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更是高校开展教书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托。本文主要对海南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情感进行调查,以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为高校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传承红色文化精神提供借鉴。
关键词:海南大学生;红色文化;时代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丁菁华.海南大学生红色文化情感调查研究——兼论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J].教育现代化,2019,6(94):272–275.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由此可见,蕴含着红色基因的红色文化将是指导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华儿女勇敢前进的重要指南。那么,何为红色文化,笔者认为,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及实践中形成的积极向上,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伟大精神,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精神,以及反映这些精神的革命遗迹及文献资料等。这些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对于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为准确把握新时代海南大学生对海南红色文化的认知自觉和认同自信,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共6人组成的“琼岛红色足迹寻访团”先后赴海口工农红军琼崖纵队改编旧址、琼海红色娘子军纪念园、万宁六连岭革命遗址、三亚西沙海战烈士陵园、临高角解放公园等海南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进行调查研究,追忆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同时对来自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琼台师范学院、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科技职业学院、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三亚中瑞酒店管理职业学院等19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和访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1份,收回问卷501份,其中有效问卷498份,有效率为99.41%,有效问卷受访对象均为在海南各高校就读时间满一年以上在校大学生,具体包括大专生258人、本科生196人、硕士研究生38人、博士研究生6人,覆盖了海南各高校所有学历层次的各类学科背景的在校大学生。
一 海南大学生对海南红色文化情感认同的现状调查
本文调查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研究。
(一)受访学生对海南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
调研组访谈的对象均为在海南生活一年以上的在校大学生,而且还有一部分学生为长期生活在海南、成长在海南的海南人,但调查结果仍不容乐观。从统计结果来看,受访学生对海南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整体不高,仅有37名受访学生表示对海南红色文化了解很多,占比为7.43%;高达61.24%的受访学生表示仅了解一点点海南红色文化;还有高达14.26%的受访学生对海南红色文化一无所知。这些大学生认为,之所以对海南红色文化缺乏了解,主要在于自身对红色文化缺乏关注,再加上学校系统性的宣传教育和引导不够,工作方法缺乏新意,不能调动其兴趣。因此,有高达85.75%的受访学生认为高校应加强海南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受访学生对海南红色文化的态度
从统计结果来看,这个调研结果还比较理想,92.58%的受访学生认为红色文化对中国文化来说很重要,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有94.77%的受访学生认为应加强对红色文化和革命遗址的保护力度,并有50.00%的受访学生表示当发现红色文化或革命遗址遭受破坏时会勇敢的站出来或采取有效措施阻止破坏行为。此外,针对“红色文化是革命时代的产物,在和平年代已经不适用了”这一红色文化过时论,55.02%的受访学生表示完全不认同这种想法,仅有12.65%的受访学生表示赞同此观点,这一方面说明海南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大都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和弘扬红色文化的新时代价值工作做的不够到位,还有提升空间。
(三)受访学生对弘扬红色文化的价值认同
调查显示,受访学生具有广泛的弘扬红色文化价值认同,认为弘扬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83.33%的受访学生认为弘扬红色文化可以缅怀先烈,铭记历史;81.53%的受访学生认为弘扬红色文化可以教育后人;71.89%的受访学生认为弘扬红色文化有助于激励自己;仅有2.61%的受访学生认为弘扬红色文化没有意义,而这部分群体主要是对红色文化完全不了解的学生。也正因为大部分受访学生能正确认识到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因此,他们大都愿意接受红色文化教育,仅有2.41%的受访学生不愿意接受红色文化教育,而这仅有的2.41%的12名海南大学生均因对红色文化不了解,没有正确认识到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才会不愿意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如对其加以教育,引导其正确看待红色文化的积极作用,相信可以转变其观念,由不愿意接受红色文化教育转变为愿意接受红色文化教育。
(四)受访学生认为红色文化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
调查发现,尽管海南各高校均采取课堂教学、举办文体活动及社会实践等方式宣传红色文化,但仍有高达75%的受访学生表示只了解一点点红色文化甚至是完全不了解,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有72.29%的受访学生认为红色文化宣传的内容刻板、形式单一;57.23%的受访学生认为红色文化宣传工作无人组织。也正因如此,如果有机会参加红色文化的宣传工作,大部分受访学生表示愿意积极参加,这一比例高达61.65%,再加上“参加的人多我也参加”、“有伴就参加”等因素,有意愿参加红色文化宣传工作的比例高达95.58%,仅有4.42%的受访学生明确表示不参加红色文化宣传工作。
(五)受访学生对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途径选择
调查显示,受访大学生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形式多样,其中通过上网的途径获取红色文化知识,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比例最高,达到77.31%;64.26%的受访学生选择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接受红色文化教育,而课堂教学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61.65%的受访学生选择通过阅读书籍的方式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并建议学校图书馆适时采购一些反映红色文化及革命精神的书籍供学生阅读;此外通过长辈教育或媒体宣传的方式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受访学生也比较多,比例均超过50%,分别为58.03%和52.21%。而在对海南大学生进行调查,询问其希望学校采用何种方式宣传红色文化,加强红色文化教育时,高达69.68%的受访学生希望采用体验式教育的方式,组织他们参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来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有超过60%的受访学生希望通过展板、报纸等实物媒介和网络、电视等数字媒体加强红色文化教育。令人意外的是,相比课堂教学,受访学生更愿意通过讲座或主题班会的形式接受红色文化教育,这也说明他们对红色文化的专题学习的意愿比较强烈,希望通过专题讲座或主题班会系统了解红色文化,而非是穿插在其他课程中的碎片化的学习。
二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
综上所述,受红色文化的特殊属性及高校宣传红色文化的常规方式的影响,尽管各高校均加大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和讲解深度,但离实现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深入大脑、深入人心,并以此为基础来推动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工作目标还有一定差距。高校在开展红色文化宣传工作时,除了要全面宣传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的宣传引导和教育工作,避免“红色文化是革命时代的产物,在和平年代已经不适用了”、“红色文化离我们生活太遥远”等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那么红色文化究竟有哪些时代价值,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红色文化是理论自信的重要源泉
理论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理论的充分肯定和认同,并以此作为行动指南,强调的是对本国理论的绝对自信。红色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探索建设时期所形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这些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经过实践成功证明了其真理性和科学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追求,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选择和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向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致贺时提出,“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而精神上的强大就需要理论自信的支撑。红色文化是具有可视、可感、可证明的优秀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红色文化进行提炼、宣传和推广,或者通过影视作品、文体活动等形式展现出来,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凝聚力、感染力甚至是震撼力,增强情感认同感和理论自信感,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并以之作为行动指南或指导思想,凝心聚力,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二)红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和认同,以此为傲并积极践行,强调的是对本国文化的绝对自信。文化自信源于文化优秀,源于对文化和社会价值体系的高度认同和诚信尊崇,将极大的鼓舞国人精气神,提振民族自信心。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实践中所呈现出的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就是中国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先进理念的代表。红色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可传承、可推广,具体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即可视的文化,包括海南的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六连岭革命遗址等;二是精神层面,即可感的文化,包括海南的琼崖革命精神、“23年红旗不倒”战斗精神;三是制度层面,即可证的文化,包括在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探索建设时期所形成的可实践、可复制并经过证明是科学真理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各类制度规范。因此,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代表着党的性质、体现了民族精神,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弘扬好红色文化精神,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三)红色文化是教书育人的重要依托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秀先进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特性,是新时代人民精神的新向导。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和现代、先进与落后、本土与外来等各类思想相互交织,中国人民容易受到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从而导致部分人群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偏离,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取向产生差距,比如曾经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产生了极其不良影响的“情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要坐在自行车上笑”的不良价值观。身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也不例外,他们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也需要发挥红色文化的缅怀先烈、激励自己、教育后人的作用,用红色文化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比如革命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战士浴血奋战所展现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长征精神,新中国成立后的“两弹一星”研究精神、“无私奉献”雷锋精神等等,都可以成为高校开展教书育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托,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与时俱进的红色文化被赋予新内涵。面对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时代的海南大学生的思想具有多变性、复杂性,我们唯有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海南大学生了解、认知、认同红色文化及其时代价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文化自信,进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推动海南大学生思想自觉、行为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才能真正培养出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真心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衣玉梅.红色文化视角下大学生文化自信路径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04):119–122.
[2]向国华,何其鑫.论红色文化与“四个自信”之关系辩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4):18–20.
[3]王玲,陈昱霖.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和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1):86–88.
[4]曾杰.论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5):48–50.
[5]张海鹏,刘丽.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红色根基[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0(03):45–47.
[6]许婕,叶文亮.红色文化对提升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价值[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8,30(10):91–9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