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翻转课堂在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5 11:35:3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国内外高校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高校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海外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为学生的国际化成长创造条件。本文根据本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承办情况,以材料特性课程的教学为切入点,分析了该课程在中外合作办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学生语言障碍、国外教学模式和国内的差别、课程专业性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探索性地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建立学习群组、营造泛学习环境、配备合作教师指导线下学习等方式,保证了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打破了师资和教学的双重限制,学生的知识内化能力大幅提高,推进了我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开展,也为我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累了有益的实践指导。

关键词:翻转课堂;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徐喻琼等.翻转课堂在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20,7(48):134-136.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the Course Teaching of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XU Yu-qiong,MA Xiao-qiang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Power Engineering,Three Gorges University,Yichang,Hubei)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on education,the exchanges between univers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requent.Universities should try their best to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study and communicate overseas,so as to create conditions for students'international growth.In this paper,according to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on education project,the flipped classroom is adopted.It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on education based on material properties course teaching.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students'language barrier,the difference between foreign teaching mode and domestic teaching mode,and the strong specialty of curriculum.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the author implemented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in the teaching process.The effective measures ensur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such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study groups,creating a generic learning environment,providing with cooperative teachers to guide offline learning.Students’ability to internalize knowledge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It has promoted and accumulated beneficial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jects of our school.

Key words:flipped classroom;Chinese-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course teaching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指我国教育机构与国外教育机构以不设立教育机构的方式,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推动了国内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方式的产生。

2003年9月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活动,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1],其核心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高校通过与国外院校合作办学,吸收借鉴国外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式,是提高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交流能力的工程技术型人才较为有效的方式。中外合作办学通过教育合作的方式,取长补短,共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时期人才,是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国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的新模式[2]。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探索,更好发挥中外合作办学的创新引领作用[3]。

三峡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成立于2001年,迄今为止,已培养了近千名国际化的高水平、强能力应用型人才,其中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与英国莱斯特大学合作举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项目。学业期满,成绩合格者可获得国内毕业文凭,达到国外合作院校录取条件者,还可申请赴国外深造。因此,我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层次较高,对学业要求非常严格,课程教学的要求也相应很高。

\
 
一 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在师资国际化、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给中国教育带来了不一样的视野,推动和加快了中国教育国际化进程[4]。中外合作办学成功的关键是课程教学的融合和吸收,真正做到学有所长、为我所用。根据本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近两年的承办情况,我们在“材料特性”这门课程的教学中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语言障碍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特殊性决定了课程的知识结构具有国际化水平,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对学生联合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语言沟通和交流是基石。我校中文办学项目的授课教师来自英国,采用全英文的教学资料和英文原版的专业教材。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不仅要求听说读写,甚至要求能写一些专业小论文。教学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大三上学期学生,学生英语应用水平不高是最突出的问题。根据调查,学生考过雅思6.5分及以上的人数非常少,对专业英语掌握的程度更差,使用英语进行专业课学习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学生的语言能力在短时间内全面提高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二)教学模式的差异

中外高校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上有诸多不同。大部分中国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没有体验过国外专业课程特有的分组讨论、交流学习的教学过程。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英方教师来华进行课堂教学的课时数有限,更注重材料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基本理论教学,以及和学生专业密切相关的材料设计、应用的案例分析。但受限于语言和背景知识积累,不能很好地发挥合作方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势,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专业性较强

“材料特性”课程是本科生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的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资料与英国莱斯特大学一致,内容设置专业性很高。本课程研究材料成分、组织结构、制备工艺与材料性能和应用之间相互关系,重点阐述材料的选材方法,材料的微观结构、晶体缺陷、材料的变形和力学性能等。该课程对先修课程有较高的要求,理论性较强,知识点繁多且相对抽象,涉及到的计算和分析不易理解,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传统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在课堂授课阶段缺乏对研究对象的感性认识,造成理论知识抽象、难以理解,失去学习兴趣[5]。

二 翻转课堂的应用

在中外合作办学试行背景下,采取措施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加快课程教学进度,提高课堂教学实践质量有着积极地意义[6]。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即“颠倒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7]。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从2012年起被国内教育工作者认识并逐步被接受,目前已经成为教师们认同和喜爱的教学方式之一[8]。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更专注学生的主动学习,课堂内的宝贵时间旨在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推进了翻转课堂的高效应用,彻底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流程,带来了教师角色、课程模式、课堂管理等一系列变革。翻转课堂的高效性与针对性,极大地缓解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教学方面的困扰。为此,在本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过程中,我们以材料特性课程为切入点,以高效利用外方的优质课程资源、接轨国际一流大学的教学思维为目标,探索性地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建立学习群组

为了让学生适应国外的小班授课和分组讨论的模式,我们将学生进行了分组,实施小组负责制,先克服语言交流障碍。每个小组都利用QQ、微信等社交软件,发布专业词汇和短句,小组间相互检查过关,让学生先了解基本概念和英文表达,充分发挥学生抢记、强记能力,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了学会了和课程相关的术语和表达,能看懂专业性较强的学习资料做好顺利接受课堂的语境储备。

(二)营造泛学习环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翻转课堂以思导学,以学促思。“材料特性”课程是专业核心课,外方教师以专题讲座形式讲解了工程材料的概况、设计材料的基本方法及材料的性能。在课前,我们以小组形式展开课下学习、发起讨论。学生们对不懂的知识点在群组中展开讨论,既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又互相帮扶,共同攻克难题。组与组之间还就感兴趣的知识点制作英文版PPT和Flash动画,进行交流学习。学生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一个泛学习环境,不受空间、时间限制,还可以反复学习线上课程教学内容,成功实现了课堂翻转,充分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配备合作教师指导线下学习

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我们配备了中方合作教师同步开展双语教学。中方教师不仅有专业理论和工程实践背景,还承担双语教学的任务。合作教师使用英语进行线下的课前教材导读,线上预习英文课件,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讨论和学习,掌握查阅英文文献和使用英语沟通的技能。学生通过线下了解国外的学科背景后,学习兴趣显著增强,在掌握本课程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掌握了国外材料设计、性能研发的最新进展,能够用英语进行学习、思维、研究和交流。双语教师让学生有更多的亲切感,既是课前学习的指导者,又是课后学习的促进者,进一步保证了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学生的知识内化能力大幅提高。

三 结语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多元化人才。在中外合作的大框架下,地方普通高校面临了更多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我们在“材料特性”课程教学中顺利实施的翻转课堂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人尽其才,很好地结合了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在翻转课堂的初步探索与实践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打破了师资和教学的双重限制。优良的教学模式保证了学习成果的高效产出,推进了我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开展。

随着项目的深入,受益的学生更多,为我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累了有益的实践指导。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应勇于创新教育理念,学习和尝试先进的教学模式,融入多种资源,优化培养机制。在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我们应加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海外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为学生的国际化成长创造条件,实现中外办学提高培养层次的宗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发展。

\

 
参考文献

[1]武洁,殷婧,郑安平,等.河南省地方普通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45):1-4.
[2]田泽永.国际工程认证视域下中外合作项目人才培养互动融合研究[J].新西部,2019(29):125-126.
[3]于立华,高保雪.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及新途径研究[J].智库时代,2020(4):124+200.
[4]高保雪,于立华.“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智库时代,2019(4):86+88.
[5]宋朝霞,俞启定.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1):96-104.
[6]陈亮,周丽娜.基于中外合作办学试行《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内燃机与配件,2020(4):253-254.
[7]李晴晴.翻转课堂应用实践案例分析:以聚奎中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16):183-186.
[8]李霄琳,周立“.金课”视角下基于翻转课堂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9(16):156-1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13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