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3 09:38: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已在全国高校全面推开,其中加强实践教学是高校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强化实践教学已成为高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还不规范,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需要从理念、体制到制度进行综合性改革,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良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赵明刚.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85):78-8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因此,在高校普遍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国情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党中央基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安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特别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2]。正是基于我们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定位,才使我们有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始终摆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常抓不懈”[3]的深刻认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理论教学固然重要,但实践教学也必须加强。《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强调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4]”。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可以说,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已是大势所趋,实践教学的成效如何直接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成败,实践教学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关键环节。

\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不够重视


当前,一些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思想上仍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高校存在着口头重视,思想和行动不重视。部分高校领导满足于把中央的精神落实在会议上、体现在文件上、悬挂在墙壁上,行动上雷声大,雨点少,说得多,做得少。虽然大多数高校的思政课课程教学安排也给实践教学制定了一些教学计划,但在具体实施上却纸上谈兵、敷衍了事,事实上导致实践教学的“虚化”。二是一些思政课教师存在轻视实践教学的倾向。比如,一些教师认为实践教学“费时、劳神、费钱”,认为出力不讨好,对实践教学存在应付心理,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没有效果,导致实践教学的“空化”。三是大学生对实践教学存在认识误区。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形而上的东西”,对以后找工作没有用处,不如把时间花在学习英语、计算机、职业考试和专业课等更实用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上。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就是“游山玩水”、“走马观花”,致使实践教学“形式化”[5]。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普遍缺乏实践教学经验

实践教学的有效推进有赖于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来指导。但现实状况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大多缺乏实践教学经验。思政课的专业特点决定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必须突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一重点。这就对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教师一方面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的发展,关注国内外形势,另一方面还要求教师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但是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80后、90后的思政课老师已经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主力军。这些老师大都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缺乏系统的研究,缺乏实践锻炼,而且因为主客观原因,这些老师多年来都没有机会真正接触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这势必会影响实践教学质量。此外,老师的系统指导也决定着实践教学的实际成效。老师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如何确定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主题、如何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方式、如何完成具体的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如何撰写实践教学报告以及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等方面缺少系统的培训和指导[6],使得老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能准确把握实践教学的主题,不能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等,从而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学校设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大学生参与思政课的积极性。但由于目前班级人数多、实践教学场所少等因素的限制,还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自己想参与的实践活动中来,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自己喜欢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来。所以,这样以来就造成了大学生对参与实践活动积极性不强,参与度不高,许多学生只是为了获得学分,才勉强参与一些学校组织的活动,加上实践教学内容重复、形式单一、教学主题不新颖、特色不突出,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愿意参与实践教学的学生其实很少,大量学生实际上是通过抄袭网上的材料来完成作业,根本就没有把实践教学当作一项严肃的教学任务来对待。这样不但没有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而且浪费了大量宝贵的精力和物力。

(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规范性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滞后。首先,思政课实践教学没有纳入正式的课程建设体系,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主要表现为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具体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不一致,各门思政课教学内容重复。因此,即使教育部明文规定各高校思政课应开展实践教学,但却因教学大纲的混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敷衍了事。其次,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千篇一律,以“参观考察-设置问题-课堂提问”这样一种固定的形式,使实践教学内容单调,不能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动手能力,这就导致学生对待实践教学,不是认真准备,而是简单应付。最后,学校、教学基地、行政部门之间在实践教学问题上定位混乱,职责不清,互相扯皮,影响了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经费不足

虽然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已得到中央和上级主管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但经费还存在很大的缺口。由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分为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园外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且大部分为校外实践教学,因而需要大量校外实践基地进行投资建设。但目前由于经费不足,许多高校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都没有建立起来,只能是和企业建立临时实习基地,满足不了大量学生的实习需要。其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支付学生和教师的交通费、培训费、住宿和餐饮费等,这是很大一笔费用,一部分高校由于财政状况,没有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最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需要有准确的经费评估,有些学校对实践教学活动的经费没有认真做好预算,拨出的经费不能满足开展实践教学的正常需要。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高校要深刻认识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紧迫性


在高校思政课中开展实践教学是教育部作出的重要改革举措,对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有着重要意义。各级高校都要增强对思政课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摒弃不合时宜的错误观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不折不扣地贯彻中央的方针和要求。为此,第一,高校领导应首先提高认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学校各部门也应该迅速行动起来,在编制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将实践教学纳入到学校的整体计划中去,从根本上改变课程方案中没有实践教学的现状。第二,教师要树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理念,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组织,认真实施实践教学改革方案,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第三,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教学活动,认真做好实践教学的各项任务,防止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二)加强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和激励

高校思政课教师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因此,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就显得非常重要,必须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高校可以不定期地分批安排他们去各级党校进修学习,到基层挂职锻炼,到红色基地考察培训,让思政课教师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从而增强教师的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另外,为了保证教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实践教学活动,高校要适当减轻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量,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最后,为了激励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视,高校应该建立实践教学激励机制,对在实践教学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并把实践教学的成绩计入本人的教学成果中。

(三)努力提高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8]。思政课开展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大学生的广泛参与,提高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大学生认识问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大学毕业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这一点必须跟学生讲明白,让他们一开始就从内心里重视实践教学。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拍摄微电影、志愿活动、辩论赛等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此外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创造性性学习潜能,鼓励和支持他们组织开展各种创业和创新型项目,使实践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助推器。

(四)加强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科学化管理

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因此,亟需高校对实践教学进行顶层设计。由于思政课实践教学多选择在校外,实践教学的组织、内容和效果如何,高校职能部门并不很清楚。因此,应加强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监控,可以采用一些新技术手段对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实行视频直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也可以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全程录像,作为教学资源上传到学校网站,供大学生观摩和学习。

\

 
此外,高校还应成立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专门对实践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管理和指导,由学校负责教学的副校长亲自挂帅,各学院的院长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为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统一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统筹规划。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全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安排,各院系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提出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经校主管校长审批后,在教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具体实施,如此权责明晰,才能规范实践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提高教学效果[9]。

(五)高校要加大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支持力度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高校和上级部门的支持。一方面,高校应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专项基金,由学校负责思政课教学的领导统一管理,可分为实践活动费用、奖励费用、研究项目费用、以及硬件设施费用等几部分来构成。这些费用要用到对教师的培训、外出考察、学生外出实践、学习、科研项目等活动上来,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条件进行社会实践锻炼,使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够适应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要求。另一方面,高校要舍得花钱,抓紧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大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场所。高校应坚持开门办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的联系与沟通,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学校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咨询与服务,单位则为大学生实践提供工作岗位,企业也可以通过实习找到自己需要的大学生,高校和企业联合办学,共同培养大学生是解决大学生实习难的有效途径。此外,高校还可以广泛整合其他社会资源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如革命圣地像延安、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馆、新农村建设等,让大学生在考察、参观、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先烈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了解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巨大成绩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励他们发奋图强、报效祖国的信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中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A].2004-10-14.
[3]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A].2015-07-27.
[4]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政社[2005]5号,2005-03-09.
[5]陈其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立论基础、现实困境、路径选择[J].思想教育研究,2012(02):66-69.
[6]郭纯平.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4.
[7]王利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文史博览(理论),2009(01):53-54.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9]张丽,贺彦凤,王桂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30):160-1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61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