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高校的学风建设出现了很多方面的问题,影响了高校培养高素质学生的根本目的。高校学风建设是教育工作中的重点环节,高校辅导员作为管理教育学生的一线岗位,对建设优良学风有着重要的职责,辅导员对高校学风建设中问题的认知和工作方法对学风建设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辅导员工作视角下对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方法。
关键词:辅导员视角;高校学风建设;问题和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闵娟娟.辅导员工作视角下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教育现代化,2020,7(40):95-98.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tudy Styl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Perspective of Counselors
MIN Juan-juan
(Wuxi Taihu University,Wuxi,Jiangsu)
ABSTRACT:With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he society,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of study sty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hich affect basic purpose of cultivating quality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onstruction of study sty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key link in education work.As front-line post for managing and educating students,college counselors have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for construction of good study style.Cognition and working methods of counselors on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of study sty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important effect on construction of study style.The paper studies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of study style from perspective of counselors work,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study style construction in cs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Counselor's perspective;College study style construction;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学风是学生的学习目的、纪律和态度的综合表现,是学生群体的学习态度和进取意识所形成的整体风格。高校学风的建设程度直接影响着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效率和学校的综合影响力,是高校工作的重点范围。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直接管理者和教育者,提高辅导员对于学风建设的重要程度的认识和工作方法,发挥辅导员对于建设勤奋、务实的良好学风的作用,是改善学生不良生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校学风建设工作,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的积极手段。
一 高校学风建设的意义
大学是学校和社会的连接点,是学生接触社会的第一窗口,是学生适应社会的过度阶段。老师和家长不会在实施的监督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学生要学会独自面对社会环境的影响。这种看似自由自在的生活对于思想较为单纯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诱惑力,很容易产生散漫、懒惰、厌学的思想状况,影响到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活动,甚至被不良的社会风气所影响,做出伤害自己、伤害家人、伤害社会的事情来。学校的学风建设工作就是保障学生正常的进行学习生活、免受不良风气影响的重要屏障。优良的学风建设,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律性,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正确三观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和道德品质,对学生成为具有良好品德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有着重大且积极地影响,对学校提高培养人才的教育工作的效率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对提高学校的成材率和社会影响力也有着重大的意义,是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进步,推动学校教育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 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高效学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各高校自成立以来都很重视优良学风的养成,我国早期的高校的优良学风为培养建设新中国的各行业优秀人才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各方面的原因影响,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呈现出了很多问题,很多建设学风的措施变成了口号,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对学风建设的重视程度也不断降低,学风建设工作表面化、形式化,难以让学生认同参与,导致优良学风的难以成形。下文分析几点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
(一)学生数量增多,整体水平下降
高校扩招政策给更多的学生带来了进大学进修的机会,也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了有力地推动。但与此同时,很多各方面水平不足的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对学校的学风建设和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学生数量增长,整体的素质水平自然会降低,这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学校缺乏强有力的措施和精力去关注、帮助每一个学生,导致了一部分学生的不良影响在学生群体中的扩散,影响了更多的学生,导致了学风建设工作的开展困难。学生的自制力并不强,旁边的同学玩游戏、玩手机、聊天等行为会导致本来想学习的同学很难专注于学习,不自觉的就会参与进不学习的行列中去;有的同学平时不学习,通过作弊等手段顺利通过考试,会造成努力学习的同学的厌学行为。这些不良风气一旦蔓延开来,很难得到有效的遏制,尤其是在学生数量过多的情况下。
(二)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过多
首先,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情况也与日俱增,这导致了学生自主生活能力的迅速降低,离开家长之后不能自主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计划,好逸恶劳的思想普遍出现,对学风建设十分不利。同时,在高中时期的辛苦学习和老师家长所说的“考上大学随便玩”的影响下带来的补偿心理,导致学生放纵享乐,不思学习,把及格当成学习目标,把物质享受当成第一要务,没有领会到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升自身的全面素质,荒废了学业。其次,社会上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学生之间不比学习,比花钱和享乐,造成了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不良风气,给学生的道德品质带来了极大的腐蚀。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造成了学生学习能力的下降和思想道德水平的下降,给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带了极大的困难[2]。
(三)学生的自身问题
1.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学的学习生活相对宽松,没有教师家长的实时督促,导致学生产生了懈怠心理,不知道为了什么去学习,没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认为进了大学就能毕业,有了毕业证就能找到好工作,缺乏必要的忧患意识,没有学习压力就没有学习动力,在课程中随波逐流,没有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想法和动力。
2.学习方法不正确。大学最重要的是自主学习,紧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也缺乏自主学习的方法,造成了学生学不会、学不精的情况,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3.专业选择不理想。大学时自选专业,有的学生在选专业的时候选的是自认为感兴趣的专业,进来学习后发现和自己想象中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心理落差极大,导致学生非常迷茫,容易产生厌学心理。有的学生是被调剂的专业,这种现象更加严重。
4.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毕业后的工作范围并不清楚,对于工作要求也一知半解,没有一个准确的成绩来衡量,让学生找不到目标去学习。大学强调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在及格的前提下自己定下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为之努力,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目标很难保持学习的动力。以及格为目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但这种思想普遍存在,对建设优良学风影响极大[3]。
(四)学校学风建设工作的忽视
学校是学风建设工作的制定者、管理者和引导者,是学风建设工作的实施者。很多学校对于学风建设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仅仅把工作重心放到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上,没有认真地落实学风建设的措施,让学风建设成为空洞的训导和口号,没有让学生深入的理解和认同学风建设,导致教学质量没有得到有效地提高,学校在教育上的投资和收获不成正比。同时,很多学校没有正视辅导员对于学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导致了学风建设影响力不足,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和效率。学风建设工作不仅仅是使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而应该是以引导、劝诫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从实施方面来讲,辅导员作为学校面向学生的首要岗位,负责管理、引导学生工作,与学生交流最多,认识最深刻,具有天然的优势,是优良学风建设工作的第一线[4]。
三 辅导员工作视角下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途径
(一)突出“以人为本”理念
当前高校学风交涉应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教育变为教人化人。在学风建设实践中,应找准出现问题的关键点,并在实践应用细节上下功夫,以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为学风建设的基本,培养学生健全自身人格,对于学生提出的要求,高校领导班子应统一思想,根据当前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这个“家”的温馨,使学风建设发挥出实际作用。学风建设应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爱心换真心,使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带来的温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校就能促成勤奋好学的学风,形成尊师爱生的校风,使人文管理进一步完善。学风建设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应当将学风建设工作落实在学生的生活中,而并非长篇大论的文字理念,学生在无趣的学风建设工作中不仅会产学习的倦怠心理,在不能够接受正确的思想引导环境下,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会受到阻碍。
(二)突出教育精神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应切实解决学生学习生活遇到的实际问题,合理的实际问题应立即解决,而解决困难或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应多加克服,并讲明不能解决的缘由,杜绝“光说不办”的现象。同时,应大力发展制度建设、师资建设、文化建设、课程建设等,将多个方面的问题全面规划和完善。为此,人文管理需要按照规章制度进一步落实,在高校学风建设的基础上创新人文管理模式,找准当前学风建设中的难点,并对当前的难点加以突破,使现代化教育思想贯穿在整体学风建设实践中,进而使人文管理创新落实到实处。除此之外,学风建设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管理理念,使学生勇于抉择、敢于实践,进而使学生整体思想文化不断提高,体现出现代化教育理念倡导的“爱满天下”宏观理念。学风建设并不是“水中月,镜中花”的“精神信仰”,而是能够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三)将学风建设核心落在实处
高校学风建设应为学生营造生动愉悦的学习环境,采用榜样激励法、项目教学法等不同的形式,激发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帮助学生在多样化的社会发展局势中甄别信息。首先,辅导员应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而并非口头营造。其次,学风建设需要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重要特点,在学生群体中能够展现学风建设的优势。最后,学风建设选择应当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在教育初期更是应从学生生活出发,选择可见、可感的话题开展学风建设。同时,高校辅导员应以提高学风建设水平为抓手,结合“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开展常态化工作。对于现阶段大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局限进行详细的研究,并且应当对于学生的就业需求和预期选择进行指导和帮助。进而能够奠定学风建设基础,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建设机制,亦或是“顾左右而言他”的教育内容,制约学校学风建设的发展。
四 辅导员工作视角下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方法
(一)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工作
学校在开展学风建设工作时,不仅要做好系统规划与安排的相关工作,而且还应站在学校发展的角度上明确广大教职员工在学风建设各个阶段的责任和人义务。由于教师、辅导员以及其他教辅人员在学风建设工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必须在开展学风建设工作时,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分工,要求教职员工加强相互之间的配合和沟通工作力度,才能在形成全校共抓共管学风建设工作局面的前提下,推动学风建设工作的高效开展。辅导员应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思想交流活动,通过讨论、游戏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动态和思想状态,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去,从学生的困难出发,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多角度出发,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之间的融洽度,让学生互相帮助扶持进行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高校学习生活的美好。通过对学生专业的理解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对社会上的真实案例的解读,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摒弃社会不良习气的侵入。从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建设优良的学风。
(二)加强学风制度管理
优良学风的建设,仅有辅导员的工作是不够的,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学风建设工作的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学风管理制度,让学生对学风建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让学风建设工作落实到学生群体中去,通过对学校学风的推广宣传,提升学生的认同感和荣誉感,让学生自主的推动优良学风的形成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学校应做好学风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避免学风建设成为一纸空文,应该让优良的学风变成学校的风景,维护并传承下去。
(三)建立智慧化的学业动态信息管理和评价机制
学校在学风建设过程中采取的将与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密切相关的学工信息化建设与易班平台建设紧密融合的方式,经过长期的实践应用,在学校学风建设工作中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比如,学校在易班网络平台上应用的上课啦智能应用,教师可以通过该应用完成学生课堂考勤的工作,促进了学生出勤率的大幅度提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后台大数据分析,各个专业任课教师与辅导员不仅可以及时准确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课堂考勤、考试成绩以及学业警示等信息,而且为学校建立学生学业动态信息管理与评价机制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依据。辅导员则可以通过关注该平台反馈的数据和信息,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相应的指导,实现了精细化评价与全程跟踪学生学业的目标,促进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成效的稳步提高。
(四)建立学业困难学生的学业辅导和帮扶机制
加大学风建设工作过程中学业困难学生辅导和帮扶的力度。由于学业困难学生学业辅导和帮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管是辅导员还是各专业任课教师,必须站在专业发展的角度上,根据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性强且持续推进的规划,然后建立完整的学业困难学生帮扶档案,推动学业困难学生辅导和帮扶工作的有序开展。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由资深教授组成的学业咨询队伍的方式,定期的为学业困难学生提供各个专业课程的答疑和辅导。辅导员在开展学业困难学生的辅导与帮扶工作时,应该充分发挥其统筹、规划以及引导实施的作用,要求学生必须在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手册中学籍规定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学生学业预防和警示机制,以便于在学生学业出现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予。
(五)将职业发展规划贯穿学风建设始终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有超过50%以上的学生都因为对自身职业发展产生迷茫,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为了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应该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贯穿于学校学风建设的工作中,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帮助学生在做好专业知识实习的基础上,建立对企业的初步认识。在学生进入大四阶段即将毕业前,将学生就业实务工作作为首要工作目标,帮助学生做好走向职场的职业转变,通过引进和打造具有专业特色学科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学科竞赛的影响力,为学生顺利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六)以家校协同为纽带建立共同教育体系
平等是重要的前提要素,为了确保家长和学校之间对话和有效沟通的良好开展,应基于双方平等基础上,为学风建设的良好实现给予保证,将双方的信任进行明确建立。基于此,为了确保学风建设对学生家校教育合力支点作用的充分发挥,家校关系的构建方面进行积极不断的努力。如导员可以从家校协同教育召开时间方面将平等关系进行体现,在以往家校协同教育开展过程中,家校协同教育开展时间往往是由学校方面进行制定,对于此种方式来说、虽然对学校安保工作提供了便利,但却不能保障家长的便利性,一些家长的缺席状况时有出现。所以,学校应在学风建设时间选择方面进行优化,确保家长自主选择权的充分实现。这样一来在家校协同教学机制中能够有效地维护导员、学生、家长等各个因素的主观意愿,并且能够将家校协同教育落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实处,更加能够彰显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能动性。
五结语
高校学风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要手段,建设优良学风,不单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十分重要,同时也是新时代高校持续发展壮大、为社会输送全面型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工作[5]。
参考文献
[1]杨秀红.大学生学风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
[2]钱敏芳.高校思政教育新要求下的学风建设——从辅导员工作视角[J].教育教学论坛,2018(20):51-52.
[3]陈丹,何国举.工作满意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15,36(11):104-107.
[4]马宁.高职法律文秘专业创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8,5(39):20-22.
[5]孙颖.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简析[J].教育现代化,2018,5(39):29-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