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核心素养视域下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3 14:53: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核心素养视域下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重要影响,概述了核心素养视域下批判性思维,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研究生;批判性思维;核心素养;问题式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桑红燕.核心素养视域下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52):33-35,42.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ey Competencies

SANG Hong-ya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Liaocheng University,Liaocheng Shandong)

Abstract:The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ey competenc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graduate students'innovation ability,which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training.This paper summarizes critical thin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ey competencies,analyzes the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raining strategies.

Key words:Postgraduate;Critical thinking;Core literacy;Problem-based teaching

一 引言

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断下降,需要对施行的研究生教育体制进行反思。与此同时,很多的专家学者开始重视研究批判性思维能力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现在大部分研究生教学与本科生教学类似,重视知识的传授,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且大多考查知识的掌握情况。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思维固化、缺乏质疑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亟待提高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习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能力是核心素养的核心,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批判性思维。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强调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解决好创新性、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问题。施一公院士认为批判性分析是科学研究必备素质。研究生是国家创新人才的重要储备力量,因此,核心素养视域下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必要部分。

二 核心素养视域下批判性思维概述

1997年12月国际经合组织(OECD)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与概念基础(DeSeCo)”项目并在2005年发布的《行动刚要》里给出了核心素养的定义:个人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终身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及态度的集合[1]。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心理过程,内容极其复杂,其中就涉及到批判性思维。

各国各组织非常重视核心素养及批判性思维。2013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研究报告——《走向普遍学习—每名孩子应该学什么》,描述了核心素养的框架,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1]。批判思维作为核心素养的具体指标由美国21世纪技能联盟提出。同时,核心素养及批判性思维也是日本“教育课程编制基础研究”项目组提出的“21世纪型能力”模型和2010年新加坡教育部颁布的学生“21世纪素养”的研究较少。而且,将核心素养与批判性思维相我国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内涵中科学精神包括批判质疑基本点。而批判质疑的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核心素养研究国内外关注的重点主要在:(1)核心素养的内涵。Kihun Kim[3]对韩国年轻人应具备的核心素养进行了研究。Losko,Joseph M&Cekada,Tracey L[4]提出核心素养是应必备的能力,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适应全球安全发展。Daniel Kučerka[5]分析了复杂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内涵。李艺等从学科角度分析,认为或许从基础教育的特性(本质)入手是廓清核心素养的可取方法[6]。(2)建构核心素养框架。BoonsomSrisakda等[7]通过调查255名学生,基于基础教育核心标准建立了学习者核心素养的模型。Keqiang XU[8]以“21世纪核心素养能力”为视角,研究中国2001年至2011年近10年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标准。(3)构建核心素养课程体系。学者们构建了化学[9]、信息技术、思想品德等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系。

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批判精神培养的现实意义。部分学者提出批判精神是研究生进行科学创新的关键。(2)批判精神与创新的关系。冯艳[10]详细分析了批判精神于创新的关系,具体包括:态度、思维、能力,认为批判思维与创新密切相联。(3)研究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张俪等通过调查问卷,分析了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11],并对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12]。李晓琨等[13]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分析等方法总结了课程设置与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

总体来看,关于核心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多集中在中小学、大学的探讨,涉及研究生结合的研究更少,仅有凌宗伟分析了核心素养与批判性思维[14],苏红[15]研究了核心素养视角下批判性思维的测评与培养,关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模型构建亟需研究,对相应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探索也十分必要。

\

 
四 核心素养视域下研究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 根据专业了解当前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


结合研究生所学专业,分析影响核心素养视域下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因素。调查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可采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的批判性思维测量工具,如:《加利福尼亚批判思维技能测验》(CCTST)、《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CCTDI)等对研究生批判性思维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将所得结果深入分析,研究研究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性情况及现状,为具体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提供理论基础。

(二) 构建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模式

运用支架式教学,构建基于学习支架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型。教师可根据OBE以产出为导向明确任务设置问题,形成问题情境,从而引导学生以怀疑的态度有效思考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并通过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循环反馈真正发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研究生批判性思维,如图1所示。


\
 

(三) 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提出的培养模型的基础上,以培养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为目标,结合学科与专业,选定某些课程,构建基于问题式教学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过程首先提出问题,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围绕兴趣,展开积极思考、质疑、批判和讨论,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具体如图2所示。

\

 
翻转课堂可以变革传统的课堂结构,以问题为导向、以研究生为中心,强调以研究生的主动学习为主。通过师生间和学生间相互研讨为主教学模式教学,引导研究生主动、积极和自觉地掌握知识。通过翻转课堂,切实提高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 制定适合的评价机制

改进当前单调的终结性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如图3所示),将能够体现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活动如:学生课堂表现、课堂拓展任务、小组任务、研究报告等加入形成性评价,结合自我评价、小组互评等多种考评方式,重视学习过程中研究生的主体性,鼓励研究生将批判性精神与批判性思维技能进行融合。

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有效监管评价机制。制定一系列评价标准,监督考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形成性评价为研究生培养评价提供借鉴。(五)在科研过程中培养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科研过程中,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提出自己的独特思路,营造宽松、民主的学术氛围。以学术沙龙、科研互助小组等方式,落实“学问思辨”,让研究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论辩、包含研究生之间的论辩和师生之间的论辩,互提问题,相互质疑,在此过程中一起探索,并将探索的结果进行表述和实现,最终形成科研成果,让研究生体会到批判质疑和创新探索的乐趣,同时提高研究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提高学术水平。

对于工科专业的研究生,科研过程中可以利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以项目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进行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让研究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多维度体验批判性思维过程。

五结束语

培养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充分发挥研究生主体性优势,使研究生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独特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更彰显了其自身的价值和重要性[16]。提高研究生的核心素养,可以促进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焦敬超.“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江苏)2019.
[2]师保国.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创新素养内涵及其落实[J].课程.教材.教法,2017(2):55-60.
[3]Kim K.Youth key competencies in Korea[M]Korean education in changing 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contexts.Springer,Singapore,2014:115-125.
[4]Losko,Joseph M.and Cekada,Tracey L.(2015),Key Competencies:Preparing Graduates for the Global Work Place[J].Professional Safety,2015,60(12):45-49.
[5]Kučerka D.Development of Key Competencies in Integrated Teaching Workplaces[J].Acta TechnologicaDubnicae,2016,6(1):49-56.
[6]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36(09):17-23+63.
[7]BoonsomSrisakda,SiridejSujiva,ShotigaPasiphol.Development of Indicators of Learner's Key Competencies Based on the Basic Education Core Curriculum.[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17(2016)239-248.
[8]XU Keqiang.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hree Versions of Mainstream English Textbooks of New Curriculum for the Senior High School in China[J].Higher Education of Social Science,2016,10(5):9-19.
[9]李东菊,等.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案例设计——以《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23):277-280.
[10]冯艳.论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的关系[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2-25.
[11]张俐,鲁芳,刘晓雨.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08):41-45.
[12]张俐,刘波,陈斌,等.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教学研究,2014(4):38-40+124.
[13]李晓琨,李炳林,易希,等.课程设置与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J].教育文化论坛,2014(2):99-102.
[14]凌宗伟.论核心素养与批判性思维[J].创新人才教育,2016(04):33-36.
[15]苏红.核心素养视角下批判性思维的测评与培养[J].中小学管理,2016(11):24-26.
[16]蔡广超.素质教育视域下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9):155-1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03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