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混合教学模式下本科院校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8 15:05: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混合式学习是把不同的学习理论综合起来,以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作为基础,将在线学习的线上学习与传统课堂的面授学习的线下学习高效整合起来,进行优势互补。本研究从本科院校教学模式存在问题、混合式教学改革理念和意义、教学改革方法几方面进行了论述,在教学改革方法方面重点从优化教学设计,改善教学方法、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模式、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复习几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本科教学改革;翻转课堂;互联网+

本文引用格式:史明艳,等.混合教学模式下本科院校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44):66-68.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Method under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SHI Ming-yan1,PAN Shan-shan2,LI Yong-hui1,SONG Jian-ying1

(1.Life Science College of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Luoyang Henan;2.Luoyang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School,Luoyang Henan)

Abstract:Blended learning is the integration of face-to-face traditional classroom learning and online learning on the basis of integrating different learning theories and using different techniques to optimize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This research discusses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mode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s,the concept of mixed teaching reform and the reform method of meaning teaching,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reform in undergraduate colleges.

Key words:Mixed teaching mode;Undergraduate teaching reform;Flipped classroom;Internet plus

一 引言

现代社会由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而社会整体置于大数据这个背景之下。大家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学习方式在互联网的新时代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现在在线资源一些如MOOC等非常的丰富,在线学习方式非常灵活多样,这些资源是传统课堂的拓展与延伸,并不是处于传统课堂的对立面。教育部办公厅2015年3月发布的《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指出:“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1]。因此,把自主在线学习的“线上”与传统课堂面授的“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就顺势而生[2],契合了时代的要求和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现代的教学策略,主要是指把不同的学习理论综合起来,以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作为基础,将在线学习的线上学习与传统课堂的面授学习的线下学习高效的整合起来,进行优势互补[3]。经过不断发展,混合教学作为新发展的新生事物,有效地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高校的教学质量方面起了较大的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交流能力,自主创新和创造发展能力。

二本科院校目前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扶持新建应用型的本科院校,在办学条件方面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善,但一些本科院校对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力度不够,在教学模式方面仍然有较多问题。

(一)教学模式陈旧,创新动力不足

一些本科院校目前的教学模式还存在以讲授模式为主的授课模式,不能较好地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新建本科院校也存在对这类改革的财力和政策投入力度不大,没有较好的激励机制,因此也造成一些改革者力不从心,不能很好地实施教学改革,影响了混合式教学改革模式的实施和发展。

(二)教学资源匮乏,共享意识薄弱

教学模式改革和设计的重要的环节是教学资源要丰富,而教学资源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基本上是比较缺乏的,如线上的教学视频、教案、课后练习等资料都很难获得,这就限制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另外,共享交流的意识在新建本科院校也相对缺乏,由于资源有限,所以在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就很难有较大的进步。

(三)教学评价不够合理,评价方式相对单一

教学和学习效果衡量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评价,教学评价需要科学性和多元性,而新建本科院校现在大多还是以试卷考核为主,平时成绩仅是一种辅助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不能科学地评价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方式比较单一。

\

 
三 混合式教学改革理念

打破传统教学中以“课堂为主、教材为主、教师为主”的方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被作为真正的教学主题,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和归宿点。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一个协助者、指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究、互动,获取所学知识。

1.重新整合教学资源。整理和搜集出全国各高校相关的国家共享课程内容、MOOC资源及有关的培训资料、优秀期刊等,把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制作成参考资料,在此基础上精心制作成自己所需要的课件、教案、优秀作业、习题集、试卷题库等,丰富本校课程资源。从而扩展学生的知识水平,为混合式教学改革打下牢固的基础。

2.教师角色转变,从“主体”变为“主导”。充分转变教师角色,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师起到支持、引导、检查和督促的作用,教师创建的环境被学生充分利用,有利于学生自主和自由地开展学习[4]。把课堂交还给学生,使学生充分成为课堂的主体,达到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目的。

四 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意义

1.通过把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混合式教学的全过程线上线下的课堂有效地拓展了教学的空间,教师可以将教案课件、教学音频和视频、教学大纲安排等资料上传至雨课堂、学习通、钉钉等互联网平台,使学生随时随地及时获取资料并进行学习;通过线上课堂的讨论更方便师生进行即时交流,有利于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学术规范、学术研究方法和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实现教学模式的开放共享,“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5]是我国新时代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正确方向,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教育信息化。混合式教学正是利用网络技术来搭知识开放共享、教学资源丰富的新型教学模式。

3.混合式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以“学生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在线下或线上的课堂,采用有效的师生互动非常有助于学生产生乐于学习和主动学习的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改革内容

(一)优化教学设计,改善教学方法


要把一个个知识点独立性与知识的系统性相互结合起来,根据知识点的前后顺序,教师经过精心备课,设计出一套含有讲稿、教案、PPT课件、课堂练习、教学相关视频、课后的在线测试、课后讨论、课后作业、师生讨论、学生演讲、优秀的课堂展示等完整内容体系,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和教师录制的课前视频,学生能够有效进行单元知识学习巩固,还可以选择有针对性地学习课件、观看微视频、进行在线测试、完成线上作业、等学习模式。

(二)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模式

课前学生依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在线预习和测试,并提交预习作业,再把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校信通、雨课堂、钉钉等教学平台以及微信、QQ群等与同学和老师沟通解决;老师把学生的问题进行综合,再结合作业及在线测试等情况,从而确定课堂上所讲课内容,这样有利于节约课堂时间,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又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我院在教法课的教学中也结合了“一二二八”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6]。“一二二八”的意思是一个中心、两个目的、两个阶段、八个步骤。“一个中心”就是把学生作为教学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两个目的”即让学生既掌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又提高实践动手和教学参与能力。“两个阶段”即教学过程以课前及课中两个阶段为主要阶段。“八个环节”即是课前的问题导学、自主学习、合作备课三个主要环节,以及课中的课堂展示、讨论探究、点评精讲、微课汇报、总结点评的五个主要环节。混合式教学具体实施方案如下图(图1)。


\

1.课前预习。由于多媒体教学声情并茂,非常容易调动学生的学生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加上现在网络的便利,使学生的自学学习环境非常方便。作为互联网教育的有力武器,微课因为内容生动、时间较短、突出重点的优势,受到学生的欢迎。我校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时,筛选重要知识点,录制微视频,使用学习通、雨课堂、钉钉群或微信公众号等向学生推送学习资料及微视频。同时也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视频网站及微博辅助学生学习,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自学任务,并提交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从而证明预习的学习效果,此过程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教师一方面收集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同时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答疑解惑[7]。

2.课中教学。教学主阵地在于课堂教学,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待人接物方式将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课堂教学是混合教学的主要环节,在此要充分调动传统课堂的优势,依据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班级学风,采用课堂教学的个性化方式,教师遵循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重现视频、重点讲解、示范操作、小组合作、分组讲评等的教学步骤,使学生能够将预习中的疑难问题答疑解惑,从而深入掌握本章所学重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注重实战为主的项目式教学法和注重问题导向为主的案例教学法。老师在学生练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充当好指导监督者、答疑解惑者角色。

3.课后复习。现在移动网络非常的便利,手机、电脑携带方便,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我校开发了学习通和雨课堂,条件不方便的学校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或者微信和QQ群,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建立QQ视频聊天,让学生进行网上的语音交谈[8],教师可以向学生推送资料,并布置作业,学生可以与学生和老师进行互动,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对教学重难点进行交流和解惑。教师也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对疑难问题进行总结,并及时上传,并上传优秀作业,起到激励和示范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决心和信心。

(三)建立考核方式的多元化,更加有效合理地进行考核

构建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于不断提升学习者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9]。能够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检验。考核机制的多元化要对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进行综合考虑,从在平台学习的时间、作业对错、测试的在线成绩、线上线下讨论的表现、展示课堂成果的结果、实践操作水平、期末试卷考试成绩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察,注重教学过程,考核重点在于督促差生积极向上学习、优秀生学生更加突出,抓好课外时间,使学生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避免过分依赖学习成绩。

六 小结

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大学,因此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势在必行。为了研究如何培养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本文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通过精心设计课堂内容、教学进程以及考核方式,发现这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自觉学习主动性,提升了学生利用所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院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以后继续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期达到更好的改革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EB/OL].<http://www.ict.edu.cn/news/n2/n20150306_22716.shtml.
[2]李颖梅.“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混合教学模式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7):11-13.
[3]郭丹.混合式学习有效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4).65-67.
[4]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4):27-32.
[5]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D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2010-07-29.
[6]李勇慧,耿慧敏.于相丽,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师院校生物教法课巾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39:191-192.
[7]李思元.“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创新与实施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16,(13):241-242.
[8]安进,于春玲.基于SP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有效性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14(37):95-96,98.
[9]林雪燕,潘菊素.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15-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24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