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1 11:30: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2013年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来华留学生源状况及教学人才培养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管理;问题;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张中元.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1):248–249.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的留学生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16年,在华留学生已达到44.28万人,其中学历留学生21万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教育部2016年出台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强调,“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并重、依法管理和完善服务并重”“完善全链条的留学人员管理服务体系,保障平安留学、健康留学、成功留学。”

虽然近年来我国留学生教育发展迅猛,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尤其是与英语为母语的高等教育强国相比,教育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仍不够高,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亟待改革发展。

一 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差”


现有研究一再强调,来华留学的生源不足问题非常严重,我国高校在海外招生宣传不够,招生渠道单一,因此来我国留学的外国学生生源匮乏。纵观近10年来来华留学生规模发展,总体上,来华留学生规模迅速扩大,人数翻了几番。因此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来华留学生“生源差”,加大了人才培养难度。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招生准入门槛低,我国对来华留学生入学普遍存在“宽进”现象,缺乏统一的较高要求的留学生入学标准。在过去的很多年,一味追求数量增长,而忽视了学生质量把关,在招生过程中一再放宽条件,招收远远低于同等学历中国学生的留学生。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对发达国家及中等发达国家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主要生源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其整体基础教育和本科教育水平不高,且这些生源国的学生接受的基础教育情况千差万别,在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上与我国高等教育衔接困难,造成了来华留学生“生源质量差”的普遍现象。
\

 
从语言能力及来华留学适应情况来看,来华留学生汉语水平主要依据HSK通过情况进行评判,进入中国高校后虽然仍有汉语课的学分要求,要修满汉语听力、阅读、写作等课程的学分,但是语言课程整体难度较低,容易通过,且所学语言内容主要围绕日常生活交流,极少涉及专业课程,因此留学生在汉语为主的专业课上,对专业相关的汉语不熟悉,在课堂上跟不上授课进度,不少留学生使用本国语和汉语两种专业课教材,内容不相匹配,与教师授课内容大相径庭,长此以往,缺乏学习兴趣和动机,导致迟到、旷课、逃避作业、考试不及格,甚至出现考试作弊的现象,并由此产生其他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加大了留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管理难度。

(二)教学及人才培养问题

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留学生教学及人才管理模式还比较落后,课程体系设置和日常教学国际化水平还比较低。虽然目前大多数研究强调“趋同化”培养模式,但就我国高校现状来看,尚未形成完善的高校预科体系及完备的语言技能培训体系。留学生初来乍到,甫一入学,就要面对语言培训和专业课程并重的局面,一方面在汉语课上所学只能应对日常交流;另一方面,要全盘接受完全针对中国学生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及管理模式,缺乏足够的预科储备、学业辅导、生活辅助等必要的协助。

同时,国际化师资力量不足,也极大影响了教学质量的保证。虽然目前我国高校招聘教师要求具有一定的海外学习或科研经历,但具有海外经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师资还极为欠缺。大部分专业教师因英语语言水平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无法与留学生进行教学及专业方面的沟通,更不能在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上及时有效的创新,以满足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环境极具多样性的留学生。

二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高校在留学生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是针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应分析和借鉴教育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教育管理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及中国高校的实际,逐步推动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断创新、稳步发展。

首先,借鉴世界各国留学生招收和教育培养的先进经验。以美国为例,高校的招生自主性很高,除了全球排名靠前的知名综合性大学以外,其他多种规模的公立和私立高校,也凭借自己的特色学科专业,招收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美国高校可根据本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制定相应的招生方案,招生方式包括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培养国际生、短期培训生等多种形式。其入学门槛较高,通常要求申请者具备较高的语言水平和较高的学历及专业背景,美国高校实行趋同化的教学管理模式,留学生需要完全适应美国的教育教学方式。“趋同化”的前提是已经形成成熟的教育体系和管理机制,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师资聚集,国际化水平极高,高等教育水平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我国要采取“趋同化”教学管理模式,首先要提升高校和师资的国际化水平,提升高校自身的人才培养能力。

在日本,高校拥有健全的留学生教学管理系统,选拔志愿者队留学生进行语言辅导、专业辅导、文化适应等课外辅助,减少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语言障碍,增强留学生对本校教学的认同感。

其次,提高生源质量。“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迅猛增长,而这些国家教育体系复杂多样,教育发展参差不齐,这就要求高校留学生招生部门对生源地有充分了解,利用各种社会力量、海外力量为来华留学提供服务,逐步提高招生工作的有效性。同时,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预科教育是改善留学生生源状况的重要方式。预科教育可以起到衔接本国基础教育与东道国高等教育的作用,以此留学生入学标准和水平,并降低留学生对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强对留学生的吸引力。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国内高校应完善教师选聘及培训管理制度,选聘有长期海外经历的优秀青年人才;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种教师培训及出国进修,提高其自身国际化水平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自身双语教学的能力,以满足留学生的教学需求。

在留学生的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培养高质量留学生,注重“教师教学”“学生自学”“教改研究”“严格管理”相结合,制定科学规范的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具体安排。在留学生汉语学习课堂内外的作业任务等方面严格检查,丰富完善留学生评价体系,对留学生的评价不只限于考试成绩,还应包括课程内容、文化交流、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确保留学生对汉语持续、有效的学习,以此促进其专业课学习。

在留学生安全管理方面,要“刚柔并济”,“刚”即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及高校各种规章制度,严格管理。来华留学生虽是国际友人,但在校园中的角色仍然是学生,因此,对待留学生的态度应该求同存异,严格要求,不能因为其外国人的身份而加以纵容包庇。“柔”即引导,通过各种行为帮助和辅助措施帮助留学生客服各种外在和内在的困惑和问题。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本、人文关怀,鼓励留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充分发挥留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尊重各国学生的文化传统,使留学生尽快适应在异国文化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三结束语

加强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提高高校办学水平、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主张借鉴世界教育发达国家教育管理留学生的做法,避免一味提倡趋同化管理。要求提升留学生汉语语言水平,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同时,对留学生的管理要求同存异,在尊重其本国文化传统的前提下,要求留学生遵纪守法、遵守学校各种规章制度,不能一味迁就纵容,同时,结合柔性管理措施,引导留学生自我管理,突出人文关怀。当前来华留学生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进程中,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形势,因此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转变传统思维,有创新,推动留学生教育管理长足发展。

\

 
参考文献

[1]甘超,周伟.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现状与教育管理工作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5):66–67.
[2]徐守坤.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国际化研究[J].大学教育,2014(3):149–150.
[3]游菲.“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36–40.
[4]黄兴.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中亟待重视的三个问题[J].文教资料,2012(5):152–153.
[5]彭喆.“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45–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43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