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国内教育领域设计思维研究现状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3 11:11:0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近年来,设计思维逐渐成为教育领域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拟采用文献内容分析法,对知网中社会科学Ⅱ辑的设计思维相关学术、学位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从文献发布年度、文献来源、研究前沿、研究热点、研究内容五个维度解读,以期总结设计思维研究现状,发现问题与提出建议。

关键词:教育;设计思维;现状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刘延艳,等.国内教育领域设计思维研究现状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88):252-256.

一引言

当今世界对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的“全民教育全球检测报告”、美国的“21世纪技能”、欧盟的“八大核心素养”、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宣言”、日本的“21世纪型能力”以及中国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无一不重视学习者的创造和创新能力培养[1]。设计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强调观察、协作、快速学习、想法可视化的,以创造性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设计思维国内外研究已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国内教育领域也越来越重视学习者的设计思维发展与应用。基于此,本研究尝试利用文献分析法和信息可视化工具对国内设计思维研究进行定量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我国设计思维研究提供启示。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尝试利用文献分析法和信息可视化工具对国内设计思维研究进行定量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我国设计思维能力培养研究提供启示。

(二)资料来源

本文的文献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利用中国知网,以“设计思维”为主题,时间不设限(截至2019年5月14日),来源类别选择“文献”,文献分类目录“社会科学Ⅱ辑”进行检索,选择关键词“设计思维”再次筛选,最终得到234篇文献作为研究样本。其中包括学位论文19篇(硕士16,博士2),学术论文208篇,其他7篇。

\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Microsoft Excel2017对发表文献数量进行统计与分析,了解设计思维发展过程;再利用可视化工具CiteSpace5.2.R2对关键词共现分析,探索设计思维领域的主题与热点。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设计思维相关文献年度分布情况分析


笔者将设计思维相关文献从论文总数、学术论文数、学位论文数三个角度进行数据统计,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设计思维的文献年度分布情况,本文绘制了文献年度分布的变化图,如图1所示。


\



观察图1,可以看出,国内对于设计思维的相关研究始于1998年,但是直至2007年,之间文献量都非常的少。原因分析,设计思维的萌芽主要以建筑工程、艺术类领域为主,学者对此跨学科研究较少,即胡亚芬发表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研究》中跨学科将设计思维理念引入学科教育中,经过三年多位教师的生物教学实践,发现能够有力提高学生实验设计能力。随后,逐渐有学者将设计思维理念融入教学设计中。在2011年后,设计思维研究处于快速上升期,原因分析,20世纪80年代脑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国外设计思维研究发展冲击下,又于2011年国内相继开展了三个与设计思维发展相关的国际会议,国内学者相继阐述与实践验证基于设计思维的培养可以提升学习者的创新能力,所以设计思维的研究得到不断扩展和深入。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图1中折线的下降不能代表设计思维研究的减少,而是可研究样本数量少和2019年的文献还未全部发表和收录造成的,由此说明,国内设计思维的研究还未进入成熟期。

图1中学位论文走势处于平稳状态,说明高校研究生对设计思维领域的关注度不够,在学科教学中对设计思维的思考并不多。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即设计思维培养提升学习者创新能力,提升教师创新教学能力的特点,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认可。在当今急需创新人才的信息化、大数据化、智能化时代,设计思维的研究需要加宽、加深、多维度发展,同时,高校应该提高对设计思维培养的关注度。(二)设计思维相关文献来源分析

1.核心作者分析

作者是期刊论文的重要外部特征之一,是决定期刊论文质量的关键;而核心作者更是期刊质量稳固和继续发展的坚实基础[2]。笔者用CiteSpace5.2.R2将234篇文献进行核心作者可视化,如表1。

\

 
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均只有2篇,同时,中心度基本处于0,年份在2014与2018,说明,国内学者对设计思维的研究深入度不够,相关研究很散,不够集中,国内对设计思维的研究比较迟。

2.期刊作者机构分析

通过分析收录论文的作者所属单位名称,可以看出论文作者主要来自哪些专业领域,对本研究主题中探究学科专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奠定适当的基础。通过CiteSpace5.2.R2的作者机构分析,得出以下核心机构表2。

\

从表2中,可以看出,目前国内设计思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艺术、设计、教育学科领域,同时,创新设计思维培养创新人才的理念已越来越引起教育界学者的重视。

3.学位论文机构分析

研究领域的学位论文往往代表了其研究的深度,所以笔者对设计思维研究的19篇学位论文作者所属高校机构进行统计分析,发现19篇学位论文共涉及到13所高校。笔者将超过1篇的高校机构提取,得出表3。

\

 
从表3中可以看出,高校对于此领域研究的学位论文最多只有4篇,其中超过1篇的高校也仅三所并全部属于华东地区,这与华东地区高校接受国外新事物较快因素有关,其会迅速对新发展进行研究。在此也可以看出,高校对设计思维的研究深入不够,多区域高校对设计思维的关注少。

(三)最新研究前沿

文献共引能反映被引文献之间的相互关联,进而呈现各个研究领域存在的联结,追逐这种联结的相互关系,可以得出某个领域的研究前沿与热点[3]。通过EXCEL2017统计分析现有文献引文分布情况,发现被引频次最高仅12,被引超过4的也仅有5篇文献,所以笔者将国内设计思维研究界定为研究初期,提取被引超4的文献,如列表4。


\



林琳和沈书生[4]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当前学校教育变革重要目的,而设计思维的理念和路径都契合了我国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在培养学习者设计思维时应该重点处理好培养目的、培养过程和培养结果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关注设计思维的培养目的是否指向现实世界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创新人才的能力需求;培养过程是否建立有清晰的评判指标,尤其有助于学习者组织概念形成自洽的逻辑关系;培养结果是否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的能力迁移和持续创新。

廖祥忠[5]等在跨学科的学生团队合作创新研究中,指出设计思维教育和实践的基本宗旨是致力于让人们取得更多创新的机会,其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可以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和成功地推动创新成果的实现。

尼尔·安德森[6]等在研究设计思维策略和步骤在澳大利亚大学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教学模式课程(包括在线和面授)中的使用,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大学生在为中小学生设计在线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成功运用设计思维策略提高设计质量,而大学教师也能够成功运用设计思维策略提高在线大学课程的设计水平。

布朗(Brown,T.)认为能打动人心,使产品满足客户需求变为客户需要产品,并可以把设计师想法传播出去等非常有力量的设计思维,是可以运用到组织中,服务整个社会,让全员行动起来。

张凌燕认为任何一种工作的本质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设计思维中的“设计”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可以是“从无到有”的设计,也可以是在原有基础上“改良优化”的设计。

以上5篇文献,可以分为两条脉络“如何培养设计思维”与“设计思维实践于学科教学”。本研究认为“如何培养设计思维能力”与“设计思维实践于学科教学”,达到培养学习者创新能力目标,是当前设计思维研究领域关注的最新研究前沿。

(四)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能体现文章的研究价值与方向,是研究主题的高度概括与凝练,因此分析关键词能有效探测某一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胡小勇,2013)。在使用可视化工具CiteSpace5.2.R2时,设置节点类型为“Keyword”,主题词类型为“Noun Phrases”,路径搜索算法为“Pathfinder”,生成由关键词聚类得出的设计思维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如图2所示。

关键词共现结果中选取词频超2的高频关键词,如图3所示。

图2结合图3可以看出,对设计思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艺术设计教学、创业教育、创客教育以及培养创造力的教学模式等几方面。

\
\
 
(五)研究内容分析

对研究样本234篇文献进行统计梳理,将设计思维香港文献内容编码体系设计为以下7类: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实践与应用、资源建设与开发、相关工具研究、效果评价和其他。本次内容编码体系设计时,参考了黄明燕的《云计算教育应用研究综述》、李秋梅的《“首要教学原理”应用与研究现状探析——基于CNKI15年间学术论文的内容分析》、樊雅琴的《深度学习国内研究综述》。《云计算教育应用研究综述》中的文献分类目录设计为概述、资源平台开发、教学设计、实践和应用、模式机制、评价共六个维度[7]。《“首要教学原理”应用与研究现状探析——基于CNKI15年间学术论文的内容分析》一文中将文献类目分为理论研究、实践应用、效果评价[8]。《深度学习国内研究综述》中的文献类目设计为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应用研究、资源建设、相关技术研究、评价和其他[9]。参考了以上类目设计,结合笔者对设计思维相关研究的认识与理解,将研究样本234篇文献内容编码体系设计为: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实践与应用、资源建设与开发、相关工具研究、效果评价、其他,共七个维度,梳理结果如表5所示。

\


1.设计思维理论研究

本研究将设计思维相关理论研究分为基本概念、理论探讨,意义、特征,以及综述研究三个类目二级编码。在基本概念、理论探讨部分,仅有2篇文献,说明在教育领域对设计思维的理论研究重视度不够,这可能是受国内各领域对设计思维理论研究非常少的原因影响。设计思维概念研究比较受到学者认可的文献是林琳和沈书生的《设计思维的概念内涵与培养策略》,作者认为设计思维是指人们在遭遇复杂的现实问题时,能够综合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能,通过设计与思维双螺旋结构的相互依赖与促进,不断生成新的问题解决策略,进而创造性地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案。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设计思维的意义、特征,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文献有尼尔·安德森等的《使用设计思维方法提高在线学习质量》。教育领域中设计思维的研究综述目前尚未有独立文献阐述,不过在国内已经有学者从机械工程、计算机角度,分别阐述了设计思维研究综述。

2.设计思维方法研究

设计思维方法研究将策略研究、教学模式、模型研究三个方面包括在内。其中策略研究是指培养设计思维的各种策略方法,其中包括同伴互助策略、引导反思策略、多角度思辨策略、团队协作策略、联想与逆向思维训练策略等。其中尹睿[10]的《个人学习空间支持教师设计思维发展策略探索》以广州市互动教学教研系统的“教师工作坊”为个人网络学习空间依托,从教师设计思维的发生过程出发,构建了个人网络学习空间支持教师设计思维发展的三大策略。而教学模式包括项目教学模式、商业模式、综合化教学模式等,他们的共同点是以问题解决或用户需求为出发点,以设计为导向,注重资源获取与整理、联想、实践、合作。在国内教育领域中,对设计思维模型的研究很少,但是国内外现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模型有:IDEO的模型包括灵感、构思、实施;斯坦福设计学院的模型包括同理心、定义、思考、原型和测试;IBM的模型包括理解、探索、原型、评估。

3.设计思维的实践与应用

设计思维的实践与应用研究主要涉及学科教学领域、信息技术、创客与STEAM领域。设计思维与学科融合是指设计思维引入学科教学实践中能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策略、方法、思考与启示等研究。在学科教育中,基本都是肯定了设计思维的重要性,倡导设计思维应融入学科教学中,并且部分文献提出了在设计思维指导下学科教学的策略、方法。

信息技术领域的实践与应用是指设计思维理念下信息技术中某些子领域中的研究。其中代表文献一沈书生[11]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设计研究——以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初中级培训教材建设为例》通过对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分析,运用设计思维和设计研究,建立了教育技术培训项目设计研究的路径框架与基本结构。代表文献二赵婷婷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立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学生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得出设计思维心理操作的三个阶段,并构建了设计思维心理操作过程模型,提炼培养过程四个关键环节:增加表象积累、促进思维发散、强化联想和想象力、加强决策能力。

创客、STEAM领域的实践与应用是指设计思维在创客、STEAM课程中作为一种方法论,在教育实践中的探究。闫寒冰等在《设计思维:创客教育不可或缺的使能方法论》就解读了设计思维应用于创客教育的作用及应用形式,并对如何高效引进设计思维提出四条策略:鼓励跨领域的合作研究与实践应用;以MOOC形式研发并开放设计思维课程;将设计思维作为专题纳入中小学一线教师培训内容;提供有效支持教师教学的课程工具包。杨绪辉等在《设计思维方法支持下的创客教育实践探究》对设计思维方法内涵进行梳理,构建了一种创客教育的实施模式,该模式对于学习者知识技能、有效沟通、团队协作和认知能力等方面有显著作用,从而充分肯定设计思维在创客教育中的内在价值。

4.设计思维资源建设与开发

设计思维资源建设与开发主要包括融入设计思维的平台构建与学习资源建设。在教育领域关于平台构建与学习资源建设的研究很少。诸如,基于设计思维的混合式教学的微课平台、传统教学资源、MOOC等。

5.相关工具与方法、效果评价、其他

设计思维的相关工具与方法研究是指文献陈述中数据收集的工具与方法。在一小部分文献中提到,而国内外对于设计思维的工具与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有民族志方法、人物角色、旅程地图、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可视化、实验。目前设计思维的效果评价研究只在部分学位论文中提到,采用了各种评价方法,如能力测试题、共情量表等,目前国内外尚没有一成熟的设计思维评价量表。设计思维研究的其他类别,主要包括国际会议、新闻、教学研讨等。

四 结语

(一)结合文中图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


1.教育领域对设计思维相关研究逐渐重视,设计思维培养策略与设计思维融入学科教学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多。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发展学生创新能力、高阶思维能力、协作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2]。设计思维作为设计的核心思想,就逐步进入了教育研究者的视野[13]。其次,随着国内外学者对设计思维的研究,设计思维已经拥有相对成熟的理论基础和过程、方法、工具。因而,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能够提供创新和解决教育复杂问题的新方法,逐渐成为教与学的有效策略框架,并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广泛地应用。但是设计思维在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比较少,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应该采集足够的数据,通过数据说明能使得研究更有说服力。

2.高校对设计思维研究不充分,学术界发展分布不均衡。

设计思维研究的学术论文数明显多于学位论文数,且学位论文趋势变化不明显,说明高校学者对设计思维的研究不充分。其次,设计思维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艺术、设计、教育学科领域,学位论文机构集中华东地区,说明设计思维研究的学术领域、地域发展不均衡。设计思维研究不应该局限于某个专业领域或者某个地区领域,学界权威学者可以举办学术论坛、学术会议、讲座等方式将设计思维传播到各个领域,让学界收益,积极参与研究。

3.理论研究、资源平台、工具及评价研究不足。

理论研究是实践研究的基础,各领域应该拥有属于自己领域的理论研究基础,对设计思维的研究更不能提留在表层,要向深处迈进。设计思维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更多是考虑人与设计对象及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而对于技术本身考虑较少[14],但是处于多元空间学习时代,深度学习需要资源平台、工具的支撑。而教与学的效果,无一不需要评价来考量,设计思维融入教学的学习评价便需要成熟的评价体系来检验。

参考文献

[1]胡小勇,朱龙.面向创造力培养的设计思维模型与案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03):75-82.
[2]廉清.《图书情报工作》核心作者群分析研究[J].现代情报,2004(11):55-59.
[3]赵月华.国际科学计量学演进的可视化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4]林琳,沈书生.设计思维的概念内涵与培养策略[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06):18-25.
[5]廖祥忠,姜浩,税琳琳.设计思维:跨学科的学生团队合作创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5):127-130.
[6]尼尔·安德森,卡洛琳·蒂姆斯,卡林·哈吉哈希米,肖俊洪.使用设计思维方法提高在线学习质量[J].中国远程教育,2014(09):5-12+95.
[7]黄明燕,蔡祖锐.云计算教育应用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13(01):6-11.
[8]李秋梅,林雯,李姗姗.“首要教学原理”应用与研究现状探析——基于CNKI15年间学术论文的内容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5(02):128-133.
[9]樊雅琴,王炳皓,王伟,等.深度学习国内研究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5(06):27-33+79.
[10]尹睿,郭华平,何斯婧,何靖瑜.个人学习空间支持教师设计思维发展策略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8(06)31-37+51.
[11]沈书生.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12]王佑镁,李璐.设计型学习--一种正在兴起的学习范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9(10):12-16.
[13]Roberts,J.P.,Fisher,T.R.,&Trowbridge,M.J.et al.(2016).A Design Thinking Framework for Healthcare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J].Healthcare,4(1):11-14.
[14]李彦,刘红围,李梦蝶,袁萍.设计思维研究综述[J].机械工程学报,2017,53(15):1-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64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