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多维度实践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5 14:26: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创新性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现代社会发展和国际经济竞争的客观要求,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首先分析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当前本专业实践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再针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践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改革和实践,构建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多维度的实践体系,包括“5-5-5”形式实践体系的构建、课内实践环节的整合、立体化实践平台的搭建以及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的具体途径。基于此多维度的实践体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利于高素质、强能力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促进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多维度;实践体系

本文引用格式:刘文勇,刘亦武,谭井华,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多维度实践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37):11-14.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Multi-dimensional Practice System of 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With Example of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U Wen-yong,LIU Yi-wu,TAN Jing-hua,CHEN Yi,TAN Mei-mei,LIU Yue-jun

(School of Packaging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Hunan)

ABSTRACT: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s an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constructing innovative country,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mpetition,which requires strong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e.With example of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he paper analyzes curr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of 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first,analyzes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current practice system of the major.Then,in view of problems in practice system of 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it carries out corresponding reform and practice,constructs a multi-dimensional practice system of 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including construction of"5-5-5"formal practice system,integration of practice links in class,constru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practice platform and specific ways to improv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bility.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practice system,innovation ability and practice ability of students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which is conducive to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and strong ability professionals,and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KEY WORDS: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Multi dimension;Practice system

随着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分子材料的用量日益扩大,对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是目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之一[1-2]。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3],其实践环节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部分,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体系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因此,本文以湖南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针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以往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改革和构建了多维度的实践体系,具体包括“5-5-5”形式实践体系的构建、课内实践环节的整合、立体化实践平台的搭建以及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的途径等四个部分。通过多维度实践体系的构建和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4-5]。

\

 
一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实践证明: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基础按二级学科设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符合我国国情[6]。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主要有研究型(学科型)人才、工程技术型(应用型)、职业型三种层次,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类型主要有科学研究、应用开发(研发)、生产和工程技术(合成和成型加工)、营销、管理等五大类。因此,分层次分类培养不同的专业人才类型也是目前教学改革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本专业以化学与材料科学作为学科基础,以材料制备、成型加工和应用作为工程背景,即具有化学、材料和工程三大类学科特点,合理设置三大类学科课程体系结构与比例,优化本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有效促使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全方位满足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本专业教学改革中需要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实践教学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针对具有较强实践性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科专业来说,实践教学体系尤显重要。因此,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直接决定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尤为重要[7]。

二实践体系存在的问题

以湖南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来说,与其他普通高校类似,由于存在培养体制单一和培养模式雷同等问题,导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及其实践体系存在雷同情况。而且,由于课时与学分总量的限制,实践教学课时和学分相对较少,导致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实际上,从专业规范来看,专业规范大体规定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并对具体需开设课程内容提出了基本要求,具体的课程设置则需学校根据自身定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自主设置。那么,本专业依据学校办学特色,结合专业优势[8],进一步细化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针对实践体系存在的这些问题,以“专业基础+特色”形式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构建新型的实践教学体系、整合实践课程课时、搭建立体化的实践平台以及拓宽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的途径等方式,构建多维度的实践体系,以解决实践体系存在的问题。

三多维度实践体系的构建

为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人才,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此与实践教学环节紧密相关,需要重点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

(一)构建“5-5-5”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当前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需要改革现有分散的实践教学体系[9]。通过实践体系的改革,本专业设置学科、专业、方向、课外创新实践和综合实践等“五类”实践体系,通过实验、实践、设计、实习和论文等“五种”实践形式,实现基础实验技能、专业实验技能、综合实验技能、科研创新技能和工程实践应用技能等“五大”技能的提升,形成有机整合的“5-5-5”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基础实验技能和专业实验技能主要在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的实验中得到培养,通过开设学科基础实验和专业基础实验,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验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实验技能。通过综合实验和综合课程设计等综合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利用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验技能。科研创新技能主要通过学生创新性实验、大学生科研项目和毕业论文等创新性科研活动在实践中得到培养,工程实践应用技能主要在工程实践、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与工程紧密相关的各个环节中得到培养。特别是大四阶段的综合能力培养,以灵活的实践与理论结合形式,合理安排整合形成大四整整一年的实践环节,有机融合综合实践、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各个实践环节,从而形成多维度的实践体系。

(二)加大实践课时,整合课内实践

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需增加实践内容,加大实践课时比例,分出原来与理论教学设置在一起的实践环节,单独开设实践课程,有效整合专业实验课程[10]。其中,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四大基础化学类的学科基础课程实验均单独开设实验课程,均增加课时至32学时。将原来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表征与测试、高分子成型加工基础、高分子流变学、高分子加工设备与工艺、高分子材料改性、现代橡胶工艺学、油墨涂料与胶黏剂、高分子材料助剂等专业课程中较分散的实验课程集中整合,形成高分子化学实验、高分子物理实验、高分子材料实验、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实验、高分子材料表征与测试实验等5门实验课程,其课时均设置为32学时。在综合实践环节,各设置两周的专业综合实验和方向综合实验2门综合实验课程,以提高学生综合实验能力。

(三)搭建立体化的实践平台

实践教学体系的成功实施,要以相应实践条件为支撑。本专业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平台,搭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实践平台。协同整合相关平台,构建了基础实验平台、专业实验平台、科研创新平台和工程实践平台“四大”实践平台。依托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实验室、基础化学实验省级示范中心以及各专业基础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立开放性的实践大平台,并整合完善基础实验开放平台、专业实验平台、科研创新平台和工程实践平台四大实践平台。①基础实验平台:以基础化学实验示范中心,采取开放模式,为本专业本科生提供全面的实验仪器和实验场地。②专业实验平台: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基础实验室为主体构建,进一步加大高分子包装材料与技术实验平台、高分子成型加工实验平台和高分子合成和改性实验平台等特色性实践平台的建设工作,采取开放模式,为本专业本科生进行专业实验提供全面的实验仪器和实验场地。③科研创新平台:利用教师科研的优势反哺本科实验教学,以“先进包装材料与技术”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先进包装材料与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生物质纤维功能材料”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为主体,建立本科生课外科研创新平台,挑选科研素养好、有科研兴趣的本科生进入科研实验室,参与学术研究、科技开发和发明创造活动,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在实际的科研活动中加以融合利用,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④工程实践平台:以“先进包装材料研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先进包装材料与技术”湖南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高分子包装材料”湖南省工程实验室为主体,以企业为纽带,利用实习基地建立工程实践平台,使本科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能够紧密切合工程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各实验平台的搭建,积极协助学生完成大学生自选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以及各种科研竞赛等工作,将学生吸引到实验室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通过“四大平台”的构建,使之形成立体化的实践平台,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四)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多维度实践体系的构建,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述“5-5-5”实践体系的构建、课内实践环节的整合、立体化实践平台的搭建等三方面的实施,为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供了制度和硬件保障。然而,为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具备各种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途径,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合于多维度的实践体系中,感受到多维度实践体系带来的益处,以达到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的目的。结合学校特色和专业发展形成的特色,本专业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根据特色设置专业方向综合实验课程:专业方向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合理设置专业方向综合实验课程及其内容可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本专业目前已开设高分子材料合成与改性和高分子包装材料与技术两个专业方向的综合实验课程,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内容、自主设计实验、独立完成实验等过程,使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升。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驱动: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并有相应经费支持,是有效提升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途径之一。本专业学生在本科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兴趣驱动搭建团队、自主选题确定方向、自主设计细化方案、自主撰写申报项目、自主申报参加答辩、自主完成申报项目等环节的锻炼,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③本科导师制下的科研兴趣小组:根据往届毕业生反馈信息,有部分同学很想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通过实验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不知道如何与老师建立联系。基于此,本专业提出了本科生科研小组制度,学生可依据自身兴趣选择导师,从大一开始就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综合实践锻炼。本专业通过本科生科研兴趣小组制度,使很大一部分学生爱上科研、学习更上进,在本科毕业时一部分学生已经参与发表了相关科研论文或参与申请了相关专利,学生综合能力切实得到了提高。

\

 
四结语

湖南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多维度实践体系的构建,就是以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性人才为目标,分析专业发展现状,总结以往实践教学体系的不足,构建“5-5-5”多维度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环节课时,整合课内实践环节,利用现有平台优势,协同整合相关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搭建起面向学生开放的立体化实践平台。通过多维度实践体系的构建及实施,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幅提升,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性人才。同时,此多维度实践体系的构建对相近专业的实践体系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晓亚,郁文娟,陈明清,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3,23(4):18-20.
[2]刘文勇,刘亦武,陈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99):7-8.
[3]汪瑾,周正发,徐卫兵.面向实践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J].高教论坛,2010(4):69-70.
[4]杨明山.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的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0,27(1):25-28.
[5]谭美军,刘跃军,石璞,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J].实验室科学,2010,13(1):24-27.
[6]赵长生,顾宜.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与现状[J].塑料工业,2008(1):70-71.
[7]刘宇艳,于海洋,龙军,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高分子通报,2011(11):102-106.
[8]刘文勇,刘亦武,陈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特色化课程体系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20,7(2):64-65.
[9]蒋姗,丁永红,俞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梯度式专业实验体系探索[J].高分子通报,2015(2):77-80.
[10]金政,袁福龙,赵东宇,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实践教学课程评价标准的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8,5(41):109-111+1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14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