大学的SPOC课程为该校“零级别课程”——大学入学第一周的课程,用于学生复习应掌握的概念和知识。课程视频从可汗学院和Moodle上选择,也鼓励教师自制视频和设计练习。自主开发了教学平台模块以实现资源、练习以及论坛的统一入口及关联,同时实现对课程视频、练习、测试和讨论版块的统一管理。学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掌握情况选择性学习资源,在评价这些SPOC课程时,采用了练习的访问数量、视频的访问数量、练习正确完成的数量、视频完成的数量和在SPOC平台上花费的时间作为参数来评价教学效果。教学效果从三个方面展示:比较SPOC与该校以前使用的MOOC效果相比;物理、化学和数学在SPOC教学效果的对比;在面授课程之前,过程中和之后视频和练习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有50%-60%的学生能充分利用平台实现对概念的复习,也表明不同课程在各指标值上的分布是类似的,所有的视频和练习访问发生在面授课程之前和课程进行过程中。
在以培养工科学生学习自主力为目标的SPOC+翻转课堂实践中,《现代密码学》课程的组织和实施按教学活动的发生时间从四个方面展开:课前设计,环境与资源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6]。课前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对教学环境的分析,选择合适的MOOC课程作为线上学习资源,并对学习效果进行预评估,该任务由教师完成;环境与资源设计目的在于构建师生沟通渠道,帮助学生了解MOOC学习要求,并给出一些学习方法的建议,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设计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线上学习获取新知识,并获得MOOC证书,另一方面是课堂讨论及实践深度加工知识,其中,课堂讨论由三部分组成——由分组的学生按课程内容主题给其他学生讲解,小组提问和讨论,教师总结与补充;实践方面则根据课程内容及需要,安排了编程马拉松活动,学生组团打擂,由专家小组评审获奖团队。教学评价分为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和教师他评,主要由到课率、课堂讲解、课堂发言、小组讨论和编程马拉松表现构成。总结性评价则由MOOC证书和学校组织的期末考试组成。教师评价包括学生评教和课程问卷调查。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非常高(92.3%),并从中能获得成就感(87.2%)。
2018年,我校对《操作系统》课程进行了MOOC教学实践,MOOC课程采用华文幕课平台上北京大学陈向群教授的《操作系统原理》。对于两个班的教学,一个采用传统教学,一个采用MOOC+翻转课堂教学。对于实验班级,在课前对于课程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章节重点内容、测试要求进行了公开。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参与MOOC平台上的讨论,翻转课堂用于讨论重难点及学生提出的问题、处理习题等。从表1中,明显MOOC教学班级学生提问及讨论问题氛围较为热烈,而且,考试成绩分布中,实验班中等成绩比例明显增加。
在教学实践中,还发现以下问题:(1)课程资源的选择。在本次MOOC+翻转课堂实践中,所选的北京大学陈向群老师的《操作系统》侧重动手操作和不同系统的实例讲解,扩展内容较多,鉴于本校学生学习资源和基础,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消化。(2)没有平台授权,得不到相关数据的统计结果,给课程进度管理带来难度。(3)翻转课堂学生组织及所讨论的问题方面还需更多教学经验的积累。
(二)理论研究现状
张立驰借鉴经济发展质量、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中的量化思想,修订了MOOC评价体系,提出了两个层面、28个指标量化点的spoc质量评价体系[7]。两个层面是指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分别包含教学团队、教学资源两个子层面和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和教学支持三个子层面。该研究发现SPOC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完善的教学准备,课程的开设阶段、课程资源对课程的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五个领域层影响因子权重排序为:教学资源>教学支持>教学设计>教学团队>教学效果。该研究还指出丰富教学资源、多样化教学则可以增强SPOC与学生的粘度。该体系还将课堂互动次数、自主学习资料上传次数等作为指标,进行SPOC教学质量动态性评价。
刘威童、汪潇潇根据全视角学习理论,提出了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对清华大学48门混合式课程进行了数据搜集,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模型进行了检验和修订[8]。结论指出,交互程度、学习成就对满意度有直接的正向,个体特征、学习环境通过交互程度和学习成就对满意度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总影响效应由强到弱依次为交互程度、个体特征、学习化境和学习成就。
景玉慧等根据访谈结果总结了混合式教学在目前存在的误区,指出要得到好的混合式教学效果,一方面要从认知上对混合学习的本质有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要关注三点:(1)明确知识内容类型,线上关注、线下内容的主客观划分;(2)关注线上、线下内容之间的关联,做好非互补知识间的学习设计问题;(3)关注任务节点和学习时间线,解决好混合学习中的结构松散问题[9]。
从以上案例研究可以看出,根据课程的性质、视频资源的来源,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课堂的程组织有很大不同,但基本模块基本一致,即包括课程资源、课堂教学设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评价。从理论研究也可看出,不同模块对教学满意度评价的权重是不同的。因此,在制定一个统一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标准时需充分考虑以上因素。
三 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
基于以上分析,为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下面从教学过程角度给出评价混合式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如表2所示,该评价体系把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按教学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每个步骤对应两个子模块。加(*)部分表示该项对学生学习满意度有直接影响,在该模块中评价系数应适当提高,教师应格外重视。
四 评价体系的实施
对于实施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教师来说,评价体系中以下几点对提高教学质量尤为重要。
(一)教学目标与课程资源目标的一致
视频资源的教学目标要和自己的教学目标一致,没有合适的资源则需要制作自己的视频,把教师从重复的课件讲述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翻转课堂及知识拓展上。
(二)考核方式可灵活调整
MOOC+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过程,因此考核方式也应在传统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基础上有所改变,过程性评价应在考核中比重增大。在实践中,考核方式和所采集数据的适当性应是重要因素。
(三)可靠的MOOC/SPOC+资源平台
MOOC/SPOC+资源平台是顺利实施MOOC/SPOC+翻转课堂教学的基础,可靠的MOOC/SPOC+资源平台可以为学生观看视频提供便利,也可以帮助教师掌握MOOC/SPOC+学习情况的第一手资料。这里可靠的资源平台可以是本校的资源平台和外部平台或它们的混合。
(四)合理的师资团队
合理的师资团队可以保证线上学习讨论及时运行,促进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如,MOOC/SPOC+翻转课堂的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线上学习及对学习中问题的及时反馈,这方面需师资团队予以特别的重视。
(五)教学效果评价
由于MOOC/SPOC+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的根本宗旨是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学效果的评价除了考核结果外,应包含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另外,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也很重要,通过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
(六)评价体系的侧重
使用该评价体系时,在混合式教学开展的不同阶段,17个评价指标的使用的侧重可以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刚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教师来说,侧重于教学准备和翻转课堂的设计中的评价指标更能促进教师专注于教学改革,而对于已经开展过混合式教学的教师来说,侧重于教学评价中的评价指标更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
五 结论
本文从教学案例及自身实践经验出发,结合理论研究成果,对MOOC/SPOC+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及经验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深入分析,由此总结出一个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并给出了该评价体系的使用建议。这对实施教学方式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1):85-93.
[2]罗丽苹,李相勇,贾巍.翻转课堂设计与应用——以《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2(8):158-164.
[3]赵莉.MOOC+SPOC+翻转课堂的VB教学模式[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4):87-89.
[4]Fox A.Viewpoint from MOOCs to SPOCs:Supplementing The Classroom Experience with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13,56(12):38-40.
[5]Muñoz-Merino P J,Rodríguez E M,Kloos C D,et al.Design,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SPOCs at the universidad Carlos III de Madrid[J].Journal of universal Computer Science.2017,23(2):167-186.
[6]张立驰.SPOC质量综合评价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35:77-84.
[7]李瑾,张宁,云霄.新工科背景下工科生自主学习力的深度构建——以X大学“现代密码学”SPOC翻转课堂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5:71-77.
[8]刘威童,汪潇潇.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1):107-113.
[9]景玉慧,沈书生.走出混合学习误区:误区剖析于破解之策[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7):66-7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