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MOOC的大规模应用也影响了教学模式的转变,为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随着MOOC平台、在线课程和注册学生的急剧增长,MOOC这种在线开放课程的形式也逐渐暴露出一些教学方面的问题。在MOOC的发展遇到瓶颈之际,SPOC这种小而精的在线开放课程形式逐渐受到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和清华大学等世界顶尖大学关注和青睐。与MOOC不同,SPOC是针对在校学生或在线学生而开设的在线开放课程,适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更高效。文章介绍了基于SPOC平台的商科专业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并以课程《公共关系》为例,分析翻转课堂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并对翻转课堂实施前后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从教学评价结果可见学习质量和师生关系有了较大提高,翻转课堂的实施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信息技术
本文引用格式:易晨希.高职商科SPOC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0):195-200.
一SPOC概述
(一)SPOC的内涵与特点
在互联网时代,伴随着移动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在线开放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课程形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2012年是“MOOC元年”,美国知名学府领头创办了Udacity,Coursera,edx等数个MOOC平台,进而吸引了欧洲、亚洲和澳洲等国家打造本土MOOC平台。我国的清华大学也发布了“学堂在线”MOOC平台,向全世界学生提供在线课程,打造中文大规模在线教育平台[1]。MOOC的大规模应用也影响了教学模式的转变,通过MOOC平台,教育和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发生,即使足不出户,只要点击手机,或打开电脑,就可聆听来自世界500强名校教授开设的课程,师生互动、课程学习或完成作业都可在线上完成,为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
但随着MOOC平台、在线课程和注册学生的急剧增长,MOOC这种在线开放课程的形式也逐渐暴露出一些教学方面的问题。MOOC平台对学生先修课程和班级人数都没有限制,导致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且班级人数剧增,加大了老师教学和班级管理的难度。且由于班级人数过多,老师难以对学生进行一一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以及时得到反馈和解决,师生互动缺乏,也进而导致MOOC课程的低结课率[2]。
在MOOC的发展遇到瓶颈之际,SPOC这种小而精的在线开放课程形式逐渐受到哈佛大学、加州大学、麻省理工、清华和北大等世界顶尖大学关注和青睐。SPOC是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最早提出的一种在线教育形式,是应用MOOC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资源用于特定人群的小班教学。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中文是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也被译为“私播课”[3]。
(二)SPOC与MOOC相比的优势
SPOC的基本形式是在传统校园课堂利用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资源辅助课堂教学,是一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新形式。SPOC的发展源于MOOC,但与MOOC相比,SPOC需要身份认证,由教师授权后方能加入班级,规模较少,有一定的人数限制,学习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辅助教学方式,学习交流包括线上线下交流环节,能较好地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完成度较高,弥补了MOOC的不足,较为适合职业教育实践类课程[4]。本文介绍了基于SPOC平台的商科专业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并以课程《公共关系》为例,分析翻转课堂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并对翻转课堂实施前后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
二 翻转课堂概述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与特点
翻转课堂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在2011年,萨尔曼·可汗在TED大会上的演讲报告中提到,很多学生晚上在家观看可汗学院的数学教学视频,第二天回到教室做作业,遇到问题时则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这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正好相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中讲授,学生在课后通过做作业来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而在翻转课堂上,则是刚好相反,知识点的传授是在课前完成的,借助以视频为主的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形式多样的资料,在课上则是通过研讨的形式,老师进行指导,学生互相讨论来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Flipped Classroom Model)自2000年开始提出到2011开始流行,不少国外学者对其提出概念的界定。美国经济学家莫林·拉赫和格伦·普拉特指出,翻转课堂就是颠倒传统课程的教学模式,将以往在传统课程上发生的事情转移到课堂之外,随着教育资源的网络共享化程度日益提高,大量视频资源的开放为学生在课外的学习提供了资源支持[5]。英特尔全球教育总监Brian Gonzalez认为,颠倒课堂的教学模式凸显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在课前完成知识的接收,在课上进行知识的内化,从而促进师生在课堂上有更多地互动和交流[6]。乔纳森·伯尔曼在2011年美国举行的翻转课堂大会上指出,翻转课堂尊重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课堂上不再是老师作为权威的主讲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老师的主要职责应从教学生,转变为引导学生,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度,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翻转课堂利用多媒体和信息化技术让教学内容可以得到保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随时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温,照顾到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的需求[7]。
(二)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自近年引入中国后得到国内许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张金磊认为翻转课堂是对知识传递和知识吸收过程的颠倒安排,在这种模式下,不仅需要重新分配课内外的时间安排,还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定位[8]。马秀麟描述了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里,课前是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点和基本概念的过程,课上是老师解答学生疑难问题的过程[9]。钟晓流认为翻转课堂的特点在于使用微视频为主的多媒体资源作为课前知识传递的主要形式[10]。综合以上国内外学者对翻转课堂的分析,通过比较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发现两者在师生的角色定位、课堂的教学形式、课堂的时间分配、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差别。
1.在师生的角色定位方面的差别
在传统课堂上,一般都是老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授课模式,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地位,这种教学方式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知识的好奇心。在翻转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探索知识,在师生共同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成长,老师则扮演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帮助者,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
2.课堂的教学形式
在传统课堂上,一般是老师讲授后布置课堂作业让学生练习,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机械,让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而在翻转课堂上,老师先布置课前思考问题,学生通过在课前查阅资料或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点,探索问题的答案,归纳疑难问题,在课上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发表见解或完成项目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消化,并通过布置技能实操项目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课堂的时间分配
在传统课堂上,大部分时间老师用来讲解知识点,因此用来给学生课堂讨论的时间就少了,不利于学生消化知识,也不利于师生互动建立更融洽的师生关系。在翻转课堂上,课前学生就完成了知识内化的过程,因此在课上大部分时间可以用来互动和讨论,有利于重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4.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课堂上,老师满堂灌,忽视了学生已知的知识或疑难的知识点,课堂缺少侧重点,而在翻转课堂上,学生因为在课前已经了解了主要知识点,就能在课上提出自己的问题,那么,大部分学生已经懂的问题老师就不用再讲,只讲学生觉得疑难的问题,留出更多的时间用来讨论和练习。
5.课堂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学方式比较单调枯燥,主要以讲授法为主,学生缺乏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而在翻转课堂中,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实操训练、拓展游戏、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并结合幻灯片、视频、音频、视频和图像等多媒体资源,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
三 基于SPOC平台实施翻转课堂的优势
(一)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因此课堂教学侧重技能实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施翻转课堂更有利于支撑项目化课程的实施,因为完成课堂模拟企业实训项目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的,如果课上进行知识点的传授后马上进入项目的练习,时间会比较仓促,从而会让学生觉得很难完成项目。因此,知识点的学习如果在课前完成,课上就节省了很多时间,课堂也不再变得沉闷,时间可以用在老师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和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上面,让学生能把知识转化为实操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SPOC平台包含丰富的全媒体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在课前先通过浏览SPOC平台上的学习资源进行课前自学和课前练习,按照实训任务书的要求在课前完成并提交作品初稿,老师可在课前对作品初稿和课前练习题进行批改,从而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问题,并可通过SPOC教学后台的大数据分析对学生错题进行分析,在课上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学习的难点问题进行指导,课堂教学更有效率。
(三)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和有意义,学生可通过SPOC平台随时随地根据学习进度来自主选择观看微课、案例、视频和动画等相关学习资料,学生学习更便利。学生在课前提交的初期作品会通过小组互评选出最优,并在课堂进行展示和表扬,从而促进了同伴学习,也让学生更有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有益于促进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里,由于课堂的时间大部分是花在讲解知识点所以很少有时间能与学生进行互动,因此学生即便听了,也不一定能听懂,听懂了也不一定会做,学习效果不好,这样一来就对课程学习失去了信心。在翻转课堂中,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去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并通过讨论和交流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一个知识点,课堂氛围更活跃,有利于改进师生关系。
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特点是动手能力较强,喜欢轻松的学习方式,热爱参与课堂讨论,但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经历,因此对个人的求知意向比较模糊,也对职场的工作要求缺乏了解,因此针对学情分析,本课程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课堂,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提高实操能力。针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并设计寓学于乐的教学活动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岗位工作流程为导向,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融入岗位资格标准,依据高职学生认知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针对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重难点,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教学方法,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打通线上线下学习资源,打造全媒体教学平台,实施混合式教学。提供课程学习APP、直播平台、交互式动画、公共关系订阅号、舆情大数据、H5互动、VR实景和微信讨论群等全媒体资源,学生课前和课后可以通过线上资源,包括网络教学平台和学习通APP对课程理论知识进行随时查看;在课上可以通过线下方式,即虚拟直播间和课堂活动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学生通过课前尝试、课上改进和课后完善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的传递通过课前自学完成,将知识的内化通过课堂上的作品展示和讨论点评来完成,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五 翻转课堂教学在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程《公共关系》的实施
(一)整体设计
1.课程简介和定位
公共关系是市场营销4P中的促销(Promotion),起到推广企业产品和树立品牌形象的作用。《公共关系》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在整个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一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为毕业生即将走入工作岗位做好准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们领悟公共关系理念,了解公共关系工作程序,掌握CIS设计与传播技能,培养学生有效完成各项公共关系实务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2.课程教学目标
该课程旨在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毕业后在销售主管、客户主管、营销策划人员、经理人、企业其他基层管理岗位上必须具备的公关理念与公关技巧,如:企业文化与CIS设计能力、公共关系活动调研、策划、实施以及评估能力、公众的识别与沟通协调能力、处理企业与媒体关系能力、新闻传播能力和公共关系危机处理能力。
3.课程教学内容
《公共关系》一共由易到难设计了七个仿真实训项目,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可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公共关系活动策划、组织形象塑造、公关广告宣传、危机公关处理和公关交际艺术,来提高媒体曝光度、提升品牌美誉度和促进产品销售量。
(二)单元设计
下面以“新车发布会的策划”为例,展示翻转课堂的单元设计。“新车发布会的策划”是“项目五策划专题活动”的教学内容,也是专题活动策划的重难点内容。
1.课前探索
授课对象是市场营销专业大二学生,通过前期系统的学习,学生已完成公关团队的组建,熟悉公众和媒体的常见类型,并了解新品发布会的特点,在上课之前学生已按任务要求完成并提交了新品发布会策划方案。
根据讨论区学生的问题反馈,学生对新车发布会活动流程不太了解。另外,学生在课前提交的初步策划方案中也欠缺新车发布会的互动环节设计。因此,以上学生反馈的疑难点问题将成为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1)发布实训任务书和相关资料
课前老师通过在线开放课程上传本节课电子教案,并通过学习通APP发布实训任务书电子版和快闪版、公司简介、产品介绍、汽车舆情大数据、动画和案例视频,引导学生课前自学新品发布会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了解新车特点和公众口碑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对新品发布会策划要点的理解,进行策划方案的创意构思。学生自学老师上传的相关资料,了解任务要求,归纳车型特点,了解新品发布会的工作流程和策划要点。
(2)引导学生提交策划方案初稿和发言稿初稿
学生通过尝试运用课前预习的知识来策划新品发布会,发现学习疑难点,为老师在课上对策划方案有针对性的指导奠定基础。老师通过发布课前思考题,促进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并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提交新品发布会策划方案初稿,老师进行课前批改,并在开放课程讨论区发起课前讨论,欢迎学生发表学习遇到的难点问题,学生完成课前思考题,分组提交新品发布会策划方案初稿和发言稿,并查看老师批改建议,在开放课程讨论区发表学习遇到的难点问题。
(3)发起寻找最佳主题投票
老师通过发起寻找最佳主题投票,促进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寻找出最契合产品特质的新品发布会主题。学生提交每组设计的新品发布会主题,并说明主题设计的创意,最后投票选出最佳主题。主题构思是新品发布会策划的核心之一,通过票选最佳主题的课前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自我反思,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上老师的点评更为期待。
2.课上改进
(1)学情反馈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前情回顾,告知本节课学习内容和目标。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本节课将针对学生在课前策划和实施新品发布会时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和逐一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2)案例导入
老师播放动画案例,检测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归纳新品发布会的工作流程和策划要点,为本节课学习铺垫。学生观看案例,从案例中归纳新品发布会的工作流程和策划要点。通过播放动画,检测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并让学生从动画中归纳新品发布会的工作流程和策划要点,主动构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框架。
(3)任务实操
以实训任务《策划凯美瑞十周年纪念版新车网络直播发布会》为例,该任务包括步骤1:设计主题。
步骤2:选择公众。步骤3:确定流程。其中步骤3:确定流程是策划新品发布的核心环节,也是课前学情反馈的学习难点,因此运用交互式动画这一信息化技术来设计流程排序训练,让学生通过实操训练来突破流程设计的难点。
另外,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新车网络直播发布会策划方案的实施效果,特采用网络直播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弹幕互动,邀请凯美瑞新老顾客观看直播视频并参与微信回复评论,聘请汽车营销专家进行远程指导,通过多方搜集反馈意见来优化网络直播发布会策划方案的设计。
任务实操采用五步法:作品展示—讨论点评—难点突破—改进展示—示范提升
①作品展示
老师通过超星学习平台展示学生课前提交回的新车发布会流程设计;学生对同伴提交的新车发布会流程设计进行快速浏览。
②讨论点评
老师挑选出其中一份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要求学生从流程设计的完整性,公众的关注度、公众的参与度和门店的集客量等角度来评价同伴作品;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评分标准,找出同伴设计的发布会流程存在的问题,在点评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新车网络直播发布会流程的理解,体现了“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③难点突破
老师进行难点解析,指出网络直播新车发布会流程设计的难点在于互动环节的设计。新车发布会应设计弹幕和抽奖等互动环节来增加网络直播的关注度、参与度和集客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交互式动画进行实操训练,完成新车发布会流程的排序,突破学习难点,体现“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④改进展示
老师下讲台指导学生改进流程的设计,并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学习通APP收集学生改进后的网络直播新车发布会流程,体现了“做中教”的教学理念;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建议来修改新车发布会的流程,并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学习通APP提交改进后的新车发布会流程,体现“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⑤示范提升
老师邀请专家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并选出优秀作品到虚拟直播间进行现场直播,引导学会进行弹幕互动,邀请凯美瑞新老顾客观看直播视频并参与微信回复评论,聘请汽车营销专家进行远程指导,对策划方案实施效果进行多方评价;学生聆听专家点评建议,并参与新车发布会的网络直播和弹幕互动,结合专家和顾客建议来思考如何更好地改进互动环节,提高网络直播的关注度、参与度和集客量。
(4)课堂小结
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并布置在线答题,要求学生课后完成;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并课后完成答题游戏,用游戏的形式来增强课程趣味性,同时用课后答题检测学生学习成果,考察学生本节课知识综合运用情况。
3.课后完善
老师指导学生完成新品发布会策划方案并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学生根据老师和专家建议课后完善策划方案,并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要求学生课后提交策划方案终稿并完成在线课后思考题,巩固并检测学生学习成果,全方位考核学生学习情况。
六翻转课堂实施前后教学效果的变化
在实施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之后,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提高,学生对《公共关系》课程评价从88分提高到91分。学生反馈课堂教学富有感染力,教学信息化手段多样化,能运用网络课程、手机、弹幕、VR、网络直播、H5互动、动画和小程序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气氛。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七 特色创新
(一)教学内容设计“三对接”,培养“新公关”人才
本课程紧跟行业发展,根据2015年《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商务部制定的《“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结合《2017年新营销白皮书》,依据《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公关员国家职业标准》,参考企业实际项目和专家实践案例,在传统线下新品发布会的基础上增加了线上新品发布会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运用网络直播、VR和弹幕等新媒体技术来做线上新品发布会,培养新时代掌握新媒体技能和具备媒体素养的新公关人才。教学内容设计做到三对接:对接职业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培养适应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对接工作流程确定实训项目,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缩短企业和课堂的差距;对接终身教育培养学生媒体素养,增强学生巧用网络资源和大数据做公关的能力。
(二)全媒体混合式教学,教学资源丰富多样,突破学习难点
从2013年起,本课程积极采用职业教育的前沿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改革,课程先后行项目化教学改革、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直到如今走进全媒体混合式教学3.0时代,课堂教学打通线上线下学习资源,打造全媒体教学平台,提供课程学习APP、直播平台、交互式动画、公共关系订阅号、舆情大数据、H5互动、VR实景和微信讨论群等全媒体资源,学生课前和课后可以通过线上资源,包括网络教学平台和学习通APP对课程理论知识进行随时查看;在课上可以通过线下方式,即VR直播间和课堂活动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三)翻转课堂、同伴教学
学生通过课前尝试、课上改进和课后完善的方式,将理论知识的传递通过课前自学完成,将知识的内化通过课堂上的作品展示和讨论点评来完成,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学效果。通过让学生上台讲解新品发布会的策划要点,带动全班学生共同讨论,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优化和改进新品发布会的策划方案。
(四)采用顾客评价、发展型考核和多元考核方法
本节课项目考核采用发展型考核和多元考核方法,创新融入客户留言评价和学生弹幕评价,项目评价更具真实性。做到课前、课中和课后考核相结合;过程性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个人与团队考核相结合;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老师点评相结合。能够以发展的眼光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表现,对学生自主学习,参与课堂活动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01):85-93.
[2]马玲,李静.基于SPOC的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23):86-90.
[3]钟文基,张忠海.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及其效果研究——以《无线网络技术》课程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0):38-41.
[4]吕静静.开放大学混合式教学新内涵探究——基于SPOC的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5,33(03):72-81.
[5]Lage M J,Platt G J,Treglia M.Inverting the Classroom: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J].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2000,31(1):30-43.
[6]中国教育新闻网—信息频道.未来的课堂:颠倒的教室[EB/OL].(2011-10-10).http://www.jyb.cn/ad/news/201110/t20111010_456993.html.
[7]The Flipped Class: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 Not[EB/OL](.2013-07-09).http://www.thedailyriff.com/articles/the-flipped-class-conversation-689.php.
[8]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04):46-51.
[9]马秀麟,赵国庆,邬彤.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01):79-85.
[10]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01):58-64.
[11][美]莱斯利·P.斯特弗.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张瑶.学习风格研究综述[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31-33.
[13]张斌贤,丛立新.高屋建瓴——当代教育新观念[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7:180.
[14]白聪敏.翻转课堂:一场来自美国的教育革命[J].广西教育,2013(08):37-41.
[15]王红,赵蔚,孙立会,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08):5-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