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专业建设是高校生存之基,开展专业集群建设是国家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基本要求,专业集群利用协同合作的优势优化集群内部资源配置,构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集群,是对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发展观念、教育管理模式及教育策略的创新与改革。专业集群是以一个主要专业为核心和特色,汇聚相关课程、实践项目、教育资源等,利用协同合作的优势优化集群内部资源配置。本文以专业集群课题调研分析结果为基础,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地方产业集群建设发展的机遇进行形势分析,提出了构建专业集群构建基本思路,并在专业集群建设方面,提出了专业集群建设应坚持市场导向、错位发展、符合定位、讲究效益的四原则。
关键词:专业建设;专业集群;调研
本文引用格式:李淑萍等.地方本科院校专业集群建设的思考──以商丘学院专业集群建设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39):94-97.
Reflec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Groups in Local Undergraduate Institutions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Groups in Shangqiu University as a Case in Point
LI Shu-ping1,HOU Jiang-tao1,LIU Fu-lin2,GUO Hui-fang1
(1.Academic Affairs Office,Shangqiu University,Shangqiu,Henan;2.Department of Biology and Food,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Shangqiu,Henan)
Abstract: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is the basis for the surviva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clusters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the country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ordinary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nto application-oriented.Professional clusters use the advantages of collaborative cooperation to optimize the internal resource allocation of clusters and build professional clusters for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Innovation and reform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concepts,education management models and education strategies of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Specialty groups refers to the practice that centers on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a major specialty,in combination with relevant courses,practical programs and educational recourses,so as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courses inside the group by virtue of synergized cooperation.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of the projects concerning group specialties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Based on these results,the situations in many aspects were analyzed,including the need for the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local universities,and the opportunit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specialty groups.The basic approach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groups were proposed.Then,four principles were proposed for the aspec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groups,namely adherence to a market-oriented direction,mixed development,conformity to targeted development,and emphasis on benefits.
Key words:specialty construction;specialty group;investigation
专业建设是高校生存之基,开展专业集群建设是国家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基本要求,专业集群利用协同合作的优势优化集群内部资源配置,构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集群,是对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发展观念、教育管理模式及教育策略的创新与改革。商丘学院作为一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新生的地方本科高校,积极顺应高校转型的大背景,加强专业建设,开展专业集群建设研究。因此,本课题组选择专业集群课题很有必要及研究代表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学习借鉴意义。
一专业建设与就业的现状分析
本课题借鉴南阳理工学院专业集群构建模式,首先进行广泛市场调研,分段实施等策略。本课题实施分三阶段。第一阶段,项目组成员设计问卷调查表,实施校内外调研工作。共走访调查校内11个院系的领导、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调查40多个本科专业在校生及部分往届毕业生,调查了相关专业实习基地单位的指导教师对我校专业建设及学生就业情况,了解各专业建设情况及集群建设的意见。第二阶段,深入企业学习调研,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研究,了解本地企业发展的整体状况和能为教育提供的资源的情况。第三阶段,对前期的所掌握的资料和调查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及总结,提出专业集群建设的构建及培育思路。课题从四个层面进行调查分析,使用网络问卷星软件,每项调查群体均设置10个题目开展问卷调查。
从调研情况分析来看,目前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问题背后蕴含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社会人力资源供需双方就人才培养的结构与质量存在偏差。一方面,地方高等院校专业结构与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巨变生成外部结构性矛盾;另一方面,从十几年前高等教育开始规模快速扩张,专业内涵建设不足,发展过程中积累大量“尚未消化”内部结构性矛盾。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性矛盾正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改革和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必须受到高度重视。
二 集群建设发展的机遇
(一)地方产业集群建设发展的机遇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聚焦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新兴领域、产业发展方向,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集群式发展为主要路径。
《2018年商丘市加快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发展专项工作方案》中提出,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围绕食品、纺织服装制鞋、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打造3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新兴产业集群,以大数据、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发展。加强生产性服务业配套,着力开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外包、服务外包等省级服务业专业园区规划建设。结合各县(区)主导产业,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支持政策,积极谋划布局跨境电商产业园。
(二)学校为商丘产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机遇
《商丘市“十三五”工业转型发展规划》中指出,把产业集群作为发展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重要抓手着力实施“大集群”战略,打造20个融合主导产业、创新创业功能的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交通物流,建设大枢纽、形成大物流、构建大业、促进大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使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红利;大力发展会展产业,带动商品流、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向商丘市流动。主要产业群有三个方面。一是食品工业。目前有梁园区、睢阳区、虞城县、夏邑县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4大食品工业产业集群;民权县重点发展葡萄酒生产;宁陵县着力扩展白酒产能;完善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与商丘市政府合作共建的商丘生态食品产业园。二是装备制造。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打造新能源汽车、三轮电动车生产基地和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民权县建设制冷装备中国冷谷;虞城县打造工量具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柘城县打造磨料磨具制造产业基地;夏邑县发展汽车配件制造。组建市级产业载体商丘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集聚和发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三是豫东综合物流集聚区。豫东综合物流集聚区是河南省三大省级物流园区之一、商丘新区“三区一基地一中心”区域物流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质是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最终是为了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升高校自身的服务能力,为行业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成为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必由之路。产教融合要求转型发展高校的学科专业发展方式,从原本规模增长的“全而弱”转变为结构提升的“精而强”。
三 构建专业集群的基本思路
(一)专业集群构建基本思路
专业集群主要是指由学校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紧密相关,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领域的、由若干个专业组成的几个专业群。专业集群是以区域内的产业集群为服务对象,围绕某一产业的上下游供应发展链条,以服务产业链为核心环节的主干专业为主、以专业交叉互补和交融互促为形式、打造校内甚至校际间的若干专业群。专业集群应紧密对接产业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学校为建立与商丘产业经济符合的专业集群,在专业结构方面,突出“调整”,参照《商丘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重点设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鼓励类产业相关专业,减少或取消设置限制类、淘汰类产业相关专业;积极发展商丘地区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注重传统产业相关专业改革和建设,服务传统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根据以服务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线,优化专业结构,构建适应商丘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目前,初步凝练设有四个专业集群,分别为电商物流、先进制造、城乡建设、现代文化教育服务四大专业集群。其内涵如下:
1.电商物流专业群。以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为核心,优化升级英语、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信息工程等传统专业,增设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专业,构建服务地方的网络销售物流产业集群的专业群。对接豫东综合物流集聚区。
2.先进制造专业群。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为核心,优化升级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增设车辆工程专业,构建服务地方先进制造产业集群的专业群。对接商丘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
3.城乡建设专业群。以环境设计、园林等专业为核心重点,优化升级园艺、城乡规划等专业,增设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等专业,构建服务商丘城乡建设产业集群的专业群。对接商丘新农村服务业。
4.现代文化教育服务专业群。以视觉传达设计、汉语言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为核心重点,优化升级广播电视编导,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增设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音乐学、音乐表演等专业,构建服务商丘现代文化教育服务的专业群。对接教育服务行业及商丘生态食品产业园。
(二)专业集群建设契合度分析
商丘学院自2002年升本以来,学校提出完善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策略,以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专业集群运作机制体制,历经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服务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专业集群。截止目前共有45个本科专业,分布于工学、管理学、农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理学和教育学八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工、农、管、艺、文、教、理、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建设布局。
目前,从专业建设层面,初步构建的四大集群与现有专业建设的契合度较高,有力支撑了四大集群设置符合专业建设实际。学校现拥有十一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两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两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一个省级一流专业。另一方面,从毕业生就业去向,也可以得到支撑。从2016届、2017届、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河南的郑州市、商丘市、开封市、洛阳市等,就业的行业,在建筑业、金融业、教育行业、制造业及电力热力等行业门类,其职业属于“工程技术人员”最多,其次是经济业务人员、金融人员、服务业人员、公务员等。最具吸引力的专业有会计学、广播电视编导、工程造价、播音主持与艺术、计算机科学、土木工程、园林、市场营销等,均与四大集群符合。
四 专业集群培育及建设的建议
为保证四大专业集群建设更加有效,学校在专业集群建设方面,应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市场导向原则。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调整从资源约束转向需求约束,把社会需求作为专业群布局的首要因素。如以先进制造为特色的商丘经济发展大量需要机械、电气类人才,学校发展机械类、电气类专业群,设置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等专业。
第二,错位发展原则。与商丘及豫东地区其他高校错位发展,从办学实际出发明确专业群服务的产业链环节及层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走特色发展之路。设置物联网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园林、园艺等本科专业。“错位”从外延向内涵延伸,使之不仅体现在专业群及专业的名称和办学层次上,也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就业岗位和岗位群面向的差异上。
第三,符合定位原则。学校坚持以定位求特色,以定位求发展,以定位建专业集群。所有集群内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都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总目标,校地互动的基本战略为指引,强调“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质量为根”的办学理念,在特定产业链环节和层次中,形成了区别于研究型高校、高职高专和其他本科院校专业群的定位特色。
第四,讲究效益原则。学校注重有限资源的最优配置。相对而言,应用型工科专业投入较大,师范教育、管理等专业投入较小。学校以工科为主,同时强调现代文化教育和应用技术教育为主要特色。学校布局机械类、电气类、计算机类等应用型工科专业群,同时也强调布局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应用专业群,立足专业发展新特点,做精教师教育专业群,布局设立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目的是在满足社会需要、提高应用专业群支撑以及拓展后续专业交叉空间的同时,使得轻重专业合理搭配,提高办学效益。
专业集群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构建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建成。需要学校不断通过加强建设和培养力度来进一步优化,需要学校突破以学校利益与学校需求为中心的传统理念,将产业行业等社会因素对专业及专业集群建设的影响放在首位,需要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行业领域结构来调整、改革,不断提升教育内涵,使专业建设在动态调整中形成真正的专业群。
参考文献
[1]吴仁华.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集群建设探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7):99-100.
[2]顾永安.应用型本科专业集群: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J].中国高等教育,2016(22):35-38.
[3]周洪波.地方本科院校专业集群建设思路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4(32):72-73.
[4]薛党勤,张林海,张希合,等.契合地方产业发展的南阳理工学院专业集群建设研究──以方城产业集聚区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42):111-113.
[5]赵卫东.优化专业结构提升教育质量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J].河南教育(中旬),2012(7):30-31.
[6]聂瑞芳.高职院校校际间专业集群建设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5(25):37-39.
[7]张晞,顾永安.地方本科高校专业集群布局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基于常熟理工学院的案例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1):27-34.
[8]张晞,顾永安.地方本科高校专业集群布局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基于常熟理工学院的案例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1):27-34.
[9]朱中伟.新常态下地方应用型院校专业集群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7(06):52-55.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201508/t20150817_200583.html,2015-07-
27[2015-07-29].
[11]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J].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17(13):48-56.
[12]徐权,赵晓春,刘永皓,等.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专业集群建设研究与思考[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9,39(03):109-112.
[13]徐娟,肖智清.全方位对接产业的高职院校专业集群建设研究——以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18(10):99-101.
[14]张晞,顾永安.地方本科高校专业集群布局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基于常熟理工学院的案例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1):27-34.
[15]朱必武,成声亮,刘筱,等.浅谈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意义及展望[J].教育现代化,2017,4(50):95-96.
[16]刘锦,刘筱,朱必武,等.浅谈参与科研项目对本科生能力的提升[J].教育现代化,2017,4(41):118-1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