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良思想,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表现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这种情况下,要求高校选择正确的引导方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分析了校园红色文化的价值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园红色文化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思政教育;校园红色文化;应用分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现阶段全球经济呈现出一体化趋势,部分西方国家具有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利用各种渠道宣扬西方思想文化。这样的环境直接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效果。现代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基本上实现普及,而且正迅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信息内容迅速增加,其中充斥着一些不良内容。这些不良信息抢占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平台,侵蚀大学生的思想,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文化的作用
(一)丰富思政教育内容
红色文化印证我国近代历史变迁过程,大学生可以通过红色文化了解历史、了解中国,培养与提升自身民族自豪感。高校肩负着传承文化的使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意识到红色文化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校园活动,引导大学生主动接触、感悟及了解红色文化,坚定政治信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培养培育民族精神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风向标与主旋律就是民族精神。党中央持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旨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利用红色文化感染与熏陶大学生,让大学生明白今日幸福生活是建立在千千万万革命先烈身躯之上的,激发大学生民族情怀与自豪感,明白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三)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现阶段我国高校均设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但大学生思政教育效果不理想,传统大班授课模式使得整体教学效果不佳。课堂上教师按部就班地讲授理论知识,然而大部分学生并未深刻理解思政课程的内涵。红色文化蕴含着众多优秀历史文化,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实现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文化的应用策略
(一)建立健全高校红色教育体系
高校要充分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将红色资源的相关内容穿插到高校各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中,教育者通过讲述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国情与形势等内容,激发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积极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将具有本土气息的红色革命事迹、红色英雄人物等编成红色革命教材,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高校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检查和考核制度,同时对大学生提出学习任务和实践要求,多方位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二)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生活中看似很小的行为举止,也会体现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及道德准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要求直接转化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形成具体的要求与准则。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要求必须结合实际,从小事做起,管好小节,实现知行合一,利用现实环境实现自我磨砺,将日常小事当作大事来做,逐步推进,坚持不懈,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股风尚,在社会内形成正能量,全面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
(三)整合各方面思政教育资源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的同时,要在校园内加强红色文化网站的建设,努力把红色文化网站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威先进的红色教育平台,从而利用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开通红色资源的校园微博,通过红色资源和网络教育相融合的方式,切实增强红色资源在高校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现在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还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高校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多举办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可以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党办团委、学生处、教师大力合作,举办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共同进行教育活动。还可以开展网络教育活动,充分使用网络资源。也可以走出校园,教师带领学生到博物馆、纪念馆,让学生感受课上讲授的理论是怎样建立的,使理论不再空洞无味。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与人民通过近百年的努力、探索形成的红色资源文化,其中蕴含着大量可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资源,有力补充高校课堂教育的不足。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也是继承与弘扬红色文化的主力军。通过合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改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建国.红色文化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承[J].大众文艺,2019(1).
[2]窦春芳,李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红色文化育人实践路径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8(4).
[3]吴先勇.高校红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