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层次人才是目前高职院校得以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更是让高职在新时代保持创新力的有力保障,对于高职艺术类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文化传承来讲,如何引进和构建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优异、竞争力强的艺术类高层次人才队伍是促进高职艺术类专业教育事业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目前高职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引进所存在的问题,探索高职艺术类高层次人才有效引进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类;高层次人才;人才引进;对策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易明.高职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0):136-137.
高层次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对专业发展人才培养起着重关重要的作用,而高职艺术类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令人堪忧,积极探索高职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引进策略也成为当前高职艺术类专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努力方向。
一 高职艺术类高层次人才界定
高职院校作为实践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对于高层次人才的界定和认可与普通研究型本科院校有较大区别。对于高职艺术类高层人才的要求和界定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具有一定的高职称(副教授、教授)、高学历(博士、硕士)、国外留学经历、专业素养、教学成果和荣誉等硬件条件的艺术人才;二是指具有良好的专业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对于艺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独到的见解,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及交流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高尚的师德师风等软件条件的艺术人才[1]。
高职院校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往往具有乐观自信的品质以及敢于探索、敢于担当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职创新发展的坎坷道路中披荆斩棘。另外必须要具有较好的专业与创新素养,作为实践性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超前的专业眼界,才能未来的人才培养中不断的产生新思想和创新发展。最重要的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乐业与事业精神,良好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素养是新时期高层次人才更为重要的评定标准。比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高层次人才招聘条件,明确规定必须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能从事教学、科研一线工作;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和相应学位或者具有正高职称人员学历可以放宽至硕士研究生;取得国(境)外学历的,资格复核前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等。另外对于所招聘高层次人才必须进行试讲、面试和职业技能实践等考核环节,注重对于高层次人才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全面考核。
二高职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现状和问题
高职艺术类高层次人才相对于其他专业学科以及本科院校来讲具有严重的滞后性。就目前高职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现状而言,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高职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组织招聘形式过于单一,基本是上是通过学校网站、招聘网站、招聘会等形式,被动地等着高层次人才上门投简历和应聘,这种方式缺乏相应的针对性,也很难能够招聘到比较合适的高层次人才。另外,艺术类高层次人才招聘的渠道比较单一,基本是国内高等艺术院校或者综合院校的艺术院系的应届毕业生,而对于海外人才、企业人实践人才以及优秀的艺术教师团队关注度较低。其次,高职艺术类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评价体系尚不健全,职称、学历成了评价高层次人才最为直接的标准,而对于其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创新能力、艺术素养和实践能力等考核较少,使得很多高职院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甚至无法胜任日常教学,只能做些科研或者理论课程的教学任务。再次,艺术类高层次人才的科研成果认定标准不一。高职院校对于高层次人才科研成果的认定仍是沿用了综合院校的科研评定方式,即是以课题、论文为主要的考核标准,而对其艺术创作能力和艺术作品的认定标准难以统一,让其在职称晋升、薪酬待遇方面往往处于劣势,导致很多艺术类高层次人才流失。
造成目前高职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目前国家在大力建设“双一流”高校,以及之前的“211工程”、“985计划”等建设,大量的资金和师资都涌向综合类大学,而艺术类院校的发展着陷入困境,使得具有高学历、高技能的艺术类人才比较少。并且原本就比较稀缺的艺术类专业的博士、教授或者知名学者都被一些具有更好发展前景和薪资待遇的本科院校竞相引进,高职院校艺术类人才引进就变的异常困难[2]。其次,高职院校艺术类高层次人才要求不仅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学历、职称,还必须具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和高超的实践技能,而事实上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艺术类人才往往实践动手能力和企业实践经验较弱,而工作企业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学历和职称往往不尽如意,并且高职院校的薪资待遇与较高的行业薪资相比显然是无法企及的,这些都是造成目前高职院校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的重要原因。
三 高职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策略研究
(一)树立科学人才观,营造引才聚才氛围
对于学校和社会而言都要树立明确的科学人才观,从校领导、院系负责人和人事部门都要统一人才引进的思想和坚守原则,转变艺术类人才引进理念、解放思想、拓宽眼界,将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营造良好人才聚集氛围和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对于高职艺术类人才队伍的建立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大力引进艺术类高层次人才的同时,要注重对于现有人才的培养,选派现有艺术专业教师进行不断的进修、学习、会议交流和实践,满足艺术类人才自我发展的需求,为其科研创新、艺术创作等创造优越的条件。其次,对于个性更为的自由和张扬的艺术类人才而言,相对于薪资待遇等物质条件的满足,他们更为注重自我个性的释放、自我价值实现等精神层次的需求,因此要尽可能地为艺术类人才创造较为自由宽松、兼容并包的艺术氛围,以及百家争鸣的自由空间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艺术人才。
(二)拓宽艺术人才引进的新思路
高职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引进必须打破传统学科高层次人才引进壁垒,不断的拓宽思路、开辟渠道,高层人才引进的要站在全球化、实践化的视角招揽人才。一方面需要根基学校发展的实际需求引进具有实践创新能力、教学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避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与实际岗位需求不符和尴尬局发挥面。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破除因为国际、户口、孩子上学等问题的限制,开辟绿色通道,为高层次人才引进破除障碍[3]。并且要加强与一些社会艺术团体、文化企业、国内外知名艺术院校的合作交流,充分利用猎头、教师招聘网等人力资源平台进行合作,已达到高职艺术类高层次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目的。
(三)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管理机制
对于高职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引进需要明确选拔目标、完善人才选拔机制、人才聘任机制、人才评价考核机制和激烈机制等一系列管理机制,让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发展有据可依。人才选拔机制,在高层次人才引进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学下专业发展方向和定位,与学校人才招聘制度相结合,构建完善、客观的艺术类人才选拔机制,让艺术类高层次人才选拔更为客观、公正[4]。比如在信息完全公开透明的基础上,严格遵守选聘程序,从教学、科研、专业成就、工作理念和思路以及其他学历、职称、教育和工作经历等条件进行全面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交由人才引进领导小组集体讨论确定人选。
建立聘任与考核机制,对于所有的在聘高层次艺术人才要采用多样化的聘任方式,除了全职的人才之外,对于具丰富企业实践经验、其他院校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兼任的方式等灵活多样的聘任方式,来逐步壮大人才队伍。在艺术类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聘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对其进行全面考核评价,才能更高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成果、创新思想进行保护,激发高层次人才的艺术创作热情和人才培养内在驱动力[5]。如建立年度考核、中期评估、聘期目标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办法,让传统单一的刚性考核向多元化的柔性考核转变,对于艺术类人才的教学、科研、艺术创新能力以及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校企合作、艺术创作等方面的成果进行考核。
四 结语
艺术类人才担负着文化传承和发展繁荣的重任,特别实在“一带一路”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建立一支优秀的高层次艺术人才队伍是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必须要充分重视对于艺术类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不断拓展引进渠道、完善评价体系、丰富招聘形式、规范学术研究、注重实践考核,为高职院校引进更多更优秀的高层次人才,进而促进高职艺术类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纯正.高校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艺术教育,2017(4):270-271.
[2]李茹.高等美术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1(4):31-32.
[3]何纯正.高校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艺术教育,2017(Z4):270-271.
[4]陈瑜.浅析高职院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6,3(31):265-266.
[5]顾明明.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摭探[J].成才之路,2019(24):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