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设计思维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10 14:34: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设计思维提取自设计师的工作流程,并在实践活动中加以丰富和改造的一种思考系统,它在传统设计思维的基础上加入了视觉化思维和社会化思维两大要素,并建立了一整套的实践活动步骤。设计思维的发展历程开始于对传统设计思维的提炼和丰富,并经由斯坦福大学的D.School和IDEO进行丰富和推广,从而逐步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并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设计;设计思维;平面设计

本文引用格式:张潇月.设计思维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80):344-345.

广义的“设计”可以追溯到先民时期对于工具的创造,在设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的设计师创造了丰富多样及精彩绝伦的设计作品,建立了繁复多样的设计理论和设计体系。但迄今为止,“设计”极少有机会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来被对待。作为一个与人类的生活与发展息息相关的创造活动,今天的人们对待设计的看法已经悄然发生改变,设计本身的价值早已不止于设计行为或活动,而进一步成为一种思维、流程、规则,甚至是一种传播方式。这种改变,促使我们需要用一种别样的视野与视角来重新审视设计,对待设计以及进行设计[1]。

本文主要从对设计思维的内涵的探讨入手,进一步梳理设计思维的整个发展历程,最后以平面设计为落点,分析设计思维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从而拓宽人们对平面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认知。

一 设计思维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这一词汇最早在1969年,就被经济学家司马贺在其著作《人工科学》中提出。在这本著作里,司马贺希望能让更多社会活动的实践吸纳设计师的工作流程,而在随后的发展中也有更多其它的要素得以引入。在1987年,Peter G.Rowe的著作《Design Thinking》一方面让“设计思维”这个词汇得以证实确立,又进一步引入了罗伯特·麦金在其著作《Experiences in Visual Thinking》中强调的“视觉化思考”(Visual Thinking)概念,进一步丰富了设计思维的内涵。随后,斯坦福大学的D.School进一步将社会化思考引入到设计思维当中,希望能够在社会责任与商业价值之间为设计思维寻找到一种平衡。

在对设计思维的推广和应用中,斯坦福的D.School和IDEO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D.School的课堂上,学生们会学到真正的设计思维方法,应用到真正的设计思维工具,由于毗邻硅谷,学生们也有机会与硅谷的精英们一起工作。最难能可贵的是,在D.School学生们亲历的不是一场场的模拟,而是真实存在的项目。与D.School不同的是,IDEO更注重将设计思维直接运用到商业行为,目前IDEO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设计咨询公司之一,他们成功地将自己从一个出售工业设计方案的公司成功转型成为一个咨询公司。IDEO服务过的客户遍布社会的各行各业,如果说,D.School在培养人才和丰富理论方面做出了贡献,那么IDEO则真正为设计思维建立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让设计思维在全球的各个领域中持续发挥作用。

在D.School的定义中,设计思维更多地作为一种工具包来帮助商业机构构建决策流程,这一流程主要包括:移情,确定,构思,原型,测试。在这五个步骤中,设计思维的五大要素会分别发挥作用。例如在移情阶段,就不光要求执行人员仅把自己用户的行为作为鼓励的考察对象,还要进一步考察其社会影响。此外,在这整个的过程中,视觉化思维无处不在,D.School会要求学生们不断通过图像来解释自己的执行结果与方案。

\

 
二 设计思维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高校教育是当今时代的主流,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对于高校艺术教育方面确面临着严重的失衡—供求关系。近年来,学校招生人数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美术高考也被广大学生家长认为是进入大学的捷径之路,成绩差,走艺考;上名校,走艺考……但是学生艺术素质参差不齐,绝大多数学生艺术素养与设计能力落后于社会需求,也就是说,毕业生的能力满足不了当前市场的需要。同时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的艺术工作者涌现社会,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远远超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数量,所以好多学生在毕业之后迫于就业压力而转行即“毕业就是失业”。目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主要采用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被体现,所以大学生课堂玩手机、沉迷于网络游戏等。很多专业教师只是注重自己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忽视了与学生的沟通,以及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匮乏,继而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

(二)设计思维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举措

第一,激发学生想象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我们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是将教师的主张强加给学生,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在思考中慢慢探索,给学生以充分想象创作空间。比如农夫山泉的广告中,其广告词相对简洁,却让人印象深刻。“农夫山泉有点甜”充分发挥了受众想象力的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使消费者在饮用农夫山泉时,即使没有尝出甜味也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认可广告中所表述的甜味。

第二,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个性对于平面设计人才尤为重要。学生的天赋是有差异的,他们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都是有差异的。教学过程要注意实施因材施教。如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设计大赛中,在指定命题设计阶段,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尽情展示自己的艺术个性,并与其他同学交流分析,个性碰撞,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发挥到极致。

第三,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占据了主要地位,无论在教学还是思维引导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研能力,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

三 设计思维在包装设计和海报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一)设计思维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通常意义上的包装设计主要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通过包裹物品以对其进行保护,方便其运输、堆放和管理等,其二则是要发挥一定的装饰性作用,来美化和装饰产品。设计思维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以客户为本,一切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因此作为一种强商业属性的包装设计活动,就应当深入理解和调查客户对于产品包装的偏好。

在设计思维体系中的“移情”观念,就能够对包装设计产生一定的作用与价值。移情的重点在于观察用户行为,了解用户动机和体察用户需求,这一过程中需要用到调查、座谈以及问卷等等手段,这些手段都可以运用在具体的包装设计实践中。此外,设计思维强调考虑商业价值外,还要考虑产品的社会价值。例如在Apple的产品中,所有包装物都是可重复利用的资源,大到iPhone的包装盒,小到盛放iPhone数据线的包装纸,都充分考虑到了环保、可重复利用等问题,所以iPhone的设计之美才能突破简单的形式,更为Apple这个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形象。

(二)设计思维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海报设计是一种传递信息的艺术,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良好的海报设计应当做到表意清晰,没有歧义。而设计思维中强调的“确定”性是可以应用在具体的海报设计活动中的,所谓“确定性”,就是排除一切多余的干扰。在Apple的工作流程中,所谓“Pony Meeting”的作用就在于此。例如在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为无印良品设计的《2003地平线》系列海报上,通过极简的画面和元素的编排直接地传达出了无印良品这一品牌的调性和艺术特色,更是放大了其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如僧侣与雪原,帐篷和平原等。可以说,正是通过排除一切无关要素,让画面中的每个元素都相互发挥作用,才让这组海报成为设计史上的经典之作,而这些要求,正是设计思维体系所强调并真正贯彻的要素[3]。

\

 
四结论

设计思维本质上是一种对设计师的工作流程的总结和进一步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社会化思维和视觉化思维两大要素。因此,作为平面设计教师中的一元,有必要汲取设计思维的发展养分,从而对自身的工作进行丰富和重组,最终完成自身的发展。总之,平面设计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突破美学进步,设计出具有深刻影响力的作品,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型平面设计人才,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梦媛.设计思维与思维设计[M].中央美术学院.2016.
[2]李彦,刘红围,李梦蝶,袁萍.设计思维研究综述[J].机械工程学报.2017.
[3]德里达.书写与差异[D].三联书店.200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83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