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通识类必修课,对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当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不能再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SPOC课程;构建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马涛.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SPOC课程构建与应用[J].教育现代化,2020,7(45):86-88,92.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POC Course“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A Tao
(Gansu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Tianshui Gansu)
Abstract:The“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cours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improving students’information literacy,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computer operation ability.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ch as cloud computing,big data,mobile internet,and internet of things,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learning ability requirements of skilled talents in various industries are constantly improving.The current teaching of“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an no longer stay in the field.Under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urriculum is imperative.
Key words:High-level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SPOC;Build application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SPOC课程建构准备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中开设的通识类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基本计算机知识,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该课程知识覆盖面广,强调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课堂教学时间不足以让学习者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当中,仍采用陈旧的教学内容、单一的考核方式等问题[1]。
(二)高职学生特征分析
1.文化课基础较差
虽然高职教育也属于高等教育,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层次和录取分数较低,虽然文化课的成绩不是高职学生的录取唯一标准,但是高职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较差是客观存在的现实。
2.生源复杂,计算机能力差异明显
高职学生生源非常复杂,其中包括普通高中毕业生、单独招生和自主招生、三职生招生、中职生转段招生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异较大,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能力较弱。
3.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
很多学生以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学习主动性不高、知识积累比较薄弱、自制力不强、自主获取信息的意识较弱,缺乏人生目标、自信心不足,教学中需要教师反复演示讲解[2]。
(三)SPOC课程的特征分析
SPOC的理念提出后,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得到了专家们的普遍认可,通过对文献的分析,目前SPOC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教学过程的混合性
SPOC理念的教师教学,可以采用课堂集中教学与在线教学混合的教学方式;在课后的讨论交流中,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平台讨论和线下实际课堂讨论的混合方式;在学生的学习中,可以采用线上使用MOOC资源自主学习与线下课堂集中学习相混合。
2.学习指导的针对性
SPOC理念的学习活动针对小范围内的具体学生开展,学习者具有固定的人数、相似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教学活动和课程的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特征,必要时教师能够对个别学习者进行指导和帮助,有助于提高学习活动的参与度和互动性,进而提高教学活动的完成率。
3.教学模式的创新性
基于SPOC理念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合理地利用MOOC资源,将MOOC课程与具体知识要求相结合,既能在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克服师资不均衡带来的影响,又通过使用先进的教学模式,摆脱教学时间束缚的同时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
(四)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1.调查的实施
本次调查从2018.11——2019.1月,调查对象为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和学生,涉及文、理类专业的学生,涵盖各系各年级高职生。问卷利用问卷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实际收回问卷182份,均为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有效率为91%。在回收的182份问卷中,大三年级的有77份,大二年级的有50份,大一年级的有55份。
2.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1)高职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44.51%的学生文字录入操作熟练,文字的输入速度达到每分钟25个字以上。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Word基本的操作,其中操作熟练的学生也较多;少数学生Word操作不熟练,其中不会使用Word的人数较少。28.02%的学生使用Excel只能完成录入数据,不会做公式计算,3.3%的学生基本不会使用Excel。15.93%的学生能够熟练完成幻灯片的制作,60.99%的学生能掌握幻灯片的基本制作。
(2)学生对课程的教学评价
有71.43%的学生喜欢合作探究学习,有36.81%的学生喜欢自主学习,47.25%的学生喜欢课堂讲授,62.64%的学生喜欢问题探究式学习。
有72.53%的学生反映教师采用讲授方式进行授课,58.79%的学生反映教师采用让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授课,53.85%的学生反映教师采用以问题驱动的方式进行授课,26.92%的学生反映教师采用让学生自学方式进行授课。
有34.07%的学生非常希望与教师进行交流,有49.45%的学生一般希望与教师进行交流,有15.38%的学生不太希望与教师进行交流,有1.1%的学生完全不希望与教师进行交流。
(3)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通过访谈,发现大多数教师们愿意尝试该教学模式,也会尝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但是由于教学理论缺乏、平时工作量比较大等原因,开展次数并不多,且开展效果不太理想。授课教师们平时用在设计教学和师生间交流的时间很少,大多教师仅根据个人经验来设计教学策略、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方法。
在谈到教材内容时,教师们表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不能将具体的知识融入到情境中,课程资源形式单一,不能够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目的;在课程教学方法时,教师们都说当前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从访谈中得知,教师们都很期望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
(4)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①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调查显示,53.85%的学生文字录入速度慢,37.91%的仅会简单的Word操作,28.02%的学生只能在Excel中进行数据输入,不会公式计算等操作,17.58%的只会PowerPoint的简单操作,能够较熟练运用计算机工具进行资料收集、加工整理的学生不多,以上说明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较低,需加强学生操作技能和信息素养的培养。
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
72.53%的学生承认教师采用课堂讲授方式,而学生更偏好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教师主要采用PowerPoint教学,其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单一。
③教学活动中缺少互动
调查结果显示,83.52%的学生愿意在学习中进行互动交流,而在现实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少有互动,课下基本没有互动。由于缺乏必须得互动交流,教师对学生情况了解不够,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④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通过对教师关于课程教学的访谈发现目前课程评价主要以理论考试与上机考试为主,也尝试要求学生提交项目作业,教师通过学生的作品,分析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并进行评价。目前主要采用理论考核加上机考核的方式,明显缺少形成性评价,缺少过程性考核。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可以看出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学的方法、手段、评价方式等亟待改革,需增加教学互动和实践学习学时,可见进行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SPOC课程建构是适应当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形势的。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SPOC课程建构
(一)课程体系设计
该课程是高职一年级新生的必修课,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以满足未来职业岗位需求。构建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SPOC课程内容,在“智慧职教”平台选择优质MOOC资源,并根据课程特征、本校学生特征、通过选择并引入优质的MOOC资源,让学生享受到优质资源或权威专家的授课[3-5]。
(二)活动设计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SPOC课程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而非替代传统课堂教学,本研究的活动设计以课程体系、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为基础,采用线上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混合式学习活动,活动分为准备、实施、评价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教师对学习者和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制作学习资源;实施阶段根据案例设计表开展,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其中课前和课后活动一般在线上开展,课中活动在传统多媒体机房中开展,评价阶段教师对学生完成的职业项目作品和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评价[6-8]。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SPOC课程实践
(一)实验目的
本研究采用准实验研究法开展,通过“职教云”平台按进行教学实践,并检验学生的学习成绩、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学习兴趣的变化。
(二)实验对象
本实验的对象为某高职2018级四个班学生,其中第一组实验组为电子商务专业2018级1班,共49人,会计电算化专业2018级2班,共51人;第二组对照组为电子商务专业2班,共计54人,会计电算化专业1班,共49人,实验组合对照组的教学内容和主讲教师均相同。对象的选择是学校根据高考成绩平行分班分班,按照自然班的形式把学生分为两组,并没有人为地筛选。
(三)实验过程
本实验设计的目的是研究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SPOC课程教学与传统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应用效果的差异。
根据实验计划,教学实验在2018.10—2019.1月开展,首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前测;其次,以Word2010部分内容为例,开展教学实践,其中实验组中开展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SPOC课程教学实践,根据知识内容体系将此部分教学活动分为3节课,6课时进行教学,教学活动分为准备、实施和评价三个阶段,其中准备阶段,进行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任务单和课程资源设计;实施阶段,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评价阶段,通过观察课堂教学学生行为、课后对学生进行访谈、评价量表、课堂表现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对照组在多媒体机房,使用传统“教师幻灯片讲授演示+学生操作练习”教学方式,开展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实践中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再次,课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后测,并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通过前测和后测成绩、课堂观察情况、师生访谈情况的数据分析验证实验假设;最后进行实验讨论、总结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及讨论
1.学习成绩方面
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前测成绩和后测成绩的分析表明,在职业教育中开展SPOC课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
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前测成绩和后测成绩的分析表明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比传统课程教学提高显著;同时,实验组学生在访谈中也认为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明显提高。
3.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
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课堂互动情况分析表明,在职业教育中开展SPOC课程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增强了学生的活跃度和参加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实验组学生在访谈中也认为自身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
教学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本研究尝试构建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SPOC课程并进行周期性的准实验研究,在实验组中获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准实验研究结果存在局限性
由于研究的时间较短,教学实验的样本范围较小,导致研究进行得不深入。同时研究者的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有限,教学中活动和任务的设计的合理程度有待提高,教学效果仍有提高的空间。如何将该模式应用于不同地域和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的翻转课堂教学还需要后续的研究。
(2)教师的教学经验与能力亟待提高
SPOC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设计、职业情境的创设、学生探究的引导、学生成果的评价等都要求教师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去完成。由于笔者的教学经验和职业能力的欠缺,在具体实施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将来完善和改进。
(3)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仍需加强
在SPOC课程教学活动中,课前需要学生课前阅读和使用教学资源,总结学习问题,完成职业任务,内化和吸收学习内容;课中需要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完成职业项目,巩固知识技能,并进行成果评价总结;课后练习提高。对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要求更高。由于高职学生普遍学习动机不强,少数学生没有按要求在课前使用教学资源进行知识的内化和吸收,小组探究和评价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导致个别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继续研究、探索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本灵.基于MOOC资源的SPOC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以《计算机应用基础(高职)》课程为例[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8,20(06):61-64.
[2]叶煜,邹承俊,向模军.混合式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18,34(05):82-83.
[3]教育部.《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Z]教技厅〔2018〕1号文件,2018.02.
[4]王伟,赵桐,钟绍春.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网络学习空间设计与案例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32(03):71-77.
[5]左娜,王祖源,吴天刚.SPOC——对MOOC模式的创新与反思[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02):6-9.
[6]陈拥贤.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1(13):52-54.
[7]杨柳.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优化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02):140-142.
[8]贺斌,曹阳.SPOC: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03):22-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